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東北餃子館在長沙居然開得風生水起!進門一股地道東北大碴子味兒

2021-02-17 長沙吃喝玩樂


「整(zěng)點兒啥?」

剛踏入這家店,一股東北大碴子味兒,就撲面而來。

「有什麼推薦的沒有?」

「你這才倆銀就來份兒醬骨,來幾兩餃子唄。」

看著小哥臉上熱情的笑容,瞬間對這家店好感倍增。再看隔壁的大圓桌,圍坐了四五個人。麵粉翻飛,是店裡的員工正在包餃子。我聽他們聊天,發現這裡從員工到客人,竟全是東北人

餃子對於東北人來說,是果腹的食物,更是鄉愁在南方,餃子既是主食,又是小吃。水餃煎餃炸餃,總是花樣頻出。

▼南方薄皮炸餃

而漂泊在外的東北人,必然要翻遍南方的街巷,找到那個最正宗的家鄉味。這個味道或許是豬肉大蔥,或許是韭菜雞蛋,通常來說,指的都是水餃。

照小哥推薦的點了單,還外加了幾樣地道東北菜。我暗暗揣測,這回吃東北菜,該是來對了地方。

不論是冬至、年三十,還是一切重要或不重要的節日裡,北方飯桌上,總少不了自家人一起包餃子吃的環節。

長此以往,餃子就帶上了喜慶的屬性。最好喜慶的東北人,則索性將餃子館,取名為大年初一。

用最喜慶的日子,為最喜慶的食物取名,乍見或許覺得無釐頭,細細想來,卻能覺出東北人對家庭歡聚時刻的珍惜。

大年初一東北醬骨餃子館,就是這麼個好喜慶的「家族企業」。高家一家人為了謀生,來到溫暖的南方做買賣,用最地道的餃子,撫慰異地東北人的鄉愁

「我們這兒的餃子,用的面,都是從河南、山東來的好面,不好面做不出餃子。這餃子吧雖然看著簡單,一張皮兒,一點兒肉,但是你和面、擀麵,全都是見功夫的事兒。我們東北銀,打小就揉面,幾十年揉出來的手感,才做得出真正的好餃子。」

店裡的餃子有十數種內陷,不論葷素,共同點是,這些餡料從選肉到剁肉,從調配比例到拌餡,都由高家人自己掌握,保證最地道的東北味。

韭菜雞蛋餃子,在南方很少見到,但韭菜炒雞蛋,卻是再家常不過的菜了。東北人將這道色美味鮮的佳餚包入餃子皮裡,每一口餃子,都是韭菜與雞蛋的完美融合。不得不感嘆,要論會吃餃子,懂吃餃子,真非東北人莫屬!

醬骨,是醬骨餃子館的另一位主角。

取多肉的豬棒骨,也就是筒子骨,配來自東北的醬料,慢火細細燉煮。棒骨邊的肉是活肉,因依附著骨頭時時做著運動,肉質十分彈牙。

吃這樣的醬骨,就也該有個豪放樣,一手一隻醬骨,大快朵頤,充分動用嘴唇與舌尖,絕不放過骨縫裡的一絲醬肉,如此方能體味醬骨的美味。

「來我這兒吃飯的,東北人居多,覺得我這兒地道嘛。南方人也有,還有過外國人。最好笑的是那外國人覺得醬骨特好吃,咔咔地給照相,完了還一定要跟我合照,特逗!」

事實上,大年初一醬骨餃子,從每天早上8點,一直營業到晚上12點,就是為了照顧本地這些愛呷宵夜的長沙人。

東北名菜豬肉燉粉條,是不少人對於東北菜的第一印象。

肥瘦相間的豬五花,紅燒到肉皮發亮,整體色澤變得紅潤誘人。在高溫的壓榨之下,油脂從肥肉中出走,轉投粉條的懷抱。吸足了油脂的粉條,即使剩到第二天,還能不糊不粘。

這不粘不糊的特性,與粉條自身的高質量還有關係。湖南有米粉,卻沒有粉條。最地道的東北粉條,是用土豆做成。為了還原豬肉燉粉條的口味,所用粉條只能從東北運來。 

一般來說,三伏天裡豬皮凍是早就不能再上客桌的。製作豬皮凍,需將肉皮切碎,熬煮到粘稠,晾涼自然成凍。因此,豬皮凍只屬於寒冷的北方,只屬於涼爽的春秋季。

一入夏,皮凍就徹底不見了蹤影。這可著實難為了剛嘗鮮的南方食客們,憑藉著對美食的執著,食客們三番五次地勸著高家人。如此一來,店裡每天備著少量豬皮凍,以供老客之需。

唯一可惜的是,夏天到底不是合適的季節。豬皮凍上桌後,必須儘快吃掉,等到化了就不美了。

這裡的拌三絲選用的是豆腐絲、黃瓜絲和芽白絲,爽脆的口感和清新的味道,最解吃完醬骨後的油膩。

店名:大年初一東北醬骨餃子館

人均消費:30元

營業時間:08:00-24:00

地址:濚灣鎮新外灘如家酒店旁

出品:頭等傳媒·十分傳播

編輯&攝影:皎皎坨

主編:羅楚風

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法律顧問:人和人律所 • 陳律師

相關焦點

  • 《東北插班生》:東北大碴子遇上嗲嗲臺灣腔
    東北某夜總會老闆的兒子王虎,人如其名,虎逼一個,在學校打架,被老爸送去臺灣陶冶情操。為啥是臺灣呢?估計東北那大哥以為灣灣講話那麼嗲,民風肯定淳樸。然而大哥對臺灣顯然有些誤解,灣灣雖然講話嗲,但人家也是有hēi社會的。王虎穿著一身大貂,戴著一副墨鏡,大金鍊子小金表,哼著土味情歌來到了臺灣,第一天就撞上了學校小混混的居(黑)委(社)會換屆現場。
  • 《東北插班生》:東北大碴子遇上嗲嗲臺灣腔
    東北某夜總會老闆的兒子王虎,人如其名,虎逼一個,在學校打架,被老爸送去臺灣陶冶情操。為啥是臺灣呢?估計東北那大哥以為灣灣講話那麼嗲,民風肯定淳樸。然而大哥對臺灣顯然有些誤解,灣灣雖然講話嗲,但人家也是有hēi社會的。
  • 鄧倫大學宿舍4人,3個東北人,經過4年洗禮,東北話十級指日可待
    鄧倫是河北人,上大學時宿舍4個人,有3個人都是東北人,經過舍友4年的洗禮,鄧倫畢業時一口東北大碴子味兒。更搞笑的是,他自己聽不出自己的口音已經被同化了,偶爾還會蹦出「埋汰」、「波靈蓋」等東北專用口語。當時鄧倫還是劇組的新人,同組女演員經常被他突如其來的東北口音逗笑NG。為了不影響拍戲,讓自己改掉東北口音,鄧倫想出一個方法,那就是暫時不和東北人聊天,一聊就會帶跑偏。
  • 東北老闆開餃子館,通過「一枚印章」,收益翻了三倍,怎麼做的?
    而拓客又涉及到一系列的引流。很多商家對於如何為實體店引流拓客一竅不通,只是一味地去照搬同行的打折半價活動,這對於你的目標客戶來說毫無吸引力。那什麼樣的活動可以吸引到顧客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餃子館老闆用「一枚印章」,就讓店裡的收益翻了三倍還不止。
  • 東北粗糧大碴粥,製作起來不僅簡單方便,並且吃法還多
    遼闊無垠的東北三省,因其盛產玉米,大豆,馬鈴薯等農作物而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為「北大倉」。而東北人也不辜負這個稱呼,他們利用當地盛產的農作物烹調出來只屬於他們東北人的美食——東北大碴粥,使「北大荒」這個稱號名副其實,不是浪得虛名爾,所以東北大碴子粥算是東北的標誌性美食吧。
  • 長沙超美味餃子館,距市政府僅1.8公裡,還有地道的東北菜!
    而在長沙就有一個烏蘇里江餃子館,堪稱是長沙最好吃的餃子館,這個餃子館位於雙塘路,距離市政府只要1.8公裡。來到餃子館門口,只見這個餃子館設在二樓,一樓全是賣水果的店鋪和一些小餐廳,二樓則是烏蘇里江餃子館,二樓的外牆上掛著一塊黃色的匾額,其上鑲嵌著一行大字,正是白色的「烏蘇里江餃子」幾個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 三線建設者舌尖上的鄉愁——一家東北餃子館的「憶」與「易」-新華...
    正值飯點,位於安順經開區西航路雙陽新區對面的貴飛餃子館,一股暖意撲面而來。抬眼望去,三五成群的食客坐在餃子館,有的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有的和朋友喝著小酒聊天。    和面、擀皮、調餡兒、包餃子……在大廳中央的明檔廚房,隔著敞亮的玻璃窗,穿著白色廚師服的領班馬麗,帶著3位廚師正在裡面手腳麻利地包餃子,一套工序下來,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就擺在了案板上。
  • 大廚教你,東北大碴粥的熬製秘訣,東北人一天不喝就饞的慌!
    在東北有一道特別出名的粥品,東北大碴粥,東北人一天不喝大碴粥就特別饞的慌,今天小廚就教你大碴粥的熬製秘訣,希望能給你帶來收穫!東北 大碴子粥 主 料 大碴子1.5斤,水15斤 輔 料 飯豆9克 調 料 面鹼2克 一、初 加 工將大碴子用涼水洗三遍洗乾淨泡
  • 東北大碴粥,粘稠好喝
    東北大碴粥By 朱子Abby自從嫁給東北人,發現了很多東北美食,原來老玉米還可以這樣吃大碴子,東北方言,是指大顆的玉米粒子,可做大碴子粥、碴條、棒子麵餅 ,為東北特色食品食用這種玉米食材,如玉米面,大碴子,玉米窩窩頭的,適當放一些鹼面(小蘇打)可以使玉米中的結合型煙酸釋放出來,變成游離型煙酸。
  • 火車站旁的東北手工水餃,吃完一股大碴子味!
    東北大媽開的一間美食店手工水餃最暢銷
  • 深藏南寧4年的自助餃子店,餵飽了無數東北人
    劉哥、謝姐夫妻二人是地道的東北人,光看店名,你定會以為這家店的老闆娘叫冬梅,其實不然。「我的名字沒有東北味兒,『冬梅』是東北老家親戚的名『,這名字東北人一聽就很親切。」謝姐笑說這就是店名的來源。小花一六年就發現了這家寶藏餃子館,它把東北家鄉的味道帶到南寧,紮根、生起長長的枝蔓,纏繞著異地同鄉客,也纏繞著當地的人兒。
  • 東北餃子館為什麼遍地開花
    除了一家人開店單打獨鬥的方式之外,也有餃子館希望加盟「抱大腿」。在番禺東海花園附近的一家福來順東北餃子館就是加盟的方式。負責召集加盟的陳總告訴記者,他自己開了一家,現在有6家加盟店。  大德路幸福立方小區下面的一家東北餃子館,上個月忽然一改15元16粒的大分量餃子「管夠管飽」,推出了差異化的10元10粒小份「管正合適」。  這家餃子館的「帳房姑娘」並不認為這是「破行規」:「南方人吃不了那麼大份,我們不能逼人家啊。」
  • 東北大鵪鶉極度寒冷,直播間內一股大碴子味
    隨著寒假的到來,許多高校的學生這個時候都放假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而對於直播行業來說,他也迎來了自己新年前的第一批高潮,目前整個遊戲行業的直播狀態都呈現爆滿的趨勢,各大遊戲主播都受到了熱捧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東北大鵪鶉,lpl的春季在固然吸引人,但是東北大鵪鶉的相聲表演自然也不差。
  • 【美食推薦】廣味兒、京味兒、新疆味兒,在長沙就可以吃遍全國味兒~
    兩個女生開的店以紫色為裝修主色調,都有點不大像一家吃串串的店了,少了一些市井氣息,但也多了幾分精緻。恆記好巴食地址:開福萬達金街外街C09「豬圈」的得名就更有意思:因吃火鍋的地方原來毗鄰豬圈,後被食客戲稱為「豬圈火鍋」。而長沙的這家店是重慶豬圈火鍋的直營店,在這裡吃到的火鍋和在重慶吃到的豬圈火鍋味道出品都是一樣的。
  • 網紅彼得羅夫:說著東北大碴子,隱藏身份的俄羅斯族人
    他撿起一大塊冰,放進嘴裡,嘎嘣嘎嘣咬著。陽光灑在冰面上,映著他那雙寶石藍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兩側被凍得微微有些泛紅,毛線帽子下露出來一小撮黃色的頭髮。「小冰不厚,晶瑩剔透,咬上一口,堪比豬肉」,他對著手機鏡頭說,然後哈哈大笑,是地道的東北大碴子味兒。
  • 東北餃子館
    幾十年前的小城裡,你幾乎看不到操外地口音的人,東北人就更少了,當然也就不會有東北菜了。在北方大部分地區,餃子是不叫水餃的。南方人之所以要叫水餃,可能源於吃水餃一般都是帶湯的。東北人在南方開了飯館,門頭幾乎都會用東北餃子館,一來直接,二來醒目。
  • 信陽這家東北餃子館!從皮到餡都是純手工,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多年的日日夜夜,深藏著北方人對餃子的執念與依賴令人百食不厭,堪稱一絕「慕名而來,欣喜而歸」這是一家開在航空路上的老店老闆一家三口都是黑龍江佳木斯人。小編問起為什麼會在這麼偏的地方開一家餃子館?老闆說他的爺爺以前是在對面一航院當兵,父親從小就跟隨爺爺在信陽生活,所以他跟母親也一起來到了信陽。店裡主打手工水餃,口味多到小編挑花眼。店不大,就在他們家的客廳內,吃餃子的時候就跟在自己家裡一樣。
  • 鼓樓這家店,一股東北大碴子味兒!餃子配蒜醬,吃了想往北方跑!
    「來,再多吃一個。」叫餃子館卻不局限於做餃子,剛進門就擺放了很多滷味小菜。炒螺絲、煮毛豆、滷牛肉...每樣都是老闆的拿手絕活。先點了小食,老闆是地道的北方人,為人豪爽,每個盤子都裝的滿滿當當。牛肉是整塊單點的,然後會薄切,再搭配一杯啤酒,東北那旮旯的感覺就來了~
  • 東北老闆開餃子館,通過「一枚印章」,收益翻了三倍,怎麼做的?
    而拓客又涉及到一系列的引流。很多商家對於如何為實體店引流拓客一竅不通,只是一味地去照搬同行的打折半價活動,這對於你的目標客戶來說毫無吸引力。那什麼樣的活動可以吸引到顧客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餃子館老闆用「一枚印章」,就讓店裡的收益翻了三倍還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