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元宵節,按傳統習俗,大家都要吃點湯圓,意為團團圓圓。
說起吃湯圓,就不能不提寧波的百年老店「缸鴨狗」。但是,「缸鴨狗」的招牌雖然還在,內裡已經變成了一家快餐店。
「缸鴨狗」的衰落
「缸鴨狗」店起源於1926年寧波老城隍廟門口的一個小攤位,小名江阿狗的寧波人江定發賣著酒釀圓子、豆沙圓子、紅棗湯等為主的甜食點心。
到抗戰初期,他在開明街開設了新店。由於他不識字,故在請人寫招牌商討店名時,以自己的小名為諧音,在招牌上畫了一隻水缸、一隻麻鴨、一隻黃狗做店名。
1993年,「缸鴨狗」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企業,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華名小吃」。1997年,「缸鴨狗」遷至城隍廟南側縣學小吃美食一條街上。漸漸地,「缸鴨狗」變臉了。
招牌還是「缸鴨狗」,每天也照常營業,湯圓還在賣,但大多數人進店吃的是快餐。看看裝修,它與一般的快餐店沒什麼兩樣。不少慕名前去的人,心頭都會留下一份失落。「由於成本高、品種單一、缺乏創新。既沒有錢去做品牌宣傳,更不能進一步擴大生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這麼評價「缸鴨狗」衰落的事實。
不少老字號其實已消失
考大學要吃在狀元樓、買中藥材到壽全齋、買皮鞋上老三進,諸如此類回憶只能留在人們心頭了。
時過境遷,寧波「老字號」已日漸衰微。
該市貿易局資料顯示,寧波「老字號」有20多家,涵蓋餐飲、百貨、副食品、醫藥商店、服務業。如餐飲業類有狀元樓、東福園、梅龍鎮、缸鴨狗、東亞飯店;百貨類有源康、老三進、寧波鐘錶眼鏡;副食品類有昇陽泰、大有南貨、樓茂記醬品和味化醬品店;服務業有天勝、正章、容光和寧波浴室;藥店包括壽全齋、馮存仁、四明大藥房和恆昌參藥店等。
這些「老字號」曾經密布在老寧波最為繁華的中山東路上,但經過幾次舊城改造,不少「老字號」或被迫遷址冷街陋巷,或在競爭中自然隱退。前兩年,「梅龍鎮」商標被註銷還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記者初步調查,目前寧波市場上尚存的「老字號」還有10餘家,其中得到持續發展的僅四五家。
餐飲界有人士分析,造成「老字號」衰退的根本原因還是他們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昨天,記者在寧波網論壇上,看到一個帖子,題目是「誰來保護寧波老字號」。有網友在問,為何不像保護文物一樣去保護老字號?也有網友跟貼建議,能不能拍賣老字號從拍買做起,讓老字號進入市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