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條」不道德不合法 背離P2P做校園貸的初衷

2020-12-13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11月10日, 一則「95後女大學生因無力償還校園貸,『裸條』被發至網絡」的新聞飛速在網上流傳開來。這些校園貸衍生出來的亂象,讓人震驚之餘,也應該引發全面的思考。

據報導,小於(化名)是95後的女學生,她通過多個校園平臺借入了30萬元本金,並在部分的貸款中提供了「裸條」作為擔保。但在利滾利的作用下,小於要償還總計本息達到50多萬元,超出了她的償還能力,最終相關借貸「裸條」被發至網絡,她因此精神瀕臨崩潰,父親也只能靠掛售家裡僅有的住房來「填坑」還債。

「裸條」不道德不合法

在這個有代表性的事件中,小於在校園貸中使用了「裸條」這樣特殊的擔保方式,但事實上「裸條」不具備成為有效抵押物的條件,與之相關的行為還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民商法和刑法。

所謂的「裸條」,指的是進行借款時,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體照片替代借條。當發生違約不還款時,放貸人以公開裸體照片和與借款人父母聯繫的手段作為要挾逼迫借款人還款。

首先,根據擔保法的法律規定,只有抵押人合法擁有的財產才能夠稱為合法的借貸抵押物。很顯然,裸照並不能歸屬為正當合法的抵押物,因而,這個抵押物是無法律效力的。

其次,公開裸照涉嫌非法傳播淫穢物品,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製作、運輸、複製、出售以及出租淫穢書刊、圖片等,會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的拘留,並處3000元以下罰款。我國《刑法》規定,傳播淫穢的書刊、影片、音像、圖片,情節嚴重的將處以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再次,曬「裸條」催債的方式不合法。根據正常的法律程序,對於不能按期還款的借貸者,放貸者只能到法院起訴,勝訴之後再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從而追回全部或部分欠款。也就是說,催債的過程不會威脅到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不會損害借款人的聲譽權,更不存在 「子債父償」、或者讓大學生畢不了業等問題。

大學生素質堪憂

而大學生作為借款人,既然害怕裸照被曬,當初為何要提供「裸條」?「不諳世事、涉世未深」——這是在類似事件中最常被加上大學生前面的形容詞,但在這場鬧劇中,大學生真的只是充當無辜受害者的角色嗎?還是說他們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大學生竟缺乏基本的辨別能力,沒有從根本上去辨識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明確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而超過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高利貸,是非法的。在這點上,大多數校園貸款平臺會刻意把年利率控制在20%以內,以在法律上不被認為高利貸,但是,這些平臺在收取約定的利息之外,還會以罰息、服務費、違約金、滯納金、催收費等名目,收取高於貸款本息的巨額費用。

舉例而言,一些較小的校園貸平臺,它們的利息是按日計取的,一般在0.1-0.2%之間,月息就達到了3-6%,按照等額本息還款方式,年息在70%-140%之間。而一些較大平臺,一般主打「分期零利息」的概念,但會按月收取分期服務費,月費率一般在0.75%-1%之間,年化18%-24%左右。除了這些分期費率外,有個不可忽視的事情是,平臺還會收取一項非常重要的費用——高額的逾期費率。根據第三方的調查,某大學生分期平臺的做法是,超過55%的分期平臺逾期日費率為1%,最高的日費率達到了3%。逾期100天,欠款將會翻倍。如此推算,借款學生一旦逾期,很有可能背負滾雪球般的沉重債務壓力,甚至走上不歸路。

看到這裡,我們還能說校園貸是低息貸款嗎?對於這樣一個並不高明的騙局,大學生竟然缺乏基本的認識能力,對並不複雜的財務風險缺乏基本的評估能力。可見,我們的教育對於財務知識、財商的教育是多麼匱乏。

其次,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盲目追求享樂。「校園貸」的所謂受害者,大多是出於享受玩樂的目的,貸款用於像是高消費、購買遊戲裝備,甚至用於賭博等活動,他們毫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這是典型的虛榮、享樂主義、禁不起誘惑而鋌而走險,顯然是人格不健全的體現。

這些大學生自身存在的缺陷,折射出當下的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喊了多年的素質教育,但在應試教育之下,學生的人格塑造、財商的培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育等,這些極為重要的素質竟是沒有受到重視,這不禁令人悲哀。

平颱風控不嚴是禍根

校園貸衍生了違法行為,大學生又受到了象牙塔的庇護,現在社會把責任單方面歸屬給P2P,認為這是該行業殘酷地把黑手伸向了校園所導致的結果。對此,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事態演變成今天這個局面,一定不是P2P從事校園貸的初衷和本意,而是不良校園貸打著P2P名義從事的非法勾當,那是李逵遇上李鬼,行業害群之馬引發的「畸形」的業務形態。

P2P校園貸款為什麼出現了那樣的扭曲?或者說部分網貸平臺是如何一步步變質的呢?廣泛而言,還是風控出了問題。初期,校園分期平臺眾多,競爭激烈,為了跑馬圈地,校園貸走上了「燒錢換市場」的發展道路,用做微商的方式來做校園貸,在這一過程中以犧牲售前(銷售崗)和售後(催收崗)的風控為沉重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發展。

首先,學生們通過極度簡易的申請程序就可以很輕易獲得貸款。大學生借款人只需要身份證、學信網信息、學生證、電話號碼,就可以得到貸款。由於平臺普遍未接入徵信系統,借款人在一個平臺逾期,在其他平臺仍可以正常借貸,受到金錢的誘惑,自制力不強的大學生在多家平臺重複借貸,使得單個平臺基於限額的風控手段基本失效。

然後,為了快速地擴大自身的業務版圖,短期內成就「造富神話」,校園貸平臺還自發地採用了微商的方式來促進業務,也就是,在校園推廣中引入微商上下線的方式,按比例分成。數量龐大的「下線」均為兼職人員,這裡存在著風控的真空地帶。用行業內人士的話說就是:「學生坑學生(誘導貸款,協商偽造資料),瞞著公司做」。

最後,在平臺的逾期催收環節,平臺也沒有嚴格把握風控。要知道,校園貸的催收人員,尤其是線下催收人員,很多是來自社會人員和一部分的在校兼職學生,這些人員受到平臺的管理太弱,或者說幾乎沒有受到平臺的約束。這就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校園貸有其合理性

為遏制這些不良現象,監管層目前的做法是全面規範校園貸,比如深圳首推校園貸九項自律規定,就明確大學生貸款所得只能用於助學或創業,貸款進行消費則不被允許;廣州則出臺校園貸「八項禁令」 淨化行業亂象;而重慶就要求,校園貸發放須取得家長書面同意,而且規定當地各校園網貸機構不得發放用於學生生活學習必需品以外的貸款或直接向學生提供現金。除此之外,上海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曾召集企業座談會,倡議「履行告知義務、明示借款風險」等十條規定,廣西銀監局成立工作組進行排查,煙臺也發文整治網際網路金融,把校園貸納入到專項整治工作範圍。這些動作都傳遞著監管層旨在「正確引導大學生消費觀念」的政策精神。

毋庸置疑,校園網貸的整治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有關部門、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合作和支持。而大學生作為校園貸的一個參與主體,在借款的時候也必須認真考慮清楚自己的實際情況。即使是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貸款去創業,也要考慮到創業是否力所能及,畢竟大學生的創業失敗率還是挺高的,而借錢是必須要剛性兌付的,所以要多跟家長溝通。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校園貸、裸貸背後的思考,人生道路千萬條,腳踏實地最重要
    校園貸款最近幾年們經常可以看到網上有關「校園貸款」造成悲劇的新聞,高利貸披上「校園貸款」的馬甲,將其魔爪伸向了本應該純潔的高校學生。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女大學生。校園貸款的可能受害者基數龐大,而且許多大學生剛步入大學生活,沒有複雜的社會閱歷。對於門檻低、手續簡單、無需擔保的校園貸根本沒有抵抗力。一張身份證、一張學生證就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貸款,而且往往聲稱並不需要利息。有些校園貸只需要學生手持身份證偶愛下自己一絲不掛的裸照就可以獲得貸款。
  • P2P清零,擼貸族和平臺方成最大贏家!出借人的錢打水漂
    現在回頭來看,P2P走向毀滅是必然事件,根源就在於人性的貪婪,說到底,出借人想要賺取超過市場利率的回報,卻沒有意識到去借p2p的人根本不可能持續還款,結果就是你想要利息,別人卻要了你的本金,P2P就是將劣質資產匹配給了不合適的群體。
  • 「校園貸」入侵學生見怪不怪 借貸平臺催生校園高利私借
    ­  調查:大學城內 不少學生用過「校園貸」­  「我所在的班級,20多名男生幾乎都曾向網絡借貸平臺借過錢。」一位在漳州大學城裡做「校園貸」代理的在校同學說,學校裡使用網絡借貸工具的同學很多,根據他自己及校園同行的業務估計,大學城裡的學校至少有半數的學生有過平臺借貸經歷。
  • 小額理財投資渠道:團貸網、小寶金融、人人貸、你我貸!
    這裡,小編推薦幾個安全、收益俱佳的小額理財投資渠道:人人貸、你我貸、團貸網、小寶金融等都是備受投資人歡迎的優質p2p理財平臺,這些平臺不僅安全穩健,且福利豐厚,吸引了眾多投資人關注。     團貸網:知名p2p平臺,參考年化率9%-12%  團貸網於2012年成立,屬於較早的知名p2p平臺。2017年獲得了第四輪投資。
  • 校園貸背後的催客:帶喇叭上門 統一的話術攻略
    變味的校園貸  涉足「裸條貸」後,合肥、宿州兩名大學女生隱私照片被網上曝光,巢湖大二男生借校園高利貸,借款2000元兩個月滾成19萬元。近期,安徽商報對變種「校園貸」、「裸條貸」等貸款陷阱進行了報導。這些民間借貸背後,暗藏著一條很多人並不知道的催債鏈。
  • 可在借貸軟體獲貸款不等於違規校園貸 分期樂躺槍
    分期樂躺槍校園貸  19日,有媒體發布《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一文,文中提到,「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該文作者將「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等同於「網貸平臺在非法開展校園貸」,這樣的判斷並不科學,分期樂等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平臺「躺槍」。  6月28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的表態及銀監會聯合教育部、人社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疏堵結合,一方面「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但同時,允許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為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
  • P2P投資合規最重要:你我貸、極光金融、愛錢進、團貸網
    你我貸:合規靠前逾期率上升  最近你我貸母公司申請在美國上市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熱議。這家上線於2011年的平臺,平穩運營7年多,積累了不少名氣。不過據你我貸官網數據披露現顯示,2018年你我貸出現業績下滑,逾期率和壞帳率上升。
  • 李孝利夫婦出售濟州島民宿 地址曝光日常生活被打擾已經背離了初衷
    李孝利夫婦出售濟州島民宿 地址曝光日常生活被打擾已經背離了初衷時間:2018-07-15 21:09   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孝利夫婦出售濟州島民宿 地址曝光日常生活被打擾已經背離了初衷 網易娛樂7月15日報導 據韓國媒體報導,因綜藝節目所帶來的極大影響,JTBC購入了此前在綜藝節目
  • 證監會和央行答問:近年來貨幣市場基金快速贖回業務背離初衷
    證監會和央行答問:近年來貨幣市場基金快速贖回業務背離初衷 6月1日下午,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了《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規範貨幣市場基金業務有關問題答記者問》,通過三問三答,解釋當日兩部門聯合發布的
  • 「校園貸」迎來新一輪整肅期 未來格局將會怎樣?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往往就是因為資金來源的不合規、不合法,導致資金成本高、風控能力差,所以才出現高利貸、高壞帳,以及暴力催收等問題。「校園貸」迎來新一輪整肅。  作為消費金融類產品,「校園貸」有其存在的空間。只是資本的逐利性致使了它的野蠻生長。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校園貸」業務被叫停,時隔八年銀行重返校園市場。「校園貸」未來格局將會怎樣?
  • 拍拍貸、民蘊財富、陸金所表現如何?
    小編這兩年一直關注一個叫股社區的新浪微博主,記得錢寶網出事時,股社區在他的微信公眾號「招財大牛貓」中提到利用百度指數追 蹤p2p網貸理財的方法,即如果某平臺的百度指數突然放大,那麼這個平臺很有可能突發了一些問題。如下圖是錢寶網的百度指數:
  • 閃銀奇異深陷套路貸投訴泥潭,關聯多家P2P網貸平臺已涉案
    閃銀奇異和百萬錢包如今仍涉及校園貸借款人鄭先生稱,今年10月份在閃銀奇異借款3000元,下款後就被扣走299元砍頭息,實際到款2701元,3個月加利息要還3270,實際年化利率高達85%。本人已經支付28筆還款,要求退還所有不合法的砍頭息,並且本人在投訴閃銀時,曾為其提供學生證明,之後閃銀方面便再也沒有聯繫過本人,還在聚投訴平臺上要求結案,但事情卻一直未處理,本人將會投訴到相關監管單位,以及教育部校園貸收集平臺,並進行報警。據借款人蔡女士稱,今年向百萬錢包借款14000元,已經歸還多期,但本人目前還是大學在讀,之前的款項都是十分吃力的在歸還。
  • p2p是什麼意思 借款時需要支出高利息
    在出現急用錢時很多人會通過不同的途徑借款,比如銀行、貸款公司、p2p網貸等,那麼p2p是什麼意思呢?你在平時通過這樣的平臺辦理過借款嗎?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讓你了解這種途徑途徑並注意相關事項。
  • 上海堡壘票價近千元 高價票或背離路演初衷
    上海堡壘票價近千元 高價票或背離路演初衷 2019-08-05 12:31:51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近日,一張售價為903.8元的「天價電影票」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P2P」從萬眾矚目到「歸零」——黃粱一夢、曲終人散
    大家可以猜猜讓無數家庭賠的血本無歸的p2p 從出現到繁榮再到徹底消亡,花費了多長時間呢?今天我就告訴大家:「13年」。為什麼當年被大家無限追捧的P2P理財,如今卻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行業短暫的興衰歷史!
  • 高校院系會學生主席網賭130萬,為還校園貸父母賣房還不夠
    「裸持,自殺,高利貸」出現在報導裡,就變了味道。現金貸何人借款?錢花到了哪裡?網絡借貸平臺的現金貸借款人以20-40歲的網際網路人群為主,包括月薪不高的藍領,剛工作不久的白領,已婚的幾乎是未婚的一半,而男女比例也達到4:1。16年統計的數據表示,面向大學生的消費信貸規模已突破800億元。
  • 揚州女大學生欠「校園貸」被逼拍裸照,借錢只因太想買新手機
    剛過去的寒假,對19歲的揚州姑娘張凡(化名)來說有些不平靜。上學期,她欠下1萬多元的「校園貸」,為了償還利息,多次借錢,最後被借款人拍下了裸照。1月7日,在朋友介紹下,她聯繫上了一名從事「校園貸」的中間人,這名中間人也是一名在校大學生,這個大學生「出沒」在各個大學校園活躍的QQ群裡,張凡並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只是聽說此人負責高校的學生貸款。當天中午,在學校附近網吧,張凡如約見到中間人,一位自稱「專門做貸款」的中介季某也一同前來。
  • 分期消費平臺「侵佔」校園市場 校園貸隱患多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校園貸成為轟動校園及社會的輿論話題之一。繼在校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跳樓自殺、「裸貸」等事件爆發後,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但是近期,隨著各高校的陸續開學,各類分期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亂象橫生的校園貸亟須監管。
  • 2019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校園日:騰訊安全專家披露校園非法網貸隱藏...
    針對校園網絡安全防護問題,騰訊公司安全管理部在會上帶來了《非法網貸的二三事》的主題宣講,詳細披露了校園非法網貸的特徵、套路陷阱、代價危害等,併集合騰訊守護者計劃的理念與實踐以及騰訊安全課內容的長期積累給出了防範識別措施,為校園網絡安全知識的普及,做深做實「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提供了具體作法。
  • 愛財集團愛又米再被指違規校園貸,導流現金貸平臺涉校園貸砍頭息
    雖然每日經濟新聞測評的7家平臺中並未有愛又米,但藍鯨財經發現,校園貸起家的愛又米並未暫停該業務。在21聚投訴網站,近半年來,愛又米有十餘條信息提及校園貸,有稱在2018年大二期間獲得愛又米1萬元借款額度,並在其後用於消費;並有校園貸投訴附上2018年7月創建的借款帳單,該投訴者未附上學生身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