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祖庭—龍虎山一日遊

2020-10-10 一江煙水

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道教三山,它們分別是符籙派、上清派、靈寶派的祖山。今天,一江煙水小姐姐帶你們來參觀道教的祖庭—龍虎山。

龍虎山,在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千米處的瀘溪河畔,所以,我們得先乘坐火車到鷹潭站。依舊是在火車上睡了一晚,早上六點多到的,下了火車,在附近吃了個早餐。這裡的人都挺熱心,我在吃早餐的時候,順便把去閣皂山的路線問清楚了。來之前也有查過路線,但覺得還是問問當地人比較好,更靠譜點。

吃完早餐,就坐上了去龍虎山的公交車。行程約一小時。

我來到龍虎山,還是很早,早到景區還沒開大門,只好坐在景區門口的廣場上等一等了。遊人並不多,也許是因為還太早,偌大的廣場,很安靜。

終於等到開門,趕緊去買票,進山。這裡和武當山一樣,門票包括了大巴費用。

丹霞奇峰,碧水飛泉,是龍虎山最典型的地理風貌。這裡群山兀立,飄巖百仞。瀘溪河清澈澄深,明淨秀美,宛若一條碧帶,蜿蜒迴環,將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纏綿一體,形成龍虎山風景區最佳旅遊路線。

進了龍虎山,先來到長慶坊,門口一個年輕的坤道在玩手機。龍虎山住著的都是正一派道士,乾道短髮,坤道蓄髮。

從長慶坊出來,就是上清鎮古街了,這裡有普通村民住著,村民們利用本家手藝,有的開小吃店,有的開特產店等。穿過長長的上清鎮古街,就來到天師府啦。

嗣漢天師府

進去之後,看到有一位道人在掃地。因為我是穿著漢服去的,那位道士還主動問我是不是穿漢服,漢服真好看。我偷樂。

嗣漢天師府儀門

授籙院

萬法宗壇

在天師府裡逛了一圈,遇到個江湖騙子,他穿著一身白對襟馬褂,慫恿我買同心鎖,把同心鎖掛在天師府裡,每日有道人誦經祈福,可使姻緣美滿,我好奇地問了問價格,竟然要好幾百!嚇得我扭頭就走。在天師府裡這麼明目張胆搶錢真的好嗎?

這裡是正一觀。已經在龍虎山裡逛了會了,日上三竿了,可遊人還是很稀少,同樣都是國家5A級風景區,這裡可比武當山人少多了。

逛完正一觀,就去碼頭乘坐竹筏啦。泛舟瀘溪河上,兩岸奇峰連峙,重山如闕。

對了,這裡還有免費的懸棺表演,可煙水小姐姐我是近視眼,什麼也看不清。

下了竹筏,該登山了,山也不是很高,但很陡,看這長長的梯子,我有點怵。

棧道很長很長,我也不知道走了多長,總之走到下午四點,還沒走完。但走在棧道上的感覺特別好,置身在碧水青山中,悠哉樂哉!

看,這也有座象鼻山!

日落山頭的時候,終於走完了棧道,腳好酸啊,路邊有大巴車站,等了會車,坐車出山門,至此,龍虎山一日遊結束。

因為時間的關係,粗粗地遊覽下龍虎山,這天時陰時晴,拍的照片也不夠美,主要還是我技術渣,哈哈。

路過的朋友們,喜歡我的遊記的,加個關注點個讚喲!

相關焦點

  • ...道教祖庭 穿行人間仙境 2020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鷹潭·龍虎山...
    來源標題:領略道教祖庭 穿行人間仙境 2020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鷹潭·龍虎山站開賽 「如果說人和仙境有一座山,那就是龍虎山」,道教祖庭,人間仙境。
  • 遇見美麗江西丨探尋神秘道教祖庭
    Day2  上午:上清古鎮(吊腳樓)→天師府(道教祖庭)  中午:推薦天師八卦宴  下午:大上清宮(仙靈都會)→聖井山(高空玻璃棧道、中源寺)→返程回家  DAY1  龍虎山遊客中心(博物館)  龍虎山遊客中心堪稱進入龍虎山的第一景。
  • 江西鷹潭龍虎山,探尋道教文化之旅。
    好了,這下到龍虎山了。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距離市中心18公裡,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5A級景區,被譽為道教祖庭的龍虎山,是道教文化的發源地嗎?因為有一種說法據說龍虎山得名是祖天師張道陵在此山煉成仙丹,引來龍虎氣象,因此得名「龍虎山」。道教創始人煉丹成功的地方,加之從第四代天師開始就定居龍虎山,說龍虎山是道教發源地也是可以的。當然嚴格意義上講,蜀中(鶴鳴山)才是道教發源地。
  • 碧水丹山中,訪千年古鎮,探懸棺之謎,尋道教祖庭,遊江西龍虎山
    龍虎山,一山盤曲如蟠龍,一山背臥如伏虎,龍蹯虎距,相依相偎。相傳東漢中葉,道教創始人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因而龍虎山也成為中國道教發源地。龍虎山雖沒有雄奇險峻,卻也是山峰林立,秀美多姿,一座座的赤壁丹崖綿延數十裡,似龍盤虎踞,若大若小,或擁簇或孤立,與蜿蜒流淌的瀘溪河水交相輝映,一山一水、一陰一陽,把道家的太極哲學演繹到極致,讓你忍不住為大自然的造化慨然喟嘆。高空棧道。
  • 江西龍虎山 | 行走世外青山上,感受道教文化
    在整理旅行照片時,看到江西龍虎山。想想可以順便分享篇圖文。爬山道、乘竹筏、看懸棺表演,來龍虎山旅行,可以說是一次感受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之旅…經過在龍虎山待的幾天,領略了其魅力所在,凡是與道教有關的都讓我感到新奇,其起源故事、建築和歷史文化,都讓我想更深入地想去了解。說真的,這是一次不一樣的旅行分享,將帶你更親近江西龍虎山。
  • 【考古】 道教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重見天日
    碧琉璃龍紋滴水 原標題:道教遺址考古的重大發現 皇家等級的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重見天日    經過半年多的考古發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發掘的「道教祖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近日終於得以重見天日唐武宗賜額「真仙觀」,北宋徽宗敕改「上清觀」,元武宗加名為「大上清正——萬壽宮」,大上清宮由此得名。大上清宮歷經元、明、清,規模不斷擴大,屢經興廢。至康熙賜御書「大上清宮」匾額時,建築規模達兩宮十二殿二十四別院,成為天下道教正一教的祖庭,在道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此次考古發掘的遺址即為北宋以來,歷代重修、擴建的大上清宮遺址的一部分。
  • 支持授籙龍虎山,全國道教大團結——記青城山道教傅圓天道長
    他常說,正一、全真同為道教的兩大派,沒有彼此的分別,我們應該廣泛地加強團結,共同來弘揚道教,在他的積極倡導和中國道協領導下以身力行,全國道教界出現了空前的大團結。龍虎山(資料圖)傅大師對正一派的教務工作也非常關心。
  • 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是哪三個?
    全真道是道教中較為龐大的道派,它正式成立於宋元時期,若論起全真道的祖師,就要分為北派和南派,人們稱之為北五祖和南五祖。既然是一大道派,那就有自己的祖庭,像正一道的祖庭在龍虎山天師府,那麼,全真道的祖庭在哪裡呢?
  • 兩岸媒體人龍虎山探訪天師府:臺灣道教信眾基礎好
    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記者李昕)來貴溪龍虎山不可錯過天師府。由於行程的關係,「文脈傳承一江西古代書院文化行」兩岸媒體人在5點「下班」前,趕到了天師府,一睹這「道教祖庭」的風採。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千百年來生生不息。龍虎山作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其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和博大精深的豐富內涵讓世人為之驚嘆。
  • 江西道教第一山的龍虎山,有「丹霞仙境」之稱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裡處。相傳東漢中葉,天師張道陵弟子在此山中煉丹修道,修道煉丹煉成功後,「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原名叫雲錦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因龍虎出現,於是改雲錦山為龍虎山,山因此得名。
  • 江西發現史上最大規模道教遺址,張天師祖庭輝煌重現世間
    2014年6月,在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往東行走一公裡,瀘溪河北岸,溪山環拱之處,發現了一處道教遺址。經過4年的勘探和發掘,專家對已揭露的約5000平方米的範圍進行保護大棚搭建保護。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間萬物起源於道,道乃萬物之始,這便是道教的理論基礎。在道教的發展過程中,陸續衍生出許多派別,比如:全真教、正一教、茅山教、武當派等等。而在江西發現的這處道教遺址乃正一教張天師派祖庭道觀。
  • 江西最無奈的古鎮,號稱「中國道教第一鎮」,靠著龍虎山卻不火
    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國正兒八經的本土宗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不過,從東漢末年佛教正式傳入我國之後,對道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與道教不分上下。而關於道教的名山也是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大道教名山,即: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其中江西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因此而得名。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 龍虎山特價一日遊 天天發班
    遊玩道教聖地龍虎山道教聖地龍盤虎踞千古勝,人間仙境鬼斧神工十分奇。龍虎山是祖國的山水瑰寶,也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千百年來,無數的文人墨客被這秀麗的風景所吸引,走進龍虎山,領略大好河山的神奇,體會中國道教文化的底蘊,探索崖墓懸棺的奧秘。
  • 廣西龍虎山江西龍虎山,同名卻不同價,江西龍虎山好在哪?
    廣西龍虎山江西龍虎山,同名卻不同價,江西龍虎山好在哪?正值秋高氣爽,中秋國慶假期也馬上就要來了,相信大家早已經打算好出遊的目的地了!中國的景區特別的多,類型也是十分的豐富。每個地點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就是龍虎山景區,這兩個龍虎山一個位於江西,一個位於廣西。雖說同名但是這兩人的門票價格可謂是天差地別!江西龍虎山的門票要260元,而廣西龍虎山僅僅只有60元門票。廣西龍虎山江西龍虎山,同名卻不同價,江西龍虎山好在哪?
  • 江西龍虎山道教發祥地景美香火旺,不能錯過的宗教旅遊地
    宗教旅遊已經成了現在旅遊的熱潮,龍虎山作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有著自己的威望和歷史,是繼武當山之後海拔最高的山。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位於江西鷹潭市附近,最高峰海拔1300米。龍虎山作為道教名山,歷史更是十分悠久,從道教典籍中可知,在三國或西晉時期,張陵的第四代孫子張盛,就已經定居於龍虎山上,從此以後張天師的後裔也就居於其中。
  • 道教聖地 竟有令人面紅耳赤的一幕 管窺龍虎山瀘溪之秘
    一部道德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可謂家喻戶曉,道教乃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至春秋時代老子一部道德經起到創立道教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龍虎山則因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因而得名。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
  • 龍虎山「五一」道教朝聖攻略,小江老師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值此五一假期,當然只有一個不二之選……第1站:朝聖道教祖庭天師府東漢中葉,道創始人祖天師張道陵曾在龍虎山煉丹得道,傳說「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因而得名。第2站:參訪大上清宮大上清宮,是龍虎山道教的重要宮觀,著有盛名,是歷代天師闡教說法、傳道授籙及舉行重大醮儀的最大宮觀,為歷代天師供祀神仙之所。自宋代以降,大上清宮代出高道,輔佐天師,光大本山。
  • 道心帶你遊「江西」龍虎山,三清山道教名山
    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龍虎山原名雲錦山,乃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此地群峰綿延數十裡,為象山(應天山)一支脈西行所致。自後,龍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
  • 《龍虎山張天師》:樊少皇展現道教祖師
    所以在本片中以講述道教祖師張道陵巴蜀除巫的故事,片中除了在兩個地方很簡單的凸顯了道教應有的元素外,沒有過多的凸顯出道教的道法。劇情結束,張道陵與巫鹹說,教派本無好壞,好壞在於人心,在本片中也就充分說明了這點,巫教並非壞類,只是古瑪的心生貪婪,殘害百姓,才至巫教被損,影片最後的巫教巫鹹是跟隨了張天師回了龍虎山。據現有資料查據張道陵天師是天師派第一代,其繼承者為第二代張天師張衡,張道陵,在道教中被尊為祖天師,因為是第一代,所以又稱祖天師。
  • 一百一十九名海外道徒江西龍虎山受領籙牒
    一年一度的中華道教祖庭上清嗣漢天師府海外道徒授籙儀式二日結束,一百一十九名來自港澳臺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修道者專程來到江西龍虎山受領籙牒。  道教認為法籙是「從凡入聖之門,助國治身之業」。按照道教規矩,修真學道之士欲從俗登真,必須得到真師傳授,依科次第修行,逐次接受法籙,若是道士要受籙升為道長,則必須到龍虎山接受張天師的冊封。上清嗣漢天師府,不僅是中國道教正一派祖庭和掌管天下道教事務的「辦公衙門」,也是目前中國國內唯一對海外道徒授籙的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