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什麼?外賣?快餐?還是速食品?在上班族中,尤其是那些單位沒有食堂的工薪族們,午飯是大家每天的頭號難題。是每天與同事搭夥在街頭飯館打遊擊?還是抱著手機查找外賣?又或者是秉承健康至上觀念自己帶飯?
6月2日,記者走進上班族們聚集的辦公大廈,看看他們的午餐桌上的食物都有些什麼,夏天已至,這些食物是否衛生有營養呢?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調查。
1 點擊外賣APP輕鬆方便選擇多
「不想吃食堂,懶得出去吃,自己又不帶飯,還能怎麼吃?外賣唄!哎!今天吃什麼,打開美團看一下。」「這家今天有優惠,來個套餐吧。」在三八路某寫字樓內的一個教育培訓機構裡,職員曉斌正在和同事們討論著午飯吃什麼。
在他的手機裡,光外賣APP就有三個,隨手打開一個外賣APP,正餐美食、果蔬生鮮、超市小吃、麵包糕點……品種多種多樣。僅正餐這一個類別,還分蓋澆飯、麵條、米線等各種吃食。中午,曉斌選擇了一份臘肉雙拼煲仔飯當午飯。「其實我家離得也不算遠,但回家後也是自己一個人,下午2點還要上班,不如在單位裡簡單對付一下。」曉斌是外地人,2015年大學畢業後來到德州工作,在單位附近租了一套小兩室。工作日的中午,他經常點外賣解決午飯問題。「APP上評論比較好的商家幾乎都吃遍了,像蓋澆飯、炒麵、黃燜雞米飯等,都吃過了。」曉斌說,在網上訂外賣,不僅方便快捷,偶爾還會碰上一些商家搞優惠活動,可以便宜幾塊錢。在他公司裡,中午留下吃飯的人大概有10人左右,其中有三四個人會經常選擇外賣,剩餘的人會結伴到小餐館吃。
2 外賣價格高同事組團進店吃
同事間的親密關係有時不是合作出來的,而是吃出來的。每天中午,在東地路、長青街、新湖大街等附近商圈的餐飲店裡,你都能看到一群年輕的小姑娘或小夥子,圍坐在一張飯桌旁說說笑笑。
一大碗冒菜,一人配上一小份米飯,這就是小靜和同事們的中午飯。在某網絡公司上班的小靜和同事小程、小愛因為同樣不回家的關係,搭伴組成了「飯夥」,有時組團叫外賣,拼一個跑腿費;有時去公司附近的小餐館吃一碗蓋澆飯;有時剛發了工資,還會一塊打車到快餐店吃一頓。「在冬天的時候,午休時間短,下午1點半就要上班,經常叫外賣。現在到了夏天,午休時間延長,下午2點半才上班,中午不回家的同事少了,點外賣的同事也少了。」
小靜說,因為外賣價格稍高,同事們如果不回家,多數人會選擇組團出門吃。「平時我們在店裡吃一碗西紅柿蓋澆飯,只需要15元,但是手機APP外賣上,同樣一份要18元,還要再另付3元跑腿費呢。這樣一比,還是自己到店裡去吃比較划算。」小靜告訴記者,午飯主要選擇距離單位近的地方,樓下的快餐店、包子鋪、小餐館都是他們經常去的。
3 擔心食品安全不如自己帶飯
擔心外面吃得貴,而且不乾淨,有人當起了帶飯一族。在東地路開服裝店的小米,做服裝生意7年,因為沒時間,原來每天中午飯都是叫外賣解決,但最近她又當上「帶飯一族」。
小米告訴記者,一個人開服裝店,中午店裡離不開人,別說回家吃飯,就是自己到其他店裡吃飯都不行。所以,叫外賣成了她解決午飯的辦法,在她的手機裡,存了不下10家可以送外賣餐館的電話,不論是小炒、乾鍋還是快餐,每次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在所有食物裡,永和豆漿、土豆粉和米線是她經常點的外賣,尤其是土豆粉是她的最愛。據小米透露,在她開服裝店的這條街上,有80%的店家都會選擇外賣。
兩個月前,小米懷孕了,怕影響到寶寶,她不敢再點外賣,每天早晨出門前在家裡帶飯菜到店裡。中午,她帶的飯是粥和炒菜。「店裡可以加熱,中午熱熱吃也很方便。」小米笑著告訴記者,以前就知道外賣不一定衛生,但首先是沒有辦法,其次是外賣的味道確實比較好,總是忍不住,現在懷了寶寶,一切要以營養和衛生為主。
白領是快餐店主要消費人群
6月2日,記者在某外賣平臺上看到,排名比較靠前的美食店鋪均是以快餐、米飯為主。一家月售889單的某快餐店老闆表示,白領的生活節奏快,中午休息吃飯的時間特別短,所以大部分人會選擇在單位附近就餐,在他店裡的消費者人群中,上班族是主力軍。「中午12點到下午2點是送餐高峰期,每天中午最多的一次配送了15單。」該快餐店一位姓許的送餐師傅告訴記者,在這些食品裡,最受歡迎的是漢堡和雞公煲。「自從各種外賣軟體流行起來之後,大家都不願出來吃飯了,都選擇外賣的方式。」該快餐店老闆介紹,訂餐下單基本集中在中午11點到12點半這個時間段,為了迎合外賣大趨勢,他在APP外賣軟體上掛了牌子。「白領的工資屬於一般水平,如果一頓飯就要三五十元的話,普通白領哪吃得起,所以我不但做到價格低,還把部分食品做優惠。」快餐店老闆說,在時間上,白領中午休息和午餐時間很短,所以他選擇自己配送訂單,保證午餐在最快速度送達。「另外,現在的白領維權意識比較強,任何一方面都馬虎不得。夏天到了,食品不易儲存,我們都是接到訂單後現做,這樣就可以保證食品的質量了。」「我們配送員都有保溫箱,可以保障食品的新鮮,也可以保障飲品的溫度。」許師傅說。
長期在外就餐小心肥胖或慢性病
由於工作的原因,上班族不得不經常在外用餐,但這樣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德州市營養協會會長周開文表示,在外用餐和家庭飲食有著很大的差異,人們選擇在外就餐時,多數情況下更加重視食物的口味以及用餐是否方便,對健康與否不那麼關注,且食物種類、比例往往不合理。長期以這種膳食習慣為主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甚至會引發肥胖和慢性病的風險。「外面售賣的食物為了追求色香味,通常會使用高溫油炸的方法,或者加入大量調味劑,若經常食用,會造成油、鹽超標,導致能量過剩等問題。其次,快餐類食物GI值(血糖生成指數)比較高,經常食用快餐類食品,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加速人體的血糖上升,引發肥胖。」
周開文建議,如果從家裡帶飯,除了需要注意保鮮外,有些食物是不能進入帶飯行列的,如海鮮、隔夜的涼拌菜以及豆芽、豆腐、腐竹、豆皮等豆製品。「味道鮮美的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涼拌菜由於加工的時候就受到較多汙染,即使冷藏,隔夜後也很有可能已經變質,所以不宜將隔夜的涼拌菜放入飯盒內。豆芽、豆腐、腐竹、豆皮等豆製品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好吃又營養,可是,豆類菜餚卻非常容易變質,溫度稍高,就變味變餿了。」晚報記者張亭亭見習記者姜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