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至沓來!4月25日,一顆230米寬的巖石呼嘯而過,NASA:還有5顆

2020-12-17 仰望星際

進入4月底,地球的近地軌道並不「平靜」,繼一顆直徑24米的太空巖石於4月25日4點38分掠過地球後,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中心證實,一顆直徑高達230米的小行星在地球附近被發現,這顆小行星被確認為2020 HW3,它正以平均每小時10萬公裡的速度飛速穿過太陽系,但它僅僅是接下來6顆太空巖石的第一顆。

據估計,它的寬度可達750英尺(250米),與倫敦的金絲雀碼頭塔一樣高,被歸類為阿波羅(Apollo)小行星,它飛近地球並與地球軌道相交。一般來說,沒有進入地球軌道的巨大的太空巖石被歸類為小行星,而這個巨大的天體是將於4月25日星期六經過地球的三顆小行星之一,也是接下來6顆小行星的第一顆。

阿波羅小行星已於美國東部時間格林尼治時間4月24日23點38分(北京時間4月25日7點38分)通過地球。根據CNEOS的說法,儘管這顆小行星相當大,但它並不存在與地球相撞的危險,現在它正高速飛過地球,也就是說它正在高速遠離我們的家園。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指出,下一次2020 HW3接近地球要到2024年。根據預測,這顆小行星會以0.06300個天文單位的距離從我們身邊飛過,這大約相當於950萬公裡遠,大致相當於地月距離的16倍。如果這樣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大氣層,它很可能會在半空中燃燒並爆炸,所造成的後果也是難以想像的。

除了這1顆,另外幾顆阿波羅型小行星預計將於下周與地球軌道相交,分別是2020 HN3、2020 FM6、2020 HT1和2020 HW3。此外,一顆名為「2020 HS1」的阿波羅型小行星也將與兩顆近地小行星「2019 HS2」和「2019 GF1」一起與地球擦肩而過,所以不用擔心,我們的地球很安全。

天文學家目前正在追蹤近2000顆可能威脅地球的小行星、彗星和其它物體,自從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太空隕石撞擊地球以來,地球上再沒有發生過此類事件,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的通古斯大爆炸和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爆炸,但是這兩顆小行星的體積都很小。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在小行星防禦上下功夫,以此保護我們的地球。

作者:仰望星際

相關焦點

  • 12月最大!一顆210米寬的巖石將掠過地球,NASA:鎖定12月25日
    很長一段時間,小編都沒有更新過「太空訪客」的最新消息,不是因為多得無從下筆,而是因為地球所處的太空環境實在太「安靜」了。根據NASA最新的消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估計有華盛頓的太空針塔那麼大,將在聖誕節12月25日與地球軌道交叉,說得更具體點,在全世界慶祝聖誕節之際,小行星501647將以每小時3.6萬公裡的速度掠過地球。預計它將安全通過地球,但在此之前會與地球軌道相撞,因為NASA已經將其歸類為阿波羅小行星,那麼它有多大呢?
  • 又來一顆!NASA預警開啟:1月12日,一顆15米寬的巖石將擦肩而過
    地處太空巖石的包圍之中,小行星從未缺席與地球擦肩而過。本周末,一顆小行星將掠過地球,這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進入了紅色預警。這顆被稱為「2020 AB2」的太空巖石正在接近地球,並將於1月12日周日擦肩而過。
  • 4月27日,一顆11米寬的巖石飛過地球,僅相距13萬公裡
    在4月2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跟蹤系統確認,一顆小行星來到了地月距離三分之一的範圍內,這顆官方命名為2020 HP6的小行星於4月27日英國夏令時下午3點40分(北京時間23點40分)到達了離地球最近的位置。據美國宇航局稱,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只有0.33個地月距離,即125662公裡。
  • NASA預警:12月6日,一顆170米寬的巖石將掠過地球
    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追蹤器發現,一顆比吉薩大金字塔還高的小行星正以時速27036公裡的速度飛向地球,這顆被命名為2019WR3的巨大小行星幾乎和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一樣大,比埃及的標誌性金字塔還要高。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跟蹤器估計,WR3正在迅速逼近地球軌道。
  • 撞擊機率為5.3%!NASA預測:10年內,一顆7米寬的巖石將衝向地球
    NASA的跟蹤系統預測,在10年內,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為5.3%,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正在跟蹤這顆代號為2010RF的小行星。 就在撞擊之前,這顆小行星可能以每秒5.10公裡或每小時11408英裡(每小時18360公裡)的速度飛向地球。然後,在地球的近地點,小行星將加速到約12.26公裡/秒或27424英裡/小時(44134公裡/小時)。
  • 本月的第三顆!9月14日,又有一顆小行星將掠過地球,直徑120米
    小行星2020 QL2將於9月14日(周一)掠過地球的某一角落,美國宇航局稱之為「近地」著陸,它也是9月掠過地球的第三顆小行星。據估計,這顆小行星有400英尺(120米)寬,幾乎和標誌性的倫敦眼一樣大。據美國宇航局估計,這塊巖石的尺寸可能在53米到120米之間,這可能是NASA近地近距離觀測名單上最大的巖石之一。
  • NASA在附近發現了三顆新行星!包括一顆溫和的「亞海王星」
    科學家稱他們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三顆新行星,它們圍繞著一顆距離地球73光年的恆星運行。這三顆行星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小和最近的系外行星之一,這次發現使用的是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該衛星於2018年被送入太空,目的是在鄰近恆星周圍發現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新世界。
  • 2029年340米寬小行星引關注,馬斯克推文表示地球缺少防禦系統
    一顆直徑約為340米的小行星99942阿波菲斯於2004年被發現,預計將於2029年4月13日近距離飛越地球。它又大又近,還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巨大的混沌之神」。那麼這顆小行星撞上地球的風險有多大呢?這一定也是大家關心的事情。埃隆馬斯克轉發了播客主持人喬羅根關於小行星阿波菲斯的文章。
  • NASA:4月29日一顆行星靠近地球,人類該怎麼辦?
    恐龍,出現於距今的2.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在那時,恐龍種族是自然界最頂端的掠食者之一,其憑藉著兇殘的性格和強健的體魄,一般的生物都不敢招惹它們。所以,恐龍也被稱為是陸地上的霸主。恐龍在地球上稱霸的時間長達2億多年之久,但在這段時間裡,它們卻依然保持著原始動物的智慧。
  • NASA表示下周三將有一顆直徑大約在140米-310米的行星掠過地球
    NASA表示下周三將有一顆直徑大約在140米-310米的行星掠過地球 來源:快科技 • 2020-06-22 15:09:18
  • 10公裡寬的巖石將引發100米高的海嘯,NASA已模擬出來
    提起小行星撞擊,我們很容易想起6500萬年前的那顆直徑10公裡的太空巖石,但是未來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事件嗎?如果一顆與6500萬年前滅絕恐龍的那顆一樣大的小行星今天又在同一地點撞擊地球,那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呢?地球永遠記住6500萬年前的那一刻,在邁阿密以南500多英裡的墨西哥灣,一顆直徑10公裡、相當於珠穆朗瑪峰大小的小行星墜入水中,引發了地球上一系列可怕災難的連鎖反應。
  • 4月25日生日性格分析
    東南端為吉大港丘陵,海拔300—600米,最高凱奧克拉東峰,高1,229米。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沿海為季風型熱帶草原氣候。月平均最高氣溫40.5℃,雨量自西向東遞增,年雨量1,300—2,500毫米。6—10月是雨季,雨量佔全年80%。常出現熱帶颶風。礦藏有天然氣、煤、鈦、鋯等。1998年——香港的新國際機場竣工.
  • NASA:26日凌晨4點,直徑210米的小行星,將接近地球
    所以我們在地球上偶爾看到一兩顆這樣的小天體撞擊事件其實很正常,大家不必擔心和驚慌,純屬自然現象。有多自然呢?這不,又有天體接近地球了!這次我們可以預測它。NASA研究近地天體的數據中心公布了這樣一則消息,在格林威治時間25號晚上8點20分將有一顆小行星飛越地球,也就是和地球達到最近點。
  • 在500米寬的小行星上發現「三角形物體」,NASA給出解釋
    我們知道,NASA正在研究小行星本努,因為他們認為這顆直徑500米的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的碎片,以此可以研究太陽系的起源。NASA太空飛行器奧西裡斯-雷克斯正在近距離接近這顆小行星,尋求合適的地點降落並帶回樣本,就像當年阿波羅登陸月球那樣。
  • NASA科普 | 看看海王星吧^ ^
    However on the night of September 9 the planet Neptune will be at opposition,9月9號海王星位於衝日位置,the yearly event where Earth passes directly between Neptune and our Sun.
  • 太陽系:一顆行星大氣聞起來像臭雞蛋味,第九顆行星可能是黑洞
    然而,在2016年1月20日發現"行星九"存在的證據之後,天文學家繼續尋找太陽系中另一個可能的行星,一個真正的第九顆行星,所謂的"行星九",也被稱為"行星X",據信是地球質量的10倍和冥王星質量的5000倍。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整個靈巧號僅重1.8公斤,而槳葉總長達1.2米,轉速高達2400轉/分鐘[3,4]。△嚴格來說,這是個共軸反槳直升機作為測試機,靈巧號沒有攜帶任何科學儀器(相機分科學相機和工程相機的),工作時間也不長:充電一天僅能滿血飛行約90秒,飛300米遠(也不少了,好奇號一年也就能走3公裡…)。
  • ——一顆宜居帶的外行星被發現,真的適合居住嗎?
    這顆行星為圍繞同一顆恆星運行的其他行星指明了方向,其中一顆行星位於該恆星的宜居帶上。如果這顆行星由巖石組成,那麼它的大小將是地球的兩倍。這個新軌道上的恆星被命名為GJ357,一種M型恆星,約為太陽質量和大小的三分之一,比太陽溫度低約40%。這個系統坐落於31光年之外的長蛇座。
  • 12月26日不但有日食,還有一顆較大小行星以每秒12公裡飛近
    趣味探索訊 12月26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世界多地不但出現日食奇觀,還有一顆直徑比巴黎鐵塔還高的小行星以每秒12公裡飛近地球。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看似相安無事的地球世界裡,然而實際上每天都有多顆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偷偷地接近地球,這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了。
  • 長1400米寬230米 海上"自由之船"可供6萬人居住
    長1400米寬230米 海上"自由之船"可供6萬人居住 2008年03月18日 08:36 來源:現代快報 它1400米長、37層樓高,個頭相當於目前全球最大郵輪「瑪麗女王二世」號的4倍。船上有多達1.8萬套「海景房」、劇院、賭場、商業中心,甚至還有機場、學校和醫院,可供6萬人同時居住。事實上,「自由之船」的外形已不像任何一艘現有的巨型郵輪,倒更像是科幻小說中漂浮在海面上的「機器島」——億萬富豪們可以常年「定居」在這座「海上城市」上,環繞世界各地海洋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