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瓷器在日語中寫作「磁器」?

2020-12-06 金臺資訊

眾所周知,瓷器的概念和工藝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但在日語中卻寫作「磁器(じ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磁器」與瓷器一樣,都曾經是中國通用的寫法。只不過中國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統一為瓷器一詞,而日本也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統一為「磁器」一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器」字在中日文中的寫法也是不同的,中國的「器」字中間是「犬」字,而日本的「器」字中間是「大」字。

「磁器」一詞源於中國北方的著名窯口磁州窯。該窯雖屬民窯,但影響巨大,以至於後來將磁州窯的產品寫作「磁器」,並逐漸指代所有瓷器。中國現在雖然已經統一為「瓷器」,但「磁器」這一說法並未完全消失,我們仍然可以在一些地名中找到蛛絲馬跡,如北京和重慶都有「磁器口」的地名,這些地方也的確曾經與瓷器密切相關。

日語中與瓷器相關的各種說法

陶器和瓷器並稱為陶瓷,日語稱作「陶磁器(とうじき)」。現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少使用陶器,主要以瓷器為主。但在日本不僅大量使用瓷器,陶器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日語中的「陶器(とうき)」不僅能表示陶器,還能表示瓷器的意思。但反過來不行,不能用「磁器」一詞來表示陶器。

日語中除了「陶器」、「磁器」、「陶磁器」這些說法之外,還有「焼き物(やきもの)」和「セラミックス」表示陶瓷的意思。下面就分別介紹一下其用法。

「焼き物」一詞主要有兩個意思。

(1)直接使用火烤的方式做成的菜,後擴展為放在鍋或盤中進行烤、煎等烹飪方式做成的菜。

(2)陶瓷。這個意思由第一個意思引申而來,也就是燒烤的對象由菜變為瓷土。

例如:焼き物のまち有田町(やきもののまちありたちょう) 陶瓷之鄉有田町

日本陶瓷產地眾多,各具特色的陶瓷品種達40餘種之多。如要表達是哪裡出產的陶瓷,就在其原始產地後面加上「--焼(やき)」,舉例如下:

有田焼(ありたやき):以佐賀縣有田町為中心燒制的瓷器,由於在「伊萬裡港(いまりこう)」裝船運輸,因此又被稱作「伊萬裡焼(いまりやき)」。

九穀焼(くたにやき):石川縣南部的金澤市、小松市、加賀市、能美市生產的彩繪瓷器。原產於「九穀村(くたにむら)」。

京焼·清水焼(きょうやき·きよみずやき):在京都燒制的陶瓷。

接下來看一下「セラミックス」。這個詞還可以寫作「セラミック」,來源於英語的「ceramics」。這是一個較為專業的術語,狹義上指陶瓷,廣義上指用窯爐對無機物進行加熱處理凝結而成的燒結體。在廣義的用法中,除了陶瓷之外,還包括玻璃(ガラス)、耐火材料(耐火物)、水泥(セメント)、精細陶瓷(ファインセラミックス)等。

此外,「瀬戸物(せともの)」和「唐津物(からつもの)」也能表示陶瓷的意思。不過,現在這兩種說法都已經不太常用了。

相關焦點

  • 「日語學習」日語作文寫作三部曲
    她帶著「日語作文寫作方法」走來了......作文應該是讓很多學生頭疼的一個問題,用日語寫作文對於部分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實際上無論是中文也好,日語也好,都有其共通的地方。一心醬分析了一下很多學生「寫作難」的原因,其實主要有三點:不規範!無思路!練得少!那麼針對這三點對症下藥就可!
  • 日本地名中沒有「省」,為什麼日語的返鄉用「帰省」?
    「返鄉」一詞用日語表述的話是「帰省(きせい)」。我們知道,日本並沒有省這一行政單位,那為什麼日本人要說「帰省」呢? 其實,「帰省」這個詞裡的「省」與省市自治區的「省」沒有關係,而是來自中文的「歸省(guīxǐng)」一詞,《漢語大詞典》解釋為「回家鄉探望父母」,也就是「省親(xǐngqīn)」的「省」。因此,雖然都寫作「省」,但讀音、意思卻大不相同。
  • 日語中的「兩點水」為什麼會寫成「三點水」?
    比如現代漢語裡帶「兩點水」偏旁的字,在日語裡常被寫作「三點水」,不信看看下面這張圖吧,注意有下劃線的字哦!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決、衝、況、淨、冽、涼、減等字在日語裡都寫作三點水旁,這又是為什麼呢?兩點水旁與三點水旁兩點水旁在日語裡的正式叫法是「ひょうぶ」(冰部),但一般人們都將其稱為「二水」(にすい)。它象徵著水凍成冰的凝固狀態,所以表示的意思也大多與冰凍、寒冷等有關,如冰、冷、凝等,還有一個字我們可能意想不到,就是「冬」,它也屬於兩點水旁。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なに」(什麼)的空耳,它的日文漢字寫作「何」。一定語境下,「なに」還可以表示感到驚訝或不解。日語中「何」的訓讀有兩種發音,除了以上提到的「なに」之外還有「なん」。那麼你知道「何」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に」,又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ん」嗎?首先給大家看一看三個帶有「何」的例句,大家可以猜一猜每句中「何」的發音。
  • 【研究】賞紅葉在日語中為什麼是「紅葉狩り」呢?
    在日語中,賞紅葉就是「紅葉狩り(もみじがり)」。那麼,問題來了:「狩り」通常是指狩獵、追捕鳥獸等,賞紅葉為什麼是「紅葉狩り(もみじがり)」呢?來自日本的文化研究者三浦康子(みうらやすこ)女士為我們很好地解答了這一問題。
  • 日語中的雞蛋,「玉子」和「卵」的區別
    「玉子」と「卵」「玉子」和「卵」都讀作「たまご」。你能正確理解「玉子」和「卵」的區別嗎?卵焼き還是玉子焼き,或者ゆで玉子還是ゆで卵,討論這些的人也有吧。無論哪一方都是平時不經意地使用的字,在什麼狀態的情況時使用「卵」,何時又稱為「玉子」其實是被明確的區分的。因為其中有認為是品牌差異的錯認情況,因此在這裡好好理解區別,正確的掌握使用吧。
  • 日語裡的「ぢ」「づ」在什麼時候用?
    我們在學習日語的濁音時,會學到兩組讀音一樣的假名,分別是「じ」「ぢ」(都讀「ji」),「ず」「づ」(都讀「zu」),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在單詞裡究竟用哪個呢?其實這兩組假名在古代日語裡的讀音並不相同,但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變成了一樣的讀音。1986年,日本內閣發布了《現代假名使用方法》(『現代仮名遣い』),裡面規定:原則上不再使用「づ」「ぢ」,而是統一為「じ」「ず」。
  • 「韓語」這樣記單詞不會忘,用日語單詞巧記韓語單詞(一)
    :護士;:律師:律師這兩個單詞,從漢字上看來沒有一個字相同,但為什麼在韓語中只有一字之差呢?我們先來看看日語中的「護士」、「律師」寫作什麼吧——「看護師」、「弁護士」。:棒球棒球,日語中寫作「野球」。為什麼棒球要叫「野球」呢?在日文版的維基百科中,對「野球」這個詞的來歷有這樣一段介紹。1893年,日本第一高等中學要求一位名叫中馬庚的人為該校學生體育社團「ベースボール部」的歷史寫一本書。ベースボール就是用片假名拼寫的baseball。
  • 東渡日本最受歡迎的中國瓷器
    在日本, 幾乎所有日本知名博物館, 都不落下的一類中國瓷器精品, 那便是磁州窯因此於北宋中期初創便達到鼎盛,到了南宋、遼、金、元甚至明清時期都仍在燒制,影響之大以致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瓷器」一詞被「磁器」所取代。
  • 「韓語」這樣記單詞不會忘,用日語單詞巧記韓語單詞(二)
    對了,日語中「作業」正是寫作「宿題」。想想暑假作業是不是很多啊,前面幾天玩瘋了,後面幾天是不是瘋狂趕作業,做了一宿的題呢?:明天這個詞的漢字寫作「來日」,意思是「第二天」,其實也就是「明天」的意思。日語中,「明天」也寫作「來日」,但比較常用在書面用語中,口語中用「あした」比較多。
  • 日語中的「鍵」為什麼既能表示「鑰匙」也能表示「鎖」?
    (3)鍵となる人物(じんぶつ) 關鍵人物 (4)鍵となるポイント 關鍵點 (5)事件解決(じけんかいけつ)の鍵を握(にぎ)る 掌握破案的關鍵 上述例子中的「鍵」還可以使用外來語「キー」,這個詞來自英語的「key」,既能表示「關鍵」的含義,也能表示「鑰匙」的含義,如「キーホルダー」(鑰匙扣)。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表示最後動作的「〆」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比較特別的則是菜單中的「〆」,通常是表示最後一道收尾的料理或吃法,像是鍋物中的〆即是在鍋中放入烏龍麵或是米飯煮成雜炊,讓顧客最後填飽肚子用的,甚至日本各地的〆料理還有不同的文化與特色,像是衝繩吃牛排、北海道吃聖代等,相當值得旅人玩味與品嘗哦。
  • 學會避開這4個坑,讓你的日語寫作更流暢
    隨著學習日語學習的不斷深入,日語寫作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接下來,就和大家聊一聊,我在日語寫作和日語翻譯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錯誤,希望大家看過之後,希望對大家的學習能夠有所幫助,也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避免出現以下的這些錯誤。
  • 曖昧的日語——日語中的「いいです」到底是不是好的意思?
    關於日語中奇妙而讓人困惑的表達方式。我們從開始學習日語的時候就知道「いいです」表達的是ok,好的,肯定的意思。但之前看到有人說在日本生活的時候有時候聽到日本人明明說的是「いいです」,但是對方好像並沒有表示贊同的意味在裡面,「いいです」難道不是表示可以,好,贊同的意思嗎,為什麼對方表示拒絕也用這個詞呢。這裡就要給大家討論討論日語裡面的「いいです」到底是行還是不行。第一個我們要知道這個詞的用法其實很模糊很曖昧,「いいです」這個短句的本意是好,可以的意思。
  • 日語寫作的3個套路,你會了幾個?
    大家都知道,日語學習到一定程度,日語寫作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對於像我這樣的渣渣而言,寫作一直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夠寫出滿意的文章呢?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用到一些寫文的套路了,畢竟都說自古套路得人心嘛。在這裡給大家分享我總結的幾點寫作技巧,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 大河劇《麒麟來了》角色形象公開,「麒麟」在日語中有何含義?
    明智光秀是日本戰國史上最著名的軍事叛變——本能寺之變的中心人物,在完成下克上僅13天後便在山崎之戰中敗於羽柴秀吉,在日語中留下了「三日天下(みっかてんか)」的說法。在歷來的影視作品中,明智光秀大都以背叛者及反派的形象出現,而此次大河劇首次將明智光秀作為主角,又將從什麼樣的角度來描繪這位日本戰國史上「三日大名」的事跡呢。
  • 日語「の」和漢語的「的」一樣嗎?
    如果問中國人對哪個日語假名最熟悉的話,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會說是「の」。許多中國品牌為了變得洋氣一點也把中間加個「の」。那麼「の」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比如宋朝時「明德門」還寫作「明德之門」。而日本到現在「朱雀門」還寫作「朱雀の門」,其它的地方「の」亦均未省略。例如「大建安寺」,亦寫作「大建安之寺」。不過語言學習中,任意兩者都不能輕易劃等號。要用心體會其中的不同再來運用哦!
  • 日語中十二生肖的說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日語中十二生肖的說法和相關的文化吧。日語中天幹地支和十二生肖的說法根據日本的史書《日本書紀》的記載,十二生肖是公元553年左右隨著曆法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我們先來看看幹支的說法吧,「幹支」在日語中讀作「えと」。
  • 日語中的日期說法為什麼如此複雜?
    初學日語的人,在學到「年月日的說法」時,一定會被日期的複雜說法而搞得頭痛。為什麼1-10日是用和語讀法,11日以後是漢語讀法?為什麼14日要讀作「じゅうよっか」而不是「じゅうよんにち」?20日的讀音「はつか」又是怎麼來的?
  • 關於日語中「~的(てき)」的用法
    我們在日語中經常會看到「文學的表現」「政治的発言」這樣的說法,看起來完全能夠明白,那麼是不是說明日語中的「的」跟中文意思和用法都一樣呢?可沒有那麼簡單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接尾詞「的(てき」)的用法!用法「的」接續在部分名詞後面,構成「形容動詞」(也有的教材稱為「ナ形容詞」或「二類形容詞」),也就是說它後面接續名詞時要加「な」,接續動詞、形容詞時要加「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