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

2020-12-13 超凡博弈

(1)氣勢磅礴

縱觀中國傳統建築的門、窗、屋簷……這些元素呈現出來的大氣與舒適,是很多其他國家的建築所無可比擬的。

一些傳統建築的屋簷非常寬闊,走在下邊既遮陽避雨,起庇護作用,視野又開闊,與大自然相接。這一點能夠很好地表現出中國古代建築「天人合一」的思想。

(2)富麗堂皇

中國的建築尤其是達官貴人的居所顯得非常富麗堂皇,這一點正是取決於琉璃瓦的使用。

在陽光的照耀下,琉璃材料色澤鮮豔,光彩奪目,同時,因其較高的成本,也象徵著主人的地位與身價。

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是中國傳統的建築物件,通常施以金黃、翠綠、碧藍等彩色鉛釉,因材料堅固、色彩鮮豔、釉色光潤,一直是建築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驕子。

我國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在建築上使用琉璃瓦件作為裝飾物,到元代時皇宮建築大規模使用琉璃瓦,明代十三陵與九龍壁都是琉璃瓦建築史上的傑作。

(3)活潑靈動

傳統建築四角飛簷翹起,或撲朔欲飛,或佇立欲飄,從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建築物的沉重感,讓凝固顯得靈動。

雖說在很多國家的建築上也繪有壁畫,然而不管壁畫多麼生動,總是難以與之媲美。

正是因為在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屋簷上狠下工夫,所以讓中國的建築顯得活潑而靈動。

(4)得山水之勢

中國的建築在選址方面非常講究,「風水學說」也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建築物覓得好地基。

很多達官貴人的居所無不是依山傍水,環境清幽。

有山,易取其勢,視野開闊,排水順暢;有林,易取其物,蒼柴豐盛,鳥鳴果香;有風,易得其動,空氣清新,消暑滅病;有水,易得其利,魚蝦戲躍,鵝鴨成群。

故此,若靠山面水,側有良田沃土,陽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當然是公認的益於人類生存的最佳選址。

當一些自然條件不能滿足建築的需要時,聰明的中國人會開動腦筋利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使得院內院外自然銜接,給主人以「天上人間」的感覺。

久居其中,也不覺煩膩,越久越會心曠神怡。

而這一特點更加突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築中的應用。

這樣的思想用現代的建築理論解釋就意味著「回歸大自然」。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些特點
    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尤其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古代建築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特點,作為世界三大建築體系之一,它與西方建築藝術和伊斯蘭建築藝術並列,自豪地立足於世界建築文化之林。
  • 福建傳統建築的特點,特色建築有哪些?
    福建傳統建築特點在古代交通工具不發達的情況下,眾多的山嶺、自成一統的水系使福建成為一個自成體系的社會經濟區域。中原建築文化傳入福建就被阻隔,從而積澱下來。因此,中原傳統建築文化的某些觀念,如今在北方已十分淡薄,在福建卻穩固地留存至今。許多明清建築在風格、作法上仍常常留下北方唐宋時期的特徵。
  • 衝繩首裡城公園,融合了中國和日本傳統建築的特點
    衝繩首裡城公園是曾多次被破壞燒毀,以唐朝風格重建的建築,是琉球王國象徵性的建築。作為衝繩島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有鮮明的琉球風格,並且糅合了中國和日本傳統建築的特點。蓋滿多少個後就可以在出口處換取小小的伴手禮或者貼紙。
  • 中國建築之上海傳統建築的四大特點
    上海傳統建築具備兩面性:一方面,上海在歷史上一直是江南的一部分,其傳統建築體現著江南傳統建築的特徵;另一方面,「襟江帶海」的地理格局,使上海的航運商貿快速發展,聯通四海八方的便利給上海帶來了外來文明,其建造技術、風格元素等方面的變化也顯而易見。
  • 日本傳統建築「一戶建」的四大特點
    一、極簡設計的魅力日本的一戶建雖然是獨棟建築,但說實話,並非像中國的別墅那樣,用「面積大」來作為衡量的標準,有些一戶建甚至面積與公寓相差不多。但內部來看,極簡設計在一戶建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室性,空間布局自由,靈活無礙。
  • 成都傳統民居建築的特點,特色建築有哪些?
    四川自古為多民族雜居地區,建築式樣及內容豐富多彩。對於成都,更多的人知道的是川菜、火鍋等,其實古建築更能體現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們了解下成都的傳統建築特色。成都傳統建築特點成都的氣候特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都民居「外封閉,內開敞,大出簷,小天井,高勒腳,冷攤瓦」的基本建築特徵。「外封閉」是四周建圍牆,牆上不開窗,周有竹林。其功能主要是安全和阻擋北風。
  • 中國古代建築有何特點?
    那麼,中國古代建築具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以下就從建築裝飾、平面群體組合、色彩、大屋頂等幾個方面深入探討一下:中國古代的建築裝飾,不僅具有濃厚的東方文化神韻,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古代建築的藝術表現力,使建築物的外觀形象更加優美,也是中國古代建築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獨有的特色。
  • 西藏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特點
    西藏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特點,同時又深刻體現了現代建築的實用特點和藝術神韻。館區層樓疊閣,綠樹成蔭,鬥拱實厚,迴廊蜿蜒,整個建築群碧瓦紅磚,畫棟雕梁,交相輝映,顯示出濃厚的藏民族建築風格和現代氣息。
  • 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中國傳統建築派系的分類(二)
    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中國傳統建築派系的分類(一)五、京派四合院是北京地區乃至華北地區的傳統住宅。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還因為它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風水學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人居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風水理論,千百年來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營造活動。
  • 建築設計知識:中國建築有哪些主要特點
    中國建築有哪些主要特點?中國建築有較明顯的陽剛陰柔之分。自古以來,我國傳統建築藝術就存在著兩大體系。其一為正規的官式建築,主要包括直接為皇帝服務的皇宮殿庭。為封建宗法禮制服務的祭詞性壇廟,以及京師及各地的官衙、府邸和防衛性建築,這些建築一般均按中央政府工部頒布的法式和規範進行設計施工。
  • 海南傳統建築的地域特點凝固的鄉愁 文化的融合
    大俗大雅,俗中見雅  如果說,十八行村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寧靜之美,那麼,蔡家大院就像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留過洋的閨秀,既傳統又現代,有中西合璧的精緻之美。  蔡家大院坐落於瓊海博鰲留客村,建於1934年,是印尼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共同建造的一組建築群體,被稱為「海南僑鄉第一宅」。
  • 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中國傳統建築派系的分類(一)
    門道提示:農曆三月初三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築藝術風格等各有差異,但其傳統建築的組群布局、空間、結構、建築材料及裝飾藝術等方面卻有著共同的特點,區別於西方,享譽全球。強調天人合一,以人為本。
  • 這座恢宏建築,凝聚了現代建築的特點和俄羅斯傳統建築風格
    克裡姆林宮大禮堂處在呈三角形的克裡姆林宮建築群的中心位置,始建於1960年年初,1961年10月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是莫斯科乃至俄羅斯最壯觀的大禮堂。這座白色烏拉爾大理石和玻璃結構的恢宏建築,凝聚了現代建築的特點和俄羅斯傳統建築風格。
  • 泰國佛教建築的藝術特點
    清萊佛寺塔門建築特點:   受當時西歐雕塑風格影響,清萊的佛寺塔門雕造講究精巧而不過多追求其空間。這一特點跟中國的佛塔塔門製造上就有著一定區別。中國佛寺追求其獨立的磅礴氣勢。受印度早期佛寺券門風格影響,門洞多為起券疊砌,半圓門額大多都裝飾佛教的傳統圖案,結構與中國的木門相似,門洞外卷中間是饕餮紋浮雕裝飾,兩邊對稱的卷草花卉和大象、蓮花圖案塑面。塔門四周雕塑著與中國觀音造型相似的觀音菩薩像,頂部也為折角亞字形平面,四、五層向上收分。
  • 中國傳統風格建築如何「與古為新」
    製圖:蔡華偉   日前,法國建築設計師讓·努維爾中標全世界最大的美術館——中國美術館新館的設計方案。這份被網友戲稱為「太空大鐵碗」的設計,再次引發「中國地標性建築為什麼看不到中國味」「國家級殿堂為什麼總淪為外國設計師的試驗場」等熱議。   今年8月,因為開發地產,福建福州上下杭蒼霞片區31處歷史建築中有17處被拆損。
  • 中國傳統建築在傳統建築色彩的進程很少間斷,穩定的傳承性
    中國傳統建築在傳統建築色彩的進程很少發生間斷,表現出穩定的傳承性。但每一個朝代的更替都會帶來材料、技術、文化審美的變化,正是這些不同性最終形成了華夏民族絢麗多姿、獨樹一幟的建築色彩。  在我國古代,建築的規模、形式、色彩的使用都有著嚴格的限定,一般而言,皇家使用的色彩,對老百姓而言就是禁忌的顏色。如,北京的故宮和四合院建築,故宮的色彩富麗堂皇,而民間的四合院卻是以灰色為主。這樣的限定雖然不能讓民間的色彩盡情發揮,但是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卻控制了大環境色彩的整體協調。而且由於建築材料多數為就地取材,所以色彩地域性特點非常明顯。
  • 中國古典建築基本特點
    原標題:中國古典建築基本特點 城市規劃特點 一丶概述 市:物品交換場所(沒有規劃的城市) 無規劃的靠近河流,運輸靠船。中國古代城市之間是沒有廣場的。 中軸線:最中間為皇宮,最中心是太和殿。午門、大前門、前門大街、永定門(正南門)、天安門、地安門、鐘鼓樓。
  • 如何欣賞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特點?
    中國古建築是「凝固的古典音樂」,飛簷鬥拱的亭臺樓宇、恢弘壯麗的宮殿建築、詩意的園林以及古樸的民居...這些分散各地的各式古建築,共同演奏了這支氣勢磅礴的樂曲。那麼,如何欣賞古代建築?它們又有哪些特點呢?不同朝代建築,都跟那個時代歷史的變遷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更多關注建築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 建築設計:中國傳統建築有哪些中庸思想?
    施之於建築,則表現為不求外顯而求內涵的特點。可以認為,君子之建築亦是「訥之於言」的。中國建築往往把精華和高潮放到最裡面,放到最後面,而前面則只是樸質的牆。庭院深深深幾許,精彩之處全在這一層層的化解之中。農耕文化內向型的特徵決定了中國古建必然要選擇這種重感悟、重內涵的建築布局方式。
  •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樣式中國的古代木構建築都是物質文化遺產,而製作和建造這些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法則等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至今形成了多種建築樣式,主要的建築樣式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等,歇山和廡殿中又有重簷歇山和廡殿。此外,這些建築形式又可以組合成不同的複合式建築。硬山建築:硬山建築的特點是山牆和屋面直接相交,兩山不露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