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下午2:00,馬來西亞政府就馬航MH370失聯事件針對公眾和媒體發布最終調查報告。以下是報告中的一些細節:
調查人員聲稱「機組人員身體健康,工作和休息也平衡的很好,機長也沒有面臨經濟壓力。」
調查人員聲明「飛行員非常稱職。」
調查人員"不排除第三方非法介入飛行的可能性。無法確定是否只有飛行員在執行。」
「總而言之,調查小組也無法確認馬航失聯的原因。」
「飛機上並沒有危險品,除了鋰電池和一些山竹。」
「進行了4年的搜索,仍然沒有找到MH370的主要殘骸,但發現襟副翼被確認來自航空公司。」
「調查人員仍無法說明為什麼在飛機失去雷達之後沒有其他電話。」
網友對此並不買單,多數人聲稱:
「四年過去了,我們仍身處黑暗之中。」
「822頁的報告只說了一件事,別問我飛機去哪兒了,我也不知道去哪兒。」
"飛機起飛後70分鐘,副駕駛的電話曾試圖和塔臺進行溝通,但沒有證據表明這種溝通是否真的存在。」
失聯人員的親屬則哀傷地表示「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很明顯,這是一次沒有結果的調查報告。很多人聲稱「這並非是最後的報告,只是將人們帶回到2014年3月8日」,傷痛依然還在。
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馬航從「失聯」四年:
2014年3月8日
MH370在進入越南空域前從馬來西亞民航雷達上消失,並與地面失去聯絡。越南率先在南中國海海域啟動搜索,隨後多國加入其中。兩名使用偷來的歐盟護照的乘客引起了外界有關恐怖主義襲擊的猜測,但馬來西亞警方在對全體機上人員進行背景調查後排除了這一假設。
2014年3月9日
馬來西亞空軍表示,雷達數據顯示,飛機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可能轉向飛回吉隆坡。之後的幾天,搜索區域擴大至馬來半島西側。
2014年3月10日
中國緊急調動多顆衛星,對搜救失聯客機提供支持。
2014年3月11日
馬媒體披露,失聯航班失去聯繫前的最後蹤跡在馬六甲海峽北部。
2014年3月12日
中方要求馬方以統一渠道及時發布權威、具體信息。
2014年3月13日
美國將把搜尋失聯航班的行動向馬以西的印度洋海域擴展。
2014年3月14日
國際搜救組織將搜索範圍由最初的區域向南擴大至印度洋。
2014年3月15日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召開新聞發布會,確認馬航失聯客機通信系統是被人為關閉,客機航線被人為改變。
2014年3月16日
已有超過20個國家參與搜索行動,馬來西亞籍機長扎哈裡(Zaharie Ahmad Shah)和副機長受到懷疑。美國聯邦調查局檢查了機長扎哈裡家中飛行模擬器的硬碟,但沒有發現可疑之處。
2014年3月17日
馬來西亞警方前往機長家中搜查。
2014年3月18日
沒有證據顯示馬航上中國大陸乘客實施劫機或恐怖襲擊。
2014年3月19日
馬否認在馬爾地夫發現疑似馬航客機蹤跡的說法。
2014年3月20日
澳大利亞稱衛星圖像發現了南印度洋一處偏僻海域的兩大塊物體,但與各國傳來的一系列其他消息一樣,這些漂浮物之後都被排除了與MH370的聯繫。
2014年3月21日
中國海軍多艘艦船和「雪龍」號科考船趕赴疑似海域。
2014年3月22日
英國媒體披露客機與地面空管人員的全部通話記錄。
2014年3月23日
在印度洋南部海域發現可能與馬航有關可疑漂浮物。
2014年3月24日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宣布,根據英國空難調查處的通報,MH370「終結」於南印度洋海域。
2014年3月31日
馬來西亞公布了飛機駕駛員的通訊對話記錄,但其並未對解開MH370之謎帶來幫助。
2014年4月4日
由美國提供的黑匣子探測器終於送達可能的出事海域協助搜索,而這時距飛行器定位信標一個月的電池壽命到期,時間已所剩無幾。
2014年4月5日
一艘中國船隻在印度洋海域檢測到了水下「脈衝信號」。其後幾天,又有幾艘船檢測到了信號,但在進行定位前該信號消失。一些專家懷疑,這些信號可能並不來自MH370。
2014年4月14日
澳大利亞中止了對水下信號的搜索,開始使用美國提供的深海搜索設備掃描信號產生區域附近的海床,但沒有任何發現。
2014年4月28日
澳大利亞宣布,搜索將擴大至一片龐大的海域。
2014年5月27日
在受到機上乘客家屬持續數周的施壓後,馬來西亞公布了用於決定搜索區域的原始衛星數據。有乘客家屬稱,關鍵數據已被刪除。
2014年6月26日
澳方在重新分析「握手」信息後,劃出一塊6萬平方公裡的新搜尋區域,與原本相比更偏向西南。澳方已委託私人公司進行海底測繪,中方「竺可楨」號測量船也協助工作。
2014年7月21日
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指派此前負責MH370搜索工作指揮官、前澳空軍總司令休斯敦為馬航MH17墜毀事故的特使,赴烏克蘭處理調查問題。
2014年7月23日
澳大利亞副總理特斯拉表示,儘管領導馬航MH370搜救工作的澳聯合協調中心(JACC)指揮官休斯敦在烏克蘭執行新任務,但搜索馬航MH370的工作將「不受幹擾地繼續」。對馬航MH370的搜尋將會繼續進行,且澳方依然會盡力完成在南印度洋開展的全面海底搜索。他還表示新一輪的海底搜索有可能從9月初開始,需要近1年時間完成。
2014年8月
荷蘭輝固集團(Fugro NV)贏得了一份價值5,200萬澳元的搜索合同,但由於經驗有限,其牽頭的行動多次遭遇設備故障和惡劣天氣,延誤了搜索進展,受到乘客家屬抨擊。
2014年9月底
駛離雅加達的名為「GO鳳凰號」(GO Phoenix)的搜索船隻抵達搜尋海域,標誌著對馬航370客機的水下搜索工作重啟。過去幾個月,專家們對距離澳大利亞西海岸逾1000英裏海底的裂縫、火山和海底山脈進行了細緻繪圖。
2014年10月
專家們對搜尋海域進行了調整,荷蘭也會派兩艘船加入搜尋工作,該任務或將持續一年多。
2014年10月6日
位於南印度洋的水下搜索行動在中斷4個月後重新啟動,馬來西亞方面的「鳳凰號」搜尋船已抵達相關海域開始執行任務。對失蹤已久的馬來西亞航空370客機的搜索工作在南印度洋的深海區域重啟,第一艘搜索船隻開始進行海底聲納掃描。馬來西亞派「鳳凰號」(GO Phoenix)船開始在距離西澳洲海岸1100英裡的海域上搜尋,專家們認為這是飛機失事的地方。
「GO鳳凰號」朝著搜尋海域的最南端開始作業,搜尋範圍大約60,000平方公裡,和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的面積差不多,此前的搜尋工作就主要集中在這一區域。「GO鳳凰號」已部署了一個被稱為拖魚的精密聲納設備,可在距海底100米的深處進行作業。
2014年10月8日
據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專家們或已找到MH370的最終失事地點。澳大利亞的這份最新報告顯示,該飛機可能因為燃油耗盡,隨後墜入了南印度洋。報告分析稱:「模擬器的活動包括左發動機燃油耗盡,以及右發動機熄火且無控制輸入。這些狀況會導致飛機呈螺旋形墜落,在最後一個發動機熄火後墜入海中。
2014年10月9日
失聯馬航飛機MH370的調查員透露,MH370的搜尋可能找錯地方了。
2014年10月17日
另外一艘搜索船隻「輝固探索號」(Fugro Discovery),將啟航抵達搜索區域。周日已經停靠在西澳大利亞的弗裡曼特爾(Fremantle)港口,將安裝拖魚和其他設備。經過幾天設備安裝和測試。該船將完成對一片集中搜索區域的狹長海床的海深測量工作。該船定於本月底之前完成繪圖工作,之後將駛向弗裡曼特爾港口,然後在該港口安裝類似的搜索設備。
2015年1月29日
馬來西亞發布聲明,宣布MH370失事,所有239名機上人員被視為已死亡。這招致機上人員家屬的憤怒情緒,要求馬方提供切實證據。
2015年2月25日
澳大利亞方面稱,搜索船隻已完成2.4萬平方公裡「優先搜索區域」的搜索工作,但一無所獲。
2015年3月8日
馬來西亞發布事故中期報告。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表示,馬方仍致力於搜尋MH370航班,並希望能找到這架班機。
2015年7月29日
美國調查員已初步得出結論,29日在印度洋西南部的法屬留尼旺群島附近的海上發現的大塊飛機殘骸來自於2014年失聯的馬來西亞MH370航班。
2015年7月30日
據英國路透社報導,馬來西亞副交通部長於當地時間30日發表聲明稱,在經過馬方核實後,基本可以確認,29日在印度洋法屬留尼旺島海岸線上發現的飛機殘骸,屬於一架波音777型客機。
報導稱,馬來西亞副交通部長稱,馬方調查組在查看了飛機殘骸後告訴他稱,基本可以肯定,找到的襟副翼是屬于波音777型客機的。
2016年6月
一名叫Blaine Gibson的馬航MH370搜索人員公布了在馬達加斯加海岸上尋找到的一些可能屬於機上遇難人員的個人物品照片,並希望家屬們前來認領。
2016年8月
馬來西亞官方首次承認,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的機長扎哈裡·艾哈邁德·沙阿曾在自己家中模擬飛行過與這架客機疑似墜入南印度洋相似的路線。9月,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表示,在非洲坦尚尼亞海灘發現的大塊飛機碎片,證實是墜入印度海的馬航MH370客機殘骸之一。
2016年11月2日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ATSB)發布有關MH370搜尋的最新報告,稱在飛機墜入海中時,處於無人控制的狀態。
2017年1月17日
中國、澳洲、馬來西亞政府宣布,終止搜索MH370。
2018年1月10日
馬來西亞政府1月10日與美國海底探索公司海洋無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重啟MH370失聯客機的搜尋工作,為期90天。
2018年5月29日
為期90天的「海洋無限」搜索計劃延長了兩次至5月29日,但無任何結果。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旅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