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跟著我走,別看我們這裡位於成都一環附近,但是旅遊資源豐富得很,好吃好耍的絕對讓你流連忘返……」最近,對於武侯區望江路街道共和路社區居民來說,又多了一項「工作」,那就是成為社區微旅遊的代言人,為遊客深度體驗成都生活充當「導遊」。
居民導遊上崗
帶你深度體驗成都生活
通過前期走訪調研,社區抓住居民希望對本地文化了解更多,但缺乏講述這些歷史故事的平臺以及轄區外來人員了解本地文化、美食商家聚集、旅遊資源集中等情況,推出了微旅遊項目,整合多方資源,全方位多角度地滿足遊客美食體驗、時尚購物、旅遊觀光和體驗本地風俗文化,提升轄區旅遊品牌影響力。居民當上導遊帶你看不一樣的風景
「望江樓公園現在安逸得很哦!圍牆都拆了,波光樓影翠竹夾道,大家可以朝這邊看,映入眼帘的是公園美景與城市街景自然融合,公園步道與城市道路融為一體,體現『行人街上走,如在畫中遊』別樣風情。」共和路社區的「居民導遊」李阿姨介紹完畢,還讓大家給她挑毛病,試圖將自己鍛鍊成「專業導遊」。遊覽過程中,居民導遊可以帶大家看見不一樣的風景,深度體驗成都生活方式,比如哪裡的串串最資格、哪裡的蓋碗茶最地道、望江樓公園哪個季節最安逸……這就體現出居民導遊的優勢。日前,共和路社區組織轄區居民志願者體驗社區微旅遊項目的線路試運營體驗活動,在地居民們走進身邊耳熟能詳的景點,站在旅遊消費者的角度,分析這些最熟悉風景的亮點在哪裡。
特色微旅遊路線
讓轄區資源「活起來」
「最近我們和四川大學博物館也建立起聯繫,我們的微旅遊路線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共和路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說,武侯區共和路社區毗鄰四川大學望江校區,周邊有鴛鴦樓、望江公園、九眼橋、薛濤井等獨一無二的旅遊文化資源,為了深度激發資源活力,武侯區共和路社區聯合社會組織打造社區微旅遊項目,為不同需求的遊客提供個性化服務,「微旅遊項目」收入部分所得將注入到社區公益基金,撬動多元力量參與到社區發展治理中來。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對轄區資源的梳理和整合,共和路社區針對本地遊客和外地遊客,推出了不同的旅遊路線,如本地遊客線路:音樂廣場、廊橋、九眼橋碼頭舊址、川大博物館、雙王水餃、缽缽雞、臨江茶社、成都糖畫、薛濤井、川大;外地遊客線路:十一街老茶鋪、音樂廣場、廊橋、九眼橋碼頭舊址、豆湯飯、鴛鴦樓、校園公交、川大食堂、川大博物館、薛濤井、成都糖畫、石牛。
「比如外地遊客,我們會推薦大家去十一街老茶鋪、九眼橋碼頭舊址、川大博物館這些景點,讓大家深度感受一下獨一無二的成都生活。」社區工作人員說,希望更多遊客來共和路社區耍,感受望江的新變化!
華西社區報記者 沈悅 社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