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故事,知乎的獨家好生意

2020-12-21 商業與生活

劉隊長開會:「我不管你是上有老的還是下有小的,通通給我謹記安全生產,命是自己的。井底下的鋼梁,煤炭殼子,石頭蛋子,從來也不長眼睛,說把你小子做死就做死了;三塊炭殼子夾一塊肉,吃的是陽間的飯,幹的是陰間的活,這就是咱們煤礦工人!」

如果不是親自下過礦井,做旅遊開發的「健壯的二牛哥」寫不出這樣直白而又震撼的內容。

他們一起去越南領事館填寫資料,讓越方人員去核對真實身份,核對出真實身份後給予護照和辦理居留在中國所需的手續步驟,一行人又是體檢,又是登記結婚,又是前往出入境管理,忙活了好一陣子,花了不少錢,讓芳姐忍不住心疼。

如果不是對自己母親生活的細緻觀察,廣西的「晚霞中的燦爛少年」也寫不出這樣瑣碎而真實的故事。

芸芸眾生,各有悲歡,人們都有訴說的欲望。360行,行行不易,人們也希望從他人的經歷中得到啟發。而那些人們日常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情,有時候比虛構的故事更能打動人,也更能給人啟發。

放眼整個文娛界,有許多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鐵達尼號》《美麗心靈》《貓鼠遊戲》《國王的演講》《薩利機長》《間諜橋》等等。

洞察到了「職業故事」的這些特點,知乎於11月26日開啟了第一屆職業故事大賽:「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讓你念念不忘的親身經歷?」

這一賽事,一個月的時間就吸引到了包括「健壯的二牛哥」「晚霞中的燦爛少年」在內的4000多名用戶的分享。這些分享內容也帶動了其他知乎用戶的活躍,「晚霞中的燦爛少年」的故事《芳姐》,被點讚上千次。

作為一個內容平臺,知乎在內容發掘上可謂獨闢蹊徑。一方面,它通過設置獎金(本次大賽共有50萬元獎金)的方式,鼓勵用戶參與創作;另一方面,知乎還邀請到了騰訊視頻、開心麻花、青春光線影業、作家出版社等11 家影視、出版機構,參與本次參賽作品的 IP 開發。

真實故事換來了高質量的用戶交互。通過對這些故事的商業開發,知乎也完善了自己商業模式。

知乎上的職業故事

這是一個人人都是創作者的時代。知乎、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眾多平臺都生長出了自己的明星「博主」。

不同於很多平臺上通過娛樂、扮醜等方式吸引眼球的流量網紅,知乎上成長起來的「博主」,風格迥異。

他們大部分都是深耕某一領域,結合自身的經歷,分享思考和見解,給別人幫助的同時,也在發現更大的世界,變成更好的自己。

Siyang,語言治療師。語言治療在國內起步比較晚,公眾對這個行業存在很多誤區。Siyang就在知乎上做了很多關於語言障礙的科普,告訴用戶為什麼孩子說話晚要先去看醫生再找語言治療師,為什麼口吃需要一對一的治療。

有一天,一位家長帶著孩子找到了他。原來,這位家長就是看了Siyang的科普,懷疑自己的孩子有語言障礙,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而負責檢查的醫生也在知乎上看過Siyang的文章,所以確認病情後,就把Siyang推薦給了家長。

Siyang的分享,讓一些患者得到了幫助。文章獲得的反饋,也讓Siyang更了解用戶關心的問題,在工作中更加有的放矢。如今,語言治療師Siyang已經在知乎出版了《最重要的是和你在一起:兒童的性格與習慣養成》《跟孩子一起學說話》等多部電子書並多次舉辦Live講座。

如Siyang一般,很多普通人在知乎大放異彩,如專注職場領域的小紅拖拉機、心理學領域答主李松蔚、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硬派健身創始人斌卡等,他們通過在知乎的專業回答分別出版了電子書、得到了節目的合作邀約,在獲得大眾認可的同時,也明確了職業價值和方向。

這些帶有個人經歷的分享,因為真實而更具有吸引力和參考價值。

目前,知乎平臺上有2.2億的真實用戶,人們在上面積極的分享生活、職業經歷,沉澱下了海量的優質內容。許多職業故事,內容詳實、細節豐富。比如《法醫現場筆記》《逃離金三角:在緬甸當司機的397天》《在哥倫比亞叢林中:我與遊擊隊員的一周》等作品,因罕見的獨特場景,在知乎一直保有較高的點擊率。

有多年律師工作經歷的劉焱,經辦的卷宗能堆滿一個十幾平米的房間。他在知乎開了一個專欄《真實案件手記:一個律師的暗黑記事簿》,向人們展示離奇案件背後的各種人生軌跡。

在一次會談時,有人冷漠地問他:「說什麼狗屁專家,研究這個研究那個的,能研究出自己是怎麼個活法嗎?」劉焱說,這大概就是自己會在知乎上分享(自己所從事職業)故事的原因。

而正如知乎「職業故事大賽」的徵文啟事中所寫的那樣:這些知乎用戶們親身經歷的分享,讓經驗得以成形,讓更多人看到了職業背後的專業,找到了混亂人生中暗藏的真相,於細微中感受到溫暖和打動人心的力量。

而這些被分享出來的故事,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為什麼是知乎的獨家生意?

知乎早期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圈子,用戶以創業、財經、科技界的佼佼者為主。他們創作了非常專業、客觀、有價值的內容,帶動了平臺上用戶的增長,也奠定了知乎作為一個內容平臺的基調——真實、專業、高質量。2013年開放註冊後——知乎又逐漸成為一個普惠平臺,用戶規模快速增長。

溫伯格·戴維在《知識的邊界》一書中提到,致力於共性是人類認識世界最廣泛的戰略。網際網路時代,發展、保存以及交流知識的媒介發生了改變,知識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網絡化打破了紙質媒體傳播知識的局限,知識走下書架,其過濾權更多地轉交給了讀者(用戶),連接無處不在,知識的邊界大到無法想像。

近兩年來,中國的網絡文學已和美國好萊塢電影、日本動漫和韓國電視劇一樣,被推送到文化行業的前沿主流。今年的熱播電視劇,譬如《陳情令》《慶餘年》,都是改編自網絡小說。而《精英律師》《翻譯官》等關於職業故事的作品也深受歡迎。

網絡文學是IP的重要源頭,是書籍、相聲、小品、影視作品的基礎。而知乎有著2.2億的用戶,用戶的增長,帶來的是更加包羅萬象的職業和百態的人生,也為文學創作提供了一個活水源頭。今年熱映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靈感就是來自於馬伯庸在知乎上的一則回答。

實際上,知乎上的很多用戶分享的故事,都具備影視作品改編的潛質。比如《逃離金三角:在緬甸當司機的 397 天》記錄的沈星星在緬甸達邦期間的見聞:為毒販運送生活物資,好友被極端分子殺害,當地大佬將手下割喉,逃回國內自首,並協助警方打擊掉了該販毒鏈條。其故事的精彩程度不亞於好萊塢同題材的影片《騾子》。

知乎此次「職業故事大賽」聯合了騰訊視頻、光線影視、開心麻花等文娛機構,顯然就是想要挖掘出下一個《長安十二時辰》,或者中國版的《騾子》。

大賽的本質,也是知乎從內容運營入手,強化社區生態體系的一個戰略舉措。越是信息泛濫的時代,高價值的優質內容越是稀缺。知乎要做的,就是建立合理的機制和規則,打造出高效的設施和工具,建設和維護具有知乎特色的社區生態。

從用戶分享的真實經歷中,挖掘出好故事,進行商業化的開發。這顯然是一門好生意。

但是,僅僅是「真實經歷」四個字,就篩掉了國內的大部分內容平臺。起點、縱橫、紅袖添香都以虛構為主,微博是新聞和段子的集中地,而小紅書上人們主要在分享生活的方式。

得益於獨有的社區氛圍和價值觀以及開放、真實、專業的內容特性,知乎已經成為泛娛樂化網際網路時代的一股清流,給「真實職業故事」留下了生存空間。

知乎一直在努力嘗試,推出了電子書、鹽選專欄、知乎Live等,鼓勵用戶創作更優質的內容,並幫助其變現。

「我們希望可以做些什麼,激勵他們持續產出這種專業的好內容。從知乎的收入中,分出一部分來對他們的辛苦付出進行補貼,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2019年烏鎮大會的論壇上,周源如是說。

而要把知識變成商品或者服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裡面有供給側的變化、生態的搭建。既包含了大量C端消費場景的產品,也有對提供內容、提供服務的人的把握。只有把供應端和消費端做良好匹配,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知乎有著一個2.2億用戶的內容生產池,又與騰訊視頻、光線影業、作家出版社等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構建起了一條涵蓋用戶、創作者、機構的內容生產鏈,讓每個故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化模式。

可以說,職業故事,就是知乎的獨家生意。

相關焦點

  • 知乎&職業故事,天作之合?
    近日,知乎啟動職業故事大賽第一季,以「講述親歷故事,記錄真實人生」為主題,面向全網徵集真實的職業故事。問題下,已經產生了多個投稿回答,每個回答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贊同量和評論數,這是真實故事換來的真實數據,是由高質內容帶來的用戶流量和交互行為。無論「知乎職業故事大賽」最終勝出的用戶是誰,對於知乎而言這場活動已經成功了。「知乎職業故事大賽」提供了一個契機,既激發了大量用戶的創作意願,也提供了一個整合優質內容的入口。
  • 知乎鹽選會員迎來12.21超級會員日
    作為2019年的最後一個鹽選會員日,12月21日的超級會員日成為知乎會員內容的年終盤點和內容狂歡盛宴。在超級會員日當天,知乎推出了基於全年消費熱度的「鹽選會員內容分類榜單」,涵蓋了2019年度鹽選內容榜、2019 年度科普暢銷榜、2019年度人氣故事暢銷榜、2019年度書榜、2019年度口碑榜及2019年度知乎創作者榜,從不同維度展示一年來鹽選會員優質內容庫和用戶消費趨勢。
  • 「深度」網文作者收入超60萬,知乎擁抱「新編的故事」
    目前知乎平臺上的故事性內容主要包括兩種,一是以《獄警故事》為代表的基於真實經驗的非虛構故事,知乎將其稱作親歷故事;另一種是虛構類故事,比如各類小說、腦洞故事。知乎認為,無論是如律師、法醫、警察等專業人士分享的真實職業故事,還是各類小說、腦洞故事,在知乎都有很大的受眾群體和消費市場。
  • 知乎去哪兒
    而知乎則站在了對面,也開始改用現金獎勵、流量位置和商業化渠道等方式來鼓勵用戶創作。來知乎分享你的故事2019年11月26日,「知乎故事大賽」上線,每位知乎用戶皆可報名參賽,要求分享自己親身經歷或見證過的真實故事,題材不限於職業故事、學習生活、愛情冷暖、家族悲歡等。知乎為這項比賽準備了500000元的現金大獎供15名獲獎者瓜分,還有專欄、影視、出版等商業化權益。
  • 2020,知乎向「錢」走
    「慢知乎」,快步走  回顧過去的2019年,知乎做了很多加法,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變現」上。就比如招募MCN機構、短視頻、好物推薦、直播、電商……都是其對商業變現的探索。  快手成為2020年央視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知乎在新年到來之際,也開啟了屬於知友們的「紅包派對」。  「紅包派對」的其中一個目的,正是為了鼓勵創作者。知乎市場團隊稱,「如果2019年你在知乎創作豐富,會有額外驚喜掉落」。
  • 許知遠上知乎獨家推薦新書 獲網友關注
    近期,身兼單向空間創始人、作家、出版人等多重身份的許知遠在知乎等多個網絡平臺活躍起來。在近期上線的《昨日與今日:許知遠的日本行紀》知乎鹽選專欄中,許知遠這樣寫道:「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知遠探訪一百二十年前『梁啓超流亡日本』的旅行意外延長,日常的節奏,變得如此重要,它的精確、平靜、克服著那種無力、彷徨。
  • 世界讀書日,請收下這份知乎書單
    近日,知乎推出鹽選會員日特別活動,聯合讀客、磨鐵、博集、上海譯文、人民郵電、果麥六大出版社,馮章魚、傅渥成等知乎各領域用戶,共同發布「世界讀書日」系列推薦書單,為網友嚴選高價值內容,提供閱讀參考。此外,作家馮唐也將亮相知乎直播,分享閱讀的切身體會。
  • 知乎:營造內容IP 重獎「親歷故事」創作者
    工人日報客戶端3月20日電 伴隨著獲獎名單的出爐,知乎「親歷故事」大賽第一季落下帷幕。15 名獲獎者共同分享了 50 萬元獎金。同時,知乎正與湧現出的優秀作者、作品溝通籤約,並以此為契機,開啟更進一步的 IP 運營。
  • 知乎聯合多家出版社發布「世界讀書日」系列書單
    知乎推薦書單聚焦知識科普與職業故事  十本官方推薦書 聚焦知識科普與職業故事  在知乎官方推薦書單中,共收錄了十本涵蓋經濟、物理、人工智慧等領域知識科普,及文學、社科、職人故事類精品內容。則選自知乎「一小時」系列電子書,復旦大學理論物理學碩士秦罡通過幽默的語言和生動的事例,講述量子力學和量子通信背後的故事,以及人工智慧發展的前世和未來。  2019年,職業故事類內容在知乎廣受歡迎,超過500個真實職業故事為用戶打開了觀察生活的新視角。在此次官方推薦書單中,該品類內容也佔據近一半比例。
  • 十年知乎,一體兩面
    2019 年起,知乎將站內優秀網文作品放上會員平臺。知乎網文作者出現了月收入超 10 萬、單本收入超 60 萬的銷售記錄,那些「剛編的故事」再也不能被等閒視之。為了推廣優質的付費內容,知乎在眾多問題下將可能切題的付費內容,以「故事檔案局」等官方帳號推送,嵌入到回答流當中。
  • 謝邀,人在知乎,剛聊完劇
    「決定合作之後,對方提供了不少知乎的高贊文字內容,我們進入了故事開發和內容形態的設計。」而在毒眸(ID:youhaoxifilm)看來,知乎入局影視並非一時興起,畢竟它早已不是那個「只有問題」的知乎了。從時事熱點到影視明星,知乎涉及的話題領域涵蓋多個圈層,其中影視一直是它的熱門標籤。
  • 知乎推出全民閱讀計劃,免費開放上千本「鹽選」專家講書
    藍鯨TMT頻道3月18日訊,知乎今日宣布在鹽選會員一周年之際,免費開放上千本「鹽選」專家講書,為用戶提供更多內容和服務,時間為3月18日至25日。同時知乎方面宣布推出「全民閱讀計劃」。2019 年 3 月,知乎上線「鹽選會員」,定位於基於社區的高質量數字閱讀平臺。知乎方面表示,截至今年2月底,知乎付費用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4倍。目前,知乎為用戶提供超過5.7 萬個知識服務產品,包括 2000多場鹽選專欄,近 1 萬場知乎 Live,3.4 萬本優質電子書和講書,以及共計約1.1萬本國內外一線雜誌。2019年,知乎推出了「親歷故事」系列。
  • 知乎系列《知乎好物的操作流程及思路分享》
    知乎好物是目前知乎平臺最賺錢的方式之一,當然知+會更掙錢,但是資金投入、操盤難度也更大一些。做知乎好物最重要的無非就這幾個因素:1. 選品(最重要的一步)需求挖掘,價值聯想。選擇什麼樣的產品,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長時間,選擇藍海呢,還是紅海呢,個人覺得選擇佣金高的,且銷量高的產品比較好。當然有些細分行業冷門產品也非常值得做,這個大家要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確定好品類,挖掘品類相關的關鍵詞,批量到百度裡搜索,統計這些關鍵詞的搜索結果中,屬於知乎的連結裡相關問題的具體排名。
  • 從「謝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盤點_發現頻道_中國...
    近日,內容社區知乎在十周年之際發布了一系列「十年十大」盤點,囊括了十大知乎梗、十大知乎腦洞、十大知乎故事、十大領域問答四個不同名單。從全網皆知的「謝邀」「剛下飛機」等知乎梗,到「假如被蝸牛追殺」「吃一勺xx」等知乎腦洞,再到知乎版「我不是藥神」「與命運抗爭的程浩」等知乎故事,這些盤點背後,凝結了十年間,知乎用戶的共同記憶、習慣與精神,構成了一種屬於知乎的「本質意志」。
  • 定義「新知青年」 知乎鹽Club正式召開
    5月19日,知乎在北京751D·PARK「東區故事」辦了知乎年度最大的品牌盛典——第五屆知乎鹽Club新知青大會。本屆的知乎鹽Club上,包括微軟小冰全球負責人李笛、香港作家馬家輝、著名相聲演員陳佩斯、鋼琴家郎朗、以及知乎000好員工演員張譯在內的一大批知乎站內優質用戶、優質機構品牌,名人、藝人一同,為大家闡述了「新知青年」的含義。
  • 知乎帶貨最全攻略,人人可操作的副業項目,知乎好物推薦實戰篇
    知乎好物到底是什麼?知乎帶貨,又稱「知乎好物推薦」,是知乎官方新推出的商業化變現玩法。看起來有點複雜哦,事實上知乎好物玩法很簡單。我可以認真的跟你說「即使一個從未在知乎上寫作,從未做過網際網路的純小白,只要掌握了方法和竅門,也能每月從知乎上獲取最低上千最高數萬的收益」。在開始知乎好物教程前,我們先來討論一個問題,知乎做帶貨的優勢到底在那裡?
  • 雙十一,這本推理小說衝上知乎熱度第一!它到底有多好看?
    其實,錢包空了不可怕,最可怕口袋沒錢,還「腦袋空空」;因此雙十一不僅僅是買買買的好機會,也是豐富「精神糧食」的好時機。十一月初,紫金陳最新的犯罪喜劇小說《低智商犯罪》獨家上線知乎,以鹽選專欄形式開啟連載。因其跌宕起伏的劇情和深刻其中的喜劇要素,上線後不久,《低智商犯罪》就受到了眾多書迷的熱捧。
  • 知乎十年,「鐵甲」依然在
    2013年4月1日,知乎正式開放個人用戶註冊,不到一年時間,註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2017年9月,知乎進一步開放機構號註冊。就像城市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口增加,會遇到交通擁堵、霧霾等難題一樣,關於知乎的爭議聲也不斷傳來,諸如「抖機靈」、「編故事」、「知乎體」、「知乎變異」等聲音,至今未休止。時間走到2020年,知乎早已是突破2億用戶的社區平臺。
  • 9歲知乎「放下身段」,為自救「抄」起了抖音、小紅書
    上知乎,分享你剛編的故事。 這是網友們對知乎上泛濫的「編故事」風氣的吐槽。但在前一陣子,我發現知乎官方竟突然舉辦了「知乎故事大賽」。 知乎這活動仿佛在說:好吧,既然你們都吐槽故事,那我就出錢讓你們瞅瞅知乎的好故事吧……
  • 大數據報告:知乎百萬用戶分析
    你可能發現了Y坐標裡每座城市的用戶數並不多,這是因為有大概260萬的知乎沒有填寫「居住地」這一欄~ 以下分析也有可能出現用戶沒有填寫某一欄信息的情況,我會把這些用戶忽略掉,以保證展示圖表的準確性。知乎的職業分布?以下顯示知乎主流職業,同樣根據知乎用戶個人信息裡填寫的職業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