老茶品鑑|1992年「金冠」昆明花園茶廠熟沱

2020-12-25 小茶胡老茶

說起昆明花園茶廠,相信很多老茶客都聽說過,這家茶廠在90年代的普洱茶圈也是較有知名度,比較可惜的是,在2003年之後其產品已經絕版。

昆明花園茶廠於1988年成立,那會是雲南省農業廳下屬的一家國有企業,主營雲南普洱茶,同時經營紅茶、滇綠等,產品主要外銷。

今天小茶胡要說的是昆明花園茶廠的一個產品系列——「金冠」,因其茶品優質,在當時頗受好評。

90年代金冠的logo與字體特徵

昆明花園茶廠「金冠」沱茶生產大多集中在1992年到2003年這一時期,不知何種原因,2002年花園茶廠關閉。

如今,要在市場上尋找「金冠」沱已不容易。

小茶胡在網上搜索關於「金冠」沱茶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只能在一些普洱論壇了解到隻言片語。實在神秘呀!

所以關於這款茶,普洱茶資歷較長的老茶客會有耳聞或是品飲,而對於經驗不多的茶客,可能未曾聽說過花園茶廠,那更別說品飲了。

1992年金冠熟沱,油光紙包裝

原件紙箱圖

在一些渠道的幫助下,小茶胡有幸得到一些1992年花園茶廠生產的「金冠」普洱熟沱,今天開湯的正是這一款,和大家分享,規格:100克/沱,5沱/條,500克/條。

熟沱正面

熟沱背麵包法

條索清晰,輕發酵,聞有茶香和陳香

倉儲情況很好

茶湯顏色

開湯品鑑:

1992年金冠花園茶廠普洱熟沱茶,此沱倉儲非常乾淨,入口湯感濃厚順滑,有油潤感,陳香突顯有糯感,略帶藥香,甜味十足,茶湯層次感明顯,穿透力強。

我是小茶胡,超10年鑑茶經驗,8年市場調研經歷。關注我, 帶你持續了解普洱茶各種相關知識,減少踩坑,每天進步一點點,從質子到巨物。

相關焦點

  • 遇鑑幹倉:雙陳普洱老茶品鑑會在長沙舉行
    2013班章沱介紹圖。雙陳25周年紀念系列新品班章沱是選用2013年勐海布朗山老班章喬木古樹春茶原料,是雙陳25周年的紀念茶,是雙陳品牌的歷史見證性茶品。經過7年的時間沉澱,優秀的倉儲環境賦予了班章沱豐富的口感。茶湯口感醇厚飽滿,湯色橙黃明亮,香氣高揚。
  • 詳解7581熟茶磚歷史,國營昆明茶廠招牌產品!
    ▲早期7581昆明磚今天,就和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先生,一起來談談國營昆明茶廠的代表產品,7581熟茶磚。魯文鋒先生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收藏了百年宋聘號、1952年甲級紅印、50年代無紙紅印、88青餅等珍品老茶。如今,魯文鋒先生闢有《普洱老茶講堂》欄目,整理髮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 土林鳳凰沱:下關沱茶的姐妹,傳世沱茶中的精品!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0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大白菜等珍品老茶;還開闢了《老茶講堂》欄目,發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1983年底,原就職於下關茶廠的林興雲先生(時任下關沱茶廠黨委副書記、下關沱茶廠原革委會主任兼技術廠長),來到南澗創辦了雲南省南澗茶廠。由於工藝技術源於下關,所以當時南澗茶廠也有「小下關」之稱。1985年,第一批鳳凰沱正式面市。由於鳳凰沱既有下關沱茶的技術傳承,又有無量山的優質原料保證,一經上市便被搶購一空。
  • 7581熟茶磚,堪稱「熟茶之母」,昆明茶廠的招牌產品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0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大白菜等珍品老茶;還開闢了《老茶講堂》欄目,發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一、7581茶磚的由來1973年,昆明茶廠成功研發渥堆發酵技術,並於1975年創製頭一款熟茶磚,也就是7581磚,被茶界稱為「熟茶之母」。創製初期的7581熟茶磚,壓制比較緊、透氣性不好,口感品質不夠穩定,市場不太接受。
  • 盤點下關茶廠的百年歷史!走進你不知道的普洱茶發展史!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2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等珍品老茶。如今,將多年研究老茶心得,整理髮布在微信公眾號: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 7581昆明磚,國營昆明茶廠的拳頭產品,開啟熟茶新時代!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2年紅印、60年代藍印、88青餅、文革磚等珍品老茶,如今將多年研究老茶心得,整理髮布在:普洱藏家。▲70年代昆明茶廠正門1960年,歷經幾次更名之後,復興茶廠正式命名為雲南省昆明茶廠。
  • [品茶]94年土林鳳凰熟沱飲錄
    出於對土林鳳凰的感情,還因此大約在08、09年吧,連續2年去了雲南大理過年,第一年去的時候大理古城人還不多,藍天白雲,天高雲低,於天涯客棧落腳,白天發呆、喝茶,晚上同店客人一起烤肉、喝酒、唱歌。也尋摸到了下關,找到了當時的土林鳳凰總代店裡,雖是總代店,店卻不大,掌柜胡大哥對做生意也並不熱心,似乎也不擅長,獨愛做菜,雲南風味菜做了一大桌,記得牛肉乾巴相當美味。
  • 下關經典老茶盤點:50年代鐵餅、70年代圓餅、黑商檢沱……
    ▲下關沱茶今天,就和國家高級評茶師、淘寶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一起來盤點下關的幾款經典老茶,並不僅限於沱茶哦!如今經過50多年的陳期,體現出滋味純正、樟香茶韻的特質,茶氣強勁飽滿,有陳年老韻卻又不失其甘甜滋味,經久耐泡,可以說是下關茶廠裡最好又最老的茶。▲紅印鐵餅茶餅二、70年代中茶牌簡體字圓餅1972年,下關茶廠才恢復七子餅茶的生產,同年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成立,所生產的七子餅茶,外包紙有部分字體出現簡體字。
  • 老茶檔案:勐海茶廠2000年建廠六十周年特製紀念餅
    老茶檔案:勐海茶廠2000年建廠六十周年眾所周知,勐海茶廠在現代普洱茶發展歷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茶友們熟悉的老茶檔案:勐海茶廠2000年建廠六十周年老茶檔案:勐海茶廠2000年建廠六十周年這款茶可能是勐海茶廠歷史上選料最為精緻的茶品之一,精選巴達山宮廷普洱級別為原料
  • 1997年雅安茶廠康磚品鑑,陳年藏茶
    1997年雅安茶廠康磚(500克/磚) 藏茶不得不提的是康磚這個品種,康磚的品質特點是:康磚外形色澤棕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湯色紅濃,葉底花雜較粗
  • 94年鳳凰沱的秘密
    鳳凰沱以匯集臨滄、版納、思茅等各地名山毛茶為基礎,經過傳統工藝的加工製作,既突出了普洱茶本身的醇厚,又能鎖住各個山頭獨特的風味,因而有著渾厚而不失靈韻的氣質。鳳凰沱雖生於原南澗縣茶廠,但由於歷史的原因,鳳凰沱已經不再是原南澗縣茶廠的專屬品牌,市場上所謂的鳳凰沱也是舉目皆是,然而真正傳承了林興雲鳳凰沱精髓的唯有當今南澗鳳凰沱茶廠的「鑫鳳凰」。
  • 沒落的茶廠和重建光明的老茶
    上次喝了金剛,實在意猶未盡,很久沒有喝到這麼好的老茶了,當下就決定跟朋友出發,去看看能不能再找到這款茶。 南糯山茶廠就坐落在南糯山之中,是白孟愚先生1938年創建的,曾經也有過輝煌,但無奈,最終被歷史的車輪碾過,走向衰敗。
  • 從「土林鳳凰」之爭說起,如何區分眼花繚亂的鳳凰沱?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成為「普洱教父」白水清嫡傳弟子,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2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等經典老茶。如今將多年研究老茶心得,整理髮布在:普洱藏家。1983年,原就職於下關茶廠的林興雲先生,在南澗創辦了雲南省南澗茶廠,由於工藝技術源於下關,所以當時南澗茶廠也有「小下關」之稱。1987年,南澗茶廠成功註冊「鳳凰土林」商標。由於種種原因,1990~1993年10月茶廠曾經停產。
  • 【中華茶道文化公益基金】陳年普洱老茶拍賣品鑑會拍品預覽【六】
    自88青餅聞名於世之後,幹倉存放普洱茶逐漸被熱捧與廣泛實踐,那是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真實軌跡。仿若尚未經太多世事的年輕人,雖然臉上的稚嫩難以掩蓋,但充滿著朝氣與活力,單純真實,並逐漸走向成熟。 1990年代8592熟餅
  • 關於國營下關、昆明、勐海3大茶廠的經典之作,你不得不了解
    計劃經濟時代,雲南的茶廠形態,主要分為國營茶廠、省屬茶廠和地方茶廠。其中,國營茶廠包括昆明、勐海、下關等茶廠,歷史上很多知名茶品就產於國營茶廠。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為茶友們盤點國營茶廠生產的經典茶品,隨不同階段發生的一些變化。
  • 砍柴哥做客湖南衛視6,安化黑茶老茶與新茶的色澤品鑑方法
    安化黑茶砍柴哥對於老茶,很多老鐵是又愛又恨,愛的是老茶更順滑的口感以及老茶更強的功效;恨的是很多不良茶商,或者做舊包裝、或者作深發酵、甚至用那種很便宜的熟普冒充老茶······滿滿的都是套路、讓人防不勝防······其實在我們安化,黑茶界普遍認為的話
  • 因為堅守,所以成就 丨老茶人江濤和他的老茶
    江:我當年做茶具體的時間,是在80年代末,當時雲南茶葉經營還是計劃經濟模式,沒有正式開放,正式開放是在1990年~1992年之間。我在80年代末剛開始做的實際不是茶葉,當時是從經營一個「菸酒糖茶」的雜貨店開始的,那個店裡茶葉不是主營物品。而且當時的茶葉也不是普洱茶,主要是綠茶。
  • 香港老茶「堆積」,出路在何方??
    近年內地經濟飛速發展,喝到稀有的老茶也成為了部分高收入人群的身份和地位象徵,應市場需求,不少老茶從香港流入。同時香港獨特的高溫高溼環境,以及傳說中茶商的「做倉技術」,留存出來的茶不僅比昆明的「幹倉」變化快,與毗鄰的廣東口味也不一樣,這也為香港的老茶和倉儲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於是,愛智求真的茶鮮森開始行動了!
  • 上海|冬日寒,以茶暖:日本茶道與普洱熟茶品鑑分享會
    知而識其味,這下半場的茶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熟普洱的世界,聊歷史,學品鑑,喝懂普洱茶。回顧勐海茶廠、下關茶廠、昆明茶廠經典系列;解讀普洱熟茶製作工藝及四代發酵技術的演變;實踐衝泡技巧及標準品鑑流程。上了年紀的老茶,會在微生物菌群的辛勤勞作下,成為不息的變動者、活著的生命體。普洱茶的發酵過程可以延續十幾年、幾十年,便使茶品越來越具有時間深度,漸入化境,妙不可言。讓我們一起來品鑑不同茶樣分別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吧。普洱熟茶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