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瓷房子確實很美,我卻更喜歡梁啓超故居的溫馨

2020-11-02 徐霞客是我偶像

一、瓷房子

在天津,見到瓷房子的第一眼,就有一種驚豔的感覺:

放眼處,大樓通體被各色瓷片包裹,五顏六色,密密麻麻,還有各種精巧的造型。

一道波浪狀的「平安牆」將房子和外界隔開,牆是600個青紅花瓷瓶子壘成。

房頂上有一條彩帶般的骨瓷龍逶迤成「China」的字樣,有中國和瓷器的雙重含義。

這幢絕無僅有的貼瓷建築,它的含義已超越了建築,佇立在略顯陳舊的洋樓群中,如此離奇,如此璀璨…

瓷房子,已成為天津的網紅景點,遊人絡繹不絕。它被稱為"中國古瓷博物館",曾被評為「全球十五大獨特設計博物館」。

我進去參觀時,見裡面甚至連樓梯扶手都被瓷片粘滿,還有不少價值連城的瓷器、名畫等文物珍品。

當時,我並不了解瓷房子的「前世今生」,在參觀時,常有一種疑惑,作為瓷房子的主人,住在這樣的房屋裡,能舒服嗎?一年四季,觸手處盡皆冰涼,處處透著清寂寒涼,哪裡還有一絲家的溫暖?

後來才了解到,瓷房子的歷史其實並不長,它在「貼瓷」之後,就不再作為住宅,而只當作景點來招攬遊客,簡單講一下它的來歷:

瓷房子的前身是一棟歷經百年的法式老洋樓,20世紀20年代後期所建,為磚木結構的4層樓房,歐洲公館式建築,為折中主義建築風格。曾是民國外交家黃榮良的故居,自然,當年黃榮良在此居住時,它還不是如今的花哩胡哨風格。

後來,這棟建築一度淪為無人居住的危樓,一直到2002年,民間收藏家張連志買下了這棟舊宅,隨後,就在房子上大張旗鼓地「創作」了,他可能在滿足自己的一種瓷器情懷,沒辦法,有錢就是任性!

這種創作持續了五年,一直到2007年9月,瓷房子正式對外開放,馬上成為天津的地標建築。據說,先後用去7億多片古瓷片、13000多個古瓷瓶和4000多個古瓷盤碗,才成就了如此奢華的「瓷美樓奇」。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風光無限的瓷房子,在某種程度上,可能還有點篡改歷史文物的嫌疑。

二、梁啓超故居

參觀瓷房子之後,我去了意風區,兩地相距並不遠,也就一公裡左右吧。在梁啓超故居,我呆了有三個多小時,細細口味,對這個地方,我印象深刻。

其實,在洋樓雲集的天津,梁氏故居太普通了,二棟意式小樓,是梁啓超自己設計的,起名叫「飲冰室」。樓內設計簡單樸實,沒有繁華精巧的裝飾,木樓梯,天井,走廊,處處透著家庭的濃厚氛圍,這才是一個讓人嚮往的家的樣子,跟瓷房子完全是兩個畫風。房間很多,跟學生宿舍似的,通透明亮,看起來很實用。

我細看那些圖片文字介紹,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啓超九個子女,個個都是棟梁之才,名副其實的滿門俊秀,梁家的教育方式,實在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梁家子女,都曾在這座樓內生活過,這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我終於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房間了。可以想見,當年,在這座大樓內,是怎樣的歡聲笑語,煙火氣息,雖然每天都有聒噪和喧鬧,卻充滿了溫馨與和諧。

即便已是一個大家庭,但仍常有親戚家的孩子們長期來此生活,這很好理解,梁家的家庭氛圍,實在是太吸引人了。據孩子們回憶,梁家的晚飯,每次都要吃上一個多小時,梁啓超喜歡在飯桌上,給孩子們講故事,見聞等,這也是孩子們最嚮往的快樂時光。

梁氏故居,在我看來,它的含義同樣超越了建築,這是一座有溫度,有人氣的小洋樓,我愈發對它充滿了好感,久久不願離去。

我站在哪裡,浮想聯翩,梁家子女,實在是幸福的,是讓人羨慕的,他們有近乎完美的孩提時代。飲冰室歲月,肯定會是梁家子女最寶貴的人生記憶。在哪個動蕩的年代,他們能在此無憂無慮、身心健康地成長,成才。

三、梁家子女

簡單介紹一下梁家九個子女和他(她)們的成就:

四、梁家軼事

梁家「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背後離不開一位偉大女性的默默奉獻,她就是梁啓超的第二個夫人,王桂荃

梁啓超的第一個夫人是李蕙仙,她生有三個孩子,即長女梁思順、長子梁思成和次女梁思莊。其餘四子二女,皆為王桂荃所生。

王桂荃曾是李蕙仙的丫鬟,其出身與李蕙仙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且梁啓超堅守「一夫一妻制」,所以他納王桂荃為妾並沒有擺在明面上,無論王桂荃生多少孩子,她在梁家依然只是地位稍高一些的傭人。但王桂荃一直默默地為梁家付出,照顧梁家孩子,她聰明勤快,梁家的一切財務家事都由其經手照管。

1924年,李蕙仙去世。

1929年,梁啓超去世,臨終前,他將孩子們託付給王桂荃,此時,梁家幾個孩子還年幼。為了將孩子們培養成材,王桂荃不惜賣掉梁家產業,自己也出去打好幾份工賺錢,東挪西借,辛辛苦苦維持著梁家的生活。即便生活再艱難,王桂荃也堅持讓每個孩子完成學業。

讓她欣慰的是,梁家的孩子們個個成材,也都特別親近她,梁啓超曾讓孩子們稱呼她為「姨」或「姑娘」,但孩子們都一直喊她為「娘」。

梁思成,林徽因和王桂荃

兒女們有了成就,一個個先後離開了家,只剩王桂荃一人,獨自守著空蕩蕩的梁家…

1968年,王桂荃去世,在她的身上,集中了中國傳統女性的所有美德,她的一生,可敬可佩。

五、作者感悟

時光流逝,歲月變遷,人來了一撥又一撥,來了又走,走了又來。

唯一不變的是這梁氏故居,靜靜佇立,默默守候,如果它有靈性,它一定會在懷念,懷念那曾經的一大家子人,懷念那曾經的喧鬧和歡笑,一年,一年,又一年…

梁啓超故居,實在是一個值得讓人細細品味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天津瓷房子和它的主人
    ▲瓷房子已成為天津文化旅遊地標建築瓷美樓奇「在國外,瓷器幾乎被認為是中國的象徵,可見它的地位。」天津市僑商會副會長、瓷房子博物館館長張連志說,中國作為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天津瓷房子就是用瓷片向世界傳播展示中國文化。
  • 天津「瓷房子」將被拍賣 法院和房主估值差近百億
    裝修十年備受爭議  瓷房子位於天津著名的歷史建築集中區,毗鄰張學良故居等知名歷史建築。其前身是建成於上世紀20年代的法式洋樓,曾是近代外交家黃榮良的故居。  張連志的助理黃小燕說,2000年,張連志斥資3000萬元從天津市工商局下屬的某三產公司買下黃氏故居,從此便開始對這座老舊建築裝修「變身」。
  • 又是「梁啓超故居」?
    原標題:又是「梁啓超故居」?  司馬心  又是「梁啓超故居」,是因為這幾天的眾多網站,做出赫然大標題——「梁啓超故居成了大雜院」。這當然要令人扼腕,天下之大,難道容不下一個維新派領袖的「故居」?於是輿論再一次沸反,網上再一波拍案。
  • 「天津瓷房子」價值連城的瓷房子長這個樣子,你get到了嗎?
    最近筱山和朋友來到了天津旅遊,來到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看到了一棟獨門獨院的法式小洋樓。雖然是洋樓,但是建築材料卻全部都是中國的瓷器。所以當地人介紹說這棟建築價值連城(一百億美元)的時候,筱山覺得大吃一驚!在筱山的了解下原來這棟瓷房子來歷不小,並不是一棟普通的瓷器建築。它的前身是20世紀20年代後期所建的揀法式小洋樓,有四層樓高,屬於歐洲公館式建築。卻又有義大利式的外廊。
  • 天津之眼與瓷房子
    知道天津是從相聲和麻花開始的。馬三立老先生就是天津人,《逗你玩》就是他老先生最著名的單口段子之一。現在火爆的郭德綱先生也是天津人。天津十八街的麻花,記得是在很小的時候吃過,因為含油量較大就比較酥。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南方人能吃上這個,感覺很奢侈,所以我一直還記得那味道。天津的公交車很多、很方便,所以我們沒有開車。把車停在下榻的酒店裡。
  • 夢幻的天津之眼,可愛的瓷房子,去天津不能錯過!
    我們每座城市裡面都會有狗不理包子,但是味道確實是沒有天津的正宗,去天津吃過狗不理包子之後,你就會覺得自己之前吃的可能全都是假的。如果要去天津之眼,建議最好是晚上上去,晚上的風景比白天更有一種別致的美,在月光的照射下,整座天津市的燈紅酒綠,都可以盡收眼底,那種感覺是非常奇妙的,也是非常振奮人心的。如果旁邊還坐著自己最愛的人,那種感覺就更加的強烈了,畢竟我們都知道,摩天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愛情的象徵。所以去天津必去的一個地方,一定就是那個天津之眼了。
  • 天津瓷房子在哪詳細地址介紹 瓷房子到底值多少錢
    天津瓷房子在哪詳細地址介紹 瓷房子到底值多少錢天津瓷房子是每個到天津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景點,它非常的美麗,是一座動用了無數私藏古瓷器、古董裝飾而成的法式建築。天津瓷房子在哪詳細地址介紹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地處繁華鬧市區,距張學良故居非常近。
  • 天津瓷房子——它是今生極盡奢華的「瓷美樓奇」
    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它是一幢舉世無雙的建築,它的前身是歷經百年的法式老洋樓,它的今生是極盡奢華的「瓷美樓奇」。該建築被人們稱為:一座價值連城的「中國古瓷博物館」。這座「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裝修而成的法式洋樓,由瓷房主人張連志親自設計。
  • 京杭運河系列:天津意風區名人故居(梁啓超,曹禺)
    天津的義大利風情區,即當年的義大利租界,位於天津火車站西邊的海河北岸。意租界曾經是當年達官顯貴的貴族租界,頗顯義大利城市規劃的設計理念,街巷規整,各種歐式洋樓林立。其中馬可波羅廣場周邊的部分步行區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已經改建成集旅遊、娛樂、文博為一體的商貿區,遊人卻不多。意風區裡有義大利領事館、兵營、駐軍司令部、回力球場的舊址。
  • 天津「瓷房子」面臨拍賣 法院與房主估值差異大
    天津「瓷房子」面臨拍賣 法院與房主估值差異大 原標題:   央廣網天津7月31日消息(記者周益帆 阿依努爾)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是一棟被稱為「瓷房子」的建築。這個小洋樓,此前是近代外交家黃榮良故居。
  • 不只有50元的瓷房子,天津還藏著眾多超良心旅遊線路,景點大都免費
    小馬個人不喜歡走常規的大眾景點,所以如果讓我推薦天津一日遊的話,我個人是不會把重心放在瓷房子和天津眼這樣熱門的景點,即便是瓷房子的話,我個人也會抱著另一種欣賞的方式去走。下面小馬分享的路線基本上以徒步遊為主,所以如果不喜歡步行的話,其實也可以租一輛自行車騎行遊也是不錯的。什麼時候來天津比較適合?
  • 在天津生活了十年,說說對天津的感受,天津有哪些地方吸引了我?
    一、天津非常的美:「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這說的便是天津。北方城市一般缺水,乾燥,給人的感覺就是灰濛濛,而天津卻不是,海河穿城而過,讓天津成為北方少有的依水而建依水而興的城市,海河更是天津的母親河。
  • 天津「瓷房子」博物館館長遇億元官司 自稱被下套
    ­  「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曾為北洋政府外交高官黃榮良故居,緊鄰張學良故居。他有個大膽的想法:用古瓷片貼一整座「瓷房子」出來。­  支撐這場持續10餘年的工程並不容易,在痴迷古玩的張連志眼中,「瓷房子」是一件藝術品。­  2007年9月3日,「瓷房子」正式對外開放;2010年9月,美國《赫芬頓郵報》評選的「全球十五大設計獨特博物館」中,中國天津「瓷房子」與法國巴黎羅浮宮、蓬皮杜藝術中心一同當選,成為中國唯一上榜的博物館。
  • 天津瓷房子拍賣為何三次被撤回 僅房子主體值錢?
    說起天津和平區赤峰道64號的瓷房子,恐怕到過天津的人都不會陌生。當初收藏家張連志花了近七年的時間,用瓷片賦予了這棟歷經百年的法式老洋樓新的生命。如今這棟聞名遐邇的瓷房子卻因張連志深陷借貸糾紛,房子主體面臨著被法院執行拍賣的命運,瓷片或將被扒。一位外國遊客在瓷房子拍攝。
  • 拍賣過程一波三折 天津「瓷房子」到底值多少錢?
    天津「瓷房子」拍賣一波三折 法院連續三次撤回拍賣  「瓷房子」到底值多少錢  一座近百歲的法式小洋樓,在曾經是九國租界的天津,本不足為奇。  「瓷房子」坐落在天津小洋樓最集中的區域,毗鄰張學良故居少帥府,之所以為人們所熟知,成為津門一景,是因其別具一格的造型。  近幾年,「瓷房子」被捲入風波。先是它的主人、收藏家張連志因欠款1億元被捕,隨後「瓷房子」又被放到網上拍賣,拍賣的過程更是一波三折,至今懸而未決。
  • 因其內熱,所以飲冰.著名的《飲冰室文集》就誕生在這裡 | 天津梁啓超紀念館
    對於天津的感覺,就跟去鄰居家串門兒似的,沒當成一個旅遊城市。所以也一直沒想好怎麼開始寫天津。前前後後去了無數趟,每一次都在熟悉的環境中有新的感受。天津近些年發展很快,尤其是海河一帶經過治理,水清景美,從天津站一出來就令人流連。
  • 走進天才學人梁啓超故居
    戊戍變法失敗後,梁啓超東渡日本,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經濟學說。梁啓超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新會會城茶坑村,坐落在美麗蒼鬱的鳳山下,魚塘、水網、沃野田疇環繞四周,大榕樹、石板巷、青磚房有序分布,往來皆村野鄉民,真淳古樸,這裡便是梁啓超先生出生和少年時期生活、學習的地方。
  • 梁啓超紀念館、李叔同故居將加掛「天津博物館分館」牌子
    1月15日,天津博物館分別與梁啓超紀念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與天津覺悟社紀念館籤署了合作共建協議後,又舉辦了與天津美術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加強藏品管理的推動會。據悉,合作形式分別以天津博物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為總館,在天津梁啓超紀念館、天津覺悟社紀念館加掛「天津博物館分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分館」牌子,通過業務幫扶、項目支持、人才交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市、區兩級博物館紀念館的交流合作和協同發展,盤活場館的文博資源。
  • 天津「瓷房子」估價98億,因房主欠債以1.4億拍賣,後來怎樣
    去過天津的人應該都聽過大名鼎鼎的「瓷房子」,它坐落於天津和平區赤峰道72號,本是一幢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西式小洋樓,卻被改造成貼滿中國古董的「奢侈」建築,這一切,都源自房主張連志對收藏瘋狂的熱愛。
  • 天津百億「瓷房子」將拍賣 神秘富豪主人捲入離奇糾紛
    這幢名為「瓷房子」的建築,曾與巴黎羅浮宮、蓬皮藝術中心等頂級博物館一同被美國赫芬頓郵報評為「全球十五大獨特設計博物館」。其前身為中國外交家黃榮良故居,系20世紀20年代後期所建,為磚木結構的四層樓房,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