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訊,被譽為「中國自行車收藏大王」的王明璽,於2016年3月20日晚五點零三分去世。今日上午在大興殯儀館,各界人士為他送別。
1999年8月20日,北京,王明璽自行車收藏展開展。張風 攝
2008年6月21日,河北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開展。張風 攝
2008年6月21日,河北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開展。張風 攝
2008年6月21日,河北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開展。張風 攝
2008年6月21日,河北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開展。張風 攝
2008年6月21日,河北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開展。張風 攝
2008年6月21日,河北霸州,中國自行車博物館開展。張風 攝
王明璽老人平生喜愛收藏自行車,50年來收藏數量達百餘輛;他把所有的心思幾乎都花在了「呵護」這些珍貴的單車上。2008年10月,在王明璽先生的幫助和支持下中國自行車博物館建成,這裡收藏了產自世界各地不同品牌的精品自行車300多輛,展品中既有享譽世界的英國產白金人、三槍,德國產哈雷、藍牌、奔馳,也有中國傳統的國產四大品牌--紅旗、永久、鳳凰、飛鴿,令參觀者驚嘆。
王明璽之所以酷愛自行車收藏,這和他自幼在長春和成機器廠學徒,歲數不大,但車、鉗、銑、刨就樣樣精通有很大關係。 那時他就對集焊接、衝壓、銑刨、噴漆等於一身的自行車大感興趣,發誓要將自行車研究到家,自己親手造一輛最好的自行車。
1956年,他花480元買回一輛英國產的「鳳頭」牌自行車,從此,王明璽就與收藏自行車結下了難捨的情緣。 在王明璽收藏的140輛自行車中,最為名貴的要屬英國產的「白金人」牌自行車,為了得到該車,王明璽前後花了五六年的時間。
1975年左右,他在龍潭湖附近一位80多歲的老人家裡偶爾發現了該車。但老人也是愛車如命,車一時無法到手,王明璽一有時間就跑去看車。直到五六年後,老人故去,王明璽再次登門,以1000元的價格,從老人孫子的手中將「白金人」「接」回了家。
王明璽說,這輛「白金人」是1915年英國生產的,當時全中國進口僅10輛該牌子的自行車。
1998年,一位英國自行車收藏老人來北京旅遊時,找到王明璽,當即提出以10萬元美元收購該車,被王明璽婉言謝絕。
第二天,這位英國老人再次找到他,提出用一輛價值200萬的頂級寶馬車交換,結果王明璽還是沒有答應。王明璽在1999年,搞過一次個人自行車藏品展覽,此事在社會各界引起反響不小。還有著名的自行車公司請王明璽任總經理的特別顧問。
王明璽老人曾經說這些車跟他幾十年了,就像他的孩子,無論如何也不捨得賣掉它們,所以他打算籌款辦一家自行車博物館。2008年10月,中國自行車博物館又名霸州自行車博物館在中國自行車收藏家王明璽的支持下建成了。該館位於河北省霸州市,建築規劃用地面積5.5公頃,建築面積38887平方米。為6層框架結構建築,地下1層,建築面積6530平米;地上5層,建築面積32357平米。
王明璽老人在京城的兩千多號玩車族裡算是個人物。他有「三絕」:一絕是收藏的自行車不但數量多,而且每輛都是名牌。每輛車都有牌照,每輛車至少在八成新以上。二絕是他是老八級鉗工,再舊再破的自行車,到了他手裡,也能整舊如新。三絕是不但收藏自行車,也研究自行車,自行車的發展史都在他腦子裡裝著。有這「三絕」,使他成為京城有名的自行車大玩家。
半個世紀以來,他把心思都用在天南海北地「淘」自行車上了。在霸州自行車博物館裡展出的自行車都是他一生的心血結晶。在王明璽看來,作為無汙染的輕型代步工具,自行車自18世紀誕生以來已經有200年歷史。在我國,自行車也曾引領了幾代人的消費時尚,不僅見證了世界機械製造業的發展,也承載著人們昔日的夢想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