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往往在於女性,但也有少數男性也是受害者。在美國所記錄的家庭暴力中,南亞女性不僅容易遭受家庭暴力,而且特別容易受到家庭暴力報導不足的影響。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什麼原因讓美國的南亞移民更容易遭受這一切?
首先,我們需要搞懂南亞移民是什麼:
「南亞移民」往往指的是從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尼泊爾和不丹等國移民的人。而印度是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折合成南亞人口的76.78%。
南亞社區的家庭暴力是什麼樣的?
人們通常認為美國的南亞人是「模範少數群體」。許多人在技術領域或工程和醫學領域都相當成功。但不可忽略的是,少數群體的形象是存在問題的,因為它不僅阻止公眾注意家庭暴力等內部問題,而且還鼓勵成員遵守其預期的性別角色並維持其公共形象。這包括內部激勵家庭暴力受害人隱藏暴力行為,這是南亞文化的普遍趨勢。但是,家庭暴力對南亞社區的影響與其他社區一樣,與其他社區相比,家庭暴力的發生率甚至更高不少。
南亞社區的家庭暴力可能以心理、社會、身體、性,甚至經濟形式出現。也就是說,從心理和身體上的暴力範圍都是存在的。那麼,為什麼美國的南亞女性更易遭受暴力呢?原因或許有這幾點:
01關於妻子角色的文化態度
性別角色是南亞文化中非常普遍的元素。在南亞移民中,對父權制的屈從也很根深蒂固,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大多數家庭暴力受害者是女性。妻子往往被認為需要做的事情是打掃房屋和照顧孩子,丈夫則負責與外界打交道。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潛移默化中都會放大男性的威嚴,似乎必須以聽從丈夫的安排為目的相處。
02南亞文化中的等級制度
南亞文化提倡嚴格的等級制度,女性顯然處於最底層,它鼓勵女性不僅接受,但也要以犧牲個人需求為代價來加強這種等級制度。妻子在接受虐待時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存在不足,並需要更加努力來成為一個好妻子。丈夫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因此不受約束。而妻子則應該接受丈夫的行為,並繼續採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家庭。
03語言障礙
當南亞移民不能說流利的英語時,與警察進行交流會變得很是困難。複雜的行話和法律程序的措辭並沒有使這變得容易,而且大多數警察部門都沒有可用的印地語翻譯器。結果,由於擔心翻譯錯誤和混亂,南亞移民不願向法律官員尋求幫助。另一方面,南亞的女性往往都沒有出去工作和社交,就不會像男性那樣更快的發展出良好的英語。這使得丈夫更易與外界溝通,而妻子而無法進行更為有效的溝通。這當然也包括和警察,以及他們的鄰居的溝通了。
04缺乏社交
南亞的女性到達美國以後,通常除了家庭以外是沒有任何社交網絡的。也正因如此,她們在家庭之外就缺乏了立即可用的支持來源。因此,家庭對妻子具有內在的控制感。這種控制是為什麼家庭暴力在南亞移民中盛行的部分原因。此外,南亞文化經常與西方和美國文化不同,這使得建立新的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困難。
移民的南亞女性不僅在缺乏外部支持網絡的情況下到達美國,而且在移民後很難建立起新的社交網絡。這只會增加前面提到的問題。另一方面,美國公民天生具有更好的社會聯繫,能夠在家庭之外建立更牢固的關係。此外,南亞移民女性在很多情況下都不工作,所以她們經常無人陪伴。妻子沒有娘家,也沒有閨蜜、友人,完完全全地失去了的支持網絡,這就讓丈夫常常處於極端的權力地位,這使得對妻子的暴力行為更加容易。
結論
東西方價值觀和文化之間的鮮明文化差異,適應困難以及強大的等級制重男輕女文化,最終成為影響南亞女性家庭暴力的最有影響力的基礎。但是,很難最終了解南亞女性的家庭暴力問題。這些移民通常不認為自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因此,這種現象被低估也就屢見不鮮了。因此,收集足夠的數據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美國,南亞移民的數量依然在不斷增加。但我們依然不能夠肯定,她們是否能夠融入美國的文化和社會中。(作者:小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