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人自古就是美食家,愛吃、會吃、懂吃。上世紀80年代,中央紀錄電影製片廠曾來湖州飯店拍攝過「百魚宴」,太湖「三寶」銀魚絲、白蝦、鱭魚堪稱舌尖上的一絕。除此之外,湖州的傳統菜,在歷經了幾百年的歲月後,依然是縈繞在湖州人心坎上的家鄉味道。
在長不到400米的衣裳街兩旁,有100多家店鋪,絕大多數都是經營湖州特色的小吃。每到中午、傍晚時分,街上瀰漫著誘人的美食香味,吸引著四方來客。街口,中華老字號湖州「丁蓮芳」千張包子店,前幾年就在餐廳部推出了水鄉魚宴。
今年元旦的晚上,我應朋友之邀,來到「丁蓮芳」的二樓餐廳部,點了6個菜:爛糊鱔絲、冬筍炒魚片、藏心魚圓湯,外加3個蔬菜。第一個菜,冬筍炒魚片上桌,盤中冒出的熱氣不是很香,但魚片入口後頓感滑潤、細膩,沒有一絲魚腥味,那冬筍片也是脆嫩爽口。這真是一道不錯的清淡菜餚。
在上齊蔬菜後,緊接著又端上了一盆爛糊鱔絲。我用筷子一攪拌,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入口細細咀嚼,柔軟嫩滑,油而不膩,其味鮮美無比。爛糊鱔絲是湖州的傳統名菜,採用鮮活的野生小鱔魚,用爆火烹製而成。這鱔絲起鍋裝入盆子時,鱔絲中間要撳一個凹潭,將熟蝦仁、火腿肉放入,撒上胡椒粉、淋上芝麻油,在凹潭周圍放上蒜泥、蔥花,再澆上燒沸的豬油。爛糊鱔絲上桌時,凹潭裡的油還在沸騰。爛糊鱔絲被推為湖州的一道經典名菜,能上「舌尖上的中國」,並不是憑空吹出來的。
一盆爛糊鱔絲,我和朋友很快便吃了個底朝天。服務員及時端上最後一道菜:「藏心魚圓湯,你們的菜齊了。本店的魚圓是用太湖大花蓮,用刀手工不停把魚肉剁成魚肉漿,再放入雞蛋清,不添加澱粉,口感要好於菜市場裡賣的魚圓。各位請慢慢享用!」
朋友先舀了一勺湯嘗起來,隨即豎起大拇指說:「贊,真鮮!嗯,這魚圓像個小桌球,晶瑩剔透,肉嫩得跟水豆腐似的。裡面還有開洋小肉圓呢。」我口中的魚圓被舌尖輕輕一頂,魚圓碎了,裡面流出一股蝦的鮮味,難怪其味留在舌尖上久久不願離去。藏心魚圓湖州人俗稱「藏心魚丸」,其餡心變化多樣,可隨自己的喜愛做,普通的有豬肉、牛肉、開洋,是湖州喜慶筵席上的必備菜之一。
我和朋友走出「丁蓮芳」,衣裳街上早已是燈紅酒綠,人頭攢動。好多家燒烤店、風味小吃店、飲品店門前站滿了人。那家烤豬蹄店裡的老闆娘忙著收錢,老闆則邊烤豬蹄邊笑著對食客們說:「別急,很快的。」隊伍一直排到了街對面。
我們穿梭於人群中,忽聞一股濃烈的紅燒羊肉香味。我和朋友隨味而去,來到一家湖州練市羊肉麵館前。朋友說:「我買碗羊肉麵,打包拿回家給我老婆吃。」只見店老闆在冒著熱氣的羊肉鐵鍋裡,隨手抓了一塊帶骨後腿羊肉,放在碗裡把骨頭朝上一掰,骨肉分離。店老闆把碗裡的羊肉放電子秤上一稱:「30塊!」一會兒,麵條煮好了,連同羊肉,外加一勺原汁羊肉湯,一起裝入打包盒。店老闆動作之嫻熟,讓我目瞪口呆。
我們徜徉在衣裳街上,邊觀街景,邊品嘗湖州的名小吃。雖然天氣是寒冷的,但我們的心卻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