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公轉運動方向是如何定義的?為什麼佛說極樂世界在西方

2021-01-20 科學傳美

最近經常在網上被問到這個問題。說佛教說西方極樂世界,可地球是自轉的。地球上的西方這個方向也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哪裡才是佛教的西方呢?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理解地球運動的方向(自轉和公轉)為自西向東是怎麼定義的!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地理知識

一、地球上的方向

1.南北方向

地球上的南北方向由經線方向確定,即我們定義(規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通過地軸的平面與地球表面的交線為一個經線圈,地球的南北極點將所有經線圈都分為兩條經線,每條經線都是一端連接北極點,另一端連接南極點,所以沿某一經線向北極點表示方向向北,向南極點表示方向向南,北極點和南極點分別表示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由於地球上每條經線都是半圓(理論上),所以同時也說明地球上的南北方向是曲線(弧形)方向,有限方向(南北極為端點)。

2. 東西方向

地球上的東西方向由緯線方向確定,緯線是指垂直於地軸的平面與地球表面的交線,理論上,為一圓圈(南北極為一點),其中最大的緯線圈為赤道,緯線延伸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平行。在同一緯線圈上,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即為向東,相反即為向西。由於緯線是一個圓圈,所以在地球上向東或向西都可以繞地球轉圈,所以地球上的東西方向是環形(圓)方向,無限方向(永無終點)。

3.其他方向

當東、南 、西、北方向確定後,其他如東北、西南或東偏北、西偏南等方向就容易確定了。(如圖)

從以上的方向的定義中可以看出,西方是一個相對的方向,其一旦脫離地球及其定義的坐標系,西方幾乎就沒意義或不存在了

二、地球自轉

1.自轉軌道

地球繞其地軸的旋轉叫自轉,其自轉軌道面叫赤道平面。

2.自轉方向

地球的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這是約定成俗的。實際上,是先有地球的自轉方向,後有地球的東西方向,即規定地球的自轉方向就是地球上向東的方向,即地球的自轉就是自西向東自轉,這是不容也沒有必要討論的。如最開始的那張圖:圖中箭頭方向表示自西向東,也表示地球自轉方向,二者是一致的。

西方到底在哪裡?這個問題對於當時宣講的釋迦文佛來說其實根本就不是問題。佛法早知道方向這個概念是個虛幻的東西,不斷變化的。在《長阿含經》中有一段專門講述這個方向問題:

此閻浮提日中時,弗於逮日沒;拘耶尼日出,鬱單曰夜半;拘耶尼日中,閻浮提日沒;鬱單曰日出,弗於逮夜半;鬱單曰日中,拘耶尼日沒;弗於逮日出,閻浮提夜半。若弗於逮日中,鬱單曰日沒;閻浮提日出,拘耶尼夜半。閻浮提東方,弗於逮為西方;閻浮提為西方,拘耶尼為東方;拘耶尼為西方,鬱單曰為東方;鬱單曰為西方,弗於逮為東方。

為啥佛在那時候不講講地球自轉,公轉什麼的。這個可能就是涉及到一個因機說法,隨順眾生的教學理念。在2千多年前,人們思想裡沒有這些概念。如果用地球自轉公轉,很可能被人當神經病的,所以,為了說明問題,只好用一些權說或者老百姓能聽懂的詞語。

三、地球公轉

1.公轉軌道

地球自轉的同時也在公轉,其公轉軌道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地球繞日公轉軌道面叫黃道平面。

2.公轉方向

公轉黃道平面

從黃北極上空向下看,地球在黃道上沿逆時針方向繞太陽公轉。

自轉和公轉的夾角示意圖

但實際上,由於地球自轉軌道面(赤道平面)與公轉軌道面(黃道平面)並不重合。而是存在23°26′的夾角。所以,地球的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應該是不一致的。

所以在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的前提下,地球公轉方向亦為自西向東的說法是有爭議的。可以這麼認為,地球的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地球的公轉方向大體上也為自西向東。當然,地球公轉方向實際應該是:從冬至經春分到夏至為向東→東偏北23°26′→向東的方向運動,從夏至經秋分到冬至為向東→東偏南23°26′→向東的方向運動,循環往復。

《大智度論》記載的一段問答。問說,其實佛法中沒有所謂的方向,那麼為什麼說東方什麼佛,西方什麼佛,南方什麼佛,等等。說有十方諸佛,菩薩呢?回答說:這是為了隨順世俗。就是說為了讓聽法的人容易理解、明白。我順著你說吧。

接著又論述:一切方皆東方,皆南方,皆西方,皆北方。汝言日出處是東方,日行處是南方,日沒處是西方,日不行處是北方,是事不然!《大智度論》後面還說了一句:方但有名而無實。

看了如上兩段經論,期望能從哲學的角度來進一步加深對方位的認識和理解

四、結論

1. 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2. 地球繞日公轉方向:從冬至經春分到夏至為向東→東偏北23°26′→向東的方向運動,從夏至經秋分到冬至為向東→東偏南23°26′→向東的方向運動,循環往復。

3.方向的相對性,

相關焦點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的太陽轉,這屬於公轉;而月亮、地球、太陽等星球,其自身都在繞著一個假想的軸旋轉,這屬於自轉。那麼天體為什麼會旋轉呢?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就讓我們通過地球的旋轉來揭秘這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旋轉?
  • 高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二)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①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軌道等方面的規律和特點。②了解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係,理解黃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導致的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1.通過教具(地球儀)和多媒體動畫演示,讓學生根據課文來分析、歸納、比較地球自轉與公轉兩種運動。2.藉助多媒體動畫,結合課本插圖來解釋說明黃赤交角的形成3.運用多媒體動畫「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讓學生理解並掌握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
  • 為什麼行星的自轉方向不一樣?
    現在我們都應該了解我們的太陽系的基礎知識,除了沿著軌道繞太陽公轉,還有八顆行星圍繞一個軸以特定角度自轉。但你知道嗎,在太陽系中,有一些偏遠的行星,他們與包括地球在內的大多數其他行星的旋轉方向是不同的。哪些行星以不同的方向旋轉?
  • 太陽系中為什麼包括太陽在內的大部分天體都是逆時針自轉和公轉?
    每一年、每一天,它們都會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地球在繞著南北軸自西向東旋轉!這就是為什麼在白天或者夜晚,我們看到所有天體都在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如果我們在地球北極的上空,俯瞰整個地球,我們會發現地球不僅在逆時針自轉,還會逆時針繞著太陽公轉!這個特例呢?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公轉》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地球的公轉》,下面我將圍繞教材分析、目標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四方面對本節課進行分析、闡述。,請各位評委評議指正。一、教材分析地球的運動包括兩方面內容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的公轉是地球自轉的延伸,也為以後深入學習地球的運動奠定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但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並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這也是為什麼我要用「大約」的原因。 我們發現地球的自轉周期平均來說要比24小時多一點點,所以從1972年開始,我們會在某個時間給世界時(也就是我們的鐘表)人為加上一秒鐘,來保證計時與太陽日的準確性。
  • 假如將西半球的土填到東半球,會影響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嗎?
    此問題中的幾個重要地理名詞(單元)為:東半球和西半球、青藏高原、「地球的重心」、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下面我們先來一一了解一下。3、「地球的重心」「地球的重心」這個詞在本題中應用的不科學也很不嚴謹,從重心的定義來看「在重力場中,物體處於任何方位時所有各組成支點的重力的合力都通過的那一點即為重心」,題主選擇的參照物就是地球本身,而地球的重心是地球的重力的作用點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比如說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在做著複雜的運動,一方面地球自身在進行自轉運動,同時又在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還和整個太陽系一起在繞著銀河系中心做繞轉運動,當然整個銀河系也在運動之中。地球的公轉運動地球的運動是所有運動的複雜合成,其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兩種最基本的運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地球的公轉運動。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自轉靠的什麼力量?原來宇宙中有個奇妙的定律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呢?感覺這個話題很籠統,確實也有點不好回答。據不可靠傳說,大物理學家牛頓,就是被「地球為什麼會自轉」給逼瘋的。經科學家們的研究推測,「太陽系」在成形之前,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塵埃「大餅」,在這個大餅中,各個行星自我形成之後,那麼,各大行星的公轉方向於,就是相同的。研究發現,地球是由各種氫、氦、以及超新星爆發噴射出的重元素塵埃、團塊凝結而成。而它又作為太陽系的一部分形成的,在自我凝結形成的過程,只要有很小的「交動量不平衡」,它就會產生「自轉」。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地球的自轉?
    為什麼我們無法觀察到地球自轉?這原因就像你無法看到腕錶上的分針轉動一樣。對於我們來說,它轉動得太緩慢了(但也僅僅是剛剛緩慢到難以察覺)。科學家在高氣壓或低氣壓系統周圍的雲的旋轉運動中可以找到地球自轉的跡象。由於地球自轉,颶風是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狙擊手在射擊時也同樣要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由於地球自轉,由槍射出的子彈在到達目標的位置時目標已經移動走了一點點。
  • 為什麼北極星總在地球的正北方向?實際上它是一個固定的「崗位」
    而在地球的星空中也存在著類似的現象,北極星千百年來一直都處於地球的正北方向,有天文學家將其看作是一個固定的「崗位」。在漫天的星空中,如果要找一顆千百年來古今中外都較為熟悉的星星,那應該是位於地球正北方的北極星了。在沒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古代,古人大多數時候都是靠北極星來指引方向,因此北極星也有個別稱叫「啟明星」。
  • 地球的自轉速度為什麼是變化的
    地球生來就是旋轉的。科學家推測,地球和太陽系的其他7顆行星都來自於46億年前的一個旋轉的氣體和塵埃雲團。雲團裡的物質顆粒自己也不停地旋轉,相互黏附在一起,最後形成體積較大的天體。今天,各行星繞太陽公轉的方向依然與初始雲團旋轉的方向一致。
  • 地球的自轉、公轉與四季成因和二十四節氣到底有什麼關係?
    地球繞自轉軸的旋轉稱為「地球自轉」。自轉軸比較穩定地指向北天極,自轉一周約23小時56分,稱為一個恆星日。由於潮汐摩擦,地球在100年內自轉大約減慢2毫秒。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旋轉的。天體的東升西落和地球的晝夜更替現象就是這種自轉產生的結果。
  • 地球自轉466米/秒,為什麼在地球上感覺不到地球在轉?
    地球就是繞著太陽在公轉的,公轉周期大概是365天左右,也就是1年。同樣地,其實太陽也在繞著銀河系的質心公轉。太陽的公轉速度大概是240千米/秒,公轉的周期大概是2.5億年。同樣地,銀河系也並非是不動的,銀河系也在繞著本星系群的質心運動,速度大概是千米/秒。
  • 眼睛可以看到地球自轉?傅科擺實驗,讓你看清地球自轉!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地球也是目前已知太陽系天體裡唯一存在生命體的星球。它圍繞著太陽轉,我們稱之為公轉,地球公轉以及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同時地球也會自轉,我們之所以可感受到太陽的東升西落,就是因為自轉造成的。
  • 地球有自轉,公轉,那為什麼在地球看北極星會一直指向北方?
    地球有自轉,公轉,那為什麼在地球看北極星會一直指向北方?這個問題談了幾次,再簡單明了的說一下。地球自轉有一個自轉軸,就像一個有一根軸的皮球,人類把這個橫穿地球看不見的軸穿過地球的地方稱為南北極。這樣地球每天都轉一圈,其餘不在軸上的星星看起來就像圍繞著地球轉,北極星就一直在軸上,被北半球的人們所看到,古代就成了人類指明方向的一顆星星。
  • 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時間會不會比現在慢十倍?
    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有了一年四季,地球圍繞自轉軸旋轉有了晝夜之分。於是,就有不少人想著如何讓一天的時間變得更長一點。比如,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比現在慢10倍,那地球上的時間過渡會不會僅為目前的十分之一?然而,我們很多人都只是主觀臆斷性的假想,而對時間的本質缺少基本認知。
  • 地球的自轉速度,是怎麼計算得出的?又是誰算出來的呢?
    不過,還是取決於你如何定義「速度」。早在亞里斯多德時代之前,許多希臘哲學家就已經知道地球是自轉的。埃拉託色尼(公元前三世紀的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被西方地理學家推崇為「地理學之父」)窮其一生,測量出了地球周長的精確數值。利用地球的周長和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可以計算出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儘管時間周期並不那麼準確。還有一種方法,即使不知道地球的周長,也可以計算出自轉的角速度。
  • 地球自轉速度每秒466米,為什麼地球上的人類一點都感覺不到?
    我們很容易發現,在宇宙中的天體大多數都是在自轉的,小到普通的衛星,比如:月球,大到銀河系都是如此。而且這種「轉」不僅有自轉,同時還有公轉。那麼問題來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可以達到466米/秒,為什麼在地球上的人感覺不到地球在轉? 天體為什麼都在轉?
  •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驚人,為何我們感覺不到?
    人感受不到地球的自轉公轉,主要原因是相對於地球的體積來講地球轉的太慢了,角速度太低。自轉一圈需要一天的時間,公轉一圈更是需要一年。宇宙中有些中子星一秒鐘能自轉好幾百圈,如果地球的自轉角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人就能感受到地球的自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