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富有愛國感情。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此詞約作於宋寧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或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寫下這首詞時,辛棄疾已經65歲,當時辛棄疾在鎮江知府任上。京口(即鎮江)。
從哪裡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卻只見北固樓一帶的壯麗江山,千百年的盛衰興亡,不知經歷了多少變幻?說不清呀。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想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已統領著千軍萬馬。坐鎮東南,連年徵戰,沒有向敵人低過頭。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難怪曹操說:「生下的兒子就應當如孫權一般!」
辛棄疾《南鄉子》是一首懷古詩,全詞的重點,其實是在「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開始的,這個典故取自《三國志先主傳》中,曹操青梅煮酒時曾經對劉備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這只是半句話,曹操後面還有半句「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本初也就是袁紹,佔據北方四州,擁兵幾十萬,是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人。
曹操和劉備當時實力不強,卻敢於在戰略上藐視當時最強大的敵人袁紹,在辛棄疾看來,北方強大的袁紹就像當時的金國一樣,雖然強大,卻不堪一擊。
還有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其實這也是半句話,後半句是「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劉景升就是劉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劉表佔據荊州,成為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軍閥之一,在實力上完全可以與袁紹、曹操爭雄。劉表死後,他的兒子劉琮繼承了荊州的家業,卻直接投降曹操了,因此,曹操說他兒子「豚犬耳」,意思就是跟豬狗一樣。
曹操無法打敗孫權,在統一北方之後,率領二十餘萬大軍發動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對曹操的戎馬生涯的一生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到五年後,曹操捲土重來,再次集結了號稱40萬的大軍與孫權在濡須口對峙。
這一次,曹操看到孫權的軍隊,也自知很難打敗,不由得從內心誇讚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藉此大罵那些在大敵當前,投鼠忌器,想要投降的人,都是豬狗不如的。辛棄疾借古人諷刺南宋的主和派和投降派,毫無作為,貪圖享受,賣國求榮,不肯抗擊金人,置百姓生死而不顧。辛棄疾不被朝廷重用,無法抗金北伐,對這種情況束手無策,無法很是悲愴。
辛棄疾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樣金戈鐵馬,收復舊山河,為國效力,可惜他報國無門,只有對苟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
2020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