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暴躁與溫柔,與母親的情緒有關,學會情緒控制很重要

2020-12-17 熊爸育兒經

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楊絳在《我們仨》中曾表述:「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很難保持永遠都是積極樂觀的心態。人生起起落落,面對挫折、面對喜悅,都會有不同的情緒狀態。

人的情緒狀態,從一定程度上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相應的影響。特別是對於父母和孩子來說,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任老師,而媽媽又是和孩子相處最多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帶給孩子的影響往往是巨大的。

孩子生來並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多數時候都會受外界所影響,特別是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下意識地去模仿媽媽的言行舉止,性格方面也是如此。所以也可以理解為,媽媽的性格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性格和成長。

媽媽錯誤的情緒,可能會直接對孩子的哪些方面造成影響?

1、影響孩子的性格

媽媽情緒不夠穩定,也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多數時候總會下意識地去模仿媽媽的行為舉止,即使知道有些情緒是不對的,孩子也總是不可控制地,用同樣的情緒和方式去處理問題。

對於孩子而言,這種錯誤的情緒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長期生活在父母極端情緒下的孩子,性格也會相對膽小懦弱。

如果媽媽的情緒暴躁,孩子長大後的性格也會相對比較極端;如果媽媽的性格如沐春風,孩子大概率也會成為和媽媽一樣的人。

2、孩子容易變得沒有安全感

當人在處於一種極度憤怒的情緒時,通常都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行為,有些時候會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孩子。媽媽的這種極端的情緒和行為方式,也很容易讓孩子喪失安全感。

媽媽情緒失控、易發脾氣,都有可能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媽媽一直給孩子傳遞浮躁、消極的情緒,勢必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3、不利於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

媽媽情緒不穩定,同樣也會影響到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試問,有哪一個孩子願意和情緒極端、行為失控的媽媽親近?所以,媽媽的錯誤情緒,也會影響到母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當媽媽的情緒容易暴躁時,孩子內心就會下意識地想要遠離媽媽,甚至是對媽媽產生排斥感。長期以往,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4、孩子容易成長為討好型人格

媽媽的情緒容易暴躁,孩子為了哄媽媽開心,就會做出一些事情來討好媽媽。這種通過犧牲自己的情緒來討好他人的方式,也容易孩子將來成長為「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內心大多都比較敏感脆弱,他們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甚至不敢主動提出自己的要求。只會一味地想著如何去討好別人,長期以往,孩子也會逐漸變得軟弱,甚至喪失自我人格。

孩子性格好壞,大多與媽媽的情緒有關,父母要學會控制自身情緒

1、處理好自身情緒再照顧孩子

相信每個媽媽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都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那就是當孩子犯錯,即使是一些小錯時,家長總會抑制不住地想要發脾氣,甚至還會對孩子動手。即使自己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但仍舊無法控制好自己。

媽媽錯誤的情緒和言行舉止,勢必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不妨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再與孩子進行溝通。

很多時候家長發脾氣,可能僅僅只是因為壓力過大,或者遇到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並不完全是孩子的錯。這種情況下,家長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對孩子亂發脾氣,對孩子來說也是很不公平的。

所以當媽媽們有情緒時,可以試著先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或者去做一些舒緩的運動,適當地讓自己的情緒得到宣洩。等自己冷靜下來了,再去照顧孩子。

2、別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垃圾桶

很多時候,即使不是孩子的原因,當媽媽情緒不穩定時,也同樣有可能帶著情緒去和孩子交流。但媽媽帶著情緒與孩子交流,很可能導致孩子的內心產生恐懼感,甚至變得不願意和媽媽交流相處。

所以,不管在任何情況下,父母都不應該把孩子當成自己宣洩情緒的「垃圾桶」。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媽媽們可以試著多用一些肢體語言,比如蹲下來、眼睛平視、撫摸孩子等行為,讓孩子感覺到情緒的穩定。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媽媽們也要注意,儘量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與溝通,而不是用指使、命令式的口氣去和孩子說話。

人的情緒在所難免,我們無法避免自己產生壞情緒,但可以儘自己所能地控制好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所控制。特別是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媽媽們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孩子。

育兒問題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熊爸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父親的愛決定母親的情緒!
    在公眾號下方的自定義菜單裡哦 01 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 最好的母親,應該是什麼樣子? 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有個詞怎麼都繞不開——情緒穩定。
  • 孩子情緒低落、暴躁易怒,父母怎麼辦?教育孩子不應該帶著壞情緒
    父母在和孩子進行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情感的交流也是無法忽視的,因此在有壞情緒存在的情況下,教會孩子進行情緒管理,幫助孩子認識、了解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感情,也是尤為重要的一環。
  • 做媽媽最重要的是什麼?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如果你問我,做媽媽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會告訴你:無它,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終於有一次,當我看到年紀最小的嫣嫣,用與我一摸一樣的發洩方式來排解她的煩惱時,我痛定思痛: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讓我的情緒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挫傷。許多心理學研究證明:性格受後天環境影響。這個後天環境中,最重要的是原生家庭環境,或童年成長環境,即父母本人的性格、信念、價值觀、教育方式、行為習慣等等。
  •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情商是近幾年新興的詞語,指一個人為人處事的能力,現今社會,情商與智商同等重要。情商低有哪些表現呢?1、無法合理控制情緒控制不了情緒其實是你在被情緒控制。每個人都有情緒,這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將情緒講出來,而不是通過情緒說出來。
  • 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難以控制暴躁情緒咋辦?3個方法教你「洩火」
    孩子們都非常的敏感,他知道在暴躁的情緒下,如果自己有所反抗的話,那結果就不是被罵了,而是被打,這時候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順服家長。在這種思想下,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事事也只會聽從父母的意見,沒有了主見,他們怎麼能成就一番事業呢?
  • 老祖宗智慧: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沒有什麼比愛自己更重要,一個人如果性情執拗、脾氣暴躁,會影響自己的身體。一個人語言偏激,刻薄寡恩,愛鑽牛角尖,福分就會淺薄。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掌控人生。能夠控制自己的語言,處世才能和諧。萬病皆由心起,遇到一點事,就不自覺地傷心掉眼淚,越想越氣,越氣越急,把小事放大,把大事擱置,人生只會越過越糟糕。比起養身,養心更重要。
  • 脾氣暴躁的母親,是孩子成長的毒藥
    一個暴躁的母親同時意味著缺乏耐心,情緒控制能力薄弱,容易被激惹,衝動。年幼的孩子面臨這樣的母親,高概率會受到情緒的傷害,造成情緒困擾,容易發展出退縮、討好的人格模式。青少年孩子面臨這樣的母親,同樣會對孩子造成情緒傷害,容易使親子關係惡化,促使孩子淪為邊緣性青少年,遊走在違法及心理行為障礙的邊緣。
  •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盒子」,你會把「負能量」釋放給你的
    不控制「情感盒子」有何影響每個人都會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有的人會快樂,有的人會藏在心裡,有的人暴躁如雷會溫柔溫柔,這與自己的個性、修養和人生閱歷息息相關。1、父母之間經常吵架可能導致孩子們孤立由於他們的認知水平較低,孩子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的父母會像敵人一樣互相攻擊,在這個心理階段,他分不清誰對誰錯,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誰是壞人,有些孩子會認為他們不好,他們是壞孩子,因此他們有心理負擔,如果母親受到暴力襲擊,孩子會感到極度不安全,他會感到虛弱,如果他的母親不保護自己,他怎麼能活下去
  •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最難控制的,往往是自己的情緒,情緒掌控展示的是一個人的能力,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成熟,而且,也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敏感的時候,只有氣度和閱歷不夠的人才會被情緒主導,發洩情緒是人的本能,而學會克制情緒妥善處理生活中的是非,是人的本事。
  • 關於控制情緒的幾句話,學會控制好情緒讓你左右逢源!
    ,有些混亂的思緒無法控制。2:一個人如果能控制自己情緒、欲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3:所謂愛情就是有那麼一個人,可以輕易控制你的情緒,前一刻讓你哭,下一刻讓又讓你笑。武女4:情緒就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5: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 別讓情緒傷害孩子
    一份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調研研究表明:父母的情緒對孩子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不良情緒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性格、人格,特別是當情緒不能得到管控時候,對孩子的傷害是十分巨大的。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造成的,是無法估量的傷害1)造成身體傷害很多時候,父母在極端負面情緒無可控制排洩的情況下,有時候會對孩子拳腳相向。
  • 孩子太容易「崩潰」?培養孩子情緒自控力,要學會畫「情緒地圖」
    很多人有了孩子之後,都會發出一句感慨,那就是「小孩的臉簡直就是六月的天啊」。確實,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比較善變,可能上一秒他們還在抱著玩具玩耍,下一秒就傷心欲絕,大哭大鬧。雖然孩子們的行為看起來很難以理解,但是生活當中,就連家長都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更何況是孩子呢?
  • 情緒失控!大姨媽來的時候,為什麼情緒容易暴躁?
    作為女生每個月的例假是一件幸福又痛苦的事情,幸福指的是畢竟還有很多女生為例假遲遲沒有到來而惶恐不安,所以每個月例假能夠按時正常的到來比那些不來的女生要幸福得很多了,痛苦是來之前和來的時候的一些症狀,來之前有些嚴重的會頭痛、胸部脹痛和肚子痛,來的時候有些嚴重的女生可以說是疼得不能下床,同時例假來的時候女生的脾氣會很暴躁
  • 家長為打罵孩子而後悔,下次卻仍故態復萌?試用「情緒追蹤」復盤
    在一次小麗的母親發現女兒寫的日記,記錄著她們母女之間的矛盾,這才讓她知道自己沒有做好一名母親。這也讓她感到十分對不起自己的女兒,後來她試著記錄自己的情緒,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同時也改變自己對女兒的態度。
  • 孩子動不動就哭?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緒自制力
    對於這種毫無邏輯與規則的哭鬧,不能採用無視的態度進行管理,不然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家長們對於這種情況就應該積極的回應孩子的情緒,去安撫他,轉移他的注意力,溫柔的親親他比任何的語言都更有力量。一些父母非常迷信「哭聲免疫法」,哭就不抱,實在是對孩子太殘忍,孩子的情感無法滿足,長大後都無法彌補情感缺失。
  • 能不能消除憤怒情緒與你的情緒控制能力有關
    我們每個人都避免不了動怒,憤怒情緒是人生的一大誤區,也是一種心裡病毒,他同其他病一樣,可能是你一蹶不振,也許你會說,是的,我也明知自己不該發怒,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你是一個欲成大事者,要學會圓滿做事,你就應該注意了,能不能消除憤怒情緒與你的情緒控制能力有關.
  • 學會做父母,解碼情緒,掌握批評孩子「三部曲」
    只有掌握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對於在家庭教育中遇沒遇到過孩子的反抗,坦誠地講遇到過,遇到這情況想清楚了不管是誰的錯,都得改,是自己錯了,那就要放下架子,給孩子道歉。是孩子錯了,就要在孩子情緒平復後再開導,緩和一下氣氛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有很多家長孩子一出問題,就火冒三仗,這種情緒是最不利於教育孩子,最容易出事的。
  • 泰航降落上海等待疫情檢測導致乘客情緒失控———談如何控制情緒
    這個事件產生的因素有很多,針對這位乘客的反應是心理失衡的表現,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心理失衡是指因為沒有獲得某種滿足和需要或者受到挫折產生的不滿、怨恨、憤怒等的一種心理反應,其發生原因有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而性格暴躁情緒失控則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告訴我們的生活失去了平衡,這位泰航乘客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應該明白這個特殊的時期採取的必要的檢疫防範措施是對大家的負責,同時也是對你的負責,應該懷有感恩之心對待,但是由於性格問題沒有做到
  • 為什麼作業讓孩子從天使變惡魔,到底是誰控制了父母的情緒按鈕?
    原來我們不是被孩子所控制,而是被社會帶來的巨大焦慮所操控。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覺完成學習任務,甚至由衷地愛上學習;考試成績單上總希望自己的孩子遙遙領先,或者有所進步;不要偷懶不要鬆散不要三心二意丟三落四。當孩子做不到時,無名的怒火就會油然而生,糟糕的情緒越積越多,往往點火就著。
  • 曾國藩家訓: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如果說父親是筆,母親是紙,那麼孩子就是畫。如果父親是剛,那麼母親則是柔。剛撐起生活,柔帶來撫愛。一個家庭,總歸有剛柔結合,才能讓孩子真正成長。家庭,是父母所構成的最小的社會生活單位,是幸福生活的一種存在。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就是家庭的好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