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期消費平臺又盯上了大學生
在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後,近期各類分期消費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而事實上分期平臺是校園貸的一種「變身」。對此,有關專家指出,校園貸如此之亂,應當從貸款的發放方式、擔保模式、業務宣傳推廣方式等來進行相應規範。 今年以來,校園貸成為轟動校園及社會的輿論話題之一。
-
分期消費平臺又盯上了大學生 優惠與風險同在
在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後,近期各類分期消費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而事實上分期平臺是校園貸的一種「變身」。對此,有關專家指出,校園貸如此之亂,應當從貸款的發放方式、擔保模式、業務宣傳推廣方式等來進行相應規範。 今年以來,校園貸成為轟動校園及社會的輿論話題之一。繼河南某高校一名在校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跳樓自殺、「裸貸」等事件爆發後,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但近期,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各類分期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
-
分期消費再盯大學生 稱免息卻收百元服務費
在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後,近期各類分期消費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而事實上分期平臺是校園貸的一種「變身」。對此,有關專家指出,校園貸如此之亂,應當從貸款的發放方式、擔保模式、業務宣傳推廣方式等來進行相應規範。 今年以來,校園貸成為轟動校園及社會的輿論話題之一。繼河南某高校一名在校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跳樓自殺、「裸貸」等事件爆發後,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但近期,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各類分期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
-
校園貸最嚴監管下網貸平臺復燃 給你花、愛又米被指暗度陳倉
然而,這個龐大的消費金融市場,一直波瀾不斷,且在2016年以來有關部門相繼出臺「史上最嚴校園貸監管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數網貸平臺雖已暫停校園貸服務,卻仍有網貸平臺死灰復燃,頂風作案。 高額利潤點燃校園貸亂象 作為一個被譽為規模將達萬億的超大消費金融市場,「校園貸」發展卻幾經風波。
-
分期樂出聲澄清:我們不是校園貸 而是電商平臺
【PConline資訊】9月20日消息,本月19日,有媒體發布《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一文,文中提到,「儘管監管叫停(網貸開展)校園貸,但大學生仍能從多個平臺上借款。學生在分期樂、愛又米申請時均填寫了學生身份,仍然拿到了貸款額度。」
-
校園貸調查:中介偽造資料 引誘借周息30%網絡小貸
在多部門叫停校園貸的背景下,上述多家網貸平臺中,對於貸款者申請條件的描述多為年滿18歲,也有平臺直接打出「未畢業人員申請通道」、「學子貸」等校園學生貸款入口。 這些中介都有過借貸經歷,而且很多還是在校大學生。從其QQ展示的年齡看,絕大多數為19-24歲之間。同樣印證了這一點。 另一名中介透露,絕大部分借貸中介其實是根據自己的網貸經驗來給學生借貸。
-
可在借貸軟體獲貸款不等於違規校園貸 分期樂躺槍
該文作者將「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等同於「網貸平臺在非法開展校園貸」,這樣的判斷並不科學,分期樂等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平臺「躺槍」。 6月28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的表態及銀監會聯合教育部、人社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疏堵結合,一方面「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但同時,允許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為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
-
愛財集團愛又米再被指違規校園貸,導流現金貸平臺涉校園貸砍頭息
近日,《每日經濟報導》曝光部分平臺在監管禁令後,現仍向在校學生發放貸款。除了測試的平臺外,文中提到,杭州重點擬上市企業旗下平臺愛又米違規從事校園貸,此前所涉報導稱,愛又米截至2月尚為學生提供授信。雖然每日經濟新聞測評的7家平臺中並未有愛又米,但藍鯨財經發現,校園貸起家的愛又米並未暫停該業務。在21聚投訴網站,近半年來,愛又米有十餘條信息提及校園貸,有稱在2018年大二期間獲得愛又米1萬元借款額度,並在其後用於消費;並有校園貸投訴附上2018年7月創建的借款帳單,該投訴者未附上學生身份證明。
-
「金融安全小衛士」之「校園貸」——「蜜蜂行動」金融安全知識...
/ 可怕的「校園貸」:利滾利,幾千變幾萬 /2018年,某某大學的徐某聽到一個關於自強成才的宣講,被宣講人成功的經歷所吸引,渴望通過培訓學到本領。但是3節課聽下來,學費加利息高達1.51萬多元。同學孫某,聽了一堂課,就背上了7200元分期貸款。又因為有一個月沒及時湊齊錢還款,逾期40多天的各種罰金高達6000多元。
-
招聯殺入校園貸,利率比信用卡低,「校園貸」成正規軍的新戰場
) 編者按:一直以來,校園市場都是各類金融機構覬覦已久的一塊「肥肉」。繼中行、建行推出校園貸產品後,持牌機構招聯金融搶佔先機,也推出了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本碩博)的校園貸產品,打響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進入校園市場的第一槍。據招聯金融內部人士透露,此款現金貸產品授信額度為2000至5000元,利率比信用卡低,還提供一定的免息借款優惠,面向全國千餘所高校大學生開放,最快於下周上線。
-
銀監會詳解校園貸新規 允許銀行與Fintech合作展業
會議明確,現階段暫停網貸平臺進入校園貸,同時鼓勵正規機構服務大學生信貸需求,以電商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可以繼續與銀行合作開展校園信貸服務。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發文的核心目的是讓大學生合理的信貸需求得到滿足,鼓勵銀行等正規機構進入市場;P2P是信息中介機構不應是高利貸機構,正規的P2P公司培育好了將來也可以進入。
-
分期消費當量力而行(消費視窗)
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近年來,分期消費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熱點。各平臺推出了多種分期消費產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也應看到,分期消費容易產生非理性消費,一些分期消費產品還不夠規範。消費者要留意分期消費存在的風險,量力而行、理性消費,企業也應規範經營、防控風險。
-
高校院系會學生主席網賭130萬,為還校園貸父母賣房還不夠
高校學生會主席豪賭欠下巨債,曾向多家校園貸借款文|馬寧提到校園,腦海裡想到的應該是:綠綠蔥蔥的林蔭道,滿腹經綸的教授,更有長發飄飄的女孩子……可當校園貸伴隨前後玩過三個網站的他前後輸了約130多萬,實在沒錢了,他選擇借校園貸。校園貸的性質就不一樣了,會有人催著你還錢,但是野心讓他一發不可收拾。從趣店,到分期樂等網貸,他開始為了回本越賭越大,上課也賭,越來越頻繁。一天最高輸掉4萬,四個月輸了60萬。父母為了幫他還債把房子賣掉也不夠,當被問及父母需要多少時間能賺這60萬,他悶聲說「十年」。
-
714高炮、校園貸現象不死,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籤約多家「問題商戶」
而在接觸714高炮前,趙女士用過信用卡、信而富、我來貸等平臺的消費分期產品,「後續就是因著急還親戚朋友的錢,開始接觸、下載這些超短期的小平臺了,到現在(利息)越滾越多」。 而通過趙女士的描述,科技金融在線了解到,其一腳踏進714高炮的「泥沼」是從去年11月開始的。趙女士稱,最初只是為了還1萬1千元的生意周轉款。
-
易行通助力中小消費分期平臺
這些數字,無一不凸顯出消費在中國經濟的持續平穩增長中日益重要的作用。「花唄」所代表的消費金融,成長勢頭迅猛,標誌著新一代的消費習慣已慢慢形成, 先使用後付款的消費心理將引發消費金融的井噴式增長。從阿里花唄、京東白條、騰訊「微粒貸」,到分期樂、趣分期、愛學貸等網際網路消費分期平臺,依託成熟電商平臺和自建消費場景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模式,似乎比持牌的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跑得更快。
-
「裸條」不道德不合法 背離P2P做校園貸的初衷
11月10日, 一則「95後女大學生因無力償還校園貸,『裸條』被發至網絡」的新聞飛速在網上流傳開來。這些校園貸衍生出來的亂象,讓人震驚之餘,也應該引發全面的思考。據報導,小於(化名)是95後的女學生,她通過多個校園平臺借入了30萬元本金,並在部分的貸款中提供了「裸條」作為擔保。
-
炫耀性消費其實真的很low 「後浪」理財第一招:量入為出 理性消費
面對各種消費陷阱、消費誘惑,年輕一代更應有自己的態度:量入為出,理性控制購物慾,多了解一些消費貸、消費分期的套路,合理利用一些優惠,精打細算的生活也有許多樂趣。遠離炫耀性消費和套路貸近年來出現了不少校園貸、套路貸,這些不良借貸平臺採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在校學生或踏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過度消費和高風險理財,令其掉入陷阱。
-
桔子分期卡著36%利率放貸,尷尬的卻是金美信消金
隨著電商金融近幾年的火熱,越來越多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直接參與其中,目前像幸福消金、金美信消金等均上線了分期商城。據了解,幸福消金分期商城的合作方為有贊,而金美信的合作方則為桔子分期。相比於港股上市的有贊,桔子分期平臺背景雖然看似略顯「平民」,但實際上涉足現金貸領域更早更深。見聞財經在金美信金融App注意到,其商城售賣商品由桔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全權代運營,商品分期服務由金美信消費金融公司提供。
-
網際網路信貸挺進校園受寵 大學生提前消費是福是禍
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信用消費的「剛需用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校園信用消費市場。在分期樂和趣分期競爭日趨激烈的同時,天貓日前宣布加入戰局。據了解,天貓近日將推出「天貓校園分期」,在校大學生可擁有最低3000元的信用額度,分期還款服務期限最長可達24個月。
-
高校陸續開學了,樂信「新消費平臺」也開始「拉客」了!
需要在分期樂內註銷帳號,才能真的註銷掉樂卡。可見,樂卡帳戶和分期樂是共通的,樂卡可能存在為分期樂輸送「在校大學生」用戶的嫌疑,容易陷入「校園貸」的風波旋渦。在經歷過「校園貸」整治,互金行業大浪淘沙後,樂信全身心投入到個人無抵押、純信用的消費金融領域。並在摸索中突破行業固有的邊界,於2019年初提出「新消費平臺」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