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許多人張口就錯!

2020-12-15 黃門左侍郎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許多人張口就錯!

所謂成語,乃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為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

因此,知識準備不足,而又喜歡「賣弄」成語的人,往往就會出錯。比如「明日黃花」與「昨日黃花」,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盜版」的,許多人都傻傻地分不清。

「明日黃花」或「昨日黃花」,是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後多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那麼,這個詞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呢?正確的就是那個常常被人誤以是錯誤的「明日黃花」!

「明日黃花」個詞出自蘇東坡的《九日次韻王鞏》詩:

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這首詩是蘇東坡和朋友王鞏在九月九重陽節聚會中所作,黃花就是菊花。重陽賞菊,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此詩記述的就是蘇東坡與王鞏重陽賞菊時的唱和情景。由於玩得還不盡興,蘇東坡不願早早離去,就勸朋友要享受當下,花期一過,就無趣了。

所以,他在詩的最後一聯說「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這是詩人勸王鞏要珍惜眼前的景色,趁著黃花開得正盛,在花叢裡喝酒吟詩,盡興方歸,不要等到「明日」黃花謝了,才感到哀愁。

詩中的「明日」,指的是重陽節後。重陽賞菊正當時,如果錯過了,此後的黃花就一日衰敗一日,就沒什麼看頭了。

後來,大家便將「明日黃花」作為一個固定詞組(成語),用來表示事情已「過期」之意。宋代胡繼宗 在他的《書言故事·花木類》中就稱:「過時之物,曰:明日黃花。」

現在知道了吧,「明日黃花」才是正版,不要再「昨日黃花」惹人笑了!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不要再用錯了!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不要再用錯了!成語:「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許多人一用就錯!「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為何是「明日黃花」?曲中有「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之句,其中,就有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成語「明日黃花」,因為詩題是「九日(重陽節)」,明日就指的是重陽節過後的日子,黃花指的是菊花。重陽賞菊正當時,重陽一過,秋風勁吹,菊花就慢慢枯萎了。
  • 到底是「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千萬別搞錯了!
    對於「黃花」到底是什麼花,何時凋謝,似乎存在誤解。因此詞語的用法就可能用錯!如:「隨著國際網際網路信息的爆炸,即使全球最有效的搜尋引擎他只能涵蓋網際網路上不超過1/6的內容,搜尋引擎的威力已成為昨日黃花。」
  • 到底是「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呢?
    今天呢,說一下「明日黃花」這個詞。其實這個詞很容易說成「昨日黃花」。因為這個詞的原意是說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比喻意是說過時了。既然過時了,正常思維習慣,用「昨日黃花」不正好嗎?可查閱典籍後大峰才知道,這個詞還真不能用「昨日黃花」。這個要從蘇軾的 《九日次韻王鞏》的詩說起。
  • 「明日黃花」和「昨日黃花」到底有何區別?很多大學生都理解錯了
    「明日黃花」和「昨日黃花」到底有何區別?很多大學生都理解錯了今日筆者在學校餐廳吃飯,聽到鄰座幾個學生在聊天,突然聽到一個嗓門比較大的男學生說「XXX已經是昨日黃花,根本不值一提」,筆者一聽「昨日黃花」這次,頓時疑惑起來,自古以來都有「明日黃花」的說話,哪怕是書面上也有「明日黃花」這樣的詞語,但是「昨日黃花」這個此,筆者卻有些疑惑,什麼時候出了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這個成語你用對了嗎?
    沽酒客誠惶誠恐,趕緊查詢自己知識的盲區,所謂學海無涯苦作舟,一個人本身來說就是不斷完善的過程,那麼讀者的意見到底是不是我用錯了呢?雖然我不是咬文嚼字的高手,也希望能把內容做的儘量沒有瑕疵,因為文字潔癖和文化潔癖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
  • 到底是「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來聽聽當代兩位專家的解讀
    詞中「明日黃花蝶也愁」句,曾聽到不少人誤為「昨日黃花」。記得在第三季詩詞大會的第九場比賽上,就出現過東坡先生的這闕詞。當時的點評嘉賓酈波老師曾這樣點評:「明日黃花」大家老以為是「昨日黃花」。其實蘇東坡寫的是「明日黃花」。意思是說過了重九之後,大家都不去管菊花了,連風都不去理他了。
  • 「明日黃花」和「昨日黃花」
    本來漢語中只有「明日黃花」這個成語,但不知從何日起又冒出一個「昨日黃花」來了。於是,這兩個成語竟有了「競爭」之勢,甚至有人提出依「從眾」原則,立「昨日黃花」,廢「明日黃花」之建議。這就不免引起一番討論。「明日黃花」這個成語來自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筆下。
  • 成語知識|「明日黃花」,並非「昨日」!
    「明日黃花」常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有些人對這個詞一知半解,以為「昨日」才代表過去時,用「昨日黃花」才能比喻過了時的事物。所以,在平時我們經常看到有人錯把「昨日花」當「明日黃花」。可是,「昨日」與「明日」一樣嗎?這一字之差,意義卻有了很大的不同。
  • 「明日黃花」什麼意思?來自蘇軾的趣詩,讀懂再不會說成昨日黃花
    比如成語「望其項背」,出自明代文人朱有燉的《三度小桃紅》,本意是指雖然有一定差距但還是趕得上的,並不是很多人誤以為的趕不上。同樣常被用錯的成語還有「耳提面命」,很多人都覺得它是指一個人頤指氣使、為人傲慢,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出自《詩經》的褒義詞,是形容一個人對晚輩或者下屬的熱心教誨。本期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常被用錯的成語,叫做「明日黃花」。
  • 明日黃花變昨日黃花 重振國學有必要
    當你提起歷史上很多大名人,一些學生很茫然,他們只曉得蘇東坡、杜甫。   我想起一件事,足可證明國學的失落:上世紀50年代,川大有位姓孫的先生,學識淵博。有一次授課,孫先生將一個字讀錯了,結果在院系調整中被人說他不夠水平,調去南充師院任教了,一直未能重回川大。但是,你看現在的一些學生,甚至包括博士生導師,張口閉口胡言亂語,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 「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搞錯了
    我們時常聽人說,XX事物已經過時了,是昨日黃花了。又有人說,你看那個女人,年輕時多好看啊,現在也老了,是明日黃花了。這就讓人感到奇怪,怎麼這兩個詞長得這麼像,「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昨日黃花」是「明日黃花」的文盲版,這就跟有人把「閾值」寫作「閥值」一樣。正確版本只有「明日黃花」一個詞,出自蘇東坡的詩。《九日次韻王鞏》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
  • 「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語有什麼區別?
    就比如「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從字面上看,兩詞之間只有一字之差,而且都有「黃花」二字,注意此處黃花並不是指黃花菜而是指超凡脫俗的菊花。看似區別不大的兩詞卻大有不同,因為昨日黃花這詞本就不存在,是後人對明日黃花的誤用,所以昨日黃花一詞雖然現在很多人在用,本身其實毫無意義。
  • 「明日黃花」與「明日之星」
    「明日黃花」與「明日之星」作者:陳益林在900多年前,蘇東坡在《九月次韻王鞏》一詩中那次瀟灑的揮毫,留下了「相逢不必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的詩句。可惜他的後輩們大多不怎麼讀書,卻偏喜歡附庸風雅,一不小心就將「明日黃花」掉包成「昨日黃花」。於是一切過時的或無價值的東西統統叫作「昨日黃花」。黃花錯拾,一時紛紛,大有假作真時真亦假之勢,真應了王朔那句話——無知者無畏!終於有有識之士拍案而起,挺身而出,引經據典,力批眾謬,還「明日黃花」以本貌。
  •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這事物已經過時了,是明日黃花了。」「那女人年輕時好看,現在是昨日黃花了……」我們是不是常常聽到這樣的言調。這就讓人感到奇怪,怎麼這兩個詞長得這麼像,「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昨日黃花」這詞本就不存在,是後人對「明日黃花」的誤用。為什麼這樣說呢?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 「明日之子」「明日黃花」,「明日」到底指哪日?用錯可真尷尬了
    近日新一季《明日之子》又要開播了,聽一下這名字,就知道有著美好的寓意:指的是有光明未來,將來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這裡的「子」,應該是男子的意思。也經常聽到一些祝福的話,如「祝你明天會更好」等,是不是說,「明日」都是指美好的未來呢?
  • 《中國詩詞大會》李清照朱淑真蘇軾都愛黃花,董卿蒙曼酈波笑了
    A: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昨日黃花蝶也愁。B: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今日黃花蝶也愁。C: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董卿董卿:呵呵,這道題出的很有意思,昨日黃花,今日黃花,明日黃花,其實考的就是這個點。酈波:哈哈,對。
  • 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是什麼花?到底有多瘦?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首先我們要鬧明白這首詞中的「黃花」到底是什麼花!生活中常見的黃色的花大約有以下3種:黃花菜—餐桌美食;油菜花—食用油植物;菊花---黃菊花; 那麼,這裡的黃花到底應該是什麼花呢
  • 古代沒有出嫁的女子叫作「黃花閨女」,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
    像是"令公子"、"令千金"、"久仰"等等,聽起來也顯得文雅許多。對於不同身份,也有各種的稱謂,砍柴的叫"樵夫";學生叫"仕子";喪妻者叫"鰥夫"。有一個稱呼大家都很熟悉,便是我們常說的"黃花大閨女"。沒有結婚的女子才能得此"雅號"。很多朋友肯定會感到疑惑:為何女子要被稱為黃花呢?
  • 「黃花閨女」一詞是怎麼來的?到底跟黃花有無關係?
    黃花閨女一詞是怎麼來的?到底跟黃花有無關係?現代人將未出嫁的少女稱為「黃花大閨女」,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黃花閨女」的稱謂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宋武帝時期。據宋代史料《太平御覽》記載:這年新春的人日(農曆正月初七),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一起嬉戲。玩了不大一會兒,壽陽公主就香汗津津,嬌喘不止,遂臥在含章殿簷下小憩。此時正是梅花凋謝的時候,一陣輕風吹來,幾朵黃色梅花落到壽陽公主額頭。由於汗水未乾,落梅花瓣拂拭不去,留下淡淡的五出花痕。使壽陽公主更顯嫵媚。這時湊巧皇后見了,覺得十分好看,如果擦掉這些花痕,真是有些可惜,便告訴公主要保留幾日。
  • 你們聽說過「一枝黃花」嗎?千萬不要錯採成加拿大一枝黃花!
    還是周杰倫歌裡的「故事裡的小黃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枝黃花」。沒錯,他的名字就叫一枝黃花。這個名字不知是誰取的,聽起來特別蠢。就好像有人問「這是什麼花?」你回答「這是一枝黃花」。人家一定用鄙夷的眼光看著你,內心OS:難道我不知道這花是黃色的?但是確確實實他就叫一枝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