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樂出聲澄清:我們不是校園貸 而是電商平臺

2020-12-21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資訊】9月20日消息,本月19日,有媒體發布《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一文,文中提到,「儘管監管叫停(網貸開展)校園貸,但大學生仍能從多個平臺上借款。學生在分期樂、愛又米申請時均填寫了學生身份,仍然拿到了貸款額度。」

20日,分期樂發布聲明稱,「該報導對監管政策及分期樂商城業務模式存在一定的誤解,大學生在網上進行消費分期和貸款,並不代表都是違規校園貸。而且,分期樂商城不是網貸機構,而是一家融合金融科技能力的電商服務平臺,分期樂自身不提供信貸服務。」

上述媒體報導,引用了兩處監管部門的表態,一是9月6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明確「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二是,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曾在今年6月28日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26號文),明確提到,從事校園網貸業務的網貸機構一律暫停新發校園網貸業務標的,根據自身存量業務情況,制定明確的退出整改計劃。

實際上, 26號文在為校園貸「堵偏門」的同時,也開了「正門」,即「經銀監會批准設立的持牌金融機構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這些「合格放貸主體」可以自行開展校園貸業務,也可以與有實力的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展業,由後者為其提供導流和輔助風控,只要確保資金來源不變,且不違反銀行外包服務相關規定即可。

分期樂在聲明中表示,分期樂商城第一時間響應監管要求,利用自身平臺能力幫助持牌金融機構開正門,對登記為在校大學生身份的用戶的信貸需求,不再推薦給網貸平臺和其他非銀監會批准設立的放貸機構(如網際網路小額貸款公司),而是利用分期樂積累的技術優勢和與持牌金融機構聯合的合作關係,根據用戶自身的條件,將借款需求分別推薦給銀行和其他銀監會批准設立的持牌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最終審核並提供信貸服務。

至於媒體報導中提到的大四學生張麗在分期樂上申請到12000元額度,分期樂稱,「這是利用金融科技對用戶信用評估的一個指導額度,並未產生借貸行為,如該用戶後續需要分期消費或借款服務,分期樂會將其推薦給銀行及合規持牌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進行最終審核,並提供信貸服務;分期樂不提供放貸服務,僅做了用戶推薦和信用評估服務,不存在違規放貸行為。」

相關焦點

  • 可在借貸軟體獲貸款不等於違規校園貸 分期樂躺槍
    分期樂躺槍校園貸  19日,有媒體發布《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一文,文中提到,「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該文作者將「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等同於「網貸平臺在非法開展校園貸」,這樣的判斷並不科學,分期樂等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平臺「躺槍」。  6月28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的表態及銀監會聯合教育部、人社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疏堵結合,一方面「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但同時,允許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為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
  • 分期樂稱其不提供放貸 僅做用戶推薦和信用評估
    9月20日下午消息,近日有媒體發布《監管叫停校園貸 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的報導稱,校園貸禁令下學生仍可在分期樂、趣店獲得貸款。對此,分期樂方面回應稱,分期樂商城不是網貸機構,而是一家融合金融科技能力的電商服務平臺。  分期樂方面認為,大學生在網上進行消費分期和貸款,並不代表都是違規校園貸。
  • 分期消費平臺「侵佔」校園市場 校園貸隱患多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校園貸成為轟動校園及社會的輿論話題之一。繼在校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跳樓自殺、「裸貸」等事件爆發後,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但是近期,隨著各高校的陸續開學,各類分期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亂象橫生的校園貸亟須監管。
  • 分期平臺愛學貸校園招聘火熱進行 深挖校園人才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愛學貸最新資訊 > 正文 分期平臺愛學貸校園招聘火熱進行 深挖校園人才
  • 銀監會詳解校園貸新規 允許銀行與Fintech合作展業
    會議明確,現階段暫停網貸平臺進入校園貸,同時鼓勵正規機構服務大學生信貸需求,以電商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可以繼續與銀行合作開展校園信貸服務。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發文的核心目的是讓大學生合理的信貸需求得到滿足,鼓勵銀行等正規機構進入市場;P2P是信息中介機構不應是高利貸機構,正規的P2P公司培育好了將來也可以進入。
  • 分期消費平臺又盯上了大學生
    繼河南某高校一名在校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跳樓自殺、「裸貸」等事件爆發後,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但近期,記者調查了解到,各類分期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事實上,分期消費平臺是校園貸的一種「變身」。而在近期出臺的P2P監管徵求意見稿中,並沒有針對校園貸做出相應的規定。多方人士認為,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形式,亂象橫生的校園貸亟須監管。
  • 透過樂信「分期樂」產品,看消費金融行業
    這一階段的消費金融又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本文將帶你了解消費金融及中國第一家分期購物電商平臺「分期樂」。在當下網際網路時代,不斷發展催生出像「五一」、「十一」、「新年購」等假期購物節以及各大電商平臺推出的購物狂歡節(比如「618」,「雙11」,「年中促銷「等)同樣刺激著人們對於消費以及消費金融產品的依賴需求。
  • 高校院系會學生主席網賭130萬,為還校園貸父母賣房還不夠
    從趣店,到分期樂等網貸,他開始為了回本越賭越大,上課也賭,越來越頻繁。一天最高輸掉4萬,四個月輸了60萬。父母為了幫他還債把房子賣掉也不夠,當被問及父母需要多少時間能賺這60萬,他悶聲說「十年」。他自曝自己大一大二是好學生,老師喜歡學弟學妹愛戴,如今呢?「是個人渣」。他這麼回答。
  • 分期消費平臺又盯上了大學生 優惠與風險同在
    在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後,近期各類分期消費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而事實上分期平臺是校園貸的一種「變身」。對此,有關專家指出,校園貸如此之亂,應當從貸款的發放方式、擔保模式、業務宣傳推廣方式等來進行相應規範。  今年以來,校園貸成為轟動校園及社會的輿論話題之一。繼河南某高校一名在校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跳樓自殺、「裸貸」等事件爆發後,校園貸暫時「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但近期,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各類分期平臺開始「侵佔」校園市場。
  • 租金貸、培訓貸……盤點那些充滿套路的分期消費貸
    坑人的各種消費貸:披著「分期支付」外衣的套路鼎家破產,租客繼續還貸提到坑人的金融服務,首先還是得從租金貸說起。其實蛋殼公寓並不是第一家和租金貸有關的出現資金鍊問題的長租公寓服務提供商。此外,青客公寓租客也同樣存在「租金貸」問題。很多租客表示,青客業務員通過各種方式誘騙租客使用租金貸。當疫情期間青客拖欠房東房租後,被房東趕出家門的租客卻還仍要繼續還「租金貸」。租客稱,「我們每個人至少有兩萬的貸款」。
  • 「象牙塔」裡的借款人:填虛假信息,以貸養貸擼平臺,終致十數萬債務...
    可校園裡的貸款亂象真的得到肅清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近期,柒財經通過採訪發現,仍有學生深陷校園貸「漩渦」,通過以貸養貸,背上十餘萬債務。而平臺一方,馬甲平臺肆無忌憚「割肉」外,所謂正規平臺在資質審核上存諸多漏洞。
  • 愛財集團愛又米再被指違規校園貸,導流現金貸平臺涉校園貸砍頭息
    雖然每日經濟新聞測評的7家平臺中並未有愛又米,但藍鯨財經發現,校園貸起家的愛又米並未暫停該業務。在21聚投訴網站,近半年來,愛又米有十餘條信息提及校園貸,有稱在2018年大二期間獲得愛又米1萬元借款額度,並在其後用於消費;並有校園貸投訴附上2018年7月創建的借款帳單,該投訴者未附上學生身份證明。
  • 「校園貸」入侵學生見怪不怪 借貸平臺催生校園高利私借
    ­  調查:大學城內 不少學生用過「校園貸」­  「我所在的班級,20多名男生幾乎都曾向網絡借貸平臺借過錢。」一位在漳州大學城裡做「校園貸」代理的在校同學說,學校裡使用網絡借貸工具的同學很多,根據他自己及校園同行的業務估計,大學城裡的學校至少有半數的學生有過平臺借貸經歷。
  • 「裸條」不道德不合法 背離P2P做校園貸的初衷
    舉例而言,一些較小的校園貸平臺,它們的利息是按日計取的,一般在0.1-0.2%之間,月息就達到了3-6%,按照等額本息還款方式,年息在70%-140%之間。而一些較大平臺,一般主打「分期零利息」的概念,但會按月收取分期服務費,月費率一般在0.75%-1%之間,年化18%-24%左右。除了這些分期費率外,有個不可忽視的事情是,平臺還會收取一項非常重要的費用——高額的逾期費率。
  • 分期樂遭上千條「暴力催收「投訴 曾引發「校園貸「風波
    在剛剛過去的6月,樂信集團旗下分期消費平臺深圳市分期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分期樂」)在「618」年中大促的銷售大戰中成績喜人,截至6月18日16時,分期樂商城下單額比平日增長了4倍。和去年「618」相比,下單額增長60%,參與人數則增長了90%。
  • 易行通助力中小消費分期平臺
    這些數字,無一不凸顯出消費在中國經濟的持續平穩增長中日益重要的作用。「花唄」所代表的消費金融,成長勢頭迅猛,標誌著新一代的消費習慣已慢慢形成, 先使用後付款的消費心理將引發消費金融的井噴式增長。從阿里花唄、京東白條、騰訊「微粒貸」,到分期樂、趣分期、愛學貸等網際網路消費分期平臺,依託成熟電商平臺和自建消費場景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模式,似乎比持牌的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跑得更快。
  • 【彩雲網評】填平教育分期貸「坑」 監管須動真
    但記者近期調研發現,一些教育培訓機構為招攬學員,以欺騙、誘導等方式,「忽悠」交不起學費的學生用分期付款的形式繳納學費,實則是給報名學生在金融平臺上辦理了貸款,不少學生因此背上不同程度的債務。(3月18日 雲南網)  莘莘學子經過4年高校深造,背負著家庭期冀和個人夢想,畢業後期盼及時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好讓父母放心自己安心。其中不少人還想通過工作早早償還助學貸款,開啟人生逐夢之旅。
  • 分期消費再盯大學生 稱免息卻收百元服務費
    大學生一直都是對於新觀念接受較快的群體,分期消費模式的種種優勢使得其迅速在大學生群體之間廣泛流行,而大學生的接受程度也較高。一位北京某大學在校大二學生告訴北青報實習記者:「好幾種分期軟體會去我們每個宿舍宣傳,周圍不少人在用。」­  卡寶寶網2016上半年統計的80家分期平臺中,近六成大學生消費分期平臺成立於2015年,為56%。在北京成立的分期平臺最多,有27家分期平臺。
  • 現金貸平臺新花招:電商APP背後是「714高炮」
    「表面看是電商APP,下載後卻變成貸超平臺」「借時不知情,還時多一筆保險金」……近日,有借款人向記者反映,現金貸平臺又出「新花招」:「強賣」保險,高保費「自主」核定,高炮平臺頻換「馬甲」。
  • 行業寒冬月活用戶千萬級,深扒分期樂、360借條APP背後的運營策略
    另外,2019年月均DAU(日活躍用戶)大於100萬的金融APP中,消費信貸類有4個,分別為360借條、分期樂、來分期、拍拍貸借款,DAU分別為165萬人、133萬人、123萬人、101萬人。2019年開始,樂信實施新消費平臺戰略,主要有三大布局——金融科技(分期樂商城)、會員權益(優享樂卡、追劇樂卡、青春樂卡、99會員)、樂星積分體系(在分期樂APP籤到、邀請註冊和消費都可以獲得該積分,當用戶用樂卡消費時,可以獲取一定的積分,樂星積分又可以兌換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