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詩 情 禱 語
( 作者:尤金·畢德生 )
12 月10 日 | 主,我的眼目仰望禰
詩篇第一百四十一篇8-10 節
141:8 主耶和華啊,我的眼目仰望你,
我投靠你,求你不要將我撇得孤苦。
141:9 求你保護我脫離惡人為我設的網羅
和作孽之人的圈套。
141:10 願惡人落在自己的網裡,
我卻得以逃脫。
省思:
基督徒有時遐想,
可否暫從門徒生活中告假。
有懶洋洋的聲音建議說,
情況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緊急,
夜可能還很長。
於是有一個試煉時刻臨到,
我們必須決定是否委身,
從而鞏固了對基督的忠心,
祂要求我們
「總要警醒禱告,
免得入了迷惑」(可十四38)。
禱告:
神啊!
禰既是目的,又是方法:
禰是我前往的地方,
也是我去的道路。
請保護我不受迷人的誘惑,
提防「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
今生的驕傲」引我偏離正道,
追隨其他的神祇偶像。(約壹二16)。
阿們。
02
啟 示 錄 一 章
讀經
釋經
啟示錄一章釋經 | 歷史與異象
約翰開門見山地說,他以下寫的內容,是在異象中所見的,哪怕是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是由歷史的「耶穌基督」所啟示的。因此,他告誡我們,當你面對這封寫給「代表所有教會的七個教會」的信的時候,需以歷史的眼光來讀——需要從主後第一世紀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信仰,以及在這樣生態環境之下的角度來讀。在1至7節中,顯然地,給了我們這種直觀的歷史感。
不過,在8至16節,焦點由拔摩島忽然轉到異象中,讓人看到一位裝束和面貌奇特的「人子」。約翰在此,將人間的歷史,擴展到異象的世界。給人一種「歷史與異象」相互交融的感覺。這不但肯定人間世界的真實,更讓我們看到「人間世界」與「人子世界」之間的互融性——歷史向永恆開放,而永恆則進入歷史裡。這正好將第8節的真相解釋了:耶穌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意思是說:祂是歷史的主、也是永恆的主。這就提醒了我們:
第一,需要把耶穌基督、主神與人子,當作一回事,因為祂具有歷史性,人間歷史在祂掌管之下;甚至,因著永恆進入歷史的事實,祂有時會改變/決定人間歷史的走向(參8、17-19節);
其二,哪怕現實世界和異象世界多麼不同,而耶穌基督(1節)、主神(8節)與人子(7節),是解讀「異象」與「歷史事件」的關鍵點——耶穌就是聯絡這兩個不同世界的媒介。故此,不能因異象就輕忽歷史,因為異象的基礎就是來自於歷史;也不能為了歷史,而忽略異象的超然性。因為這兩者,如前面所言:互相滲透。
第三、約翰的思維是圖畫性的,他是以文學的角度,來描寫其精心想像的意境。文學不是簡單的打字機,毫無主旨或道德色彩,它自身就具有神聖性,正像約翰所說所看見的「現在的事,將來必成的事」(1a節)。這些記載的內容連續在一起,彼此重疊,也相互解釋。
第四、約翰像是藝術家,將他所認可的大師作品裡面的元素加進他自己的作品裡,他大量使用但以理書7與10章的資源。當然,無論怎樣創作,一定是為他自己的啟示錄服務的;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在有「共識的」、被稱為「聖言群體」中,去傳達他的思想,他絕不會只是為了將異象忠實地記載下來,而是帶著對七教會的意圖。
思考問題:從以上的經文,你能想像耶穌的樣子嗎?約翰的異象,對耶穌樣子的形容真實嗎?另外,你能認可從以上四方面所提醒的方式,來解讀啟示錄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