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生鮮供應鏈的機遇與拐點|供應鏈|生鮮電商|肖丙振|農業科技...

2020-12-24 騰訊網

我是最能操心的吃瓜群眾搶小鮮,疫情之下,生鮮大發展提前到來,給生鮮供應鏈體系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周四20:00~21:30,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冰利蓄冷科技董事長屈澤先生及順聯達農業科技副總肖丙振,兩位在供應鏈領域耕耘多年的行業大咖將帶我們一起探尋「疫情後,生鮮供應鏈的機遇與拐點」。

疫情引發了生鮮產品需求激增,可並不是每一家生鮮電商、每一家物流公司都有充分的準備。

據新華社記者了解到:「訂單量激增背後運力的不足,是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幾乎每家生鮮電商的配送時間都有所延長。」

針對這種現象,每日優鮮在上海多個小區上線了「無接觸配送存放點」貨架,方便用戶取貨;同時,美團買菜也在北京鋪設了「無接觸自取貨架」……

生鮮配送

點擊播放 GIF 1.6M

所以,疫情之下,除了表面可以看到到龐大市場外,顯然在考驗各大生鮮電商的供應鏈能力。

反面觀之,在疫情對生鮮供應鏈的極大考驗下,勢必會遵循市場法則——優勝劣汰,強者更強。所以,原有的供應鏈體系將面臨重構,衍生出新的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新體系。

綜上所述,疫情之下,生鮮供應鏈會迎來更大的機遇,為了應對眼下最突出的「時不配需」問題,生鮮供應鏈必須對市場交出一份更加完美的答卷。

生鮮供應鏈的機遇與拐點已經到來,它們都表現哪些方面呢?生鮮電商又將如何在其中抓住機遇完成華麗的逆轉呢?而在機遇之中,又將帶來哪些新的危機與挑戰呢?

你想知道答案嗎?本周四20:00~21:30,讓我們一起和冰利蓄冷科技董事長屈澤先生及順聯達農業科技副總肖丙振一起探尋「疫情後,生鮮供應鏈的機遇與拐點。」

我是最能操心的吃瓜群眾搶小鮮,如果你有不同觀點,可以在公眾號下方點擊「和你辯」獲取搶小鮮的聯繫方式和小鮮辯論哦!當然,如果你是婉約派,也可以在公眾號後臺點擊「觀點速遞」匿名留下你的觀點,小鮮將在次日統一整理推送,讓更多人分享你的獨特思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各平臺供應鏈積極應對,生鮮電商力保「菜籃子」
    ……受疫情影響,在生鮮電商平臺下單買菜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一些人為了從不同平臺買到心儀的菜,甚至連設幾個鬧鐘提醒開搶。業內人士稱,疫情是對生鮮電商的一次「大考」,訂單暴漲考驗著平臺供應鏈、配送、物流、人員服務等諸多環節。
  • 【行業報告】生鮮電商行業深度報告:生鮮到家,流量、數據、供應鏈...
    據Euromonitor 數據,2018 年我國生鮮線上消費量同比增長+33%,遠超其他業態。據艾瑞諮 詢數據, 2018 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 2045 億元,同比增長+56.3%, 2013-2018 年 CAGR+74.4%,線上生鮮市場高速增長。考慮到 2020 年受疫情影響生鮮線 上需求井噴,預計 2020 年實際數據將高於預測值。
  • 味庫海鮮:生鮮電商背後的「黑科技」供應鏈公司
    男孩忍不住發了朋友圈:「第一次在電商上買到了活著送來的海鮮!很方便!很好吃!謝謝親愛的!」縱觀這個「後電商時代」,受制於與生鮮運輸的高成本、高損耗,大批海鮮商家要麼以銷售凍品為主,利於流通,要麼是在很小的區域範圍內銷售活鮮,通過放藥暫養保海鮮存活。
  • 新時代生鮮供應鏈取勝之道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消費者挑選購買到自己稱心生鮮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此前預計,作為電商行業最後一片藍海, 2012-2016 年,我國生鮮市場規模從 40 億元猛增至 950 億元,到 2020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6000 億元,生鮮消費產業將是供應鏈市場的必爭之地。
  • 買菜訂單猛增,各平臺供應鏈積極應對生鮮電商力保「菜籃子」
    ……受疫情影響,在生鮮電商平臺下單買菜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一些人為了從不同平臺買到心儀的菜,甚至連設幾個鬧鐘提醒開搶。業內人士稱,疫情是對生鮮電商的一次「大考」,訂單暴漲考驗著平臺供應鏈、配送、物流、人員服務等諸多環節。
  • 京東開啟「全國生鮮產品綠色通道」 疫情是生鮮電商的轉機嗎?
    在主站,京東生鮮將為平臺商家提供入駐、運營、推廣等幫扶政策;同時針對湖北商家制定了「商家成長專屬服務」,包括疫情期間減免平臺使用費、免費代運營服務等多項措施。《電商報》還注意到,京東生鮮最近動作頻頻,頗具亮點。
  • 美團加碼生鮮推出「菜大全」,疫情後生鮮電商迎來新爆發
    成都萬年場綜合農貿市場菜大全經營者董紹奎告訴記者,疫情對線下餐飲的衝擊非常大,他在2月關了中餐館選擇試水生鮮電商,目前菜大全單店月單量可達5000左右。疫情發生之後,董紹奎果斷轉讓了店鋪,和幾個網際網路行業的朋友們開始籌備新的創業項目。
  • 每日優鮮:將資源優先配置到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上
    近日,「優鮮生態,共贏未來」2020每日優鮮供應鏈生態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表示,未來五年,每日優鮮會重倉供應鏈,決勝第一公裡,所有時間、精力、資源會優先配置到供應鏈上,和合作夥伴一起成長。  已成立五年的每日優鮮一直致力於打通生鮮到家的「最後一公裡」。
  • 本來生活、地利生鮮、美團買菜如何通過供應鏈運營玩轉流量
    從次日達到兩小時達再到半小時達,生鮮離消費者越來越近,服務也越來越快,但生鮮電商行業的盈利問題似乎依然難解。 前置倉模式是生鮮電商可以投入的風口嗎? 疫情過後,社區團購是繼續擁有持續的熱度,還是漸漸沉寂?
  • 上海靜捷農業攜手蔬東坡,全力構建生鮮供應鏈數智化管理平臺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蔬東坡最新資訊 > 正文 上海靜捷農業攜手蔬東坡,全力構建生鮮供應鏈數智化管理平臺
  • 美家買菜業務升級 開放供應鏈服務生鮮行業
    繼外賣、打車、共享單車後,社區團購被認為是消費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後一座「金礦」。疫情影響下,培養起了用戶線上買菜的習慣,社區團購得以大放異彩,吸引了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的關注,行業格局從下半年開始加速變化。美家買菜業務升級  服務社區團購成立於2018年的美家買菜,是第一輪社區團購裡的重要玩家,其母公司是美菜。
  • 阿里雲、蘇寧拼購、京東生鮮齊聚溧水!又一個大發展機遇來了...
    阿里雲、蘇寧拼購、京東生鮮齊聚溧水!又一個大發展機遇來了...暨2020中國農村電商供應鏈大會在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同時,疫情期間的一系列實踐也證明,電商新業態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如何破解農村電商「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等一系列難題?李彬選認為,打造一縣一特的農產品品牌建設,是發展農村電商平臺的重要途徑。
  • 萬惡的生鮮電商,請問你給三農留下了什麼?
    編輯導讀:受2020年疫情影響,我國生鮮電商行業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各巨頭紛紛入局。風口之上的生鮮電商,還存在著哪些問題?本文作者從資本、產品、供應鏈和三農四個視角出發,圍繞生鮮電商展開了討論,與大家分享。最近社區團購,隨著滴滴、美團的入局,又被炒作了一把。
  • 超百家餐飲企業聯姻生鮮電商自救 共享員工模式後謀求供應鏈轉型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春蓮誰也沒想到,一場疫情讓餐飲企業和生鮮電商開始聯姻。線下餐飲企業面臨開工難,大量員工閒置等問題。而線上生鮮電商則面臨訂單暴增,一線員工短缺的窘境。自2月初盒馬鮮生首次推出共享員工這一模式以來,有越來越多的生鮮電商企業加入,也有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求助」。而除了共享員工模式,近日,多家生鮮電商更是與餐飲企業在供應鏈上開展深度合作,餐飲企業負責快手菜等半成品生產,生鮮電商負責售賣和配送。
  • 斷供焦慮搶購潮後,是新加坡生鮮雜貨配送的機遇
    >後疫情時代生鮮雜貨平臺何去何從從3月26日起,新加坡的娛樂場所和補習中心全部關閉。於是,繼疫情應對級別調高至橙色後,新加坡開啟了第二波囤貨潮,很多貨架都被洗劫一空。生鮮蔬果區被搶購後空空如也而最近一次就是上周五,網傳新加坡「封國」消息,引起了新加坡人的恐慌,開啟了第三波囤貨潮。
  • 鏖戰2020:生鮮電商沒有絕對巨頭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 張超,編輯 安心。36氪經授權發布。 疫情後的生鮮電商,新玩家、新玩法不斷湧現,老玩家不斷自我調整。他們要拼資本、拼技術、拼供應鏈、拼用戶體驗。盈利仍然艱難,勝負遠未見分曉。 「300家門店啟動計劃,現在需要大量招聘人員,有相關團隊(資源)的幫忙對接一下,多謝。」
  • 「在線買菜熱」促生鮮電商比「快功夫」
    吉林長春某中學教師江燕說,以前家裡的老人不會考慮網購生鮮商品,但現在經常在線買菜,對網購生鮮的接受度明顯提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2.7%和10.0%。  生鮮配送消費需求爆發式增長,讓更多企業看到了機遇。4月21日,盒馬官方通過微博宣布,盒馬天貓旗艦店正式開業,旗艦店主營全球時令生鮮蔬果,盒馬牌、盒馬工坊等,全國範圍最快次日達。
  • 三問疫情下的「搶菜大戰」:還要持續多久?是生鮮電商的機會嗎?
    2019年10月,總部位於漳州的「迷你生鮮」發布聲明,稱因經營不善、長期虧損,已經暫停運營;11月,被譽為「生鮮電商黑馬平臺」的呆蘿蔔資金鍊斷裂,1000多家店一夜之間關門;僅半月後,12月,另一家明星生鮮電商吉及鮮也迎來了大規模裁員、關倉。
  • 20張圖表看懂「生鮮供應鏈+新零售」第一股「樂活」招股書的秘密
    早在2019年12月30日樂活有限公司正式公開遞交赴納斯達克IPO文件,欲登陸納斯達克主板交易,股票代碼LOHA, 衝擊「生鮮供應鏈+新零售」第一股。在本次發行結束後,樂活同意向承銷商發行認購相當於此次發行普通股總額的7.5%的認股權證,行權價為發行價的120%,該認股權證在發行之日起6個月後方能行權,購股權有效期(自授出日起計)為5年。
  • 本來生活7年陣痛之後終盈利 生鮮電商供應鏈「持久戰」仍將繼續
    老牌生鮮電商的變與不變時間倒回到2012年,當時本來生活剛剛成立,並憑藉打造「褚橙」品牌而聲名鵲起。尤其在2015年前後,由「褚橙」引發的一場生鮮電商之間的橙子大戰至今讓人記憶猶新,那是國內B2C生鮮電商競爭最火熱的時候。但時過境遷,如今賽道上的主力玩家早已換了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