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縣官」羅官章 五峰大山裡的致富領路人

2020-12-13 荊楚網

羅官章(嚴曉東 攝)

羅官章(左)和村民朱坤討論天麻種植問題

   荊楚網訊 記者張瑞林 通訊員王登府

  「當幹部總有退休的一天,但作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是要為人民服務一輩子的。」退休後,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牛莊鄉扶貧19年的羅官章經常這樣說。

  五峰牛莊鄉被譽為「宜昌西藏」,平均海拔達到1540米,一直是宜昌最偏遠和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在這片高寒山區,生活著8000多農民,世世代代與貧困作鬥爭。

  曾在這裡當了13年鄉黨委書記的羅官章看在眼裡急在心裡,1997年,他從五峯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位子上剛一退休,就一頭扎進牛莊的深山老林。這一待就是19年,羅官章說,他內心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帶領鄉親們富起來。

  他是農民致富的鋪路人

  退休後,經常有人不解地問羅官章,在縣城舒舒服服的頤養天年,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難道不好嗎,為什麼還要跑到窮鄉僻壤的牛莊?

  羅官章的回答是,他對鄉親們有個虧欠,一定要還。

  羅官章在牛莊鄉當了13年的黨委書記,他始終覺得,自己雖然在任上解決了老百姓們的「糧袋子」,卻始終沒有解決群眾的「錢袋子」。羅官章動情地說。「外面的人生活越來越好,而牛莊的鄉親們卻還僅僅停留在吃飽穿暖。「不讓鄉親們荷包裡有錢用,我死了也閉不上眼。」

  回到牛莊後,經過實地考察,羅官章意識到烏天麻是這裡最出名的中藥材,但野生產量極低,如果能通過人工培育增加產量,一定能為鄉親們帶來增收。他跑遍牛莊的山溝溝找天麻,又自費1萬多元前往陝西、四川學技術。

  在培養適合天麻生長的蜜環菌和萌發菌的過程中,有一次切割菌材,羅官章不小心被鋸斷了大拇指和食指,但他休息了不到1天就又回到田間繼續工作。

  4年的艱辛付出,終於攻克天麻培育技術,羅官章毫無保留地告訴了鄉親們,還自掏腰包幫助村民種天麻。現在,天麻已經成為牛莊人創收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許多人靠著種天麻蓋起了洋樓,買了小汽車,過上了好日子。

  他是群眾利益的守護人

  鄉親們眼裡的羅官章,皮膚黝黑,待人親切,特別愛幫助人。在牛莊鄉,受過羅官章幫助的村民人數已經難以統計,鄉親們打心眼兒裡愛戴這位老書記。

  趙家灣七組的吳林德感觸最深,當年他是羅官章的第一個幫扶對象。因為家裡條件差,吳德林並不願意種天麻。「前期投入要不少錢,能不能成功也不一定,掙錢了當然好,萬一虧了怎麼辦?」

  經過多次上門,羅官章了解了吳德林的真實想法。羅官章告訴吳德林,前期費用他來出,「賺了錢就一人一半,沒賺錢他羅官章自己認了。」

  結果當年天麻產量達到1600多斤,吳德林甩掉了「窮帽子」,嘗到甜頭的他,開始踏踏實實跟著羅官章學習種植天麻,並擴大了種植規模。

  在牛莊,還有一件事情讓鄉親們提起羅官章就豎大拇指。在天麻技術攻克之前,羅官章曾帶領大家種蘿蔔。當年大豐收,但由於外出必經之路垮塌,大量蘿蔔積壓無法外運。羅官章一邊給群眾做安撫工作,一邊想盡一切辦法將蘿蔔運出去。

  最終鄉親們的蘿蔔絕大部分成功外運,而羅官章自家8萬多斤蘿蔔全部爛在家裡。不僅如此,羅官章還自掏腰包15000多元賠償部分村民的種子、地膜和肥料錢。

  妻子得知後非常委屈,慪氣說「再也不種蘿蔔」,羅官章卻擲地有聲地說:「遇到困難,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前頭。」

  他是產業發展的帶頭人

  雖然常年累月在田間地頭埋頭忙活,但羅官章的思想和視角並沒有受制於大山之中。每天雷打不動至少2個小時閱讀各類報紙和新聞,還自費訂閱了許多農林類刊物,不斷提高自身技術的同時,更加深了對外面市場的了解。

  朱坤是羅官章一手帶出來的徒弟,跟著羅官章種植天麻已經有十多年,是牛莊鄉最早一批「百萬元」大戶。朱坤說,羅官章常常把他叫到自己家裡,每次講到天麻的深加工和產業化時,羅官章都很激動。

  「羅老很早就跟我講,單純的天麻種植只是產業鏈的最低端,如果能把天麻進行深加工,銷售天麻製成品,我們牛莊還可以至少增收30%,」朱坤說,羅官章心裡始終惦記著牛莊的天麻產業化項目,已經建成的天麻種繁育基地飽含了羅老的心血,但年近80歲的老人確實有些力不從心,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牛莊年輕人身上。

  除了提高天麻的附加值,羅官章還對電商和網際網路讚嘆有加,他常常跟村民講,「試試用網際網路把牛莊的特產賣出去」。

  28歲的吳曉峰是羅官章徒弟吳書平的兒子,參加完貴州天麻大會的他,還沒回家就跑到羅官章家,把最新的應用技術、電商模式仔仔細細的講給羅官章聽。他說,「別瞧羅老歲數大,但對新技術和新模式門兒清,好多思路還是他給我們指的方向」。

  19年來,羅官章就是這樣苦心鑽研技術、研究市場、把握方向,帶領鄉親們一起種植中藥材和各種經濟作物,1500多位農戶在他的帶領下,實現了5.1億元的累計增收,用實際行動兌現了心中對鄉親們的承諾。

相關焦點

  • 五峰牛莊民警開展「學習羅官章」主題活動
    五峰牛莊民警開展「學習羅官章」主題活動發布時間:2018年03月07日 09:48 來源:中新網湖北  正值「兩會」期間,為補充黨員幹部精神鈣質,提高黨員幹部政治覺悟,找準黨員幹部政治站位,五峰公安局採花派出所全體民輔警親臨牛莊鄉牛莊村,與全國道德模範、優秀黨員幹部「羅官章」面對面,傾聽革命前輩的感人事跡,感受優秀黨員的精神實質,品味道德模範的道德內涵。  年近耋耄的「縣官」羅官章退休之後,帶著老伴悄悄回到海拔1700多米的老家五峰牛莊村。
  • 五峰大山深處的金色鑰匙
    修路推開山門大山有情,孕育了資源豐厚的五峰。而大山的無情之處,是讓五峰深鎖山間,隔絕了外界,使五峰在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中加劇了貧困。交通不通,貧窮永窮!大山深處的農村公路,構成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脊梁骨架」 ,徹底斬斷了五峰封閉落後的千年窮根,打開了與外界 「血脈相連」的通道。
  • 王政仁:村民致富的領路人
    「鄉村光榮榜」典型人物系列報導——王政仁:村民致富的領路人  他臨危受命,勇擔重任,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苦幹、實幹,把一個亂村、難村、窮村帶上了致富路
  • 五峰:「紅色引擎」聚合力
    上任第一天,他對村民掏心窩子:「我是土生土長的楠木河人,回來就是要帶領大家致富!」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支撐。藉助「五西高原」自駕遊環線東風,2019年底,村裡把獅子堖納入產業發展規劃,引進5家專業種植合作社,建設「林藥蜂」綜合產業基地。
  • 好人「張聞明」:五峰助學十七年 將一座城的愛心傳進大山
    看著信中的一字一句,看到孩子們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曹麗萍倍感欣慰,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收到來自大山深處的感謝信了。    和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緣分始於17年前,彼時,曹麗萍偶然看到了一本名為《挑戰》的書,書中有一篇文章叫做《高舉聖火的姑娘》,講述了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三坪希望小學老師宋芳蓉從十五歲起獨自一人在深山教學,課餘時間還外出打工
  • 五峰漲水坪村:五倍子「長」寬脫貧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陽春 通訊員 張明從宜昌市區向西南方向乘車行進,進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滿目群山翠綠。五峰此前為湖北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全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現已順利摘帽。「去年底全村180餘戶貧困戶脫貧,僅剩餘的2戶兜底戶今年也將脫貧。」
  • 顆顆飽滿 味道香甜 | 錐慄成為慶元大山裡的「致富果」
    顆顆飽滿 味道香甜 | 錐慄成為慶元大山裡的「  近日,記者走進慶元縣五大堡楊樓村錐慄產業基地,村民背著背簍,低著頭,不時從刺球中將錐慄挑出來,扔到籃子裡,地上也鋪滿了自然掉落的錐慄苞,成熟的錐慄苞炸開,裡面藏著的果實光滑明亮,甚是誘人。   「你們要小心一點,不要讓錐慄苞砸頭上,很痛的。」
  • 祿豐:大山裡種出「洋果子」 敲開群眾「致富門」
    祿豐:大山裡種出「洋果子」 敲開群眾「致富門」 2020-10-2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湖北五峰:大山裡築起「紅色」防汛堤壩
    6月27日,總量214.4毫米的暴雨侵襲了大山裡的前坪村。次日一大早,一雙沾滿黃泥的膠靴就站在了村委會門口,二組胡家臺片區村民代表龔德鳳一臉愁容。  「已經去看了。一定想辦法讓大夥能出門。」遞上一杯熱茶,36歲的村黨支部書記周瞻安撫道。可眼瞅著連綿陰雨,何時能讓大家安全通行?他心裡並沒底。
  • 五峰「花博士」的花樣人生
    只有厚厚的鏡片、黑黑的膚色、剛毅的神情,才和一個大山裡的林業科技工作者相聯繫。採訪過後,又一切釋然:桑子陽和紅花玉蘭,誰也離不開誰,構成了生命共同體的花樣人生。美麗邂逅2002年,大學畢業的桑子陽,沒有回到生他養他的家鄉——江漢平原上的荊州市公安縣,來到武陵山深處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 彭定新:五峰鄉土樹——紅花玉蘭
    五峰鄉土樹——紅花玉蘭 彭定新 紅花玉蘭是從宜昌五峰走出大山的, 它的故鄉在五峰只有厚植於公園裡,庭院中,才對得起玉蘭的玉潔冰清,高貴脫俗。庭園綠化樹中有了玉蘭,才有檔次和品位。
  • 農行全力以赴助定點扶貧縣重慶秀山「摘帽」
    來源:中國經營報農行全力以赴助定點扶貧縣重慶秀山「摘帽」文/陳鑫秀山縣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位於渝鄂湘黔四省(市)邊區結合部,集紅色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山區於一體,在2002年扶貧開發中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 新疆布爾津縣: 大山裡的女書記 牧民致富的領頭人(組圖)
    新疆布爾津縣: 大山裡的女書記 牧民致富的領頭人(組圖) 任雙認為「富裕是牧民的最大夢想,長期的貧窮使他們失去了對生活的勇氣和致富的信心,只有用真心感化和教育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起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就一定能徹底改變這裡的貧窮落後面貌」。
  • 松陽縣四都鄉陳家鋪村黨支部書記鮑朝火——古村復興的領路人
    原標題:古村復興的領路人 黑外套、白襯衫,初見鮑朝火時,心中曾經的「老黃牛式書記」形象被完全顛覆了。80後的他看著更像一個成功的商人。16歲走出大山闖蕩,他在上海創下一份基業。轉變始於2011年,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後,身為黨員的他覺得要為家鄉做點事。2012年,他毅然放棄了上海的產業回鄉,成為村裡的黨支部書記。
  • 五峰:「紅色引擎」聚合力|五峰鎮|長樂坪鎮|合作社|張昌軒|向波濤|...
    上任第一天,他對村民掏心窩子:「我是土生土長的楠木河人,回來就是要帶領大家致富!」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支撐。藉助「五西高原」自駕遊環線東風,2019年底,村裡把獅子堖納入產業發展規劃,引進5家專業種植合作社,建設「林藥蜂」綜合產業基地。
  • 五峰:屋場會裡聽故事——再訪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鎮業產坪村
    8月24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鎮業產坪村在黨員中心戶鄭憲銀家召開屋場會,周邊49戶村民和鎮、村幹部圍坐在一起,講政策、話發展,分享脫貧故事。「這樣的屋場會,像燈塔,不僅照亮貧困戶,也照亮了一方鄉親!」
  • 道教勝地——濟南長清五峰山
    五峰山五峰山萬曆藏經敕諭碑五峰山五峰山玉皇殿五峰山五峰山碧霄殿,也稱奶奶殿,是供奉 五峰 山奶奶的殿堂,民間傳說 五峰 山奶奶是東嶽大帝的三個女兒之一,另兩位是 泰山 碧霞元君和 馬山 奶奶。五峰山五峰山三元殿,是洞真觀的最後一座殿堂,地勢最高,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內祀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或也指堯、舜、禹三帝。三官的誕生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即是三元節。
  • 湖北五峰發展中蜂產業助貧困戶脫貧增收
    點綴在茶園中的蜂箱非常吸人眼球 周星亮 攝中新網宜昌9月29日電 (董曉斌 王登府 楊威)「養蜂后,我們合作社裡貧困戶的年收入已有5000元到1萬元了。」9月28日,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五峰順山蜂業專業合作社董事長王東說道。
  • 轟隆轟隆...五峰這個村有了新產業
    地裡耕田機轟隆隆的機器聲不斷響起,翻犁、起壟,茶苗栽種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熱鬧的場景使得冬日的田野充滿生機。「有了耕田機,我們種茶樹苗子快多了。」回村後,大慄樹村村幹部心裡更加明白,只有帶動村民發展產業,致富鐵飯碗才能端得更牢。
  • 青海:農村電商「點」亮大山致富路
    原標題:青海:農村電商「點」亮大山致富路   人民網西寧11月29日電(楊陽)高原的冬日雖萬籟俱寂,但和煦的陽光依然照的山溝溝裡充滿暖意。走進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石二村馬友東的家裡,生產作坊裡的機器吱吱作響,屋子裡馬友東則目不轉睛地坐在電腦前飛快的點擊著滑鼠,查看源源不斷的貨品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