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第一臺完全由業主自籌資金成功加裝的電梯在普陀區長徵鎮怒江苑投入使用,成為了上海乃至全國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怒江苑」加裝電梯模式也為此後政府職能部門精簡申請程序提供了案例。隨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加裝電梯,上海的加裝電梯工程正駛上快車道。不知不覺中,怒江苑的首臺電梯也迎來了5歲生日,電梯使用的後續情況究竟如何呢。
怒江苑7號樓電梯外觀
沒有時下流行的觀光式玻璃幕牆設計,電梯入口也並沒有經過布局調整,7號樓的加裝電梯低調而隱蔽。走進樓道,牆上記錄著電梯投用時的點點滴滴,能夠感覺到這裡樓道的敞亮和溫馨。業主說,頂著「上海首臺」的光環,他們當時算是獲得了一些額外福利。比如,施工單位在電梯加裝時免費粉飾美化了全樓的所有公共樓道;電梯內外安裝的電子顯示屏能定期產生廣告收益,這些福利在現在的電梯加裝工程中已經成為歷史,也讓大家倍加珍惜現在的環境。業主齊惠庭說,「樓道居民原來大家相互之間也是比較陌生的,通過裝電梯經常開會碰頭,相互之間溝通多了也相互了解了,所以呢關係也比較融洽了,原來大家上下樓只是相互點個頭,現在樓上樓下老王老李大家都認識了。」在這裡,電梯成為了大家共同的牽掛,如何讓它的運行更加長久也成為了大家探討的「百年大計」。比如大家在居民公約中就約定,電梯禁止運載裝修材料和大件物品。又比如,為了保持電梯內外的環境整潔,大家以樓層為單位輪流開展清掃包幹。「比如這個月輪到5樓那麼就是5樓負責打掃,我們小小樓道裡也是比較團結的電梯裡面的清潔保養做得很乾淨的。」業主朱浩峰說。
電梯運行收支情況樓組定期公布
除了自律,樓組還有「一本帳」。全體業主在施工伊始就提前約定,從政府給予的加裝電梯補貼款項中拿出10萬元作為成立電梯維修基金的啟動款項,基金通過投資保本理財產品獲得保值增值,再加上電梯內外廣告的收益,實現了電梯維修基金的穩定增長。每個月,維修資金的收支情況都會定期張貼並發送在業主群內,接受大家監督。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5年來電梯除正常維修保養和每月有限的電費支出外,並沒有出現諸如零件更換這樣的重大開支,倒是隨著鄰居們年齡的增長,大家在繼續輪流打掃上有些體力不支,通過商量,大家同意每月新增一項開支用以聘請保潔人員打掃樓道。另外,隨著樓內業主的變更,大家也一致決定在電梯維修基金良性運轉的前提下,新業主無需額外繳納電費、保潔費等開支。
5年來,7號樓接待了幾乎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加梯考察團,其中既有地方政府職能部門、也有懷著急迫心情自發前來的市民。曾全程參與電梯加裝工程的朱紅紅說,在越來越多考察團傳回成功加梯喜訊的背後,是政府部門不斷精簡申請程序流程的努力。業主朱紅紅感慨,「我們當時加裝電梯就是像造房子一樣的程序,一步步跟著政府要求的程序來,現在專門有一個加梯窗口,業主等於只要跑一個部門就可以了。要敲章的數量也少了很多,我們那個時候要敲九十幾個章,現在只要十幾個章就夠了,程序上少了很多,步驟也少了很多,時間也縮短很多。我們那個時候跑了快兩年時間,現在最快的我聽說程序只要十天就夠了,所以真的是簡便了很多,政府真的是幫了很多忙。」
以怒江苑所在的長徵鎮為例,目前已經有16部加裝電梯投入使用,同時有14部加裝電梯的居民已經達成協議,正在完成相關流程等待施工。與怒江苑7號樓居民曾經的「跑斷腿」相比,現在居民可以通過鎮加裝電梯辦公室,從前期的居民意見徵詢、協商,中期在行政審批,包括施工監理環節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管,到後期的電梯日常維保和政府補貼申請政策諮詢,實現一站式獲得加裝電梯全過程的指導監督服務。
記者:薛松、王笛編輯:謝雨潔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區「白衣戰士」重溫「抗疫」歲月!
普陀又一片區食堂恢復開業,憑卡享優惠!
老人操作手機難?普陀辦了個「培訓班」
普陀的「海上第一泉」為何如此清澈?
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光碟行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