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黃花」什麼意思?來自蘇軾的趣詩,讀懂再不會說成昨日黃花

2020-12-14 美詩美文

在平時的生活中,有不少亂用成語的現象。比如成語「望其項背」,出自明代文人朱有燉的《三度小桃紅》,本意是指雖然有一定差距但還是趕得上的,並不是很多人誤以為的趕不上。同樣常被用錯的成語還有「耳提面命」,很多人都覺得它是指一個人頤指氣使、為人傲慢,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出自《詩經》的褒義詞,是形容一個人對晚輩或者下屬的熱心教誨。

本期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常被用錯的成語,叫做「明日黃花」。很多人不但理解錯了還經常亂用,將它說成了「昨日黃花」。其實古代從來沒有「昨日黃花」的說法,這不過是大家誤解「明日黃花」的意思後衍生出的一個錯詞。

那麼」明日黃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個成語出自蘇軾的七言律詩《九日次韻王鞏》,只要讀懂了這首詩就再也不會說成是」昨日黃花「了。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首詩:

《九日次韻王鞏》北宋.蘇軾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從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蘇軾寫這首詩是在一個重陽節,當時41歲的他和好友王鞏一起賞菊喝酒。從詩題中的「次韻」二字來看,當時是王鞏先寫了一首詩,蘇軾一時有感用這首詩來回他。從詩的語句上來看,這首詩其實用了李白的口吻,詩在出現了幾次對李白詩的化用。而且詩中的詼諧和幽默,包括「且容老子上南樓」一句,都充滿著李白式的戲謔。

首聯模仿的是李白的《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當日和朋友喝完酒後在這首詩中寫道:「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只不過蘇軾對朋友說的是:「我喝多了要睡了,但你還可以繼續喝」。

次聯也是模仿李白。李白在《秋浦歌》中用一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來形容自己的愁苦,蘇軾在這首詩成功地借用。「鬢霜饒我三千丈」其實是一語雙關,既是形容自己的愁苦很長,也是為了表達對對敬仰。畢竟自己都愁白了頭,但寫的詩還差了王鞏一百籌。

頸聯蘇軾發揮自己的疏狂本色,以「老子」的稱呼入詩,表示自己將來還要和對方南樓一聚。需要注意的是「老子」的稱號在古代並沒有佔他人便宜的意思,只是一種戲謔之語。

最後一聯則提到了「明日黃花」,勸對方今日要喝個一醉方休。因為寫此詩時是重陽節,古代一直有重陽觀菊的風俗,並且他們認為菊花自重陽過後就將慢慢枯萎,不再具有觀賞價值。所以「明日」說的就是重陽節之後的日子,而明日黃花指的是今後會過時的東西,和昨日沒有半點關係。畢竟就菊花而言,重陽節昨日的菊花正怒放著呢!

通讀蘇軾這首趣詩,看似只是信手拈來之作, 但卻飽含著對好友的一片深情。在理解完詩意之後,相信大家不會再用錯「明日黃花」這個成語了。

相關焦點

  • 到底是「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千萬別搞錯了!
    (《國際金融報》2000年8月2日)又如:「經濟搞活了,時代進步了,什麼外匯券僑匯券早就是昨日黃花,什麼站立式服務自選式超市到處都是。」錯拿「昨日黃花」當「明日黃花」的例子比比皆是。「昨日」可以替代「明日」嗎?能輕易的忽略這一字之差嗎?答案是:絕對不能!
  • 到底是「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呢?
    今天呢,說一下「明日黃花」這個詞。其實這個詞很容易說成「昨日黃花」。因為這個詞的原意是說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比喻意是說過時了。既然過時了,正常思維習慣,用「昨日黃花」不正好嗎?可查閱典籍後大峰才知道,這個詞還真不能用「昨日黃花」。這個要從蘇軾的 《九日次韻王鞏》的詩說起。
  • 「明日黃花」和「昨日黃花」到底有何區別?很多大學生都理解錯了
    很多大學生都理解錯了今日筆者在學校餐廳吃飯,聽到鄰座幾個學生在聊天,突然聽到一個嗓門比較大的男學生說「XXX已經是昨日黃花,根本不值一提」,筆者一聽「昨日黃花」這次,頓時疑惑起來,自古以來都有「明日黃花」的說話,哪怕是書面上也有「明日黃花」這樣的詞語,但是「昨日黃花」這個此,筆者卻有些疑惑,什麼時候出了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成語知識|「明日黃花」,並非「昨日」!
    「明日黃花」常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有些人對這個詞一知半解,以為「昨日」才代表過去時,用「昨日黃花」才能比喻過了時的事物。所以,在平時我們經常看到有人錯把「昨日花」當「明日黃花」。可是,「昨日」與「明日」一樣嗎?這一字之差,意義卻有了很大的不同。
  • 「明日黃花」和「昨日黃花」
    本來漢語中只有「明日黃花」這個成語,但不知從何日起又冒出一個「昨日黃花」來了。於是,這兩個成語竟有了「競爭」之勢,甚至有人提出依「從眾」原則,立「昨日黃花」,廢「明日黃花」之建議。這就不免引起一番討論。「明日黃花」這個成語來自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筆下。
  • 「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這個成語你用對了嗎?
    首先,在很多習慣的用語和書寫上,因為民間訛傳以後,漸漸失去了原來的意思,或者另外一個跟原文看起來相差不大,又說得特別順口的詞語和成語就難免習慣性的失誤,而形成大眾慣性。那麼「明日黃花」有沒有?它出自哪裡呢?黃花是什麼花。
  •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不要再用錯了!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不要再用錯了!成語:「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許多人一用就錯!「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為何是「明日黃花」?張可久的「蝶愁來明日黃花」其實是化用了北宋詩人蘇東坡的「明日黃花蝶也愁」。「明日黃花蝶也愁」一句出自其《九日次韻王鞏》詩: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
  • 「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語有什麼區別?
    就比如「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從字面上看,兩詞之間只有一字之差,而且都有「黃花」二字,注意此處黃花並不是指黃花菜而是指超凡脫俗的菊花。看似區別不大的兩詞卻大有不同,因為昨日黃花這詞本就不存在,是後人對明日黃花的誤用,所以昨日黃花一詞雖然現在很多人在用,本身其實毫無意義。
  •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許多人張口就錯!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許多人張口就錯!所謂成語,乃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為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 「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搞錯了
    我們時常聽人說,XX事物已經過時了,是昨日黃花了。又有人說,你看那個女人,年輕時多好看啊,現在也老了,是明日黃花了。這就讓人感到奇怪,怎麼這兩個詞長得這麼像,「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昨日黃花」是「明日黃花」的文盲版,這就跟有人把「閾值」寫作「閥值」一樣。正確版本只有「明日黃花」一個詞,出自蘇東坡的詩。《九日次韻王鞏》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
  •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這事物已經過時了,是明日黃花了。」「那女人年輕時好看,現在是昨日黃花了……」我們是不是常常聽到這樣的言調。這就讓人感到奇怪,怎麼這兩個詞長得這麼像,「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昨日黃花」這詞本就不存在,是後人對「明日黃花」的誤用。為什麼這樣說呢?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 《中國詩詞大會》李清照朱淑真蘇軾都愛黃花,董卿蒙曼酈波笑了
    辛棄疾有「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張可久有「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元代白樸有「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偉大的毛主席有「戰地黃花分外香」,等等等等。《醉花陰·黃花謾說年年好》宋代:辛棄疾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 到底是「明日黃花」還是「昨日黃花」?來聽聽當代兩位專家的解讀
    詞中「明日黃花蝶也愁」句,曾聽到不少人誤為「昨日黃花」。記得在第三季詩詞大會的第九場比賽上,就出現過東坡先生的這闕詞。當時的點評嘉賓酈波老師曾這樣點評:「明日黃花」大家老以為是「昨日黃花」。其實蘇東坡寫的是「明日黃花」。意思是說過了重九之後,大家都不去管菊花了,連風都不去理他了。
  • 明日黃花變昨日黃花 重振國學有必要
    有一次授課,孫先生將一個字讀錯了,結果在院系調整中被人說他不夠水平,調去南充師院任教了,一直未能重回川大。但是,你看現在的一些學生,甚至包括博士生導師,張口閉口胡言亂語,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現在學生上網成「瘋」,成天只幹兩件事:上網聊天和打遊戲。我專門問過一個研究生:「天遠地遠地聊那些東西有啥子用?」他沒有說出個究竟。這種狀態咋個重振國學?
  • 「明日黃花」與「明日之星」
    「明日黃花」與「明日之星」作者:陳益林在900多年前,蘇東坡在《九月次韻王鞏》一詩中那次瀟灑的揮毫,留下了「相逢不必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的詩句。可惜他的後輩們大多不怎麼讀書,卻偏喜歡附庸風雅,一不小心就將「明日黃花」掉包成「昨日黃花」。於是一切過時的或無價值的東西統統叫作「昨日黃花」。黃花錯拾,一時紛紛,大有假作真時真亦假之勢,真應了王朔那句話——無知者無畏!終於有有識之士拍案而起,挺身而出,引經據典,力批眾謬,還「明日黃花」以本貌。
  • 「明日之子」「明日黃花」,「明日」到底指哪日?用錯可真尷尬了
    近日新一季《明日之子》又要開播了,聽一下這名字,就知道有著美好的寓意:指的是有光明未來,將來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這裡的「子」,應該是男子的意思。也經常聽到一些祝福的話,如「祝你明天會更好」等,是不是說,「明日」都是指美好的未來呢?
  • 開心一刻:老師:小明,解釋一下昨日黃花的意思……
    編輯來自愛講笑話的時尚文化周刊:室友是個嬰兒肥型的可愛女孩,晚上睡覺腳被蚊子叮了,於是整隻腳都腫起來了,軍訓的時候只能脫了鞋坐在一旁。輔導員聞訊前來探望,驚訝的問:這腳怎麼腫成這樣了?女孩弱弱的挪過另外一隻:老師,是這隻!
  • 李清照說「人比黃花瘦」,黃花是什麼花?和「黃花閨女」一樣嗎?
    黃花到底何指?一直都比較有爭議。比如李清照說:「人比黃花瘦」,有人說,「黃花」指的就是黃花菜,因為我們吃的黃花菜都是瘦長形的,形容人的身體瘦弱,沒精神,可真的如此嗎?黃花菜另外,民間稱未出嫁的女孩子是「黃花大閨女」,為什麼是「黃花」閨女?為什麼不是桃花、杏花、或者是玫瑰、牡丹什麼的?這個「黃花」又是什麼花?
  • 古代沒有出嫁的女子叫作「黃花閨女」,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一個稱呼大家都很熟悉,便是我們常說的"黃花大閨女"。沒有結婚的女子才能得此"雅號"。很多朋友肯定會感到疑惑:為何女子要被稱為黃花呢?難道黃花不應該值得是遲暮之年的老婦人嗎?"黃花閨女"的起源。久而久之,人們便用"黃花閨女"形容未出嫁的姑娘。當時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句小詩,"今朝白面黃花姐,明日紅顏綠鬢妻"。用黃花形容未出閣的少女,一方面富有代表性,讓人看到妝容便知對方尚未出嫁。若是遇到心儀的姑娘,看到對方依舊單身,還有求愛的希望。
  • 「黃花閨女」中的「黃花」是什麼花?來源於梅花妝
    眾所周知,黃花閨女指未婚女子,即處女。那詞語中的「黃花」本來指什麼呢? 其實,這裡的「黃花」既指臘梅,又指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