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腦洞創作浪潮 知乎宇宙挖掘想像的價值

2020-12-14 上遊新聞

近日,知乎開啟知乎宇宙創作徵集,邀請廣大網友加入「宇宙聯盟」,用內容展現自己的好奇心與想像力。活動推出「知乎宇宙最受歡迎獎」、「知乎宇宙特別貢獻獎」、「知乎宇宙齊心協力獎」等多個獎項及海量權益,掀起令人期待的腦洞創作浪潮。

據悉,「知乎宇宙」泛指知乎上的腦洞問題集合,是由用戶自發創作、極具知乎特色的「集體代表作」。2019年12月,「知乎宇宙」話題被用戶創建,目前已包括761個問題。其中包括「給你10億美元,但會有一隻蝸牛永遠追殺你,你幹不幹?」「如果吃一小勺太陽會如何?」「普通人強化一億倍是什麼概念?」等等。其中,「蝸牛」、「勺子」等知乎宇宙的「代表元素」,已擁有全網熱度與知名度,成為了網友們喜聞樂見的知乎原生梗。

「知乎宇宙」中,文史類腦洞內容憑藉趣味性與可讀性引人關注。在「如果你能夠穿越古代且有能力帶一個人回去/回來,你會選擇帶誰?」的問題下,用戶「鄧申由卿」想像將蘇轍帶到現代社會後會發生的趣事。看到蘇轍從驚慌到冷靜,再到流露出對於「影響歷史」的擔憂,作者意識到自己無權幹涉他人的人生,最終幫助蘇轍回歸原本的年代,過完屬於他的一生。

除文史內容,物理、數學等「硬核問題」也能在知乎上找到極具想像力的解答。在「如果我可以把縫衣針甩出 1000km/s 且比較有準頭,我能幹什麼?」的問題下,用戶「涼涼」計算將一根縫衣針甩出1000km/s的速度大概需要5*10^8J能量,可以將1.6噸開水燒開。同時,如果保證甩出縫衣針的準頭,在1.7km外命中一個0.5mm的目標,那麼對目標的定位精度可以堪比北鬥系統。

現實中,看似「荒誕」的提問往往讓人措手不及,但在知乎,「出其不意」的問題同樣可以得到專業人士的回應。在「吃一小勺太陽會如何?」的問題下,來自格裡菲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博士「Mandelbrot」在有「外星文明的黑科技傳送門」能在一瞬間把一小塊太陽內核傳到面前等假設前提下,詳細介紹了太陽的構成,介紹「一小勺太陽雖然內核物質的質量只相當於在食堂買的三兩飯,但其中蘊含了幾噸炸藥的能量」這一結論,徹底「斷了」提問者「吃太陽」的念頭。該條回答獲得超5000贊同,網友在評論區表示:「舌尖上的全宇宙」「吃貨掌握核心科技技術」。

「給你10億美元,但會有一隻蝸牛永遠追殺你,你幹不幹?」作為知乎宇宙的代表問題,問題設定中,一旦選擇接受10億美元,一隻形態普通的「蝸牛殺手」每天零時隨機出現在你周圍10公裡範圍內,如果發生觸碰,則會被追殺成功。用戶「老八」在經過計算後發現,即使蝸牛會在十公裡範圍內隨機出現,直接出現在其身上的概率也只有6.28億分之一,由此可見10億美元當然該拿。

知乎用戶針對腦洞問題進行內容討論的熱情由來已久,「瞎扯精選|知乎宇宙特輯」正是此類內容的集合。「你有哪些特別奇特的生理反應?」「坐在教室裡就困得不行」,「網絡小說裡有哪些令人拍案稱奇的智障橋段?」「微風吹起了納蘭容若的劉海」……這些問題的討論,幫助網友了解知識,獲得快樂。

截至目前,知乎宇宙徵集活動已收到超過3.1萬篇內容,總曝光達3600萬。張佳瑋、申鵬、laq是只倉鼠、北邙、鄧申由卿等知乎知名腦洞故事創作者共同擔任「宇宙領航員」,新知百略、鼓山文化、影控傳媒、含章文化等作為合作機構,與用戶共同創作優質內容。本次活動將開放至12月6日,網友們可在「饕餮之勺」「一個按鈕」「穿越古代」「能量超人」「永恆無盡」「全都是錢」六大星球的精選腦洞問題下獨立完成內容創作,或在其他問題基礎上進行內容接力參與活動。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顧立

相關焦點

  • 你的「腦洞」居然這麼值錢?「知乎宇宙」挖掘想像的價值
    近日,知乎開啟知乎宇宙創作徵集,邀請廣大網友加入「宇宙聯盟」,用內容展現自己的好奇心與想像力。活動推出「知乎宇宙最受歡迎獎」、「知乎宇宙特別貢獻獎」、「知乎宇宙齊心協力獎」等多個獎項及海量權益,掀起令人期待的腦洞創作浪潮。據悉,「知乎宇宙」泛指知乎上的腦洞問題集合,是由用戶自發創作、極具知乎特色的「集體代表作」。
  • 知乎宇宙創作徵集啟動,用「腦洞創作」捍衛好奇心與想像力
    近日,知乎開啟知乎宇宙創作徵集,邀請廣大網友加入「宇宙聯盟」,用內容展現自己的好奇心與想像力。活動推出「知乎宇宙最受歡迎獎」、「知乎宇宙特別貢獻獎」、「知乎宇宙齊心協力獎」等多個獎項及海量權益,掀起腦洞創作浪潮。
  • 從「謝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盤點_發現頻道_中國...
    近日,內容社區知乎在十周年之際發布了一系列「十年十大」盤點,囊括了十大知乎梗、十大知乎腦洞、十大知乎故事、十大領域問答四個不同名單。從全網皆知的「謝邀」「剛下飛機」等知乎梗,到「假如被蝸牛追殺」「吃一勺xx」等知乎腦洞,再到知乎版「我不是藥神」「與命運抗爭的程浩」等知乎故事,這些盤點背後,凝結了十年間,知乎用戶的共同記憶、習慣與精神,構成了一種屬於知乎的「本質意志」。
  • 一塊漢堡能不能敲開你的腦洞 知乎和肯德基做到了
    什麼樣的創意能讓用戶主動貢獻極具想像和價值的內容?這是很多營銷人常常捫心自問的問題。而就在不久前,知乎和肯德基竟然用一塊漢堡「敲開」一群用戶的腦洞。肯德基推出全新漢堡之際,知乎聯合肯德基在平臺中發起了一場「腦洞挑戰賽」,吸引了160餘萬人的目光,並成功獲得了來自美食、化學、生物學、中藥學等各個領域的用戶參與到這一場「想像之戰」中,其中更是碰撞出各種奇思妙想,熱度之高更是讓相關話題一度登上知乎熱榜。
  • 一塊漢堡能不能敲開你的腦洞?知乎和肯德基做到了
    什麼樣的創意能讓用戶主動貢獻極具想像和價值的內容?這是很多營銷人常常捫心自問的問題。而就在不久前,知乎和肯德基竟然用一塊漢堡「敲開」一群用戶的腦洞。肯德基推出全新漢堡之際,知乎聯合肯德基在平臺中發起了一場「腦洞挑戰賽」,吸引了 160 餘萬人的目光,並成功獲得了來自美食、化學、生物學、中藥學等各個領域的用戶參與到這一場「想像之戰」中,其中更是碰撞出各種奇思妙想,熱度之高更是讓相關話題一度登上知乎熱榜。
  • 他們的生活,是在知乎創作
    全職工作,兼職寫作,每天拿出3至4個小時時間撰稿,這是一位知乎頭部醫學領域創作者的背面。這些妙筆生花的知乎頂尖作者如何看待創作?如何平衡創作與生活之間的關係?關於這些問題,我們聯繫到知乎官方MCN機構新知百略旗下幾位優秀的籤約作者,嘗試從他們的創作經驗中尋找答案。
  • 知乎十年,「鐵甲」依然在
    「對於知乎而言,我們不會吝嗇於給創作者扶持,這些只是手段和形式,但社區創作氛圍和環境,以及惠及普遍創作者的商業閉環,才是知乎更為關心的長期價值所在。」新場景走過近十年,知乎的社區生態上也自然地衍生出新的「枝葉」。除了腦洞問題和回答,知乎上還有很多基於職業經歷的真實故事,更成為影視劇創作的靈感來源與腳本,成為知乎內容生態的一個重要分支。
  • 王諾諾:給深圳開兩個科幻「腦洞」
    在11月11日舉行的深圳讀書月華聯演講秀現場,王諾諾給深圳開了兩個科幻「腦洞」:如果未來進入全數據時代,城市變成一個巨大數據活體,造出一模一樣的你該怎麼辦?如果深圳的氣溫突然下降50度,又會怎麼樣? 作為從小在蛇口長大的深二代,王諾諾給深圳開的兩個科幻「腦洞」,源於她對深圳的觀察和思考。
  • 謝邀,人在知乎,剛聊完劇
    推出影視榜單和上線評分功能,體現知乎用戶對影視的審美取向,以此提煉和展示用戶價值,也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過去兩年,知乎都推出了「年度影視榜單」,對知乎熱議、好評、期待的電影做出了匯總。知乎「電影評分與詳情功能」也成為選擇觀看與評價影視作品的重要參考之一。知乎這片影視用戶的沃土,還在不停的開墾中。
  • 知乎十年,獨一無二
    得益於他自身長期積累的專業信任度,並藉助知乎平臺的「好物推薦」,他創作的電視種草評測文章《最新2020年9月液晶智能電視選購攻略》自2019年底上線以來,持續每月更新,已經帶來了超過5000萬的GMV 轉化。知乎內容長尾效應的持續增長動能可見一斑。
  • 職業故事,知乎的獨家好生意
    如Siyang一般,很多普通人在知乎大放異彩,如專注職場領域的小紅拖拉機、心理學領域答主李松蔚、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硬派健身創始人斌卡等,他們通過在知乎的專業回答分別出版了電子書、得到了節目的合作邀約,在獲得大眾認可的同時,也明確了職業價值和方向。這些帶有個人經歷的分享,因為真實而更具有吸引力和參考價值。
  • 從必勝客到亞朵,知乎「知識X計劃」這是要打造跨界IP宇宙?
    作為線上品牌,知乎若想依靠自身持續給用戶帶來線下體驗,需要花費不少精力和成本——此前知乎單獨操刀的不知道診所是成功典範,在不知道診所已經成功商業化、被不少品牌主爭相要求合作的背景下,知乎挑選調性、目標群體匹配的品牌做跨界營銷,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影響大眾,達到 1+1>2 的效果。  知乎這一番動作讓我想到IP宇宙這個概念。「IP宇宙」近期在文創、影視領域大熱。
  • 美國科學家又一個全新發現,或將在未來掀起浪潮,科學再次突破?
    或許有人會問,我們探索宇宙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讓人類獲得更加高級的進化還是為了滿足自己探索的欲望?這其實用一言兩語是無法說清楚的,宇宙如此的廣闊無垠,人類一方面希望能夠儘快的認識到外星文明,一方面卻又在害怕,外星名或許會對地球的人類形成不利,我們一方面希望了解到宇宙的真相,卻又在害怕宇宙的真相是我們無法接受的。人類就是這樣一種非常複雜而又矛盾的生物。但是就因為這樣,人類的文明才繼續走到了現在。才有得繼續走下去的可能性。
  • 「深度」網文作者收入超60萬,知乎擁抱「新編的故事」
    目前知乎平臺上的故事性內容主要包括兩種,一是以《獄警故事》為代表的基於真實經驗的非虛構故事,知乎將其稱作親歷故事;另一種是虛構類故事,比如各類小說、腦洞故事。知乎認為,無論是如律師、法醫、警察等專業人士分享的真實職業故事,還是各類小說、腦洞故事,在知乎都有很大的受眾群體和消費市場。
  • 掀起千禧一代的中國浪潮,2020歡樂深活節正式開幕
    12月4日-13日,深圳創意十二月年度活動之一,深圳歡樂海岸「歡樂深活節」將以中國浪潮(CHINAWAVE)之名回歸。積蓄已久的青年創造力與城市精神,在這個充盈著審美靈魂和生活藝術的125萬㎡線下世界交互碰撞,製造深活焦點。
  • 解構知乎如何把一隻北極狐做成「網紅萌物」
    這隻「二次元」北極狐誕生於知乎 2014 年的吉祥物徵集大賽,不僅擁有可愛親切的外表,更有著獨特的個性。之所以說它不安分,主要是因為劉看山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總是蠢動的探索欲。它不僅只是站在舞臺上,而是出沒於各個你想像不到的場景中,提出各種奇怪的問題。
  • 知乎2018 年度書單新鮮出爐 新知青年必讀盤點
    用戶不僅可以通過書籍領略作品的魅力,更可以到知乎上與新知青年一同交流討論共同閱讀過的作品,挖掘更多此前沒能察覺的內容細節,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新知文化引領閱讀風尚:閱讀不止於讀新知青年在知乎彼此討論交流、分享知識,同時也讓網絡中充滿了更多有用、有價值的信息,讓社會變得更好。知乎正是這樣一種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和追求新知文化的引領者。
  • 知乎&職業故事,天作之合?
    「知乎職業故事大賽」提供了一個契機,既激發了大量用戶的創作意願,也提供了一個整合優質內容的入口。從效果上來說,既挖掘了全網的優秀創作者,沉澱了優質內容,又能吸引內容消費者的流量。雖然模式這麼好,但不得不說的是,這件事只有知乎能做好。究其原因,知乎最大的內容價值建立在大量優質用戶的創作上。
  • Project Ace全新專輯《Ace Wave》上線 大咖助力掀起王牌浪潮
    12月21日,時隔6年之久,Project Ace王牌計劃樂隊的全新專輯《Ace Wave王牌浪潮》終於在樂迷的千呼萬喚下,破浪而來。由樂隊主腦李吉吉主創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Project Ace力求找到潮流與音樂性更新鮮的結合與表達,更邀請多位大咖音樂人助陣,以新專牽起一場王牌式音樂浪潮。
  • 網文作者收入超60萬,抖音B站時代知乎能靠網文活下去嗎?
    除了微博之外,知乎和豆瓣就都能排的上號了,作為曾經的凡爾賽文學的創新地,幾乎所有人都能記得知乎的那個經典梗「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這幾乎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對知乎的統一認知,但是隨著頭條、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新興網際網路平臺的崛起,知乎似乎變得有些落寞,曾經紅火的知乎還有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