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發揚傳承「吳川三絕」與年例文化
2月10日下午,吳川市粵西年例文化節暨「吳川三絕」傳承與發展研討會舉行。湛江市文聯主席餘偉民、吳川市副市長梁韌才,嶺南師範學院、湛江文聯、嶺南文化研究院、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所、雷陽文化研究所、粵西民俗文化研究所、廣州灣文化研究所、吳川文化研究所等50多名專家學者對如何就「吳川三絕」與旅遊產業融合;提升「吳川三絕」影響力,擦亮民間藝術之鄉品牌;如何建立完善機制對「吳川三絕」及年例文化等傳統文化繼承發揚等方面展開研討。
-
吳川年例
年例,粵西地區人民過年的賀歲方式,以嶺南祭祀為核心,以冼夫人文化、雷州文化為主體,以宗親文化為維繫,受高涼文化、潘茂名文化、諸神信仰、祖宗崇拜的影響,粵西土著文化與中原南遷帶來多元文化在歷史長河中多次交融補充,不斷發展、演化、沉澱、傳承、繁衍而來的一種嶺南文化。
-
當特色年例盛宴遇上唯美北坡遊魚
當非遺文化盛宴遇上民俗活動, 特色年例邂逅北坡遊魚, 會擦出怎麼樣的「火花」? 小編親身體驗之後, 告訴你有多爽多美多有趣!
-
穿令、下火海、遊神、舞龍 湛江這些年例民俗文化活動哪個最震撼
年例,是以遊神、擺宗臺(做醮亦稱擺醮)為核心,並伴隨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性祭祀活動。 年例,歷史悠久,是粵西地區老祖宗留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年例主要禮俗內容是敬神、遊神、擺宗、祭禮社稷,主旨是酬謝天地神靈、祖先的恩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
-
吳川年例,代表著吳川菜的高級宴席,你食過年例沒?
年例,即年年有例,是指每年都舉行的群體大型祭祀活動,粵西地區人民將其稱之為「年例」。但尤其在吳川,吳川年例的節日活動豐富多彩,從早到晚都有活動,其中在吳川有些村子年例過的比春節還要熱鬧,還要有氣氛。所以在吳川,就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
-
粵西過大年 鼎龍灣吃「年例」品非遺
尤其是從廣州出發,搭乘動車,2020年一路向西,探訪粵西非遺文化,到湛江遊鼎龍灣,新年興隆。第五屆鼎龍灣粵西非遺暨「年例」文化節將於1月25日~2月8日(正月初一至十五)在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舉行。數十種非遺文化齊亮相,好一場視覺盛宴!數十萬人參與的「年例」狂歡,綿延幾百米的震撼飄色巡遊,數千人參與的巨型「年例」宴……看廣州日報《旅遊周刊》,參與新媒體互動,還有各種著數等著你。
-
又到粵西年例時
賀年祝喜時亦有許多非遺文化的身影。在上一年第四屆粵西非遺暨年例文化節,數十種非遺文化驚豔齊亮相。怎一個精彩了得!吳川飄色數十堂色臺及花車,上千人的飄色巡遊隊伍。一個個故事經典再現,一場壯麗的視覺盛宴。年例,有著讓人期待的美味佳餚。龍蝦、鮑魚、烤乳、豬燒雞,不一而足。年例正宴上,名人大咖與你同赴宴。廣東名嘴鄭達為眾人說年例文化,更有獨特的一番解讀與感動。宴席之上,粵劇、雜技、醒獅、舞龍輪番上演,引得眾人歡呼喝彩!
-
尋覓海味,邂逅湛江,吃年例就去鼎龍灣
民俗千年傳,地道粵西味 如果說在孔子文化城體驗到的是儒家之韻和建築之美的話,那麼去湛江還有不能錯過的體驗則是湛江民俗的神秘與活力。 粵劇南派藝術 吳川舞貔貅、儺文化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風格獨特,在全國極為罕有。吳川人民用初心守護傳統文化,積極傳承和表演,使得吳川的民間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光彩。
-
第五屆年例節即將開啟,鼎龍集團帶你玩轉粵西非遺文化
正如鼎龍集團主席龍學勤先生說的那樣,自2007年響應吳川「回歸工程」的號召,傾力打造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以來,鼎龍集團就一直堅信文化才是旅居產品的核心價值,不遺餘力地致力於粵西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傳承。 多年以來,在鼎龍灣內,鼎龍集團通過多種現代化、潮流化的方法復興和傳播粵西傳統文化,賦予其以新的時代內涵。比如,從2016年開始,鼎龍集團連續舉辦了4屆的「鼎龍灣粵西非遺暨年例文化節」。
-
第八屆吳川粵劇文化藝術節開幕
吳川粵劇藝術展演陣容鼎盛、星光熠熠。 記者 林明聰 攝群英薈萃,粵韻風華。12月23日晚,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吳川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吳川粵劇藝術展演(第八屆吳川粵劇文化藝術節),在吳川市區萬和文化廣場拉開帷幕。
-
粵西地區年例的現狀和年例文化的保護開發 ——淺談粵西年例文化的...
把年例文化轉化為旅遊資源,既收穫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激發了本地人把年例文化發揚光大的動力。如果把各項慶祝年例的儀式做成晚會,向遊客展示年例文化的多樣,還可以讓遊客參與到年例活動儀式中,繼而讓遊客參與年例晚宴,在美食中感受年例文化的深厚底蘊。當然,這需要政府文化、旅遊部門的積極引導和鼓勵,讓這項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繼有人,代代相傳。
-
吳川飄色亮相「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6月29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吳川三絕紀錄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堅守傳統民俗
吳川,在眾多人的心中,是一座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具有濃鬱鄉土滋味、古樸的民間文藝活動的小城。每當家裡祭祖敬神、爆竹煙花,街道的敲鑼打鼓,它預示的是又一場年例輪迴的吉祥開始,年幼時期最期待的傳統年例活動,如今越來越濃烈。
-
媽祖文化歷千年而愈興
這場堪稱中菲兩國之間有史以來最大的民間文化交流以及去年以「媽祖文化、絲路精神、人文交流」為主題的湄洲媽祖三大巡安活動的成功舉辦,讓我們看到,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歷經千年的媽祖文化,已經成為東南亞乃至海內外華僑華人的文化共識而愈加興旺。
-
2018吳川飄色巡遊,世界各地遊人慕名而來欣賞!現場人山人海!
吳川飄色藝術是廣東省吳川市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著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飄然欲飛故而叫飄色。屬於社火表演藝術形式之一。
-
非遺文化(茂名年例)
2020.2.11 正月十九往年此刻,家中早已是熱鬧非凡了,從年初三開始一直到農曆二月,是茂名地區,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年例期。而年例卻是我們家鄉獨有的民間習俗,在廣東的其他地方似乎沒有做「年例」的說法,所以在前幾年,每每到了年例期,家鄉都會有許多來自各地的朋友們,他們不惜遠道而來,只是想感受這份獨特的鄉村文化氣息,並非為吃而來,儘管為了做「年例」,他們傾其所有,為客人準備龍蝦鮑魚、雞鴨魚肉,無比豐富。
-
南沙迎來文旅盛宴!媽祖文化與郵輪海洋文化「聯動」
10月29日、30日,即本周四、周五,南沙即將迎來兩場文旅盛宴今年,郵輪發展圓桌會和媽祖文化旅遊節相繼舉辦,南沙將非遺媽祖文化和郵輪海洋文化結合,實現非遺文化的傳承創新的同時,嘗試將郵輪產業與本地旅遊經濟融合,是南沙將郵輪「母港」向「母港+訪問港」方向轉化的一個重要舉措。
-
媽祖與湛江海洋文化
自宋代閩人第二次南遷,把福建人對媽祖的崇拜信仰帶來以後,媽祖文化和雷州半島的海洋文化就相互滲透,相互融洽,形成了後來湛江文化獨有的精神特質,千百年來孕育了湛江人不朽的偉大精神和高尚品德。 湛江的海岸線長達1500公裡。作為海洋大市的湛江,在南海的孕育下,在積澱深厚的海洋文化的薰陶下,形成了湛江獨特的文化和精神。
-
鼎龍灣第五屆年例節等你來鬧
鼎龍灣第五屆年例節等你來鬧如果你覺得過年沒意思,那你一定沒來過鼎龍灣粵西非遺暨年例文化節!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到泥塑、飄色、花橋、舞獅遊龍、粵劇對唱等數十種非遺文化表演,並品嘗到多種粵西地道特色美食,感受到正宗的粵西年味!那當春節遇上鼎龍灣粵西非遺暨年例文化節,二者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往下看↓
-
非物質文化遺產「年例」勞民傷財?取消年例,網友竟然拍手稱快?
而粵西最有特色的民俗,就是被列入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年例」了。所謂「年例」,其實就是「年年有例」的意思。年例的當天,會請出觀音菩薩,沿著村道遊神擺宗臺。敲鑼打鼓放鞭炮,彩旗飄揚大號鳴!會有道士給村民闢邪納福等。隆重的還有各種雜技表演,包括飄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