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線2月1日訊:為了紀念『法然上人念佛行腳』,兩百二十位身著黑衣的日本僧侶與信眾,二十四日晚上口念『南無阿彌陀佛』,隨著手提燈籠的照明,行腳於京都市右京區太秦的西光寺,至長岡京市慄生的光明寺,路程距離約十五公裡,兩百多人步行了四個鐘頭。
『念佛行腳』起源於法然上人的遺骨安奉在比睿山時,因為深怕僧兵來襲,因此曾將遺骨從京都市太秦西光寺運至光明寺火化,所以從一九七八年開始,每年都選定在這天舉行紀念『法然上人的念佛行腳』法會。
參加法會的都是日本淨土宗各派寺院僧侶,從太秦西光寺出發,寒冷的天候中人人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疾行步走到光明寺。
為了紀念『法然上人念佛行腳』,兩百二十位身著黑衣的日本僧侶與信眾,二十四日晚上口念『南無阿彌陀佛』,隨著手提燈籠的照明,行腳於京都市右京區太秦的西光寺,至長岡京市慄生的光明寺,路程距離約十五公裡,兩百多人步行了四個鐘頭。
『念佛行腳』起源於法然上人的遺骨安奉在比睿山時,因為深怕僧兵來襲,因此曾將遺骨從京都市太秦西光寺運至光明寺火化,所以從一九七八年開始,每年都選定在這天舉行紀念『法然上人的念佛行腳』法會。
參加法會的都是日本淨土宗各派寺院僧侶,從太秦西光寺出發,寒冷的天候中人人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疾行步走到光明寺。
資料:法然上人略傳
法然上人以前的日本佛教,雖有大小乘各宗派,而獨缺乏淨土的宗派,所以沒有淨土門的教團,也沒有確立淨土門正依的經典與教相上的理論架構,所以也不知道往生的行體。雖然當時願生西方淨土的行者,代不乏人,但都依附在各宗的門下,雜行雜修,然後回向,謂之『寓宗』,並且以其各宗之教理來判別彌陀的淨土,因而淨土依正及往生正因,隨各宗的宗義而轉。 如天台宗以其四土判定彌陀淨土,並判定凡夫往生的是最卑淺的凡聖同居土;又如法相宗判彌陀淨土雖然高妙,但認為凡夫不能往生。如此錯解,非彌陀本意,善導大師謂之:『自失誤他,為害不淺。』法然上人有鑑於此,毅然於各宗之外別開淨土的宗派,並撰寫這本《選擇本願念佛集》作為開宗立教的『本典』,至此彌陀本願的意趣,往生的行體,顯露無餘。親鸞大師頂戴此書而敬仰地說:『真宗簡要,念佛奧義,攝在於斯,見者易諭;誠是希有最勝之華文,無上甚深之寶典也。』故凡欲入淨土門的行者,請虛心地細讀此書,深加鑽研,若僅讀二、三遍,還難得其深旨;須多讀幾遍,必能深生信根。
此書多引善導大師之釋文。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著之五部九卷,義理磅礴,初學之人,難知方針。此《選擇集》可說是善導大師五部九卷之千裡來龍,在此結穴,亦即五部九卷之真髓盡在此《選擇集》;細讀《選擇集》則五部九卷之宗旨,了如觀火。
自古以來,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法然上人是大勢至菩薩的應身,其生前與滅後,靈應奇瑞特別多,在此聊寫幾則於《選擇集》之前,以增讀者的敬信。
上人之父姓漆間名時國,奉朝庭命管領一部落,母秦氏。父母嘗慨嘆年滿四十,未有子嗣,於是夫妻沐浴,前往寺院祈求,七日夜念誦不懈,滿七日之夜,非夢非覺間,見一老僧攜一把剃刀讓她吞下,從此懷孕。時國便預測必生男子,且將出家,為一代宗師。此後秦氏自然心常柔善,身無惱苦,深歸三寶,不食葷腥。
誕生時有白幡兩首,自天而降,懸於庭前椋樹,鈴聲鳴空,光彩奪目,因而此樹名為兩幡椋。
上人頭頂圩而有稜,眼睛重瞳,黃而有光。幼年時動輒向西欽敬,又自稱『勢至』,故父母為其取名『勢至丸』。四、五歲以後,見識如常人。
九歲時,父親被敵人殺害,交待前『勢至丸』說:『這是我的宿業,絕對不可懷恨敵人,以怨不能止怨,如懷報復之心,將生生世世在在處處,互相爭殺,導致輪迴,無有窮已。我傷我的痛,別人也傷他的痛;我惜我的命,別人也惜他的命。人同此心,回想我身,便知他人。人生在世,必殺物命,後生必又受其報應。願斷絕今生之妄緣,忘彼怨敵,若不忘怨敵,則何生何世,能斷生死之絆。汝若成人,祈往生極樂,思自他平等之利益。』遺言交待完後,便向西方,高聲念佛,如眠而終。
上人是菩薩之權化,幼稚失父,亦是化導之方便,正所謂世間無常,人生是苦;且少年便發向道之志,深厭世間名利,亦是不忘慈父最後之遺言。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斷,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這一年上人投當地之菩提寺觀覺法師處受學,慧解敏利,有一聞千悟之識。觀覺法師惜其器量不似凡人,不忍埋沒邊地,便將上人送至京都佛學重鎮之比睿山,投於源光法師座下。
途中偶遇法性寺之忠通,忠通特別下車致敬,連隨從都覺驚訝;忠通說:『此童目光射人,知其必非凡流。』
既登比睿山,不久源光法師說:『此是良驥,不是朽索所能羈。』於是再送至天台宗之哲匠;皇圓阿舍黎處。阿舍黎一見上人神情拔群,知是大法器,便很高興地說:『我昨夜夢見滿月入室,豈非先兆嗎!』於是便納為弟子,登壇受戒,這一年上人十五歲。不到三年,稟受天台教理,晨夕燻練,究徹壺奧。皇圓法師以天台宗之棟梁期之,而上人不念榮名,堅心出離。十八歲遁足跡黑谷,師事睿空法師,空法師是一乘圓戒和尚,三密瀉瓶大阿舍梨,見其雖然年少,但出離之心,無人策動,『法爾自然』而發,深加讚嘆,便以『法然』為上人之號,而以『源空』為名,即取最初之師源光之『源』,與後師睿空之『空』,從此稟受圓頓大戒,嗣其正統,又傳瑜伽秘法。
上人好學不疲,一切經律論,鑽研忘眼;自他宗章疏,展覽無倦。此外遍讀中國、日本兩朝傳記,及古今諸德秘書,又訪各宗洪才,面談義理、探諸家奧旨,皆蒙印可。上人曾說:『我讀書三遍,義趣自彰,不用勞思。』故諸宗經論,不從他問,皆自得旨。上人閱讀藏經共計五遍,益增神智。不唯精內典,旁及諸子百家之書,博學強記,獨步當代,故舉世尊稱為『智慧第一』。
上人不只深明諸宗教理,修行亦多有證驗。曾限三七日修『法華三昧』,感普賢菩薩乘白象來證明。又感山王大權現,現形護衛。
又於披覽《華嚴經》之時,有小青蛇蟠機案上,法弟信空看了很害怕,把它抓到外面去,回來看它還在原處。當夜信空夢一大龍來說:『我是守護《華嚴經》的龍神,請你不要再害怕。』
又每入真言密觀,常感連華、羯摩、寶珠之瑞相。
又曾夜間讀經,雖未點燈,室內明亮,弟子覺得奇怪,見室內全無燈火,而從外面看進去,光明徹照,深覺不可思議,而流隨喜之淚。
又曾讀書,額前放光,不用燈照。夜間室內,無燈自明,猶如白晝。如此之事,常常有之。
《觀經》云:『大勢至菩薩又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上人是勢至應身,故常現光明,也是自然的。
但是上人心猶未洽,獨於善導大師之《觀經疏》尤所仰信,更重讀三遍,忽然悟彌陀超世願意,謂『罪重亂想凡夫,以彌陀本願力為強緣,決定可得往生報土。』歡喜踴躍,猶如暗夜遇大明燈,立即捨棄從來所習聖道,專宗淨土,念佛往生,以為通津。
一夜嘗於夢中感善導大師來謂:『我是唐善導,汝能弘通專修念佛,故來證明。爾來弘法無塞,遍至四遠。』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合於佛意,故來證明。
上人四十三歲離開黑谷,駐錫洛東吉水,開創淨宗,盛弘專修念佛,遠近四眾,感服歸投,猶如百川之朝大海。 高倉天皇聞上人道譽,特加崇尚,詔入宮中講授淨宗要旨,至於妃嬪、公卿、百官之屬,都來受教。
一日西太后請上人於西門院說法七日,有蛇蟠於門扉上不去,作聽法姿勢,至法筵圓滿日,此蛇忽然死去,蛇頭裂開,大眾有人見其神識彷佛似天人,飛騰衝霄而去。應是乘聞法功德,脫畜牲之報,直生天上。
當時首相藤原兼實,篤敬上人,曾請上人於月輪殿諮決淨宗要義。講畢辭出,行至殿前橋上,兼實下拜於地落淚不能仰,不久才向左右侍從問說:『上人頂上現金色圓光,足踏蓮華,離地而行,貌如大勢至菩薩,你們見到嗎?』有人見到,有人沒見。因而此橋號為『圓光橋』,而以上人為生身之佛,尊崇益篤。
又曾於靈山寺舉行二十一天之佛七,第五日夜半,有一、二人見大勢至菩薩跟隨大眾經行念佛,於是向前頂禮,瞻仰良久,菩薩之形才轉成法然上人之相,而更加精進。
又公胤僧正曾夢見上人前來說法,其中有一首偈說:『源空本地身,大勢至菩薩,教化眾生故,數度來此界。』
上人暗瀉本地密因,隨機不同,但以大勢至菩薩之應化身,其證最多。
弟子勝法曾畫上人之像,並請上人親自題贊,上人不假思索便寫《勢至圓通章》之『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之文與之。
又在贊州生福寺時,上人手刻勢至像,作一偈密藏著。偈中有『法然本地身,大勢至菩薩,為度眾生故,顯置此道場』之句。
又弟子直聖,曾在熊野山犯病,但因懷念上人,想要趕回京都探望,夢大權現向他說:『汝命將不久,不宜歸去,法然上人為勢至菩薩應身,汝勿慮也。
上人於八十歲之二月二十五日正午往生,往生前數日向弟子們說:『我前身在天竺為聲聞僧,常行頭陀;今來本邦學天台宗,最後開淨土門,專弘念佛。』弟子勢觀問:『聲聞僧中之那一位?』上人答:『是舍利弗。』又有弟子問:『師今往生極樂世界否?』上人答:『我本是極樂之人,自然還歸極樂。』
舍利弗是釋尊十大弟子中之『智慧第一』,佛說《阿彌陀經》時,呼叫舍利弗三十六次,以他為對告眾。舍利弗尊者既是大勢至菩薩所應化,勢至菩薩又是彌陀智慧的顯現,故同稱『智慧第一』,同稟『淨土法門』,也是法爾自然之事。今法然上人亦然:『勢至再來』、『智慧第一』、『開淨土門』,可謂前聖后聖,其揆一也。
諸弟子設彌陀像請上人瞻視,上人以手指上空說:『更有佛現真身,你們見到了嗎?我十幾年來常常看佛菩薩真身及淨土莊嚴,而絕不向人說,今已將臨終,莫妨告訴你們。』
二十二日弟子們都去休息了,只有弟子勢觀一人在,有一貴婦人乘車而來,請求單獨與上人見面,敘話很久。回去時勢觀頗覺奇怪,尾隨其後,尚未去遠,忽然不見,回來問上人,上人回答:『她是韋提希夫人。』
自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高聲念佛,結緣道俗,滿庭合音。到了二十五日正午,披僧伽梨,頭北面西,誦:『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之偈,怡然而寂,世壽八十,僧臘六十六。
寂之前五日(二月二十日),紫雲??。覆於房上,顏色鮮明,狀如圖繪佛像,道俗貴賤,遠近緇素,見者流感淚,聞者嘆奇異。弟子們說:『已有紫雲之瑞,師往生之時近了吧!』上人說:『善哉!令見聞之人,增長信根。』
二十三日洛下傳言:『東山有紫雲瑞。』
二十四日紫雲大起,覆於西山,樵夫十幾人都看到。
又有某尼師前往廣隆寺,路見紫雲,便將此奇瑞告訴大眾。
往生後十六年,弟子們開啟遺體之石龕,全身儼然,面容怡悅,奇香芬馥。緇白千餘人護送遺骸。移至西郊荼毗,時異香燻發,紫雲垂於松樹,因而號為『紫雲松』,建堂於此,長行念佛,現在的光明寺是其遺蹟。
法然上人往生時彩雲的奇異,荼毗時遺骨的勝相,略如上述;而平生靈瑞,滅後感應,尤其難以盡記。凡此瑞應,在在顯示法然上人不是隨業受報的生死凡夫,而是倒駕慈航的大權菩薩,為憐愍五濁凡愚,以無邊光力,不來而來娑婆,開淨土門,示『一向專念』之義,明『惡重凡夫決定往生報土』之理。如同釋尊八十年應化已畢,頭北面西,誦『光明遍照』之偈,不還而還歸淨土。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