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會學生主席網賭130萬,為還校園貸父母賣房還不夠

2020-12-12 磐石之心

高校學生會主席豪賭欠下巨債,曾向多家校園貸借款

文|馬寧

提到校園,腦海裡想到的應該是:綠綠蔥蔥的林蔭道,滿腹經綸的教授,更有長發飄飄的女孩子……可當校園貸伴隨「裸持,自殺,高利貸」出現在報導裡,就變了味道。

身邊的小胖相當熱愛籃球,偶然有一天吃飯發現他居然在虎撲體育上賭球,雖然金額不大卻足夠讓我吃驚。美其名曰的熱愛就可以變成滿足勝負欲的手段嗎?無獨有偶,安徽某高校院系會學生主席網賭輸掉130萬,最多一天能輸五萬,曾向趣店借錢。這都是為了什麼?

好學生變人渣事實如何

安徽知名高校,曾擔任院系會主席的李某,從2015年10月開始走上賭博的彎路。前後玩過三個網站的他前後輸了約130多萬,實在沒錢了,他選擇借校園貸。校園貸的性質就不一樣了,會有人催著你還錢,但是野心讓他一發不可收拾。從趣店,到分期樂等網貸,他開始為了回本越賭越大,上課也賭,越來越頻繁。一天最高輸掉4萬,四個月輸了60萬。父母為了幫他還債把房子賣掉也不夠,當被問及父母需要多少時間能賺這60萬,他悶聲說「十年」。

他自曝自己大一大二是好學生,老師喜歡學弟學妹愛戴,如今呢?「是個人渣」。他這麼回答。不少人說學生會水太深,平民也會變地主,隨著權利的增大,野心也會更加膨脹。但從好學生到人渣,其實也就一步之遙,底線,是個一旦觸碰就難以挽回的東西。

現金貸何人借款?錢花到了哪裡?

網絡借貸平臺的現金貸借款人以20-40歲的網際網路人群為主,包括月薪不高的藍領,剛工作不久的白領,已婚的幾乎是未婚的一半,而男女比例也達到4:1。

16年統計的數據表示,面向大學生的消費信貸規模已突破800億元。而對於學生來說,除了創業所需的貸款,更多的導向於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還有就是阿里、淘寶、京東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我們習慣的花唄和百條。

當然,結合新聞報導來看,大多數的年輕人貸款消費於購物上,女性的名牌包包和化妝品,男性更傾向於高檔手機、遊戲、賭博的消費,當父母給的生活費已經擔不起大學生因為吃喝玩樂的開支,還有就是創業虧本需要資金周轉的利滾利,年齡偏高的借款人借款的緣由竟是傳統的徵信記錄不好,遭傳統渠道借不到錢才選擇現金貸。

不良現金貸亂象治理難

「金錢場,最冰冷的底線竟然是死亡。」現貸逼債的規則之一就是:如果借款人被逼自殺,他們就放棄逼債,不在逼迫借款人的家人還債。這是某現金貸業務員透露的。

隨著現金貸帶有校園字樣出現在輿論中,不難看出事態已經越來越可怕。「女大學生深陷校園貸借款57萬,遭裸照威脅賓館燒炭自殺」新聞屢見不止,因不忍電話騷擾,以及借一千利滾利到56455.33元的壓力自殺。當現金貸平臺的暴利吸取的是借款人的「高息血液」,啃食的是用戶失控的欲望,它已然變成惡魔,不管是何種方式發生的。

然而,對於如今的校園貸亂象,除了銀行業對於大學生群體的服務存在缺位,還有金融服務行業的監管不力,更應該追責的是學生本身,面對金錢,一個正確的消費信貸觀念顯得更加重要。沒錢還有需求可以要去賺,上了18年的學不能將知識用到生活中更是自身的缺失。

大學生賭球,陷入校園貸巨債跳樓是一面多稜鏡。正視網絡的野蠻生長及對大學生的無形誘導,採取切實的規範和措施顯得很必要,但對我們來說,社會和教育者的共同反思,才是最好的救贖之道,不能把悲劇的原因歸結到個體欲望的膨脹,和校園網絡信貸的出現等,而是要擺脫家庭悲劇和個體不幸的局限。

相關焦點

  • 「校園貸」入侵學生見怪不怪 借貸平臺催生校園高利私借
    ­  學生小樂(化名)的案例(大學生身陷百萬高利貸曾自殺未遂 父親店鋪被債主搬空),在漳州高校校園裡,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一女生為男友辦理網貸2萬元,至今無法償還;一名男生網上貸款了數萬元,最終無力償還跑路退學了……」近日,導報記者在漳州大學城調查採訪時,聽到了不少讓人震驚的故事。
  • 安徽大學生陷「校園貸」糾紛 幫公司貸款背債務
    中安在線訊據安徽商報報導,沒有在「校園貸」平臺上貸款,名下卻莫名多了幾千甚至數萬元的欠帳,還不時會接到催債電話甚至是威脅。日前合肥百餘名大學生遇到如此困境,這一切都與他們曾經的一份兼職工作有關,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 銀監會詳解校園貸新規 允許銀行與Fintech合作展業
    6月28日,中國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並召開媒體溝通會就該文件進行解讀。
  • 親歷1952年高校院系大調整
    在這場改革中,歷史悠久的南京大學(原中央大學)經歷了大刀闊斧的院系拆分和結構改造,當時就讀該校的本文作者,對這場院系大調整仍記憶猶新……1952年的高校院系大調整是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全國四分之三的高校師生參加了這場運動
  • 「校園貸」迎來新一輪整肅期 未來格局將會怎樣?
    一直以來,「校園貸」問題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整個行業信息不夠透明,學生多頭借貸情況時有發生,以致到頭來超出還款能力,不得不尋求其他辦法。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通知》或將充分保障學生借貸人群的權益,極端違法違規的行為有望遏制。此外,由於所規定的「合格放貸主體」的信息已經較為完善地集中在央行徵信系統中,因而對校園信貸行業來說,多頭借貸的問題有望根除。
  • 分期平臺愛學貸校園招聘火熱進行 深挖校園人才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愛學貸最新資訊 > 正文 分期平臺愛學貸校園招聘火熱進行 深挖校園人才
  • 學生網貸四千,兩個多月後還近六千
    兩個月的實習期滿,陳天花光了這筆錢,還沒等他回到濟南,催款電話就打過來了。「一過了還款期,公司就打電話催款,後來收款業務員直接找到我家裡了,父母一開始不知情,並沒有搭理他們。」在發生了家門被紅油漆寫字後,陳天只好把整件事向父母和盤託出,由他們償還了本息,加上逾期違約金,將近有6000元。
  • 壘高債務花樣繁多 "校園貸"怎一個"黑"字了得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以谷靜州為首的犯罪團夥將石家莊市大中院校學生列為主要犯罪對象,在校園發小廣告,在學校周圍設立放款點,非法向學生發放無抵押、無指定用途的貸款。貸款期限短則3天或7天,長則20天或1個月。除了要求貸款人提供家庭住址,家長、親戚、老師、同學的聯繫方式,他們還對家在本市的學生逐一進行家訪,對外地學生則採取到宿舍查看、與同宿舍人交流等方式完成前期考察。
  • 愛財集團愛又米再被指違規校園貸,導流現金貸平臺涉校園貸砍頭息
    除了測試的平臺外,文中提到,杭州重點擬上市企業旗下平臺愛又米違規從事校園貸,此前所涉報導稱,愛又米截至2月尚為學生提供授信。雖然每日經濟新聞測評的7家平臺中並未有愛又米,但藍鯨財經發現,校園貸起家的愛又米並未暫停該業務。
  • 遼寧大學加強高校學生會建設及規範學生社團管理
    (二)學生組織工作缺乏民主性、體系性、活動單一化。 近年來,學生組織的民主建設工作逐漸鋪開,但民主化多停留在形勢民主,實質民主在學生工作中鋪開較為緩慢,學生自主參與管理的渠道和方式還有待完善。學生組織工作沒有形成模式化,體系化,開展的活動內容較為單一,形式不夠新穎,導致工作效果不明顯。 (三)社團管理不夠細化、體系不夠制度化。
  • 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解釋新型「校園套路貸」陷阱
    於是,張女士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操作,試圖消除不良記錄,沒想到卻讓自己陷入了「校園套路貸」的陷阱。  按照對方要求,張女士在「美團生活費」「借唄」等多家網絡融資平臺上進行貸款,合計49000多元,隨後,她將這些錢轉給對方,對方表示會在後臺清空個人額度後提高個人徵信度。轉帳之後,對方立即中斷了聯繫,這時,張女士才意識到遭到了套路貸,並立即報警。
  • 整整一年,香港的校園還亂嗎?
    原本香港是不少學生理想的求學目的地,但因為動亂,不少同學轉而申請新加坡、英國……而今年的申請季,還有不少同學處於觀望和猶豫之中,大家對香港目前的線下課安排和社會現狀都十分好奇,今天留學君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香港校園現狀。香港的校園還亂嗎?
  • 「裸條」不道德不合法 背離P2P做校園貸的初衷
    「裸條」不道德不合法在這個有代表性的事件中,小於在校園貸中使用了「裸條」這樣特殊的擔保方式,但事實上「裸條」不具備成為有效抵押物的條件,與之相關的行為還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民商法和刑法。所謂的「裸條」,指的是進行借款時,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體照片替代借條。當發生違約不還款時,放貸人以公開裸體照片和與借款人父母聯繫的手段作為要挾逼迫借款人還款。
  • 揚州女大學生欠「校園貸」被逼拍裸照,借錢只因太想買新手機
    上學期,她欠下1萬多元的「校園貸」,為了償還利息,多次借錢,最後被借款人拍下了裸照。日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發現,各地公安部門正在聯合行動,對校園網貸中涉嫌違規、違法的現象依法進行調查、監管,力度空前,避免再有悲劇發生。
  • 網購催生「校園白條」 校園借貸:餡餅,還是陷阱
    校園借貸平臺「魚龍混雜」有需求就有市場。近年來,全國範圍內針對大學生的網上校園借貸平臺就有上百家。記者走訪北京部分高校調查發現,除了滿足大學生購物需求的分期購物平臺,還出現了單純的P2P貸款平臺。在北京市某高校的海報欄裡,「校園貸款」的廣告隨處可見,還附上了二維碼。記者給「名校貸」客服撥打電話諮詢。
  • 費率規則暗藏貓膩綜合治理箭在弦上 何去何從現金貸
    比如,借款人在一家現金貸平臺上借款1000元,實際到帳僅為900元,100元服務費用在發放時直接扣除。另一種情況與在線旅遊服務平臺的機票「搭售」類似,現金貸平臺會在貸款的同時向客戶推薦各類附加選項,推高實際利率,這在業內被稱做「加包」。例如,購買一份人身意外保險,借款人在出現意外時可以免還後續貸款;購買一份15元/月的提前還款服務,可以在選擇提前還款時免交罰息。
  • 學分不夠、掛科太多、超長學習……廣西高校多名學生被清退
    不少人認為,高校嚴進嚴出將成為新常態。在廣西,今年也有多所高校對多名學生陸續發出擬退學通知,涉及的學段有本科也有繼續教育,清退的原因有學分不夠、掛科太多、超長學習等。10月12日,廣西民族大學在官網發布了該校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擬作退學處理的名單公示。
  • 高校女生節校園各色橫幅 列印店鮮花店生意火
    記者看到,這些條幅的內容大多是祝福語,有些體現了學科特點,還有的則涉及到當下的熱點,如「小李拿了奧斯卡,你們怎麼還不嫁」等條幅。還有的同學乾脆就貼個二維碼,掃碼後會出現了一句送給女生的祝福語。  在北京大學,記者並沒有找到條幅,北大中文系研一的小侯告訴記者,近幾年北大已經不再流行掛條幅了,而是改為多種多樣的活動。比如,送女生免費電影票、為女生表演節目等。
  • 2018年重慶市高校學生資助政策今發布
    導讀:今(10日)天,2018年重慶市高校學生資助新聞通氣會在重慶市教委召開。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餘韜今(10日)天,2018年重慶市高校學生資助新聞通氣會在重慶市教委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重慶市將對重慶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開展學費資助,同時,為了推進學生資助便捷辦理,讓學生和家長少跑路,少蓋章,還推出了3項便民措施。求學路上有困難?趕緊看過來!
  • 芒果校園:關注大學生的蔥蔥四年,信息服務平臺如何為高校量體裁衣...
    作為一個新生的高校移動信息服務平臺,「芒果校園」便看到了大學生群體對信息獲取的強需求,找到了信息門戶的一條妥妥的通路。目前,「芒果校園」處於封測階段,學生可在APP獲取教務、活動、通知等校內信息,PC端則作為管理工具面向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