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值機可能再次面臨一場「封殺」。
近日,南方航空發布公告強調,未授權任何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值機選座業務。4月22日晚間,航旅縱橫官方公眾號也跟進一條公告,正式宣布下線南航的手機值機功能。
記者了解到,此次南航關閉第三方網絡平臺的值機選座業務通道並非針對某一家第三方網絡平臺。4月初,南航的值機系統就已不再對外開放,而包括航旅縱橫、飛常準、航班管家在內的多家第三方平臺均停止了南航的值機服務。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航空公司第一次叫停第三方值機業務了。早在2014年,東方航空、中國國航就已經發布聲明稱,第三方手機應用提供的所謂自助值機服務,未得到任何授權。
不過,當時並沒有實現實質上的封殺,原因是國內所有航司(除春秋航空)的訂座系統和離港系統在網際網路上開放了,「理論上所有的第三方軟體通過技術手段都可接入這個系統」。那麼,現在情況是否有變化?南航之後,東航、國航又是否會跟進?
南航關閉第三方值機
4月22日,航旅縱橫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出公告,稱南航手機值機功能已於2018年4月20日19:00下線,並提醒旅客提前規劃好行程。
航旅縱橫是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航信」)2012年推出的一款基於出行的移動服務產品,能夠為旅客提供全流程的完整信息服務,特色服務產品包括:出票提醒、機票驗證、航班動態、電子登機、手機值機等。
作為一家第三方平臺,航旅縱橫顯然不會願意放棄手機值機這樣高頻的應用場景。但是,此次南航在控制第三方平臺值機選座業務方面決心頗大。
4月18日,南航發布「關於規範南航網絡選座、值機業務的通告」,稱已向「第三方網絡平臺」發函,要求其停止辦理網絡選座、值機等侵權業務。
這意味著,今後購買南航航班的乘客將不能通過航旅縱橫等第三方平臺值機,而只能在南航官方網站、南航APP、南航官方微信及小程序辦理網絡選座,或直接到南航指定值機櫃檯現場辦理。
在聲明中,南航闡述了「叫停」第三方值機的原因:第三方網絡平臺「通過各種非正常方式擅自為南航旅客辦理選座、值機業務,嚴重擾亂了南航航班運行秩序,已經造成了一定的航空安全風險、信息安全風險和服務風險」。
記者4月23日諮詢多家第三方服務平臺,他們無一例外地向記者證實,已經無法進行南航的在線選座服務。
攜程向記者表示,目前,攜程仍向用戶提供包括東航、國航、海航在內的相關航空公司在線值機服務;在南航發出最新通告後,攜程和其他第三方網絡平臺一樣,目前不再提供該服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南航並未完全「切斷」第三方平臺的渠道,其在公告中表示,第三方網絡平臺獲得南航業務授權許可後,方可辦理南航旅客的選座、值機業務,屆時南航將發布公告。
另一方面,東航、國航、海航等其他國內航空公司尚未有跟進的情況,目前為止它們的大多數航班仍可在第三方平臺進行值機選座。
入口之爭再起
這已經不是航空公司第一次叫停第三方值機業務了。
2014年,非官方渠道的網上值機便受到航司的公開抵制。當時,東航、國航相繼發布聲明稱,不保證使用第三方手機值機服務的旅客能獲得與官方渠道手機值機同等的後續服務。
2013年9月,航班管家正式開通在線值機功能,成為最早提供在線值機服務的第三方平臺之一。隨後,攜程、去哪兒相繼跟進。
在線值機的優勢顯而易見:旅客輸入預訂機票的身份證、姓名等信息,即可在線辦理乘機手續、預訂航班座位,省去了現場排隊等繁瑣流程。
而航司所指的風險,具體而言,南航列示了三個方面:第三方平臺一是不具備合理安排座位和航班載重平衡的能力,易引發航空安全風險;二是缺乏有效信息安全監管,可能非法截存旅客身份、帳號和行程數據等信息,並產生旅客個人隱私洩露、會員帳戶被盜用的風險;三是未接受南航選座、值機業務培訓,缺乏處理特殊情況的措施和流程,旅客所選座位無法得到保障。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對記者表示,從航司的角度,關閉第三方值機服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旅客信息洩露的風險,其次可以更精準地掌握旅客的訂票數據,再次,不少第三方平臺還有賣票業務,在線選座則是這項業務的「加分項」,而這與航司倡導並踐行的「提直降代」有一定衝突。
不過,另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旅客信息是價值發現並進行增值服務的基礎,南航不願把這塊信息讓出來,本質上是想守住旅客「入口」,從而由值機服務更好地布局衍生市場。
也有民航業內的分析人士指出,「封殺」背後不排除利益之爭,因為第三方平臺通過值機這樣粘度較高的服務贏得了網際網路的入口,並聚集了強大的移動端流量,衝擊了航空公司的官方應用。
毋庸置疑,值機選座是機票購買後使用頻率相當高的一項服務,而第三方值機平臺一般能支持十多家航司的選座服務,相較於航司旗下軟體只能支持自家機票的選座,第三方平臺的「集成」優勢顯而易見。從這個角度而言,「合作開放」或許才是未來的趨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