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挖出2000年前船棺,2隻蜻蜓眼引專家驚叫,或與埃及有關!
文/婉清
四川是一個擁有濃厚文化背景的省份,這裡有獨特的蜀文化。大家或許不陌生李白的一首詩歌《蜀道難》,而裡面提及的「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講的就是兩位古蜀國的帝王。古蜀國文化,或者說是巴蜀文化源遠流長。古蜀人與黃河流域的黃河文化有交流,但是形成了卻與中原大為不同的古蜀文化。
因為一個「三星堆文化遺址」,四川出了一次名,教人們對於古蜀國惦念不忘。然而至今,古蜀國的密碼都沒被破解。2016年,在四川成都一個叫做飛虎村的地方,因樓盤開發發現了60座古墓。考古隊趕來進行搶救性挖掘,卻挖出了2000多年前的船棺,這神秘的喪葬模式引得考古隊大喜。
考古隊認為這60座古墓是屬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墓的朝向是南北向,分成了4排排列,每排大約有7-17座墓。可見這樣的墓地規劃是經過縝密思考的,是有人嚴格規劃的。而且因為船棺的原因,使得墓葬平面多呈狹長形,大點的墓壙長9米寬2米,中等的墓則壙長6米寬1.5米,小墓則壙長4米、寬1.2米。大墓有5座,中等有50座,小墓5座,可見中等的墓葬才是這墓群的主體。那麼為何又是船棺呢?
關於喪葬文化大家或許並不陌生,在中國的土地上有多種多樣的喪葬,除去我們最熟悉的土葬,還有天葬、懸棺等等。而船棺是很少見的,主要是將棺材製作成船的樣子,就像一艘艘獨木舟,在土地這片「海洋」中遨遊。考古隊在這裡勘探了3個月,除去船棺,還在300多件隨葬品中有了驚人的發現。
這隨葬品本並無多大的起眼之地,有些陶器、銅器、鐵器,還有些漆木器、竹質器、草編器,這都不是什麼罕見器物,甚至於在一眾戰國古墓中這是極其普通的存在。而在泥土有2顆廢棄的玻璃珠,之所以說廢棄,是因為工作人員並沒有發現它,而是連同淤泥一同清理到了垃圾堆中。
是考古隊長因隨葬品中無顯眼之物鬱悶抽菸時候,才發現這2顆珠子,拿回去就引得專家大喜驚叫。因為這2顆玻璃珠可不簡單,是2隻蜻蜓眼。蜻蜓眼是一種飾物,為琉璃製造。公元前2500年,蜻蜓眼首次發現於埃及地區,當時這蜻蜓眼是被用來當做珠飾的。早期的蜻蜓眼是單色的玻璃,直達公元前1500年才出現彩色且有斑點的蜻蜓眼。蜻蜓眼在古代相當於玳瑁的作用,僻邪祈福,古人將它作為首飾,用來擋災。尤其是在遊牧民族中,最多見這種珠子。
這兩枚蜻蜓眼的發現,表明在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候我們就已經有了這種珠子,雖不說是自己造的,但極有可能與埃及有關,是從埃及傳過來的。這樣一來,或許可以表明春秋戰國時候,埃及與中國就已經聯繫密切了。中國文化與埃及文化都這樣神秘,或許是從老早就有跡象了!於是這2顆珠子被專家捧為了國寶!
婉清觀點:其實埃及文化與中國文化聯繫之深,仔細鑽研就能看出來。有一點大家或許不知道,如果去搜埃及的葬喪文化,你會發現與中國大同小異,他們居然也要披麻戴孝穿白衣!這也難怪近年來專家在研究文化起源時候,就要與埃及聯繫了,畢竟埃及也是黃皮膚黑頭髮,或許真的有什麼問題吧!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