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年四季的變化和地球公轉有何關係?

2020-12-21 科學黑洞

明天就是12月22日今年的冬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點會達到南回歸線,那是太陽直射點距離我們最遠的地方。明天將會是北半球一年中夜最長晝最短的時刻,北極圈內出現極夜,南極圈內出現極晝,也是從明天開始數九寒天就要來臨了。

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周,地球上會出現一年四季的變化,而地球自轉一周,地球上會出現晝夜交替。要想知道地球公轉是如何影響地球上一年四季的變化,首先要知道幾個關鍵點,這些都很簡單,高中的地理知識,簡單來說一說。

首先就是太陽直射點的問題

太陽內部發生核聚變,輻射出的能量來到地球表面,但是地球上各點接收到的輻射能是不同的,這就導致了地球上不同區域的溫度不同,這就是季節變化。而接收到的輻射能多少,就決定了處於什麼季節。

而地球上接收到輻射能最多的地方溫度就比較高,這個點就被稱為太陽直射點,它就是地心和日心連線和地球表面的交點,這一點所在的經線上是正午12時。

其次是地軸傾角的問題

我們要知道地軸如果垂直於黃道面,那麼太陽直射點就會一直在赤道之上,那麼地球的公轉就不會導致四季變化。地球上的溫度赤道上會最高,之後向兩極溫度逐漸降低,到極點就是溫度最低的。

但是因為地軸存在傾斜角,地軸垂直於赤道面,而赤道面和黃道面存在著夾角為23°26'。就是因為這個夾角的存在,會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的移動,這就導致了地球上一年四季的變化。

太陽直射點往返移動

一年中有四個重要日子春分3月21日左右、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之上,每年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每年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

隨著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就是地球上一年四季的更替,太陽直射點處地球接收的輻射能就比較高。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

相關焦點

  • 一年有356分日出,地球的公轉才有了春夏秋冬
    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徵地球圍繞著太陽運動(自西向東)就是地球的公轉,地球自己轉,就是自轉,區別記憶簡單易懂。地球公轉軌道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形軌道,1月初為近日點,7月初為遠日點,現在2020年1月,地球正位於太陽的最近的位置。公轉的方向依然是自習向東,北逆南順。
  • 地球公轉一周有四季變化,那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是否也有變化呢?
    地球形成四季的原因是在傾斜自轉軸的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在不同位置陽光直射的區域變化所導致的,如下圖:地球公轉與四季需要指出一下的是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了解了地球四季的成因以後我們來簡單了解下冰川期,整體上的冰川期和地球獲得的太陽光總量有關,有兩個原因會導致冰川期:一、太陽活動的低潮期,比如蒙德極小期內太陽總的能量釋放減小會導致地球變得寒冷,繼而導致冰川期的出現二、地球本身的原因,比如火山噴發導致巨量遮蔽天空的塵埃,導致地面獲得陽光總量降低!
  • 地球的自轉、公轉與四季成因和二十四節氣到底有什麼關係?
    地球繞自轉軸的旋轉稱為「地球自轉」。自轉軸比較穩定地指向北天極,自轉一周約23小時56分,稱為一個恆星日。由於潮汐摩擦,地球在100年內自轉大約減慢2毫秒。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旋轉的。天體的東升西落和地球的晝夜更替現象就是這種自轉產生的結果。
  • 地球繞太陽有一年四季,大陽繞銀河系有什麼?
    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圍繞著太陽轉,而太陽系則圍繞著銀河系銀河系轉,地球圍繞太陽一周需一年的時間,但是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一周,需要約2.5億年的時間。太陽是太陽系的核心,它佔據了太陽系絕大多數的質量,太陽系的其它天體,都在太陽的強大引力作用下圍繞著太陽運轉,而太陽本身既有自轉,也有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公轉。太陽的自轉周期目前的說法還不一致,有說25天的,也有說27天的,對於太陽的公轉周期也是一樣,目前還不能確定,有說2.5億年的,也有說2億年的。
  • 高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二)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①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軌道等方面的規律和特點。②了解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係,理解黃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導致的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1.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規律和特點2.黃赤交角的形成3.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二、教學方法及手段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施教之初,在於得法。所以要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應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由於本節難點多,而且較為抽象,如果應用傳統教學,不太便利,所以運用了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 地球四季的變化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和地球離太陽的遠近有關係嗎?
    其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決定了晝夜和四季的變化。地球人幾乎都知道,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公轉一周為一年,然而,地球圍繞著太陽轉的軌道並不是看上去的正圓形,而是一個橢圓形。太陽的位置就在橢圓形的一個焦點上 那由於這個焦點和橢圓形的中心點並不是一個點,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就會出現遠近之分。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那是因為地球繞著自轉軸自西向東轉,從北極點上空來看地球是在逆時針旋轉,而從南極點來看地球則是在順時針旋轉。可見,旋轉方向也是相對而言的,描述時需要有參考系作為依據。●宇宙中天體的旋轉現象1,天體的旋轉分為自轉和公轉。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比如說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在做著複雜的運動,一方面地球自身在進行自轉運動,同時又在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還和整個太陽系一起在繞著銀河系中心做繞轉運動,當然整個銀河系也在運動之中。地球的公轉運動地球的運動是所有運動的複雜合成,其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兩種最基本的運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地球的公轉運動。
  • 地球公轉一圈需要365天,太陽公轉一圈需要多久?
    相信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都會被宇宙的各種奇特景象所震撼和吸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無數的天體,它們非常有秩序地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除了少數小行星可能偶爾調皮脫離自己的軌道之外,大行星的運行基本都非常穩定。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我們站在地球上無法感知到地球的運動。可是站在太空中,你就會發現地球除了自轉之處還在圍繞太陽公轉,而且速度都非常快。
  • 地球繞太陽一年四季,太陽繞銀河系有影響嗎?
    首先,地球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時始終保持了一個66.34度的偏角,也就是說它是傾斜的繞太陽公轉,這就使太陽直射光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地球上不同地方接受太陽熱量隨著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季節差異。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地球公轉的方向、周期和產生的現象
    地球公轉的方向、周期和產生的現象     地球公轉:     地球圍繞太陽自西向東的旋轉成為公轉,周期為365.25天。     黃赤交角: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稱為黃道,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同時進行,黃道和赤道之間的夾角始終為23°26′,黃赤交角的存在決定了地球四季的變化。     回歸線:     地球上南、北緯23°26′的兩條經緯圈。
  • 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月球的自轉還是繞地球的公轉
    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這是螞蟻莊園12月18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2月18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  月球的自轉  月球繞地球的公轉  答案:月球繞地球的公轉  小夥伴們快去領小雞飼料吧!  以上就是12月18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答案。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公轉》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地球的公轉》,下面我將圍繞教材分析、目標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四方面對本節課進行分析、闡述。,請各位評委評議指正。一、教材分析地球的運動包括兩方面內容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的公轉是地球自轉的延伸,也為以後深入學習地球的運動奠定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 如果地球來到火星位置,會發生哪些變化?地球一年將變成687天
    如果地球來到火星位置,地球上會發生怎樣變化,是否也會變得像現在火星那樣貧瘠荒蕪,所有空氣被超強太陽風帶走,所有海洋被蒸發一空?當地球真來到火星軌道,地球氣候的確會發生劇變,但地球生命不至於全部被毀滅。當這種情況發生後,地球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 網友問: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是多少公裡?
    克卜勒定律告訴我們,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實際上這個橢圓的偏心率e只有0.0549,非常接近標準圓,橢圓軌道的半長軸a=1.496億公裡,半短軸b=1.4958億公裡。利用橢圓周長的近似公式,可以粗略計算出地球軌道的周長C:C≈2πb+4(a-b)=9.4億公裡;和標準圓的周長,誤差不到萬分之二,地球圍繞太陽一圈是一個恆星年,等於365.25636天,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29.683km/s。
  • 地球自轉、公轉運動方向是如何定義的?為什麼佛說極樂世界在西方
    說佛教說西方極樂世界,可地球是自轉的。地球上的西方這個方向也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哪裡才是佛教的西方呢?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理解地球運動的方向(自轉和公轉)為自西向東是怎麼定義的!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地理知識一、地球上的方向1.南北方向地球上的南北方向由經線方向確定,即我們定義(規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驚人,為何我們感覺不到?
    人感受不到地球的自轉公轉,主要原因是相對於地球的體積來講地球轉的太慢了,角速度太低。自轉一圈需要一天的時間,公轉一圈更是需要一年。宇宙中有些中子星一秒鐘能自轉好幾百圈,如果地球的自轉角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人就能感受到地球的自轉。
  • 地球一天長度的變化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觀測技術在20世紀取得了巨大進步,觀測精度也不斷提高,據此天文學家確認了地球自轉速度並非恆定,而是不均勻的,世界時的傳統概念被打破。通過進一步研究,人們發現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共分為三種:長期變慢、不規則變化和周期變化。
  • 《宇宙探索》地球繞太陽有一年四季,大陽繞銀河系有什麼?
    太陽從誕生至今,已經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了20圈了,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四季之分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引起的,那麼在太陽繞銀河系的中心公轉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呢?
  • 地球有自轉,公轉,那為什麼在地球看北極星會一直指向北方?
    地球有自轉,公轉,那為什麼在地球看北極星會一直指向北方?這個問題談了幾次,再簡單明了的說一下。地球自轉有一個自轉軸,就像一個有一根軸的皮球,人類把這個橫穿地球看不見的軸穿過地球的地方稱為南北極。這根軸一直虛擬的指向天空遙遠的地方,那裡有一顆星星,人類就把他命名為北極星。這樣地球每天都轉一圈,其餘不在軸上的星星看起來就像圍繞著地球轉,北極星就一直在軸上,被北半球的人們所看到,古代就成了人類指明方向的一顆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