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3月,香椿這一時令蔬菜「意外」接替車釐子,成為新一代的網絡「炫富標誌」。昨天上午,微博上「香椿自由取代車釐子自由」話題的閱讀量達到2.7億,網友們更是紛紛感嘆「餐桌上的愛馬仕」、「比肉還貴」、「嚇得我趕緊回老家保護香椿樹」……
有網友甚至做了一個換算表:1斤香椿的價格等於39隻小龍蝦,等於26隻皮皮蝦,等於10隻鮑魚,等於2隻大閘蟹,等於1隻波士頓龍蝦……
有人說這是段子?實際上,這是現實!
△圖為超市裡的香椿。中新網 任思雨 攝
一兩一兩賣,價格堪比波士頓龍蝦
近日,成都市民劉先生去家附近的菜市場買菜,看見新鮮的香椿上市,便順手拿了兩小捆。沒想到的是,在收銀臺付錢時並被詢問:「你確定要這麼多嗎?」原來,今年香椿8.5元/兩。
原本只是「爬上樹隨便採摘」的野菜,如今在超市裡搖身一變成昂貴蔬菜。香椿真的賣這個價嗎?
記者帶著疑問來到超市,只見一家蔬菜超市內,幾捆香椿擺放在貨架上。超市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香椿40元/斤,今年最貴的時候賣到120元/斤。每天就只擺放一兩斤香椿,有時還賣不完。
這還不是最貴的價格,在電商超市上搜索「香椿」,100克香椿的價格多在20元左右,所以,1斤香椿跟1隻波士頓龍蝦價格相當。某電商平臺上商家售賣的香椿高達213.99元/斤。
不過,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山東青島香椿的價格是40元一斤,湖北孝感在網上購買的價格也40多元一斤。在河南駐馬店,由於當地農村多數農戶家裡都有香椿樹,當地生活的鄭潔告訴記者,現在超市裡賣的香椿價格是17-18元一斤。
△圖為香椿。中新網 謝藝觀 攝
「菜中貴族」,香椿為什麼這麼貴
「香椿每年只能收一次,『物以稀為貴』,價格貴些也是常理。」這是一些喜歡購買香椿消費者的看法。
香椿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漢代時就遍布大江南北,唐代、明代、清代都曾將香椿列為貢品。
在藥用價值上,《本草綱目》稱「椿葉香甘可茹」。蘇軾曾盛讚:「椿木實而葉香可啖」。明代謝肇淛的《五雜俎》則稱「燕齊人採椿芽食之以當蔬」。清代美食家袁枚,也曾在《隨園食單》中記載了香椿頭拌豆腐,「到處有之,嗜者尤眾。」
到了現代,香椿因為獨特的香氣,依然深受很多人的喜愛。寧波的一位菜攤攤主周師傅告訴記者,「香椿是開春最貴的蔬菜,老寧波都知道行情的。前幾天價格更高,這幾天每天一個價。本地香椿上市後,還有一波好價格可以賣。」不過他也表示,因為東西貴,進價也高,賣香椿也就是應個景,說不上能賺多少。
一名超市工作人員則表示,今年香椿大約在一周前上市,大多來自雲南、四川等地。香椿保鮮時間較短,一般摘下來3天肯定壞掉了,在售的都是空運過來的,而且需要冷鏈支持。
其實,就往年供需和價格走勢情況來看,受氣溫差異影響,一些地方的香椿發芽早、先上市,價格自然貴些。而等到旺季時候,香椿大量上市,供應跟上,價格就會降低。
△用香椿製作美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價格不菲,純野生野菜受追捧
每年3月至5月,是野菜最多的季節,常見的春季野菜品種多達四五十種。
不只香椿是「貴族菜」,記者在菜市場、超市以及電商平臺看到,蒲公英、小苦菜、野藜蒿等野菜價格也是不菲。
在北京的一家超市裡,蒲公英達到了21.6元/斤,小苦菜達到了21.48元/斤。在某外賣平臺的一家蔬菜店裡,250克的紅莧菜要72.99元,常吃的茼蒿也要27.6元一斤。
「現在愛吃野菜的人還挺多的,像我家閨女就愛吃薺菜餡的餃子。但一些野菜價格太貴就只能不吃了,吃點便宜的還是可以的。」家住河南駐馬店的李林說。
目前,市場裡的大部分野菜為人工大棚種植。如薺菜、馬蘭頭等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早已成為常規菜種。不少酒樓、餐廳供應的野菜大多也是人工種植的。
純野生野菜的價格比人工種植的要貴一成左右,目前真正從田頭挖來的野菜量並不多。
「現在越來越多的菜農開始人工種植野菜,慈谿、鄞州、奉化等地均有大棚種植。人工種植的野菜在大棚裡生長,而且上市周期比野生的要長很多。」寧波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黃芸萍告訴記者。
針對野外採挖野菜,黃芸萍表示,要儘量避開路邊、田頭等易汙染地塊。有的野菜生長在垃圾堆或者河道附近,這些地方土肥,長得茂盛,但由於長期生長在汙染地帶,很難清洗乾淨。在食用野菜前,要養成用水浸泡野菜的習慣,並洗淨。不認識的野菜最好不吃,尤其是野生蘑菇,以免食用後中毒。野菜最好是現採現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鮮,清香味散發殆盡,營養成分也會減少。苦味野菜有解毒敗火作用,但過量食用會損傷脾胃。
大家都愛看
200崗位虛位以待 西湖大學最大規模全球「攬才」
浙江發行全國首支地方政府櫃檯債券 面向個人和中小投資者,100元起購
「不敢說苦,孩子比我更辛苦!」大雨街頭,單親爸爸抱著3歲女兒送外賣
來源:浙江在線綜合人民日報、長沙晚報、中新網、中國寧波網等
責編:侯瑋
見習編輯:江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