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悲愴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代:辛棄疾

2021-01-09 隨心隨性隨緣看世界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富有愛國感情。

圖片來自網絡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此詞約作於宋寧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或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寫下這首詞時,辛棄疾已經65歲,當時辛棄疾在鎮江知府任上。京口(即鎮江)。

圖片來自網絡

從哪裡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卻只見北固樓一帶的壯麗江山,千百年的盛衰興亡,不知經歷了多少變幻?說不清呀。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想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已統領著千軍萬馬。坐鎮東南,連年徵戰,沒有向敵人低過頭。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難怪曹操說:「生下的兒子就應當如孫權一般!」

圖片來自網絡

辛棄疾《南鄉子》是一首懷古詩,全詞的重點,其實是在「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開始的,這個典故取自《三國志先主傳》中,曹操青梅煮酒時曾經對劉備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這只是半句話,曹操後面還有半句「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本初也就是袁紹,佔據北方四州,擁兵幾十萬,是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人。

曹操和劉備當時實力不強,卻敢於在戰略上藐視當時最強大的敵人袁紹,在辛棄疾看來,北方強大的袁紹就像當時的金國一樣,雖然強大,卻不堪一擊。

還有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其實這也是半句話,後半句是「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劉景升就是劉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劉表佔據荊州,成為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軍閥之一,在實力上完全可以與袁紹、曹操爭雄。劉表死後,他的兒子劉琮繼承了荊州的家業,卻直接投降曹操了,因此,曹操說他兒子「豚犬耳」,意思就是跟豬狗一樣。

曹操無法打敗孫權,在統一北方之後,率領二十餘萬大軍發動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對曹操的戎馬生涯的一生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到五年後,曹操捲土重來,再次集結了號稱40萬的大軍與孫權在濡須口對峙。

這一次,曹操看到孫權的軍隊,也自知很難打敗,不由得從內心誇讚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

圖片來自網絡

辛棄疾藉此大罵那些在大敵當前,投鼠忌器,想要投降的人,都是豬狗不如的。辛棄疾借古人諷刺南宋的主和派和投降派,毫無作為,貪圖享受,賣國求榮,不肯抗擊金人,置百姓生死而不顧。辛棄疾不被朝廷重用,無法抗金北伐,對這種情況束手無策,無法很是悲愴。

辛棄疾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樣金戈鐵馬,收復舊山河,為國效力,可惜他報國無門,只有對苟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

2020年7月29日

相關焦點

  • 古詩文101:九年級下冊,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子,詞牌名。京口,今江蘇鎮江。北固亭,在鎮江東北的北固山上,下臨長江。②〔神州〕中原地區。③〔年少萬兜鍪(móu)〕指孫權年輕時就統率千軍萬馬。兜鍪,古代作戰時兵士所戴的頭盜。這裡指代士兵。④〔坐斷〕佔據。⑤〔曹劉〕指曹操與劉備。⑥〔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大軍南下,見孫權的軍隊軍容整肅,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陳少松吟誦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①〔宋〕辛棄疾①京口:今江蘇鎮江。三國時,孫權曾在此建都。北固亭:又名北固樓,在今鎮江北面的北固山上,下臨長江。②神州:指被金佔領的中原地區。③「不盡」句: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古詩詞鑑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辛棄疾
    衝關話文常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 [1]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
  • 江南文脈|詩詞篇 25 辛棄疾《南鄉子·京口北固亭懷古》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 注釋 南鄉子:詞牌名。 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亭:在今鎮江市北固山上,下臨長江,三面環水。 望:眺望。神州:這裡指中原地區。 北固樓:即北固亭。
  • 你還沒去過北固亭?辛棄疾都去了兩次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南宋豪放派詞人,出生於金國佔領區,年輕時抗金歸宋,畢生力圖恢復中原,但因受朝廷主和派壓制,中年以後長期賦閒。梁武帝蕭衍曾登臨北固樓,作《登北固樓》詩,並題寫「天下第一江山」。南宋年間,北固亭之名見諸記載,因《三國演義》中孫尚香曾在此祭奠夫君劉備並投江自盡,又稱祭江亭。現有北固亭建於明朝崇禎年間,石柱上刻有楹聯兩副:「客心洗流水,蕩胸生層雲」,「此身不覺出飛鳥,垂手還堪釣巨鰲」,亭下石壁懸江,四周的水色山光盡收眼底。
  • 中華好詩詞南鄉子|細雨溼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南鄉子,詞牌名,又名「好離鄉」「蕉葉怨」,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多詠江南風物。按敦煌卷子內的舞譜,《南鄉子》當為舞曲,任二北《教坊記箋訂》:「南鄉子,舞曲,敦煌卷子內有舞譜。」可見《南鄉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後來才用作詞調。原為單調,始自後蜀歐陽炯,直至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
  • 辛棄疾,氣吞萬裡如虎,寫《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之前,辛棄疾已經在江西鄉間有十多年了,這次能夠被啟用,他很高興,啟用他的人是當時在朝廷執掌大權的韓侂胄。這個時期由於蒙古政權的崛起,後金已經衰落,韓侂胄需要建立一場討伐金國的功勞,於是就啟用了辛棄疾,來達到鞏固自己地位。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注釋】1.永遇樂:詞牌名,又名「消息」此調有平、仄兩體。此體為雙調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韻。2.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蘇鎮江。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北固亭:晉蔡謨築樓北固山上,稱北固亭,原址位於今江蘇鎮江,北臨長江,又稱北顧亭。3.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東吳大帝,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曾經建都京口。
  • 中考語文古詩文背誦默寫複習:辛棄疾詩詞專項練習
    作者簡介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詞人。其詞多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作。作品集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 全新樂隊「遊夢島」帶來首單《南鄉子》
    遊夢島、南鄉子,就算不明所以,這兩個詞組讀起來也極具美感,充滿遐思空間。了解之後,你更會被兩者間神奇的化學反應所吸引。「遊夢島」是一支全新的全女子樂隊。今日,她們的第一支新歌《南鄉子》上線首發。《南鄉子》雖然是新歌,歌詞卻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近千年之久,詞作乃是宋代大師辛棄疾的作品《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其實,古代的詩詞都是用唱的,和現代的歌曲一樣,也是古人直抒胸臆的一種方式。儘管曲調已不可考,但讀文字亦能產生強烈的畫面感:一個人站在山崖邊上,迎著風,心中滿懷理想抱負。或許有點「中二」,但那種豪氣雲天、永不言棄、一往直前的熱血感,卻很燃!
  • 辛棄疾的10大提神詩句,「專治各種無精打採」,收好不謝
    辛棄疾是詞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兩位,蘇軾和辛棄疾,號稱「蘇辛」。喜哥認為辛棄疾還在蘇東坡之上,為何?辛棄疾是武將,那種豪邁之氣是骨子裡流出來的。辛棄疾人稱「詞中之龍」,稱呼非常之貼切;讀讀辛棄疾的代表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他的那種氣吞山河的氣勢,真像一條猛龍,在天空中任遨遊。又是一年春來到,春意濃濃,意興闌珊,趕不走那瞌睡蟲。
  • 辛棄疾經典的詩詞是什麼?看看這幾首詩如何
    辛棄疾,人中之傑,詞中之龍,文能執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你認為辛棄疾最經典的詩詞是什麼?其他答案,歡迎評論區補~~1、《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北固樓懷古:辛棄疾晚年為何死不瞑目?口裡大喊:殺賊殺賊殺賊
    在江蘇鎮江,有這麼一座山,山上有這麼一座樓,舉世聞名。這座山就是北固山,這座樓就是北固樓。之所以說這山與樓很是聞名,原因在於一個人,他寫了兩首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提到這兩首詞,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今天給大家聊一聊南宋詞人辛棄疾。
  • 宋代辛棄疾《定風波·山路風來草木香》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詞當作於辛棄疾閒居上饒帶湖時期,是招呼一位行醫的朋友一起遊覽雨巖而作的。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
  • 辛棄疾很經典的一首詩,句句不離「兒子」,卻被選入初中課本
    【臨其詩境】那個別有用心的人,就是南宋辛棄疾。辛棄疾一生為收復中原而奔走,許多的前線名城都留下過他練兵習武的痕跡,這一次,他來到了鎮江。嘉泰三年的六月,辛棄疾被任命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第二年的三月又被改為鎮江知府。
  • 高中語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說課稿
    高中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名家詩詞,比如我今天為大家選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是辛棄疾在鎮江的北固亭寫下的一篇懷古詞,上闕用了孫權和劉裕抗擊北方入侵者的事跡,暗示應像他們一樣保家衛國。下闕用劉義隆冒進誤國暗示當今的統治者一意孤行,不聽合理的建議,表明了自己的堅決抗金但反冒進政治立場,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憂憤之情。
  • 鎮江5首詩詞晉級 辛棄疾獨佔兩席
    辛棄疾的《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李白的《焦山望松寥山》、張祜的《題金陵渡》、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曾公亮的《宿甘露寺僧舍》、龔自珍的《己亥雜詩》、陳亮的《念奴嬌 登多景樓》,到底哪個更能代表鎮江?快報粉絲用投票點讚給出了初步答案。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何以成為辛棄疾的巔峰詞作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豪放派詞人,其詞的藝術風格多以豪放為主,在雄壯豪邁中又不乏細膩婉約之美。既有「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沙場秋點兵」裡展現男子漢立志報國,戰場殺敵的英雄氣概,又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裡展現女性的柔情蜜意。
  • 宋代辛棄疾《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古詩欣賞及解析...
    創作背景:辛茂嘉是辛棄疾的族弟,排行十二。他隨辛棄疾南渡,是其得力助手。其時,辛茂嘉即將出發去南宋京都臨安,辛棄疾以為此次族弟赴京將大有可為,作詞勉之。辛棄疾簡介: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