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航空航天科技2021年展望:十四五「新周期」 供需共振高成長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公司

我們判斷2021年航空航天科技行業有望進入結構化的高速增長階段。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將開啟新的採購周期,拉動行業需求向上,「裝備上量」是供給周期,多家企業擴產顯示供給端的變化。我們認為「三周期」疊加,有望推動行業進入供需共振的「高成長」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裝備採購模式可能改變,對投資邏輯帶來較大變化,我們以九個核心問題討論了行業的上漲驅動力、高成長屬性、投資主線和估值問題,建議投資者關注航空裝備和制導裝備產業鏈「兩條主線」,把握「信息化和新材料」兩條賽道。

摘要

行業投資邏輯正在發生顯著變化。復盤整個「十三五」及2020年行業表現,可看到行業的明顯變化,我們將其市場表現概括為四個「五年以來」首次:1)2020年市場活躍度五年來再創新高,日度交易額最高接近600億元;2)自2016年以來首次相對滬深300有超額收益;3)主動型基金持倉3年來首次出現超配;4)業績驅動在2020年行情中貢獻70%,首次成為主要的驅動因素。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行業1Q、2Q、3Q單季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是14.9%、20.8%、45.6%,呈現出加速趨勢。我們認為主要是「十四五」需求景氣度較高,帶動上遊信息化和新材料進入「備貨」周期,我們判斷上遊景氣將貫穿2021全年,中遊和下遊企業業績在2021年也將有所體現,業績驅動將成為行業投資的主導邏輯。

在「十四五」的新周期裡,行業成長屬性更加明顯。我們系統地提出了行業「三周期」疊加,分別是「五年計劃周期、裝備上量周期和改革加速周期」,我們通過四個問題討論行業的成長屬性:1)分析海外美國和俄羅斯國防開支情況可知,經濟實力影響國家經費投入,進而影響航空航天科技行業發展。2)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例,其產值與美國國防開支趨勢基本一致,並且創造了20年40倍收益的驕人表現。3)2016~2020年前三季度,行業ROE從3.1%提升至4.8%,預計「十四五」期間將持續向好。4)信息化子板塊存貨相比營收有3~6月前瞻性。全行業重點公司的三季報資產負債表的應收、存貨等增長也反映出行業的高景氣度。

建議關注「兩條主線」與「兩條賽道」。1)航空裝備與制導裝備產業鏈是兩條主線,其中主機廠是拉動產業鏈需求的動力;2)信息化是裝備技術未來發展的發展方向,是實現裝備現代化的主要途徑之一,且多屬於配套和產業鏈中上遊,業績增長較好;3)新材料對裝備性能提升有重要作用。此外,我們認為商業航天、國產大飛機等領域在2021年有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或將看到更多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風險

行業訂單落地不及預期,交付進度低於預期。

正文

投資邏輯變化:四個「五年以來」的首次

問題一、2020年行情復盤,今年行情與歷史上有何不同?

復盤2020年以來行情,並且對比過去五年行情,可發現今年有顯著的特點,我們概括為四個「五年以來」的首次:1)市場活躍度五年來再創新高;2)首次相對大盤有超額收益;3)主動型基金持倉首次出現超配;4)業績驅動首次成為主要邏輯。

近五年來,市場活躍度再創新高。2020年7/8月份市場活躍度創2016年以來新高,連續9周交易額超千億元。今年以來市場活躍度兩個高峰分別是2月和7~8月,其中7~8月創造了2016年以來的新高,且連續9周交易額超過千億元,最高日度交易額約600億元。四季度日均交易額在150億元左右,高於二季度周度日均100億元交易額。

圖表: 中證軍工指數市場交易活躍度在2020年又恢復至2016年水平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截至2020/11/30

十四五裝備採購預期驅動,行業自2016年以來首次跑贏大盤。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證軍工指數2020年以來累計上漲46.6%,同期滬深300指數累計上漲21.1%,上證綜指同期累計上漲11.2%,創業板指同期累計上漲46.4%。航空航天科技行業2020年絕對和相對收益均為正,跑贏大盤25.5ppt。而這是五年以來的首次,我們看到,行業在2016~2019年均跑輸大盤,雖然2019年行業有絕對正收益22%,但是滬深300漲幅36.1%,行業依然跑輸大盤。若僅從市場走勢上看,我們認為有望複製2013~2015年的火爆行情。

圖表: 行業在2013~2015年跑贏大盤,2016~2019跑輸大盤,2020年是五年以來首次實現絕對和相對正收益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截至2020/11/30

回顧2020全年:上下半年投資邏輯和主線發生明顯變化。分季度看,1)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年後開盤行業隨大盤快速下跌,2月份在紅外測溫需求大幅提升以及衛星網際網路、國產發動機等因素驅動下快速上漲,3月份國外疫情加重,受國際市場影響全球風險資產均出現下跌;2)二季度:4月份,「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具有較高市場關注度,但一直未實際落地低於市場預期,5、6月份呈平穩態勢;3)三季度:7月份受十四五裝備採購預差驅動,且板塊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因此開啟快速上漲,8月中旬後進入盤整蓄勢階段;4)四季度:三季報表現靚眼,繼續驗證基本面改善邏輯。但由於行業整體估值已經恢復至5/10年估值中樞,行業仍然維持盤整狀態。目前市場對於年底採購模式變化較為關注,行業或將迎來跨年行情及「春季躁動」行情。

圖表: 行業在7~8月有快速的上漲,9~11月略有回調但基本穩在較高位置,年底或將迎來新的行情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截至2020/11/30

全年看行業排名第5/28,月度看7/8月份排名居前。1)全年:全年比較來看,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年初至今(2020/11/30)共22個行業取得正收益,其中,電氣設備、休閒服務、食品飲料和汽車行業領漲,航空航天科技行業年初至今上排名第5/28,處於前列。2)月度:月度比較看,國防軍工年初至今在7月份漲幅最大,貢獻了全年漲幅的大部分。

圖表: 年初至今22個行業取得正收益,電氣設備/休閒服務/食品飲料/汽車領漲(左圖);單月漲跌幅(右圖,單位:%)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採用SW一級28個行業,截至2020/11/30

產業鏈中上遊和信息化是上漲公司最多的領域。年初至今中金航空航天股票池中漲幅大於50%的公司共有51家,漲幅為0~50%的公司共有54家,下跌公司有23家。1)按產業鏈分:年初至今漲幅大於50%的公司中,中上遊配套企業有35家,佔比69%;2)按子板塊分:年初至今漲幅大於50%的公司中,信息化企業有19家,佔比37%。與歷史行情比較來看:同漲急漲情況依然存在,但結構性有顯著變化。機構重倉以質優股為主。

圖表: 中金股票池年初至今上漲幅度較大的公司集中於配套(按產業鏈分)和信息化(按子板塊分)領域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截至2020/11/30

3Q20主動型基金近三年來首度超配,行業主題基金規模創歷史新高

主動型基金近三年來首度超配。1)全部基金:3Q20全基金重倉航空航天科技行業市值742.11億元,佔全基金重倉總市值比例為3.32%,3Q20首次出現超配,超配幅度為0.47ppt。2)主動型基金:3Q20主動型基金重倉航空航天科技行業市值為506.80億元,佔主動型基金重倉總市值比例為2.95%;主動型基金對航空航天科技行業連續13個季度(2017~2019年)低配,3Q20首度出現超配,超配幅度為0.09ppt。

圖表: 3Q20主動型基金重倉航空航天科技行業市值506.8億元,重倉佔比2.95%,超配幅度為0.09ppt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3Q20行業主題基金規模創歷史新高。3Q20,主動型國防主題基金規模合計250億元,較2Q20增長265%。10家行業主題基金重倉集中於50支股票。前10支重倉股市值合計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平均為55.1%。其中,航天電器有7家主題基金持有,中航沈飛有6家持有,航發動力、中航光電有5家持有,中直股份、中航機電、航天發展有4家持有。具體可參考中金航空航天科技行業2020年11月9日《3Q20基金持倉:三年以來首度超配;信息化和新材料最受關注》。

圖表: 3Q20主動型行業主題基金規模創歷史新高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問題二、業績驅動在今年的行情中佔了多大比重?

2020年業績驅動因素佔上漲因素超過7成

截至2020/9/30,在業績與估值雙重因素驅動下,中金軍工成份平均股價(總股本加權平均,下同)較2019年年末平均股價上漲49.88%,其中,業績驅動因素佔比為72.93%,估值驅動因素佔比為27.07%。回溯歷史可知,1)2013~2015行業大漲,驅動因素是估值的提升,尤其是2015年,行業整體業績下滑,但在估值提升下仍然取得40%的行業股價上漲;2)2016~2018年,受估值消化影響,連續三年行業股價下跌;3)2019年行業出現上漲,但以估值驅動為主;4)2020年截至3季度末,出現業績和估值雙提升,業績增長成為主要的驅動因素。

圖表:中金軍工成份股行情驅動因素:2020年開始轉入基本面變化驅動為主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因為業績需要使用季報數據,為了比較的一致性,使用前三季度股價數據;包含造船企業

業績持續改善,季度同比增速呈現加速趨勢

業績穩健快速增長,季度同比增速逐季加速。2020年前三季度,中金軍工114支成份股(不含船舶板塊)實現營收2627億元,YoY+12%;實現歸母淨利潤184億元,YoY+25%。若包含船舶類企業,前三季度行業總營收YoY +13%、淨利潤YoY +44%。行業營收和利潤均穩健快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Q、2Q、3Q單季營收同比增速是-4.2%、12.9%、31.4%,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是14.9%、20.8%、45.6%,呈現出加速趨勢。

圖表: 行業成份股收入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整體法,不含造船類企業

圖表: 行業成份股歸母淨利潤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整體法,不含造船類企業

圖表:2020年單季增速逐季增加,呈現出加速趨勢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整體法,不含造船類企業

盈利能力同比連續三年增長,帶動ROE持續向好。2020前三季度行業淨利潤率同比提升0.7ppt至7.3%,ROE提升0.7ppt至4.8%,ROE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淨利潤率的提高。行業趨勢整體向好。

圖表: 行業淨利潤率連續三年同比提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整體法,不含造船類企業

圖表: 行業成份股ROE連續三年同比提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整體法,不含造船類企業

子板塊中:新材料與信息化近三年利潤複合增速最高。分析2017~2020年前三季度各子板塊業績增速可知,新材料、信息化、航空利潤增速分列前三,其中新材料板塊CAGR為44%,領先於各子板塊,信息化CAGR為31%,排第二。具體可參考中金航空航天科技行業2020/11/9《3Q20業績回顧:季度增長加速,信息化和新材料景氣度高》。

圖表: 新材料近三年CAGR最高(營收角度)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新材料和信息化近三年CAGR最高(淨利潤角度)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十四五」的新周期裡,行業成長屬性更加明顯

問題三、海外國防開支的情況分析

美國國防支出近50年來不斷增長,但佔GDP比重反而降低。根據SIPRI數據,美國在1950年代,國防開支佔GDP比例一度超過10%,從1990年代後比例逐漸降低,2019年國防支出佔GDP比例為3.4%,俄羅斯國防支出佔GDP比例為3.9%。與之形成比較的是,根據SIPRI數據,2019年美國國防開支為7318億美元,俄羅斯為651億美元。國防支出絕對額的差距與佔GDP比例的接近,原因在於兩者GDP總量的差距。

圖表: 美國和俄羅斯(1992年以前為蘇聯)國防支出及佔GDP比重分析

資料來源:SIPRI,倫敦國際戰略研究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俄國防支出佔GDP比例在3.3%~3.9%之間,佔財政支出比例在9.4%~12%之間。

圖表: 美國和俄羅斯國防支出佔GDP比例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美國和俄羅斯國防支出佔財政支出比例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問題四、行業處於成長的起點還是周期的起點?

在十四五的新周期裡,行業更具成長屬性。關於航空航天科技行業屬於周期還是成長在過去並無定論,它呈現出非典型的特徵。1)若以周期股看,行業的供需並不以市場化來決定,且產品一旦定價就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這與上遊的鋼鐵/煤炭/化工等周期股並不類似。與金融等受國家宏觀調控寬緊周期影響有較大不同,航空航天科技行業與宏觀經濟因素聯繫並不緊密,除了其採購經費來自於國家財政支出。2)若以成長股看,行業雖然有類似於消費類產品,如汽車、手機等的滲透率提升、市佔率提升等因素。但由於行業的客戶是特定對象,採購也有一定的計劃屬性。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是裝備採購還是改革,更多是由上而下的模式。站在當前的時點,我們提出了行業具有「三周期」的觀點,五年計劃作為需求周期,裝備上量作為供給周期,將使行業在未來的3~5年內,處於快速發展的高成長階段。

五年計劃周期。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在經歷2015~2018年軍改後,2019年需求好轉,2020年基本面有顯著變化,十四五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裝備列裝周期。2000年後我國開始加強相關投入,經過5~15年的研製周期,新式裝備大多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逐漸亮相,目前仍處於「補償式」和新裝備需求增長階段,我們認為「十四五」期間裝備「量」與「質」將同步提升;

改革周期。以航空工業集團入選國有資本投資試點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為代表,我們認為在2021年有望看到更多的混改和資產證券化的機會,改革預期較強,或超市場預期。

圖表: 行業「三周期」:五年計劃是需求周期,裝備上量是供給周期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國軍工巨頭產值與國防開支趨勢一致

回顧美國歷史上的國防開支,我們大致將其分為4個階段:1)1950年和1965年,受韓戰和越南戰爭影響,美國國防開支在當時出現比較大的增長,並持續3年左右。2)20世紀80年代的高科技軍備競賽,拉開了美國10年軍費高速增長,並以1991年冷戰結束為標誌,美國軍費開始收縮。3)進入21世紀起來,受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影響,從2001年開始美國持續了10年的軍費開支高增長,並於2011年結束。4)2016年,美國軍費開始恢復增長。

圖表: 美國國防支出的四個歷史階段;美國軍工巨頭營收趨勢與國防支出趨勢一致

資料來源:SIPRI,CAPITAL IQ,中金公司研究部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曾創造了驕人的股價表現。我們以全球軍工龍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例,企業營收/盈利與國家國防開支情況密切相關。在1995年到2001年間,由於美國國防支出的收縮,公司的淨利潤水平維持低位;而從2000之後,公司業績隨美國國防開支增長開始出現快速增長,2001年到2010年十年間稅前淨利潤增長了近三倍。從2000年3月的公司股價到2020年初,公司創造了約40倍的收益。

圖表: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股價與業績比較

資料來源:CAPITAL IQ,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洛克希德·馬丁股價與EV/EBITDA比較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問題五、從財務指標中可以得到前瞻性的預判嗎?

十二五行業整體增速較高,十三五增速趨緩,十四五或將呈現結構化快速成長。從增速角度看,十二五期間國家相對應的財政支出增速高於十三五期間。反映到航空航天行業層面來看,十二五行業整體的增速高於十三五,但由於資產證券化率不高、核心資產未上市等原因,我們認為資本市場並未充分分享到十二五期間行業的成長紅利。同時2015~2018年的軍改,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此前的採購規劃。但站在2020年末看,我們認為,十四五需求的旺盛基本得到驗證,受需求拉動,供給端將出現結構化的快速成長,產業鏈上遊的信息化和新材料業績表現預計較為靚眼。

圖表:十二五期間資本市場並未分享成長紅利,我們預計十四五將會出現結構化的快速成長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採用中金航空航天科技行業指數

信息化板塊中存貨指標相比營收具有前瞻性。我們認為,由於行業多是以銷定產,資產負債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驗性,存貨和應收帳款及票據的增加,可以反映需求端的景氣度。預付款項反映的是採購上遊產品的情況,可以反映供給端的景氣情況。通過分析各子板塊情況可知,信息化子板塊中存貨同比增長指標相比營收增速指標具有3~6個月的前瞻性。其他子板塊規律不明顯。具體到公司角度:1)主機廠如航發動力、中直股份,2020年三季度末應收和存貨有增長,反映需求的旺盛。2)信息化代表公司中,應收、存貨、預付同比均出現增長,考慮到存貨指標的前瞻性,我們可以判斷信息化板塊在2021年仍較有較好的業績表現。

圖表: 信息化子板塊存貨指標具有營收前瞻性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整體法,不含船舶)

圖表: 航空子板塊存貨與營收較為趨同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整體法,不含船舶)

投資的主線和機會在哪裡

問題六、投資主線有哪些?

展望2021,需求端看,裝備的國際比較差距和結構優化存在較大空間;供給端看,以「20」系列為代表的新一代裝備逐漸成熟,供需共振推動行業景氣上行。行業的投資邏輯正逐漸向基本面驅動為主、改革驅動為輔轉變。我們認為可重點關注航空裝備和制導裝備產業鏈「兩條主線」,把握信息化和新材料「兩條賽道」。此外,國產大飛機和商業航天領域也孕育著新的投資機會。

主機廠及產業鏈配套:主機廠作為行業的最下遊,是承接客戶需求的直接供給方,是拉動產業景氣的龍頭。我們看到主機廠已基本實現核心資產整體上市,且產品性能有較大提升,供應鏈管理卓有成效。展望2021年,需求端的旺盛將轉化為供應端的景氣。

信息化:信息化是裝備技術未來主要對發展方向之一,是實現「2027建軍百年目標」和「2035裝備現代化」的主要途徑之一。

新材料:「一代裝備、一代材料」,新材料對裝備性能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興領域:1)商業航天涵蓋火箭、衛星、應用等五大環節,展望2021年,我們有望看到相關企業登陸資本市場。2)國產大飛機首架機將於2021年交付,有望帶動大飛機產業鏈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

圖表: 「兩條主線」與「兩個賽道」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主機廠及產業鏈配套:航空裝備和制導裝備產業鏈是「兩條主線」

航空裝備和制導裝備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是國家戰略性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改革的推進,傳統的航空航天類行業逐漸與市場接軌,核心資產的整體上市,逐漸消除產業和上市公司業績之間的不匹配問題。2020年前三季度中金軍工成份股整體淨利潤同比增長25%,我們判斷,主戰裝備年度增速中樞有望從「十三五」的10%~15%,提高「十四五」的20%以上,主機廠營收和利潤規模也將上新的臺階。

圖表: 中金軍工成份股十二五~十三五營收中樞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不含船舶類企業

圖表: 中金軍工成份股十二五~十三五淨利潤中樞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不含船舶類企業

建議關注:具有稀缺性的主機龍頭和業績彈性較大低估值標的

信息化和新材料:「兩條優質賽道」助力裝備升級

上遊信息化和新材料最先體現景氣度,且由於產業鏈價值分布原因,業績較為靚眼。2020年前三季度,信息化板塊利潤增速64%、新材料利潤增速21%。拉長時間看,2017~2020年前三季度,新材料、信息化、航空淨利潤複合增速分別是44%、31%、25%,業績增長領先產業鏈。按照產業鏈景氣傳導的一般規律,景氣從上遊最先體現,最終傳導到下遊主機廠。對於新材料板塊來說,我們看到,美國1974年的F14A戰機碳纖維複合材料用量僅有1%,到21世紀美國第四代戰鬥機F-22和F35上碳纖維複合材料用量達到24%和36%,單機滲透率顯著提升。

圖表: 產業鏈景氣傳導的圖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國外主要航空裝備複合材料應用比例逐漸提升

資料來源:《一路前行:飛機設計專家李明》,中簡科技招股說明書,《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航空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展望》薛昊飛,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新材料和信息化近三年複合增速最高(淨利潤角度,上圖);信息化和新材料利潤率水平通常較高(下圖)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特種應用碳纖維復材市場空間提升(上圖);特種MLCC市場空間提升(下圖)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

建議關注:細分賽道裡的龍頭和業績估值較匹配的高增長質優公司

問題七、國產大飛機、商業航天對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

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外溢,催生了國產大飛機、商業航天、無人化裝備等新興領域,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行業的發展,新興領域公司逐漸登陸資本市場,我們預計將會對行業帶來以下變化:1)商用供給和需求越來越透明;2)供應鏈越來越開放;3)行業更加市場化;4)藉助資本的力量來支持實業的發展。

國產大飛機:2021年計劃交付首架機,預計2021年會有階段性行情

國產大飛機C919計劃在2021年交付首架機,是中國第一型投入市場運營、參與市場競爭的大型客機。全球看:幹線飛機由波音和空客各佔將近50%的市場空間,是「雙寡頭」格局。支線飛機市場龐巴迪、巴西航空工業和ATR公司市佔率較高。國內看:我國目前擁有自主研製4款民機機型,新舟系列和ARJ21主打支線飛機市場,C919和CR929主攻幹線市場。目前ARJ21已有累計訂單近600架,C919和CR929分別擁有訂單超1000架與200架。按照商飛集團規劃,在2021年開始交付首架機[1]。根據中國青年報2017年報導[2],C919國產化率約60%,採用「主製造商-供應商」全球航空普遍採用的模式研製。

圖表: 波音和空客歷史交付量:2019年737MAX對波音公司影響較大,2020年的疫情對全球航空製造影響較大

資料來源:波音公司官網,空客公司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2020年為截至10月底數據

圖表: 國產民航客機代表產品

資料來源:商飛公司官網,中國新聞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商業航天: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及新公司上市將重新吸引2021年市場注意力

商業航天涵蓋火箭製造、衛星製造、發射、測控、應用等五大環節。展望2021年,我們有望看到相關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以美國SapceX的獵鷹火箭和「星鏈」為代表,帶動全球商業航天和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我們持續關注全球及國內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公司發展。建議關注火箭頭部和衛星頭部企業。

圖表: 商業航天的應用方向

資料來源:各運營商官網,《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GSA,Euroconsult,中金公司研究部

問題八、改革還能不能成為行業上漲的驅動力?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或將對2021年的國企改革起到加速作用

單一的資本運作吸引力降低,市場更為關心運作後企業的經營變化。在2014~2015年的「牛市」中,航空航天類公司行情火爆,相比大盤創造了超額收益,其主要驅動因素是國企改革及資產注入預期。近幾年來我們看到,單純的資產注入吸引力逐漸降低。大家更為關心如股權激勵後的業績釋放改善(如中航光電、中航沈飛、中航重機)、資產運作後EPS變化(國睿科技、中航飛機)等。

往前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可能在短期和長期上都會對行業產生較大的影響。改革可能是在目前需求旺盛而供給存壓的情況下的一種有效解決方案。梳理「雙百行動[3]」和「科改示範行動」名單公司有:航天電子、中航機電、中航電子、北方股份、鋼研高納、長城軍工、海格通信、中國衛星、中航高科、七一二、烽火電子等(含母公司及子公司進入名單的企業)。具體可參考中金航空航天科技行業2020年7月6日報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獲通過,改革進入新階段》。

圖表: 國企改革的重要時間節點:2020年的《三年行動方案》將會是重要的推動力量

資料來源:各集團官網,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估值:以相對的眼光看待估值,把握結構化機會

問題九、行業估值怎麼看?

航空航天科技行業的估值問題一直是市場較有爭議的論題。1)橫向看:以SW一級28個行業做橫向簡單對比,航空航天科技行業PE/TTM處於較高位置,與電子、計算機估值水平接近。2)縱向看:行業估值一直維持較高位置,近3/5/10年估值中樞在50~70倍之間,歷史上的最低PE/TTM也在30X以上。估值維持較高位置有客觀因素:行業的特殊性、產品的高科技屬性、定價機制改革、資產注入預期、裝備列裝預期、國企期間費用等,使得潛在的利潤彈性較大,因此市場給出較高的估值水平。

圖表: 2019年以來市值的增長,來自於資產證券化率的提升和部分業績增長,2020年7月以來有估值提升的影響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市值及PE截至2020年11月30日;近3/5/10年為2020/11/30日期往前推算

圖表: 航空航天科技行業具有5~10年的行業大周期,其位置還處於20%~32%分位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採用中金軍工成份(不含船舶類企業),時間是2020年11月30日

我們認為:我國航空航天科技行業還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裝備列裝加速、採購模式或有變化。同時由於主機廠具有稀缺性,主要看其未來成長空間,不應過於關注短期P/E估值。信息化和新材料等細分領域,利潤率水平較高,業績增長較快,可以考慮業績增長和估值的匹配程度。從下表建議重點關注的公司中可知,主機廠通常P/E TTM較高,若考慮成長空間,其P/E折現後並不算高。而信息化和新材料2021 P/E多處於30~40倍之間,2022 P/E多處於20~30倍之間,具有較大的配置價值。

圖表: SW一級行業的年初估值(第一列數值)和當前估值情況(柱狀圖右側數值,日期截至2020/11/30)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1]http://www.comac.cc/xwzx/mtjj/201908/07/t20190807_6849200.shtml

[2]http://m.haiwainet.cn/middle/3541089/2017/0707/content_31006819_1.html

[3]雙百行動:2018年國資委選取百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家地方國有骨幹企業,在2018-2020年期間實施「國企改革雙百行動」

相關焦點

  • 中金公司有色金屬2021年展望:海外補庫驅動順周期邏輯 板塊多點開花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明年海外將會迎來「主動補庫存」的新一輪庫存周期,驅動全球需求復甦,預計定價邏輯更偏向實體經濟且出口比例較大的品種,價格表現有望向好。11月20日展望2021:關注後疫情時代下的海外經濟修復機會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疫情常態化」下的全球經濟逐漸復甦或將是大背景,特別是海外方面,我們預計美國即將開啟補庫周期。
  • 軍工行業2021年度策略:十四五高景氣,首選航天航空
    航天、航空、紅外等細分領域表現較好年初以來,漲幅靠前的個股以航天、航空、紅外為主,其中:航天:下遊需求持續景氣,航天電器、鴻遠電子、菲利華、振華科技等航天核心配套標的表現較好。2021展望:十四五開局之年有望高景氣,板塊具備相對收益長期:軍費剛性增長+產業升級。世界向兩極化發展,大國博弈加劇,加大國防投入是必選項;隨著軍民融合加速推進,軍工將是我國產業升級主力軍。
  • 中金公司造紙行業2021年展望:業績向上 原料為王
    2021年行業新增供給壓力整體不大,我們認為,伴隨著需求向好和原材料漲價(廢紙供給缺口顯現,有望顯著漲價,木漿價格有望自底部恢復),2021年造紙行業有望整體迎來向上行情,箱板紙、白紙板、文化紙價格中樞均有望迎來同比改善。同時,2020年是造紙龍頭投產高峰期,2021年新投產能有望全年貢獻產量,疊加需求恢復下產能利用率抬升,龍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業績彈性可觀。
  • 中金交通運輸2021年展望:航空乘風 航運破浪 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圖表: 3Q20四家航司主要盈利指標對比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2021年展望:疫苗落地有望推動航空國際線需求復甦考慮當前多個疫苗的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假設疫苗明年上半年在主要國家接種完畢、國際線於明年下半年開始恢復
  • 航天軍工板塊走高 航天彩虹(002389.SZ)再度漲停
    格隆匯12月24日丨航天軍工板塊走高,航天彩虹再度漲停,愛樂達漲超7%,中航沈飛漲超6%,中天火箭、洪都航空、晨曦航空等跟漲。21日,中國航天科工與中國商飛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機體結構件、航空安全、工業基礎件、飛機製造物流系統、地面裝備等領域進一步推進深化合作,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我國航空航天事業蓬勃發展。機構認為,航空航天產業即將迎來「五年計劃周期、裝備上量周期、改革加速周期」的三周期疊加,未來3到5年將處於快速發展的高成長階段。
  • 中金公司日常消費2021年展望:看長做長 優選龍頭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日常消費作為「純內需」板塊,我們認為有望長期受益於內循環加速和消費升級趨勢。展望未來三至五年,我們判斷有望出現傳統行業龍頭強者恆強,高成長行業與新消費品牌崛起等中長期趨勢。
  • 中金公司保險行業2021年展望:壽險向上 財險向下
    各公司同比基數的不同將導致其季度間NBV增長節奏分化。展望未來3年,我們認為行業NBV溫和增長可能是「新常態」,這是由於重疾險高增長紅利期已過且網際網路產品搶奪一部分下沉客群。2)2021年上市公司代理人規模止跌企穩,平安、友邦中國將較此前更重視代理人規模。長期來看,我們認為需求端的變化趨勢將對代理人團隊產生深遠影響。3)內含價值同比增長12.3%,較2020年小幅放緩。
  • 財聞點金:兩大央企戰略合作 航空航天產業或迎高速增長期
    重大事件  兩大央企戰略合作 航空航天產業或迎高速增長期  21日,中國航天科工與中國商飛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機體結構件、航空安全、工業基礎件、飛機製造物流系統、地面裝備等領域進一步推進深化合作,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我國航空航天事業蓬勃發展。
  • 中金公司:未來3-5年挖掘機行業周期屬性將會弱化 進入成長新周期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歲末年關,投資者普遍關注2021年工程機械行業的行業景氣;我們以挖掘機為例剖析了工程機械持續超預期的原因。我們認為,受益於人工替代、土方機械結構升級以及海外市場拓展,挖掘機行業有望進入成長的「新周期」,龍頭企業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 中金公司傳媒行業2021年展望:內容為王 平臺助力 技術創新驅動行業...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展望明年,我們認為網絡娛樂變現潛力有望釋放,內容為王,頭部公司工業化、IP化、強者恆強是長期趨勢;在這個過程中產業鏈布局更深的平臺型公司變現能力可能被進一步放大;而5G 時代的應用逐步成熟,雲遊戲和互動視頻等商業潛力待開發,為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 中金公司電信服務2021年展望:乘新基建大勢 把握產業數位化紅利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2021年是十四五元年,我們認為5G新基建和應用側創新將是產業鏈聚焦的兩條主線,以5G基站、IDC數據中心、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處於下遊需求驅動的高速擴張周期,社會數位化轉型、政企上雲的趨勢將帶動物聯網、邊緣計算、雲通信等細分賽道迎接高速發展。
  • 九方智投2021投資展望:新周期,新機遇
    2020年12月8日,九方智投發布了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九方認為,2021年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疊加全球經濟步入溫和復甦周期,A股投資格局持續改善。順周期、科技創新、新消費等板塊將帶來較好的投資機遇。
  • 安信證券:2021年免稅業績高增可期 酒店龍頭周期成長共振 餐飲品牌...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安信證券■板塊復盤:2020Q1-3免稅&;人服逆勢增長,2021看好旅遊酒店回暖+免稅業績放量社服板塊2020■2021年子版塊:免稅業績高增可期,酒店龍頭周期成長共振,餐飲品牌連鎖加速免稅:壁壘將從牌照轉向價格、運營、服務等綜合能力競爭酒店:供需改善+連鎖化加速,2021年有望迎周期成長共振職教:國家多舉措支持,疫情「紅利
  • 中金公司建築行業2021年展望:製造業投資復甦 「三化」變革深化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需求端製造業投資有望順周期加速增長;且建築行業工業化、數位化、智能化的「三化」變革帶來的效率提升在逐步深化,存量房的累積、集中度的提升也帶來了新的機遇,疊加行業估值位於歷史底部,我們認為建築行業2021年仍有較多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可供挖掘
  • 中金公司:從十四五規劃看未來十五年科技行業投資的三大主線
    《建議》共分為十五個方面,其中兩個方面與科技行業高度相關——第三個方面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和第四個方面「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主線一:提升創新能力、前沿科技引領新興產業成長。《建議》提出「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 招商宏觀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周期品與周期股票即將王者歸來
    在三期共振下,A股市場演繹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周期行情。當前美元指數再次進入弱周期,國內庫存周期和朱格拉周期也有上升跡象,2021年可能是又一次三期共振的起點。歷史總有相似之處,周期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周期品與周期股票即將王者歸來。
  • 2021年投資展望:順周期、低估值、成長確定性
    只以合理價格,投資卓越公司,伴隨公司成長。——止於至善投資理念 近期投研感悟 就目前來看,我覺得我們應該擔心的不是股市的下跌,而是如果股市持續上漲卻沒有大規模投資怎麼辦。
  • 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眾裡尋他望復甦,驀然回首恰周期
    機構:西部證券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衰退後的復甦周期元年,宏觀經濟會呈現「修復+增長」的形態。隨著新冠疫苗這個全球經濟的最大助推劑在2021年逐漸鋪開,全球經濟增速明年有望實現「前低後高」的增速軌跡。
  • 多家券商一致看好新周期開啟 優質大藍籌藍思科技引關注
    業績扭虧並大增,量價齊升,股價攀升,在優質大藍籌光環下的藍思科技引來了外界大量關注。高效戰略投入帶來亮眼收益藍思科技開啟長周期趨勢有媒體表示藍思科技近兩年資產負債率較高。但事實卻是,公司從2016年起一直在對即將到來的5G新周期進行產能提前布局。
  • 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 金股藏在哪?
    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多數券商預計,隨著新冠疫苗問世,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配置方向上,科技和消費仍有望成為中長期主線,此外順周期板塊也有相當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