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暑+祛溼,這些夏日養生茶飲+湯水你一定需要

2020-12-16 騰訊網

《黃帝內經》言「春夏養陽」。夏季顧護陽氣常從三方面著手:一顧護脾陽,少食冰鎮冷飲,老人、小孩、心血管疾病人群、痛經、虛寒體質人群尤其要注意。二顧護衛陽,空調等冷空氣易傷衛陽,勿久居空調房內,適當戶外運動。三「冬病夏治」養陽,如艾灸、天灸、節氣灸等。

1

關於長夏

飲食調養方面,夏季炎熱,汗出較多,宜適當增加酸味、鹹味之品,如梅子、海帶、乾貝等。食材要新鮮,多食時令蔬果,不食隔夜飯菜。糖水、甜品進食適量,少食寒冷冰凍之品。不食辛熱、煎炸、肥膩之品。

暑溼傷人,輕則精神不振、周身疲倦、酸懶,重則嘔吐、腹瀉、胃脘脹滿,或皮膚瘙癢、溼疹,或關節疼痛、腫脹。

那麼,夏至養生適合什麼湯水、茶飲呢?一起去看看吧!

2

消夏湯水&茶飲

解暑飲

西瓜皮30克 綠豆15克 冰糖適量

做法:

1.將西瓜皮最外面的綠色外皮削去,裡面的紅色部分也削去,只留中間白色部分。綠豆淘洗乾淨備用;

2.湯鍋內放水,待水沸後加入西瓜皮、綠豆,大火煮5分鐘即可;

3.關火後,放入冰糖,並攪拌至冰糖完全融化。靜置待湯變為常溫飲用。

提示:

如體質壯實,面紅,聲亢,便秘,脾氣急躁者,也可以將解暑飲放入冰箱冷藏後飲用。

真正身體虛寒的人,往往不會遇到高溫而不可忍受,所以也不必飲用,注意喝些溫開水即可。

如煩躁又有痱子,色鮮紅者,可加金銀花10-15克同煎。如暑熱煩躁,舌紅苔黃,可加梔子6克同煎,以清心除煩,寧心安神。

化溼飲

廣陳皮10克 佩蘭6克 生薏仁30克

做法:

1.廣陳皮、薏仁冷水泡30分鐘,佩蘭另取容器泡30分鐘;

2.將泡好的陳皮、薏仁放藥鍋內煎煮,水開後轉小火,再煎至15分鐘時放入佩蘭,再煎5分鐘;

3.將藥汁空出後,代茶飲。

提示:

溼氣為陰邪,所以此茶應溫服,不建議冷服。如同時食慾不佳,可加神曲10克同煎,如飲食肥膩而胃部脹滿者,可加普洱茶6克同煎。

本方僅適用於暑溼輕症(周身睏倦、酸懶、飲食不香、頭部昏沉如有物裹而有膩苔者),如上吐下瀉,病情嚴重則不在本方適用範圍之內,請務必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冬瓜海帶排骨湯

食材:冬瓜400克、鮮海帶100克或幹海帶30-50克、排骨300克、生薑3片、陳皮1瓣、蜜棗1枚、鹽適量。

烹調:冬瓜洗淨去皮、籽,切塊,幹海帶先用清水泡開,洗淨、切小段,排骨斬大塊、洗淨、先飛水,生薑切片。上料同放鍋內(除海帶外),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半小時左右,再放入海帶煮15-20分鐘,以鹽調味即可。

功效:利水祛溼、消暑。

解暑三豆飲

食材:赤小豆30克、白扁豆30克、綠豆30克、冰糖或紅糖適量。

烹調:將三豆洗淨,先浸泡半小時左右,後加適量清水煮至豆爛,調入適量糖即可。也可煮粥食用。

功效:清熱、解暑、祛溼。適用於夏季暑熱、暑溼氣候出現肢體睏倦、腹脹滿、大便臭黏、舌苔厚或膩等不適。

3

日常調理

除了代茶飲,無論應對暑熱還是暑溼,建議大家更多的從生活、飲食上去做調整。

如果暑熱太盛,就適當增加飲水量,小口頻飲,也可以適當吃些應季的水果,比如楊梅、西瓜等,既補充了水分,又補充了因出汗而丟失的營養,該降溫的時候就吹吹空調、風扇。

飲食清淡,不暴食暴飲,這樣就不會增加脾胃負擔。即使有了溼邪,平素脾胃負擔不重,也不至於生病。 夏季養生,如此而已。

相關焦點

  • 夏日消暑沒有養生壺可不行,清爽又解暑的茶飲來一杯?
    養生的奇妙常常滲透於生活細節中。在炎炎夏日裡,來一杯不僅能養生養心、還養顏的沁心茶飲,簡直是一種享受。既然是消暑的養生茶,怎麼能用熱水和速泡茶包敷衍了事?原料要選擇天然的植物藥材,再加上精緻女孩必備的養生壺,中小火慢慢燉煮,才是正確的姿勢。
  • 15款解暑養生湯,解暑又祛溼!
    >輪著喝起來,解暑又祛溼01老冬瓜荷葉湯材料冬瓜1000-1500克、新鮮荷葉一塊、扁豆15克、薏苡仁15克、燈芯花4扎、木棉花12克、豬瘦肉250—400克做法老冬瓜洗淨,切成塊狀;各藥物洗淨,用清水稍浸泡
  • 兩道苦瓜湯 能清熱解暑還祛溼明目
    文/半島記者 馬克 實習生 劉悅夏季暑氣重,飲食養生需注意清熱、解暑、祛溼。為大家推薦兩道苦瓜湯 ,清熱解暑還祛溼明目。綠豆苦瓜湯主要功效:清熱、解暑、祛溼材料:綠豆50克,苦瓜500克,脊骨500克,薏米50克,蜜棗一粒,生薑適量(3~4人量)。
  • 夏季養生食譜 四款養生湯解暑又祛溼
    夏季吃什麼解暑祛溼?當你感到既悶又溼膩時,說明你溼氣重了。不妨選擇四款養生食譜。包括香薰飲,竹葉茶,冬瓜海帶湯,三色豆湯在內的四款養生湯飲,不僅可以解去暑氣,還能夠消去體內的溼氣,預防溼邪入侵,保護身體健康。
  • 夏季祛溼湯 四款養生湯祛溼清熱
    在夏季,尤其要注意祛溼。有很多養生的湯品可以幫助我們祛溼。那麼,夏季祛溼的湯有哪些呢?有什麼方法可以祛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夏季祛溼湯蘿蔔蓮子豬舌湯材料:蘿蔔750克、蓮子50克、芡實25克、蜜棗3枚、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 三伏天,要多喝此湯,清熱解暑祛溼,早晚常飲,身體輕快走路輕
    導讀:三伏天,要多喝此湯,清熱解暑祛溼,早晚常飲,身體輕快走路輕大家好,我是今天菜不鹹,我們一直在研究美食的路上。如果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少吃寒涼食物,堅持「冬病夏治」的原則,在伏天裡多喝一些祛溼的湯、薑茶、紅糖水等,即使不去醫院,體內的頑固溼氣也能自己驅逐大半。入伏三豆湯,伏天不用慌,說的是這三豆湯可以讓你安穩地度過夏天。
  • 夏日「祛溼第一豆」原來是它!這麼吃功效翻倍,但4個細節一定要當心!
    再加上因天氣炎熱,人們常在空調房裡久坐,常喝冷飲、吃冷食,這些行為都會加重體內的溼邪之氣,對健康造成影響。 所以夏季養生,先要祛溼。而說起祛溼,有一種豆不得不提,它就是常被人們忽視的「豆中之王」——白扁豆。
  • 夏季煲什麼湯? 清熱解暑湯方來一個
    所以,在夏季煲湯選擇材料應以健脾、祛溼、清熱、解暑為主,比如薏苡仁、白扁豆、淮山、荷葉、蓮子、百合等。 南海區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李積土建議,夏季飲食上以清熱、解暑為主,但中醫講究個體差異,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體質去選擇適合自身的煲湯藥材,補益的效果更為明顯。 脾胃虛寒體質者,可在湯中加入適量健脾藥材,如山藥、茯苓等。
  • 夏日裡的一碗清潤靚湯——花生眉豆雞腳湯!健脾祛溼,老少皆宜!
    花生眉豆雞腳湯是廣東人喜歡的靚湯之一,它有健脾祛溼的功效,還可以健筋骨和衡水利溼。女性在經期前,經常會出現肢體沉重,胃口不佳,面部稍有浮腫的現象,這些都是激素水平改變的原因,這款湯也可以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 三伏天,用它煲湯,比雞湯更滋補,清熱祛溼,還能解暑
    三伏天,用它煲湯,比雞湯更滋補,清熱祛溼,還能解暑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了,今年我們這個地方就感覺比往年更熱,今年我羨慕南方朋友們,有些地方還經常下雨,特別的涼快。天氣是那種溼熱的感覺,讓人和不舒服,脾胃受困,食欲不振。
  • 夏天勤喝這8款湯,祛溼、解暑還能開胃,簡單又好記,快收藏~
    2019-07-04 09:39圖文來源:金陵名醫堂 說起屬於夏天的湯,大家的第一反應大概是冰飲!其實,適合夏天的湯,真不一定是冰的。
  • 炎炎夏日必喝的三款解暑飲品,清熱解毒防上火,做法簡單
    炎炎夏日人們常喝的三種飲品,大家想必都知道,今天小編我就詳細的給大家分享一下吧。酸梅湯是一道夏天必不可少的一道解暑飲品,飯店裡的一壺酸梅湯也是很貴的自己家裡做也是很簡答的,藥店裡所有的食材都是可以買到的,如果怕麻煩每種食材都單買的話可以買配好的一包一包的,當然價錢相對的也會比自己單配的貴點啦。
  • 5月,除了冬瓜湯,廣東人也很喜歡煲這湯,清熱祛溼,一鍋喝光光
    南方的天氣最近都很多變,連著幾天暴雨,出行不便,也增加了一些溼氣,北方的朋友說,成天聽你們廣東人說祛溼健脾,夏天這麼熱也要祛溼嗎?其實廣東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原因,所以廣東人才喜歡煲湯,溼氣是因為雨水多天氣潮溼以及水土原因,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被吸收,如果不喝湯祛溼一下,體內的溼氣增多,就容易出現口臭、舌苔厚、長痘這些情況。廣東人夏季除了清熱解暑湯,也會煲祛溼湯,但和春天的祛溼湯相比還是有區別的。
  • 夏日「溼熱交蒸」 平安度夏重在「袪溼」
    單獨煮水喝就有不錯的祛溼功效。《本草綱目》稱之「能利水消腫」。3.扁豆:扁豆具有健脾清暑化溼的功效,還可治療急性、慢性腹瀉等多種疾病,可與山藥同煮,還可做扁豆粥、扁豆茶等料理,更可以炒後食用。很多著作對其不乏溢美之詞,如《藥性辨疑》中的「扁豆專清暑…消水溼」,《本草綱目》中的「止洩瀉,消暑,暖脾胃,除溼熱」。不過需要注意,在烹飪扁豆時要做熟,謹防食物中毒。
  • 常吃這些食物擺脫溼氣糾纏 四款粥湯最消暑
    鄭州市中醫院營養師朱紹英表示,平常吃點這些有助於擺脫溼氣困擾。1.常吃薏米。薏米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水分代謝,有利尿消腫、健脾祛溼的效果。而且薏米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改善便秘。薏米的吃法很多,可用薏米煲湯、煲粥等。2.吃點姜。姜也是祛溼良品,炒菜、燉湯時可以適當加些薑末、薑片調味,也可以做以子姜為主食材的菜餚,如姜爆鴨、子姜炒肉片、子姜燉牛肉等。
  • 每日一膳|夏天祛溼解暑,冬瓜湯它不香嗎?
    做法:1.所有食材洗淨,冬瓜去皮去瓤切粒,冬菇浸軟切粒,玉米剝粒去心,瘦肉切粒、用油鹽生粉醃製,生薑去皮切片;2.向鍋內注入適量水,加薑片煮開,放入冬瓜、冬菇、玉米煮20分鐘,加入瘦肉煮5分鐘後,加鹽調味即可。
  • 夏季養生三豆飲,祛溼排毒,清熱解暑不傷胃!
    馬上進入7-8 月份,天氣一熱,大家就想吃點清熱解暑的食物,像西瓜、汽水、冰激凌、涼茶什麼的,但這些都是寒涼食物,吃多了傷脾胃。要想清熱又不傷脾胃,給大家推薦一款中醫界的網紅飲品——扁鵲三豆飲。(《本草綱目》、《回春錄》等醫書都有記載)天氣漸漸熱了,隔三差五煮點三豆飲,解暑、清熱、健脾、祛溼又防病,比冷飲啥的強多了。消化功能特別弱的人,還可以在三豆中加入適量大米、幾顆紅棗、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熱健脾的效果。
  • 怎麼祛溼有效?薏苡仁成祛溼代名詞,從麻杏苡甘湯說說如何祛溼
    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體內的溼氣很重,特別是喜歡喝酒的朋友,更是覺得喝酒會助溼,所以每次聊到養生的話題都說說到如何才能祛除自己體內多餘的溼氣,如果體內溼氣太重,那麼就會導致一系列問題,比如關節疼痛,全身很困,沒有精神等等表現,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解決自己的溼氣,那是養生的第一步
  • 夏日「溼熱交蒸」,咋整?平安度夏的關鍵在於……
    單獨煮水喝就有不錯的祛溼功效。《本草綱目》稱之「能利水消腫」。3.扁豆:扁豆具有健脾清暑化溼的功效,還可治療急性、慢性腹瀉等多種疾病,可與山藥同煮,還可做扁豆粥、扁豆茶等料理,更可以炒後食用。很多著作對其不乏溢美之詞,如《藥性辨疑》中的「扁豆專清暑…消水溼」,《本草綱目》中的「止洩瀉,消暑,暖脾胃,除溼熱」。不過需要注意,在烹飪扁豆時要做熟,謹防食物中毒。
  • 三伏天不能錯過的「解暑湯」,祛溼排毒還補鈣,清淡鮮美又好做
    三伏天不能錯過的「解暑湯」,祛溼排毒還補鈣,清淡鮮美又好做 要說夏天最受大家喜歡的水果,那西瓜一定是排在首位的。這個季節的西瓜不僅價格便宜,口感也是很甜的。幾塊錢就可以買一整個回來,如果放在冰箱裡面冷藏一會兒,解暑又降溫,是難得的優良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