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提到的天大食堂有多好吃?儂知道伐,津城每個大學都藏著座...

2020-12-19 騰訊網

復工進行

吃好喝好

熱播劇《安家》最近追了麼?

最近播出的一集當中有一幕,身為天津人一定get到關鍵點——朱閃閃和相親大會上認識的男朋友季明亮一同來到party,季明亮和房產中介各位打招呼時,詢問「九八五」是哪所學校畢業的:

- 「我是天津大學。」

- 「我南開的。」

- 「你們天大可是我們南開的食堂。」

- 「但是我們南開可是你們天大的戀愛基地。」

- 天津大學食堂 -

季明亮這話並非空穴來風,天大的食堂出名,是有歷史的。

在很多老教授的記憶中,四十二齋招待所的外賣,帶來太多驚喜和便利,和學校大食堂不同,這裡的家常菜的小炒外賣,真有些家的滋味。「大食堂不做豆角,這裡可以吃到。還有芹菜、牛肉、獅子頭……菜品不算多,但也時常調換。」

四十二齋始建於1984年,原是天津大學的幹部培訓樓,四十二是延續學生宿舍的樓號而得名,1991年成為「天津大學四十二齋招待所」,如今對外正式的名稱是「天津大學會議接待中心。」四十二齋的副經理古燕介紹,四十二齋可以說是天津大學建築的一個縮影,而天津大學的海棠節也屬於天大的文化符號,兩者相結合「海棠·印象」就愈顯意境。

畢業後的同學聚會,很多人都喜歡選四十二齋。特別是天津大學的「北洋菜系」也是很多學子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北洋菜系,從菜單上就可窺一斑,有「北洋系」的北洋全家福、「津味」的小海鮮以及津門四喜碗、麻花魚、罾蹦鯉魚,還有「西式」的俄式紅燴牛肉、法國培根卷……兼容並蓄卻都有來歷和天大息息相關,餐桌上的校園歷史文化故事,是別樣滋味在口也在心。

去年的春夏時節,天津大學校園裡新建起了海棠書院,西門的四十二齋外賣餐廳換上「海棠·印象」的新裝,全新的外賣餐廳依然承載著天大師生在學校食堂中的「家滋味」記憶。

外賣餐廳新裝修的牆體,具有天大的濃縮景觀:衛津路的東門、第九教學樓……讓時尚的氣息中透露出屬於天大自己的歷史文化氣息,讓天大建築、海棠意境、大學文化能通過四十二齋這樣一個窗口,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天津大學的文化和氣質。

- 南開大學食堂 -

電視劇裡雖然調侃著「天大是南開的食堂」,不過講真,南大學子心目中,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實習餐廳、西園……想把這些南大的食堂都吃全,也得花上些時間和肚量的。

早上一食堂的手抓餅、糯米燒賣、粥,中午、晚上二食堂二樓的石鍋拌飯、蓋飯、麻辣香鍋、重慶小面,留學生都對二食堂情有獨鍾,「便宜、豐富,之前更喜歡手抓飯和豬排面,目前最喜歡吃紅燒雞塊。」來自剛果布的張濤一個星期能來兩三次食堂,幾乎被養出了一個中國胃。

在南大學子之中廣為流傳的是,三食堂這個文物級的建築,據說是由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設計建造而成。用南開大學膳食服務中心主任藍海的話說,磚混結構,建築面積2500多平米的這棟兩層樓建築,外觀設計得講究又漂亮,雖然裡面幾經翻修,飛簷和頂還是能看出歷史感。

不過如今返聘在南大檔案館做歷史檔案修復和編研工作的李世銳特別談及,就目前現存的圖紙資料來看,沒有明確表明是梁思成設計,這個說法或許是一種口口相傳的「誤會」,「我也聽說過這個事。三食堂的大屋頂民族建築風格是千真萬確的,推測應該是受到了這一建築風格代表人物梁思成的影響,畢竟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建築的民族化探索梁思成是代表人物。」

看個電視還能吃到本地高校的瓜,編劇你是不是知道得太多了~當然,作為吃貨,一定get到更重要的關鍵詞——高校食堂。

沒錯,津城高校食堂,不同校園的學子們都有各自的「飲食指南」。甭管是天大、南大,還是師大、財大、商大、外大、體院、民航……接地氣的,文藝的,豐盛的,精緻的,食堂餐能吃出的花樣兒,大概能超乎你的想像。

#讓你難忘的高校食堂美食是什麼?#

歡迎留言或私信好吃君。

- 天津師範大學 -

師大的飯12H「超長待機」

在學生之間流傳的天津高校順口溜裡,校名和形容詞的前後位置總有變化,唯獨「師大的飯」亙古不變。

不見經傳的西餐小窗口就藏在二食堂,10.2元一份的西式培根扒飯,13元一份的西冷牛排扒飯、黑椒牛柳扒飯……二樓花樣更多,包子、餃子、麵點、腸粉、牛肉麵、熱乾麵、麻辣香鍋……甚至還有牛排。對了,一食堂二樓的「鐵板炒飯」系列,量特別大,而且炒得還是粒粒分明那種。至於「和暢」的章魚小丸子、烤冷麵這些小吃既新鮮,吃完也不太佔肚子,用來填補沒課期間的下午茶時光再合適不過。

在老一輩師大人看來,「吃飯大學」之稱的真正由來,和師範大學最初「吃飯不要錢」密切相關。「那時候大學不收學費,但吃飯要交錢,只有師範大學是免飯費的。」上世紀70年代初在師院上學,現已退休多年的原文學院教授李逸津還有印象,饅頭、燉肉、丸子等等都是當年食堂的招牌菜,「肉丸子五分一個,有的女同學買一個丸子加點白菜,一毛錢就吃得挺好,像我們男生嘴饞,買倆丸子也解飽。」最好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膳食部還曾專門派食堂大師傅去外面餐館學習,「回來做的菜都有模有樣的,尤其師大的大白饅頭特別好。」

- 天津財經大學 -

「情誼餐廳」經典名菜

公寓食堂網紅奶茶、東院牛肉套餐飯,幹訓麻辣香鍋,老乾媽三蔥炒牛柳、幹煸魷魚須、八珍豆腐……提起食堂,財大學生們隨口就能說出自己所愛。

從上世紀90年代,心園餐廳開始營業,不論是學生會慶功聚餐,還是大小社團團建活動,抑或班級第一次的聚餐,總能看到乾隆土豆包身影——食材其實很普通,由雞肉、土豆絲、生菜組成,用面醬炒制,偏甜口,吃時,用生菜卷著雞肉和炸透的土豆絲,一口下去,混合多重口感,好吃。除了心園的乾隆土豆包,還有東院食堂的蓋澆飯面、炒飯和涼麵;西苑食堂的清湯餛飩;幹訓餐廳人氣麻辣香鍋;公寓食堂的狼牙土豆、炸雞腿、肉夾饃,每一道菜都是大學獨特的味道。

「旋轉小火鍋」更是一度讓財大食堂變身網紅食堂,引起關注,畢了業的財大學子不禁感嘆:「這環境談戀愛不錯,可惜我沒趕上!」在大家看來,這些照片不僅曬出了大學的食堂,更是記錄了「過往的青春時光」。

- 天津商業大學 -

「爆款餐廳」另類經營

酒店管理實驗教學中心有一門選修課很有意思,從選修這門課開始,同學就被分成4-5個小組,從管理團隊、後廚、前廳的具體工作,輪換進行,每學期4-5次的開放日,大家正好輪換一遍。

這門課被形象地稱為外教和學生一起開「西餐廳」。開放日,每一個崗位的同學都「嚴陣以待」。「因為會有外教老師、留學生來,所以前廳服務,在介紹菜單時,會選擇用英語或者漢語。」語言的難度並不大,最考驗的是臨時的應急處理,去年第一次開放日時,餐單準備的特飲是芒果粒茶,但前廳反饋的顧客對芒果過敏,當時負責後廚的同學就將特飲換成椰奶。那天的湯是香腸白豆菠菜湯,因為顧客當時不吃肉,應急的「去肉」操作讓大家體會了一把現場應急。

每次開放日只有50張門票,50元的價格基本也是成本價,對於校園來說,性價比相當高,而往往放到支付平臺上的校園網銷售的票數,甚至有時只是個位數,萬千老師和彭俊峰同學說,大部分是被身邊的老師、同學「提前打招呼」預留了,「放到網上只能是秒搶。」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老校友開「洋味」影響幾代人

1989年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大學的李宗龍,2003年在母校開了間洋味食屋。老校友的回憶——每周4款特價套餐,一份十幾元,「大家只要饞了,就會去吃一頓。」烤吉士斯巴開第(焗義大利麵)、奶油雜拌、義大利比薩、奶油蘑菇湯、這幾道從開店就有的菜,直到今天也依舊是洋味食屋的明星菜,留在好幾代外院人的記憶中。

每年聖誕節洋味食屋可謂一座難求,搭配慄子、葡萄乾、麵包等食材的特質火雞大餐是當天重頭戲。洋味食屋這兩年也在不斷推出新菜,其中直徑1.2米的巨型圓比薩很成功,牛肉、培根、水果、蘑菇四種口味,搭配手工擀制的薄餅,香脆過癮,是學生聚餐時的新寵。

除了洋味食屋,在天津外國語大學,還有一家經營了20年的中餐廳——風味餐廳,也是學生們口口相傳的餐廳,它的奶油冬瓜排幾乎被每一位學生所熟知,這道菜從最早的5元到現在17元,流行了20年——冬瓜切成薄片,裹上麵包屑炸,最後蘸著煉乳吃,甜爽不膩。

- 天津體育學院 -

算著卡路裡吃的「減脂餐」

一份6元的雞肉或兩份,搭配幾朵西藍花、幾塊紅蘿蔔、幾條黃瓜、幾片番茄,就是一頓標準的減脂餐。

在高校食堂裡也只有天津體育學院提供減脂餐,因為部分學科的學生需要控制每天攝入的總能量,少油少鹽、高蛋白,這樣才能促進肌肉生長,這也成了體院食堂獨特的供應食譜。

據學生們解釋,專業叫健康餐(減脂餐), 專業要求,所以對攝入總能量有要求,平時心裡也大概有個數,「普通的烹飪炒菜,對於我們來講太油了,一般的菜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對我們來講也偏高。」

- 天津民航大學 -

有飛機元素的創意美食

飛機一直是民航大學標誌,不論是校徽上, 還是早期食堂的機翼造型,抑或早期飛行食堂的名字都與飛機相關。飛行食堂最早只對各航空公司定向培訓的飛行員開放,現在改成北五食堂,面向全校師生開放。

學校食堂負責人介紹,依舊有很多人對飛機元素情有獨鍾,後勤就曾開發過一款飛機模型的月餅,2017年首次推出,1盒4塊,1塊飛機模型的月餅,2塊校訓月餅,1塊校徽月餅,口味有棗泥、蓮蓉、豆沙、紫薯,1盒26元。當時整個中秋賣出去了10萬塊。

迎接溫暖春日

別大意 祝平安

監製 | 大睿

文 | 水綠如藍流食吳小兜兒芝小妍

編輯 | 流食吳小兜兒

你「在看」我嗎?

相關焦點

  • 山城廣州的大學城高校有哪些好吃的食堂?
    >但吃多了也會膩大學四年間去嘗嘗其他高校的食堂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下面校園菌帶各位學子們物色物色大學城各高校的食堂環境及菜色!「二飯」有兩層,一層是大眾飯堂,旁邊有糖水供應,價位稍微比一飯的高;二層是套餐地帶,有腊味套餐,扒飯以及蒸籠套餐,分量都較多,到了冬天則有火鍋供應。第三飯堂即風採園,是大學城最具特色的漂亮飯堂之一。一樓是大眾菜式;二樓則是中式古典風格的裝修,有多種菜式供應,有粥粉面,扒飯,籠仔飯、煲仔菜等的檔位,種類較多。
  • 為啥只有上海人頂愛吃鮮肉月餅,儂曉得伐?
    為啥只有上海人頂愛吃鮮肉月餅,儂曉得伐?首先,好吃是肯定的,然後在眾多說法中有一種是非常有意思的。據說,位於老上海淮海中路瑞金路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是上海最早做鮮肉月餅的地方,所以「上海鮮肉月餅」也叫「高橋鮮肉月餅」。根據上海市政府公開信息顯示,上海是從1955年12月開始,第一次提出買豬肉要憑票,也就是我們說的「肉票」。市區居民平均每月每人有2元錢肉票,大概只可以買1公斤豬肉。
  • 藏在上海話裡的10種美食,儂曉得伐?
    上海人對「吃」究竟有多熱愛就連平常「噶訕胡」大家也不忘把「美食」掛在嘴邊!快來看看,儂吃過幾道?雖然每家都有「竹筍烤肉」的獨門做法但最後的「品菜心得」都是一個字痛!痛!痛!「再不用心做功課,要撥儂吃兩記麻慄子!」這句話都快成老爸老媽們的口頭禪了!
  • 《安家》豪宅在上海老洋房裡能排老幾!看完「上海老洋房之最」請儂...
    《安家》 安家裡出現最多的是什麼? 但是你曉得伐?在劇中的龔家花園變成熱門之前,上海有一幢出名的老洋房一夜之間就被推上了熱搜,那就是PRADA 榮宅。
  • 北京吃飯大學,食堂比男生宿舍多
    每個食堂都有免費粥新樂群1到3層的小角落裡都有免費粥,大家基本上都會來一碗。有16個窗口的二層二層有16個窗口,其中8-16就是基本夥那種,前7個賣瓦罐湯、花樣主食、開鍋菜、小炒、蘭州拉麵、手工水餃和小碗菜…飯點每個隊伍都排得老長,每次都擔憂自己會吃不上飯。
  • 這些上海小囡曾經的最愛,儂還記得伐?
    os:洗腦神曲,每次剝蓋子時總不自覺扭身體最喜歡綜合口味裡的各種水果味夏天冰一下簡直不能更爽口美廚方便麵VS營多撈麵當年關於「到底哪個更好吃?」!著味面VS小浣熊乾脆麵每個孩紙都把他們泡了吃過吧上海人現在叫浣熊都稱乾脆麵,秒懂!
  • 這些大學網紅食堂,太太太讓人羨慕了!
    當然  重點是美食夠多夠好吃  廢話不多說,上圖    要說到中傳的美食  必須得提到廣院肉餅了  如果你在早餐時間來到食堂  你會發現每個人的碗裡  也多了一些新的美食  我們終於也有了『別人家的食堂』。」
  • 盤點2018全國高校的網紅食堂!這些大學的美食好多!有你的大學嗎
    很多家長和學生在考慮大學的時候,也會關注到學校食堂到底怎麼樣的問題,特別是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之後,大家更是迫切地想知道食堂的信息,家長們可能更多地希望學校食堂實惠又健康營養,孩子們更想知道食堂的裝修風格和菜餚是否豐富。將孩子送至學校後,父母們更是希望可以和孩子先去食堂體驗一下未來四年孩子將要吃的飯是否好吃。
  • 你知道香港各大高校的食堂都有啥好吃的?一起來看看吧!
    香港的特色美食可不僅僅藏匿於街頭巷尾或者是特供於米其林星級餐廳要知道各大港校地理位置各有優勢在很多的大學餐廳裡也能吃到完全不遜色的美味那麼哪些高校這麼厲害能把這些美食搬運到食堂裡呢?港大是香港諸多高校之首,在亞洲也是受屈一指的頂尖高校,港大的食堂極具生活情調。
  • 另類上海超讚的建築,儂都去過伐?
    這些雖說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但除此之外阿拉上海還有更多超讚的建築有些或許你聽說過有些可能你都不知道可這每一棟都刻畫著這座城市的肌理!歷經3年多的修繕擴建後,去年國慶已經開門迎客。古城樓式的圖書館,雕梁畫棟,重樓飛簷,以80多歲的高齡重生,連接著城市的歷史記憶和現實未來,堪稱上海版的「小故宮」。2.Prada榮宅1919年,在全上海最昂貴的地段,應公館初建成。
  • 中國最好吃大學食堂top20,做個幸福的「吃貨」!
    清華共有十六座食堂,學生每天最糾結的事就是今天吃什麼,因為真的太多選擇了!各個食堂菜系迥異,甚至同一食堂,同一樓層的同一窗口,每天都能吃出新花樣。 其中最出名的食堂要數觀疇園和清芬園,觀疇園有個外號叫做「萬人食堂」,而清芬園的食物最受歡迎。
  • 在上海話裡,儂「打」過迭些伐?
    在上海話裡,儂「打」過迭些伐? 2017年11月5日 08:38 來源:東方網   原標題:在上海話裡,儂「打」過迭些伐?
  • 記憶中的泡飯配醬菜,儂全部吃過伐?
    大頭菜、醬瓜、寶塔菜、榨菜……上海寧過泡飯的醬菜也蠻有講頭的,品種伐要太多,味道都哈嗲額!唰唰唰唰五碗泡飯下肚妥妥的。經年累月,這口特色醬菜,仿佛濃縮了這座城市的味道。看看哪些是陪你一起長大的~說到這不得不提醬瓜炒毛豆子,上海人家家必備的經典下酒菜!咪兩口小老酒,神清氣爽。
  • 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儂去過伐?
    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儂去過伐?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曉田 上海老底子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儂去過伐
  • 讓人「百吃不厭」的11所大學食堂,色香味俱全,怎麼吃都吃不膩
    大學食堂往往物美和價廉難以兼得,更過分的可能又貴又難吃。但這些學校的食堂卻憑實力打下優秀的口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讓人食指大動的大學食堂吧。 01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食堂號稱京城高校第一食堂,公主樓的美食在北京高校裡也是美名遠揚。
  •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即使許多事物漸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每當你穿過中華路,即使閉上眼睛,也能清楚每條路的脈絡,曾經它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城區,有多到數不清的弄堂街道。
  • 上海最好吃的餐廳年終全集匯總 儂要伐要一道去?
    上海最好吃的餐廳年終全集匯總 儂要伐要一道去?其中涵蓋了上海絕大多數最好吃的店鋪!不知道你對這份榜單怎麼看?大家可以先把榜單mark起來!
  • 機器人做菜,大廚抓小偷,香蕉炒土豆…最神奇的大學食堂在哪裡?
    而每座城市的大學之間也都有一條鄙視鏈——中央民族大學的同學說他們食堂種類多,中國農業大學的同學笑了。以下是全雪苗同學和數位讀者關於大學食堂的記憶——那個學生生涯中最日常、最不起眼的部分,日後卻成了每個人最珍貴的回憶。
  • 不知道吃什麼?收下上海這份高校周邊隱藏食堂菜單,好吃還便宜!
    其實哪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實力都很強,對於小編這種吃貨實在是難以決斷,小學生才做選擇題,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我!!!都!!!要!!!最重要的是,價格也很美麗,一人餐只要30+,三人餐只要138,好吃不貴~吃過之後,從此提到初戀,不只是一個人,更是記憶中的美味。初戀的味道可不僅僅是海鮮~它們家還有鮮嫩Q彈的錫紙花甲,爆炸好吃!
  • 每個城市都該有個深夜食堂
    [摘要]也許每個城市都該留個類此的角落,讓在都會忙碌打拼、寂寞哀傷的人,能有稍稍佇足休憩的片刻。但是在《深夜食堂》裡,這些和自己平日生活不太可能有交集的人們,不再是那麼陌生、標籤式的人物了,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黑道大哥、演藝人員、坐檯小姐、脫衣舞孃、A片男主角、喜扮女妝的男同志及一些市井小民,他們夜夜帶著自己的挫折悲傷,也帶著歡喜驕傲來到這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