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僧侶效法先賢 念佛行腳紀念法然上人

2020-12-13 佛教在線

佛教在線2月1日訊:為了紀念『法然上人念佛行腳』,兩百二十位身著黑衣的日本僧侶與信眾,二十四日晚上口念『南無阿彌陀佛』,隨著手提燈籠的照明,行腳於京都市右京區太秦的西光寺,至長岡京市慄生的光明寺,路程距離約十五公裡,兩百多人步行了四個鐘頭。 


『念佛行腳』起源於法然上人的遺骨安奉在比睿山時,因為深怕僧兵來襲,因此曾將遺骨從京都市太秦西光寺運至光明寺火化,所以從一九七八年開始,每年都選定在這天舉行紀念『法然上人的念佛行腳』法會。


參加法會的都是日本淨土宗各派寺院僧侶,從太秦西光寺出發,寒冷的天候中人人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疾行步走到光明寺。
為了紀念『法然上人念佛行腳』,兩百二十位身著黑衣的日本僧侶與信眾,二十四日晚上口念『南無阿彌陀佛』,隨著手提燈籠的照明,行腳於京都市右京區太秦的西光寺,至長岡京市慄生的光明寺,路程距離約十五公裡,兩百多人步行了四個鐘頭。 


『念佛行腳』起源於法然上人的遺骨安奉在比睿山時,因為深怕僧兵來襲,因此曾將遺骨從京都市太秦西光寺運至光明寺火化,所以從一九七八年開始,每年都選定在這天舉行紀念『法然上人的念佛行腳』法會。


參加法會的都是日本淨土宗各派寺院僧侶,從太秦西光寺出發,寒冷的天候中人人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疾行步走到光明寺。

資料:法然上人略傳

法然上人以前的日本佛教,雖有大小乘各宗派,而獨缺乏淨土的宗派,所以沒有淨土門的教團,也沒有確立淨土門正依的經典與教相上的理論架構,所以也不知道往生的行體。雖然當時願生西方淨土的行者,代不乏人,但都依附在各宗的門下,雜行雜修,然後回向,謂之『寓宗』,並且以其各宗之教理來判別彌陀的淨土,因而淨土依正及往生正因,隨各宗的宗義而轉。 如天台宗以其四土判定彌陀淨土,並判定凡夫往生的是最卑淺的凡聖同居土;又如法相宗判彌陀淨土雖然高妙,但認為凡夫不能往生。如此錯解,非彌陀本意,善導大師謂之:『自失誤他,為害不淺。』法然上人有鑑於此,毅然於各宗之外別開淨土的宗派,並撰寫這本《選擇本願念佛集》作為開宗立教的『本典』,至此彌陀本願的意趣,往生的行體,顯露無餘。親鸞大師頂戴此書而敬仰地說:『真宗簡要,念佛奧義,攝在於斯,見者易諭;誠是希有最勝之華文,無上甚深之寶典也。』故凡欲入淨土門的行者,請虛心地細讀此書,深加鑽研,若僅讀二、三遍,還難得其深旨;須多讀幾遍,必能深生信根。

此書多引善導大師之釋文。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著之五部九卷,義理磅礴,初學之人,難知方針。此《選擇集》可說是善導大師五部九卷之千裡來龍,在此結穴,亦即五部九卷之真髓盡在此《選擇集》;細讀《選擇集》則五部九卷之宗旨,了如觀火。

自古以來,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法然上人是大勢至菩薩的應身,其生前與滅後,靈應奇瑞特別多,在此聊寫幾則於《選擇集》之前,以增讀者的敬信。

上人之父姓漆間名時國,奉朝庭命管領一部落,母秦氏。父母嘗慨嘆年滿四十,未有子嗣,於是夫妻沐浴,前往寺院祈求,七日夜念誦不懈,滿七日之夜,非夢非覺間,見一老僧攜一把剃刀讓她吞下,從此懷孕。時國便預測必生男子,且將出家,為一代宗師。此後秦氏自然心常柔善,身無惱苦,深歸三寶,不食葷腥。

誕生時有白幡兩首,自天而降,懸於庭前椋樹,鈴聲鳴空,光彩奪目,因而此樹名為兩幡椋。

上人頭頂圩而有稜,眼睛重瞳,黃而有光。幼年時動輒向西欽敬,又自稱『勢至』,故父母為其取名『勢至丸』。四、五歲以後,見識如常人。

九歲時,父親被敵人殺害,交待前『勢至丸』說:『這是我的宿業,絕對不可懷恨敵人,以怨不能止怨,如懷報復之心,將生生世世在在處處,互相爭殺,導致輪迴,無有窮已。我傷我的痛,別人也傷他的痛;我惜我的命,別人也惜他的命。人同此心,回想我身,便知他人。人生在世,必殺物命,後生必又受其報應。願斷絕今生之妄緣,忘彼怨敵,若不忘怨敵,則何生何世,能斷生死之絆。汝若成人,祈往生極樂,思自他平等之利益。』遺言交待完後,便向西方,高聲念佛,如眠而終。

上人是菩薩之權化,幼稚失父,亦是化導之方便,正所謂世間無常,人生是苦;且少年便發向道之志,深厭世間名利,亦是不忘慈父最後之遺言。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斷,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這一年上人投當地之菩提寺觀覺法師處受學,慧解敏利,有一聞千悟之識。觀覺法師惜其器量不似凡人,不忍埋沒邊地,便將上人送至京都佛學重鎮之比睿山,投於源光法師座下。

途中偶遇法性寺之忠通,忠通特別下車致敬,連隨從都覺驚訝;忠通說:『此童目光射人,知其必非凡流。』

既登比睿山,不久源光法師說:『此是良驥,不是朽索所能羈。』於是再送至天台宗之哲匠;皇圓阿舍黎處。阿舍黎一見上人神情拔群,知是大法器,便很高興地說:『我昨夜夢見滿月入室,豈非先兆嗎!』於是便納為弟子,登壇受戒,這一年上人十五歲。不到三年,稟受天台教理,晨夕燻練,究徹壺奧。皇圓法師以天台宗之棟梁期之,而上人不念榮名,堅心出離。十八歲遁足跡黑谷,師事睿空法師,空法師是一乘圓戒和尚,三密瀉瓶大阿舍梨,見其雖然年少,但出離之心,無人策動,『法爾自然』而發,深加讚嘆,便以『法然』為上人之號,而以『源空』為名,即取最初之師源光之『源』,與後師睿空之『空』,從此稟受圓頓大戒,嗣其正統,又傳瑜伽秘法。

上人好學不疲,一切經律論,鑽研忘眼;自他宗章疏,展覽無倦。此外遍讀中國、日本兩朝傳記,及古今諸德秘書,又訪各宗洪才,面談義理、探諸家奧旨,皆蒙印可。上人曾說:『我讀書三遍,義趣自彰,不用勞思。』故諸宗經論,不從他問,皆自得旨。上人閱讀藏經共計五遍,益增神智。不唯精內典,旁及諸子百家之書,博學強記,獨步當代,故舉世尊稱為『智慧第一』。

上人不只深明諸宗教理,修行亦多有證驗。曾限三七日修『法華三昧』,感普賢菩薩乘白象來證明。又感山王大權現,現形護衛。

又於披覽《華嚴經》之時,有小青蛇蟠機案上,法弟信空看了很害怕,把它抓到外面去,回來看它還在原處。當夜信空夢一大龍來說:『我是守護《華嚴經》的龍神,請你不要再害怕。』

又每入真言密觀,常感連華、羯摩、寶珠之瑞相。

又曾夜間讀經,雖未點燈,室內明亮,弟子覺得奇怪,見室內全無燈火,而從外面看進去,光明徹照,深覺不可思議,而流隨喜之淚。

又曾讀書,額前放光,不用燈照。夜間室內,無燈自明,猶如白晝。如此之事,常常有之。

《觀經》云:『大勢至菩薩又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上人是勢至應身,故常現光明,也是自然的。

但是上人心猶未洽,獨於善導大師之《觀經疏》尤所仰信,更重讀三遍,忽然悟彌陀超世願意,謂『罪重亂想凡夫,以彌陀本願力為強緣,決定可得往生報土。』歡喜踴躍,猶如暗夜遇大明燈,立即捨棄從來所習聖道,專宗淨土,念佛往生,以為通津。

一夜嘗於夢中感善導大師來謂:『我是唐善導,汝能弘通專修念佛,故來證明。爾來弘法無塞,遍至四遠。』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合於佛意,故來證明。

上人四十三歲離開黑谷,駐錫洛東吉水,開創淨宗,盛弘專修念佛,遠近四眾,感服歸投,猶如百川之朝大海。 高倉天皇聞上人道譽,特加崇尚,詔入宮中講授淨宗要旨,至於妃嬪、公卿、百官之屬,都來受教。

一日西太后請上人於西門院說法七日,有蛇蟠於門扉上不去,作聽法姿勢,至法筵圓滿日,此蛇忽然死去,蛇頭裂開,大眾有人見其神識彷佛似天人,飛騰衝霄而去。應是乘聞法功德,脫畜牲之報,直生天上。

當時首相藤原兼實,篤敬上人,曾請上人於月輪殿諮決淨宗要義。講畢辭出,行至殿前橋上,兼實下拜於地落淚不能仰,不久才向左右侍從問說:『上人頂上現金色圓光,足踏蓮華,離地而行,貌如大勢至菩薩,你們見到嗎?』有人見到,有人沒見。因而此橋號為『圓光橋』,而以上人為生身之佛,尊崇益篤。

又曾於靈山寺舉行二十一天之佛七,第五日夜半,有一、二人見大勢至菩薩跟隨大眾經行念佛,於是向前頂禮,瞻仰良久,菩薩之形才轉成法然上人之相,而更加精進。

又公胤僧正曾夢見上人前來說法,其中有一首偈說:『源空本地身,大勢至菩薩,教化眾生故,數度來此界。』

上人暗瀉本地密因,隨機不同,但以大勢至菩薩之應化身,其證最多。

弟子勝法曾畫上人之像,並請上人親自題贊,上人不假思索便寫《勢至圓通章》之『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之文與之。

又在贊州生福寺時,上人手刻勢至像,作一偈密藏著。偈中有『法然本地身,大勢至菩薩,為度眾生故,顯置此道場』之句。

又弟子直聖,曾在熊野山犯病,但因懷念上人,想要趕回京都探望,夢大權現向他說:『汝命將不久,不宜歸去,法然上人為勢至菩薩應身,汝勿慮也。

上人於八十歲之二月二十五日正午往生,往生前數日向弟子們說:『我前身在天竺為聲聞僧,常行頭陀;今來本邦學天台宗,最後開淨土門,專弘念佛。』弟子勢觀問:『聲聞僧中之那一位?』上人答:『是舍利弗。』又有弟子問:『師今往生極樂世界否?』上人答:『我本是極樂之人,自然還歸極樂。』

舍利弗是釋尊十大弟子中之『智慧第一』,佛說《阿彌陀經》時,呼叫舍利弗三十六次,以他為對告眾。舍利弗尊者既是大勢至菩薩所應化,勢至菩薩又是彌陀智慧的顯現,故同稱『智慧第一』,同稟『淨土法門』,也是法爾自然之事。今法然上人亦然:『勢至再來』、『智慧第一』、『開淨土門』,可謂前聖后聖,其揆一也。

諸弟子設彌陀像請上人瞻視,上人以手指上空說:『更有佛現真身,你們見到了嗎?我十幾年來常常看佛菩薩真身及淨土莊嚴,而絕不向人說,今已將臨終,莫妨告訴你們。』

二十二日弟子們都去休息了,只有弟子勢觀一人在,有一貴婦人乘車而來,請求單獨與上人見面,敘話很久。回去時勢觀頗覺奇怪,尾隨其後,尚未去遠,忽然不見,回來問上人,上人回答:『她是韋提希夫人。』

自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高聲念佛,結緣道俗,滿庭合音。到了二十五日正午,披僧伽梨,頭北面西,誦:『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之偈,怡然而寂,世壽八十,僧臘六十六。

寂之前五日(二月二十日),紫雲??。覆於房上,顏色鮮明,狀如圖繪佛像,道俗貴賤,遠近緇素,見者流感淚,聞者嘆奇異。弟子們說:『已有紫雲之瑞,師往生之時近了吧!』上人說:『善哉!令見聞之人,增長信根。』

二十三日洛下傳言:『東山有紫雲瑞。』

二十四日紫雲大起,覆於西山,樵夫十幾人都看到。

又有某尼師前往廣隆寺,路見紫雲,便將此奇瑞告訴大眾。

往生後十六年,弟子們開啟遺體之石龕,全身儼然,面容怡悅,奇香芬馥。緇白千餘人護送遺骸。移至西郊荼毗,時異香燻發,紫雲垂於松樹,因而號為『紫雲松』,建堂於此,長行念佛,現在的光明寺是其遺蹟。

法然上人往生時彩雲的奇異,荼毗時遺骨的勝相,略如上述;而平生靈瑞,滅後感應,尤其難以盡記。凡此瑞應,在在顯示法然上人不是隨業受報的生死凡夫,而是倒駕慈航的大權菩薩,為憐愍五濁凡愚,以無邊光力,不來而來娑婆,開淨土門,示『一向專念』之義,明『惡重凡夫決定往生報土』之理。如同釋尊八十年應化已畢,頭北面西,誦『光明遍照』之偈,不還而還歸淨土。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法然上人念佛法語金言
    華蓮法然上人念佛法語金言法然上人復鎌倉禪尼云:「同願極樂而念佛之人,雖其人卑賤,於貧窮者,應予資助;缺念佛之心者,應勸導之,應思此是對阿彌陀佛之侍奉也」。法然上人釋彌陀無量慈悲,視十方一切「同願極樂念佛之人」,平等是一,無別無二。
  • 日本知恩院舉行聖像擦拭儀式迎接法然上人八百年忌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11年是日本淨土宗開祖法然上人的八百年忌,日本京都知恩院於2010年12月25日在大殿中舉行法然上人聖像擦拭儀式。法然上人的聖像安放在知恩院大殿中央平日不開放的櫥櫃裡。  當天由住持伊藤唯門跡帶領僧信二眾2千餘人,稱念「阿彌陀佛」聖號進行儀式。
  • 鎌倉時代畫卷《法然上人傳》
    規格:32.7×1409.3cm鎌倉時代 14世紀松永安左衛門氏捐贈東京國立博物館在人們強烈意識到了「末法時期」的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初期,法然(1133~1212)廣說佛法勸誡人們專修念佛,作為淨土宗的鼻祖被人們敬仰。
  • 珍藏版|法然上人臨終絕筆,句句珍貴無比!
    欲信念佛之人,縱使能學一代之法,亦成一文不知、愚鈍之身,如同無智之輩,勿現智者之相,唯一向念佛。以兩手印為證。淨土宗之安心起行,以此紙為至極;源空所知,此之外全無別義。為防滅後之邪義,所知記畢。01非觀念「非中國、日本諸智者所言觀念之念佛」。淨土宗說的念佛,不是中國、日本這些有智慧的人宣揚的觀念念佛。
  • 《法然上人全集》法語
    葉落臺現《法然上人全集》精要法語法然上人念佛金言妙語:「如何嫌棄此法,亦不被此法所遺漏。若言時已下者,則末法萬年之末,法滅以後獨盛。如何嫌棄此法,亦不被此法所遺漏。大勢至菩薩應化的法然上人,闡釋阿彌陀佛無量慈悲,救度十方眾生的願心無量,金剛永恆,歷久彌堅。如有眾生嫌棄彌陀救度此法,彌陀救度眾生悲心耐心皆無量,直到被彌陀救度徹脫輪迴,成佛終止。
  • 原文轉載《大正藏八十三冊》《法然上人全集》法語篇
    二、一枚起請文(《大正藏o八十三冊》二三六)非中國、日本諸智者所言觀念之念佛;亦非學文悟念心之念佛;為往生極樂,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而無疑,思「決定往生」而稱念之外,無別事也。欲信念佛之人,縱使能學一代之法,亦成一文不知、愚鈍之身,如同無智之輩,勿現智者之相,唯一向念佛。以兩手印為證。淨土宗之安心起行,以此紙為至極;源空所知,此之外全無別義。為防滅後之邪義,所知記畢。
  • 淨宗法師:怎樣念佛才如法?
    或人問曰:「日課稱名六萬、十萬而不如法,與二萬、三萬而如法,孰為善耶?師答曰:「亂想凡夫,設是少數如法勤修,事實難矣,不如課數之多也。或者「我念佛的場合不清淨,有人抽菸;我念的時候也沒刷牙,也沒洗澡,我還沒有吃素」。總之,自己定了一個標準,「達到某種條件,我的念佛就是如法的;不然的話,雖然念佛,但是不如法」。
  • 朝聖—上海大圓通寺慧蓮法師行腳一行朝聖普陀圓滿
    2015年4月13日,迎著凌晨法雨揮灑後的清新,上海大圓通寺行腳團向法雨寺進發,依然是莊嚴法相、一路梵行。 禮佛繞殿之後,行腳團以三步一拜大禮,如期向佛頂山邁進。在觀音甘露洗禮之後的青石板路上,向法雨寺禮佛,並一路跪拜匍匐向佛頂山登臨,是難以言說的因緣殊勝。
  • 第1043回:祇園青蓮寺知恩院,法然上人圓光大師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9111:淨土宗鎮西派華頂山知恩院(ちおんいん)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寺院,為日本淨土宗鎮西派的總本山。山號「華頂山」(かちょうざん)。本尊為法然上人像(本堂)及阿彌陀如來(阿彌陀堂)、開基(創立者)為法然上人。
  • 新戒行腳 深入市井祈福
    圖說:行腳僧排班,威儀整齊。其中北高雄地區隊伍從寶泰裡義民廟出發,行腳僧深入三民、左營、楠梓區的市場、公園和大街小巷,行程近十二公裡,最後在海洋科技大學總回向,祈願民生康樂、社會安和、國運昌隆、世界和平。五體投地 盼獲佛陀加持整個隊伍由十二名金剛掌旗前導,在喧天鑼鼓和「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呼喚下,民眾扶老攜幼前來布施。
  • 日本知恩院: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寺廟
    知恩院創始人為法然上人,是京都最大的寺院,為淨土宗的總本山,也是佛教大學的發祥地。1621(元和7)年修建的三門為日本最大的山門。山門高24米、面寬 50米,重簷歇山式的黑瓦屋頂。三門象徵了「空」、「無相」、「無願」佛道修行所明悟的三則教示。(另有一說為「三解脫門」,據說迷惘的人要通過此門下才能求得解脫。
  • 泰國也有「念佛修行」——yitiposo佛隨念的特別用法
    甚至於淨土宗的影響力遠渡日本,越南(雖然在日本被搞得荒腔走板,日本搞出來個本願宗,鼓吹只要有信心,一心念佛,哪怕壞事做盡都能託生阿彌陀佛淨土,結果本願宗的信徒殺人放火搶地盤,啥壞事都幹得出來,壞事幹完了,晚上蹲家裡念佛,祈願入極樂世界)幾乎輻射到了整個東亞文化圈(奇怪的是洋大人對淨土宗倒是沒啥興趣,估計是洋人喜歡具有神秘儀式感的東方宗教的緣故)。
  • 東林淨土學院師生行腳記
    在東林寺方丈上大下安大和尚暨東林淨土學院導師的帶領下,研究生班幾位導師及學員進行了一次登廬山的行腳活動。在行腳的過程中,雖然沿途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美景,但是諸位師父們卻並沒有將心思放在遊覽上,反而是緊緊跟隨在大和尚的身邊,恭敬的聆聽法師的慈悲教導。
  • 日本佛教簡介-與造像欣賞
    最澄入唐,兼學密、禪、戒各宗,日本佛教因此具有複合性,融和而成日本特色的天台教。空海著有《辨顯密二教論》,是最早的密宗教判理論書。至此,日本佛教已漸脫離中國的範疇,而發展出民族化的佛教。另在最澄及空海度唐前後,許多僧侶亦同時至中土求學,即所謂「入唐八家」,也聞名古今,所學皆與密教有關。因此,平安前期的日本佛教,可稱為密宗的興隆時期。又本期佛教深受貴族們所信仰,因此貴族青年皆以出家為風尚。
  • 念佛感應事跡 念佛聞法 超度嬰靈
    在我五十九歲時,因為夢到已過世的養母一直叫我要救救她;可是人都已經死了,我要怎麼救她呢?我到處去問,要怎樣才能救養母?於是有人介紹我到一個道場為養母寫牌位,同時參加這裡的法會。法會中有很多拜懺、誦經,而且法會的場面盛大、莊嚴,非常熱鬧,讓我生起恭敬心。從此,我就經常在全省的寺院道場參加各種法會,寫牌位超度冤親債主。
  • 宋元佛教宗派在日本的影響:禪宗——中國佛教主流
    淨土宗(蓮宗)自唐善導創立以來,中唐以後流布甚廣,由日天台宗僧圓仁(794-864年)於847年傳入日本。此後,天台僧源信(942-1017年)在其《往生要集》中倡導念佛修行,他曾將此書及其關於因明學說的注釋性著作寄往宋朝,廣為流傳。源信在日本淨土宗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1124年聖應大師良忍(1072-1132)創淨土系融通念佛宗,推動了淨土信仰的普及。
  • 看看這些古代高僧的念佛行持,你能做到嗎?
    所有襯施,用寫阿彌陀經十餘萬卷,畫西方聖境三百餘壁,修營塔寺,然燈續明,終歲不絕。道俗從化者眾,有誦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日課佛名一萬至十萬者,其間得三昧,生淨土者,不可勝紀。(預知時至)忽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將西歸。」乃登寺前柳樹,向西祝曰:「願佛接我,菩薩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養。」端身立化。——《佛祖統紀》按:善導大師,系阿彌陀佛化身,為念佛示範,廣度眾生。
  • 敦化市寒蔥嶺抗聯密營遺址迎來吉林萬霖寺朝拜行腳
    6月26日上午9時左右,東北抗聯抗聯寒蔥嶺密營遺址迎來了一批特殊的人——吉林萬霖寺的師父和居士。他們這次祈福的目的地是長白山。這次行腳中有大僧法師有6位、二僧法師2位、居士20多人,其中居士最大年齡73歲。
  • 佛教機構成了日本各階層生活的組成部分
    13世紀中葉,佛教機構成了日本各階層生活的組成部分從最低的農村社會到鎌倉和京都的貴族社會。重要的宗教中心也在各地普遍地成立起來。鎌倉的覺醒部分地也是對舊有的佛教教團的反應,對天台宗和真言宗的神秘概念的反應,對奈良六宗派對人生所持的等級觀念的反應。
  • 十方諸佛都是從念佛法門而產生的(宣化上人)
    上根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中根就是普普通通的人;鈍根就是很愚痴的人。這個法門也是老少兼收,利鈍兼收。利,就是聰明有智慧的人;鈍,就是愚痴的人。有智慧的人,修念佛的法門,也是很容易相應的;愚痴的人修念佛的法門也很容易相應。所以這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是又省工,又不費錢,是最方便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