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窩囊廢因拉肚子引發了七七事變,7年後戰神孫立人親自將其血刃

2021-01-11 騰訊網

1937年7月7日,日軍以搜尋失蹤士兵為由強行要進入宛平城,最後雙方進行了激烈的交戰,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那很多人好奇那個失蹤的士兵後來過得怎樣呢?

這個窩囊廢叫志村菊次郎,名字中帶菊註定他的人生不簡單,1937年7月7日他因拉肚子離隊。日軍為了尋找他跟我軍發生了了激烈的交火,20分鐘後他回到了軍中。

日軍為了掩蓋真相,稱這是「生理需要」。同時日本人害怕發生意外,將志村菊次郎送回國內,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獎賞吧,至少不用打仗了。

但是實際上七七盧溝橋事變是日軍經過長期謀劃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而志村菊次郎只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罷了。

回國後,志村菊次郎過了一段十分安穩的生活,整整7年沒有參加戰爭。但是到了1944年,志村菊次郎又一次走上了緬甸戰場。

而這一次日軍面對的可不是當年的宛平城守軍,而是戰神孫立人將軍帶領的新一軍,這支部隊絕對稱得上國軍的王牌部隊,所有軍官都是留學生,而且是清一色的美式A級裝備。

而且這支部隊起初並不是聽命蔣介石的,而是聽命於宋子文的。宋子文何許人也?他可是國民黨的財政部長!

最後在孫立人將軍的帶領下,遠徵軍總計殲滅3.8萬日軍,解放緬甸領土8萬餘平方公裡,收復8.3萬平方公裡國土。

傳聞孫立人將軍曾抓到一批沾滿中國人鮮血的日軍俘虜,他當即下令:「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後都這樣辦。」

不管這件事的真假,但是孫立人將軍的民族氣概值得我們去敬佩。

志村菊次郎也在這場戰爭被孫立人血刃,至於這個窩囊廢怎麼死的並沒有過多的記載,我想應該是被遠徵軍戰士開槍打死的。

最後希望大家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相關焦點

  • 引發七七事變的日本兵,是真失蹤還是另有隱情,歷史文獻最終解密
    2020年7月7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83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以失蹤一名士兵為由,藉口進城搜查,遭到我軍言辭拒絕後,引發了「七七事變」。眾所周知,七七事變並不是一場偶然事件,而是日軍籌劃已久的陰謀,隨著歷史文獻的解密,七七事變爆發前的真相一一被解開。
  • 吹出來的「國軍戰神」孫立人
    對仁安羌一役,通常的說法是:1942年4月18日、19日,「我軍僅以戰鬥員1121名的一一三團,與7倍於我之敵軍三十三師團的二一四和二一五兩個聯隊主力激戰……挽救7千多英軍的生命……」②「被圍的美國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餘人被解救脫困。」
  • 「一代戰神」孫立人,為何被軟禁33年,他的子女後來如何?
    近代以來的熱血將領數不勝數,筆者謂之印象深刻的則是孫立人,戰神之稱,置於死地而後生,被「軟禁」三十三年的將才。「戰神」孫立人孫立人,立是立德成才的立,人是樹德成人的人。1937年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孫立人意識到自己才能施展的時刻到來了,他將中國軍隊的實際情況和在美國學到的軍事化教育結合起來,創造出一套「中國式」的練兵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當時孫立人鎖率領的部隊的實力,後人謂之「孫氏操典」。
  • 7年後被打死
    7月7日,而這正是中國人民8年抗戰的爆發點。在1936年時,日軍就以控制了北平的大部分地區,只剩下北平西面的宛平縣城,日軍為了加緊控制北平所有的地方,不斷地從日本本土運送兵力,並且不斷地演習,而且還是面對著中國守軍守護的盧溝橋演習,可見其有多囂張。
  • 這個普通的日軍士兵,意外引爆七七事變,後來死得極慘
    關於七七事變,歷史客棧之前發過不少文章了,大多是從宏觀的角度來寫,其實還有一些細節也很有意思,今天咱就來說一個。大家都知道,七七事變的起因是日軍在1937年7月7日晚上演習結束後,發現失蹤了一名士兵,還聽見過槍聲,就想當然地認為是被中國軍隊抓去了,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引發了事變。那麼,這個失蹤的日軍士兵是誰呢?
  • 一代戰神孫立人,被蔣介石軟禁33年,被迫納妾後,生下4個科學家
    出生於1900年12月,1913年遇上清華校考,孫立人在安慶應徵時,在近千名學生中脫穎而出,名列榜首,而孫立人在學校時也曾擔任過籃球隊長,1921年,孫立人進入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擔任主力後衛。甚至在張晶英無法生育的情況下,孫立人也從未想過要再娶一個妻子,1930年至1950年間,孫立人經歷了幾次戰役,期間還在緬戰場作戰,戰功卓著,是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有「戰神」之稱,1951年孫立人被提升為二等上將。然而,老蔣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對孫立人有不同的看法,因為美國人欣賞和支持孫立人,也因為他想讓孫立人、李宗仁推翻國民黨政權,這無疑是犯老蔣大忌。
  • 名將孫立人:不回故裡,永不下葬
    孫立人,生於1900年,那一年,八國聯軍變成了強盜,在中國肆意妄為,給中國和中華人民,造成了不可修復的傷痛。自此,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在1909年,年幼的孫立人,肯定想不到,有一天自己將會親自率軍出徵,重擊敵寇,為祖國贏得尊嚴。
  • 孫立人:被軟禁33年的戰神,妻子不孕幫他納妾,生下4個科學家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抗戰名將就是有 「叢林之狐」之稱的孫立人,一身戎膽,只為保家衛國,赤子之心,只為國民安康。可是誰又曾想到,被讚譽為一代戰神的孫立人,卻在其鼎盛時期被人誣衊,遭到了軟禁,當時全國上下都以為很快就會為孫立人平反,畢竟當時正是國家危難時刻,急需孫立人這樣的領軍人才,可是沒有人敢相信孫立人直接被軟禁了三十餘年!
  • 七七事變中,日軍藉口「失蹤」的那名士兵叫什麼?他最後結局如何
    他最後結局如何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接著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爆發了!此後,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了全面的侵華戰爭。那麼問題來了,七七事變中,日軍藉口「失蹤」的那位士兵叫什麼?他最後結局如何?
  • 孫立人傳說的真與假:戰神、軍妓與活埋日俘 | 短史記
    對仁安羌一役,通常的說法是:1942年4月18日、19日,「我軍僅以戰鬥員1121名的一一三團,與7倍於我之敵軍三十三師團的二一四和二一五兩個聯隊主力激戰……挽救7千多英軍的生命……」②「被圍的美國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餘人被解救脫困。」③因113團團長劉放吾虛報戰況,其子劉偉民又在數十年後,著書為他虛構功績(甚至稱仁安羌之役為劉放吾獨立指揮),以致很多問題被以訛傳訛。
  • 孫立人:一代戰神被軟禁33年,妻子不孕為他納妾,生下4個科學家
    天正六年(1578年),日本的豐臣秀吉提出: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宿志。隨後他為自己的這個宿志苦思冥想數年,連遷都北京,進軍印度都已經想好了。基於這個思想,文祿元年(1592年)正月,豐臣秀吉發出出兵朝鮮的命令。當時的中國正是萬曆年間,如同三百多年後的韓戰一樣,中原王朝沒有坐視不管。
  • 七七事變,謊稱「消失的戰士」竟然真實存在,不過下場卻在意料中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華北駐屯軍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大隊長清水節郎率領,荷槍實彈開往緊靠盧溝橋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到大瓦窯之間的地區。晚7時30分,日軍開始演習。7月8日晨5時左右,日軍突然發動炮擊,就這樣,日軍挑起七七事變。那麼,令我們好奇的是,到底這個戰士存不存在呢?答案其實是存在的。他的名字叫志村菊次郎,又譯作志明菊次郎,原日本駐華軍隊士兵,就是盧溝橋事變的焦點人物。就是他在演習中的走勢成為雙方開戰的導火線。
  • 清明至,廬江孫立人故居被鮮花簇擁……
    上海廬江商會一行人參觀孫立人將軍故居孫立人的履歷,可謂是無可挑剔。他畢業於維吉尼亞軍事學院,被譽為「國軍戰神」、民國十大美男之一、「東方隆美爾」。孫立人卓越軍事才能,成為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之所以被譽為「國軍戰神」,需要從「仁安羌大捷」說起。
  • 孫立人:被軟禁33年的戰神,妻子不孕幫他納妾,生下4個科學家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抗戰名將就是有 「叢林之狐」之稱的孫立人,一身戎膽,只為保家衛國,赤子之心,只為國民安康。可是誰又曾想到,被讚譽為一代戰神的孫立人,卻在其鼎盛時期被人誣衊,遭到了軟禁,當時全國上下都以為很快就會為孫立人平反,畢竟當時正是國家危難時刻,急需孫立人這樣的領軍人才,可是沒有人敢相信孫立人直接被軟禁了三十餘年!
  • 七七事變83周年今天!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七七事變歷史回顧 祭奠...
    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在宛平城外盧溝橋悍然發動「七七事變」,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拉開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83年過去了,今日中國,早已不是往日中國,但歷史不可忘記!祭奠先烈,勿忘國恥,吾輩自強!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時間過去了83年,烽煙已經遠去,歷史永在人心——之所以銘記和紀念,是對抵抗外敵入侵的流血犧牲者的緬懷,是牢記和平的來之不易,也是告誡世人受侵略的歷史不容重演。
  • 日軍公認的中國戰神,日本代表贈刀以示尊敬,可為何他晚年悽涼?
    除此之外中國近代有一位將軍,在日本人眼中被認為是中國的軍神,崗村寧次還將自己的佩刀送給他,以表尊重,不過這位將軍晚年卻是十分的悽涼。這位被認為是中國戰神的將軍就是孫立人。1900年,孫立人出生在安徽省的一個小鎮裡,他的家庭條件在當時來說並不算差,不過他的成長經歷比較坎坷。在他5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是被父親一手帶大的。
  • 孫立人心腹郭廷亮救主入獄,20年後大赦,卻又被當局送往「綠島」
    哪怕是在今天,整個事件被「平反」以後,在臺島社會依然由此引發了不少反思之聲。當年的這個冤案,在今天的很多人看來,心裡很難令人平靜,甚至有種要罵人的衝動。不僅僅是蔣介石在處理權力內部矛盾時的陰毒做法,對於臺島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的黑暗時代,對那些無辜個人命運造成的影響,則更需要我們深刻反思。
  • 齊聚愛國教育基地孫立人故居,筆墨會友追憶將軍
    他畢業於維吉尼亞軍事學院,被譽為「國軍戰神」、民國十大美男之一、「東方隆美爾」。他也是抗日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曾任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軍的軍長。孫立人卓越軍事才能,成為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之所以被譽為「國軍戰神」,需要從「仁安羌大捷」說起。
  • 孫立人為何被幽禁33年?孫立人去世後,冰心為他寫了一首詩
    在清華,孫立人是一位籃球隊員,曾代表中國隊參加第三屆遠東運動會。那一年,中國隊戰勝日本隊獲得冠軍,孫立人因為球技出色被譽為「飛將軍」。1923年,孫立人從清華畢業,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留學。留學生涯結束後,孫立人投筆從戎,考入了維吉尼亞軍校。
  • 孫立人夫人不育,讓家庭護士嫁給孫立人,生育4個子女全是研究生
    蔣介石為孫立人準備的宅邸佔地400多坪,因為臺灣曾長期被日本霸佔,所以面積常以坪為單位,1坪大約是3.305785平方米,也就是這個宅邸大約1320平方米,面積也算不小了。這個宅邸四周築有圍牆,牆外環繞著又寬又深的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