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恢復得怎麼樣了?復航還得多長時間

2020-12-12 騰訊網

京杭大運河復航還得多長時間?我們先看看卡在哪裡了。

從目前來看,濟寧至揚州長江口,歷史上一直在通航,從來沒有間斷過,這段運河比較穩定,而且運河上運輸繁忙,是我們南北水上交通大動脈。

內河水運具有運能大、成本低、能耗輕、汙染小等諸多優勢,京杭大運河山東段已建成濟寧、棗莊、菏澤三個港口,並在建泰安港。山東內河港口吞吐量已完成年吞吐量7366萬噸,其中濟寧港5949萬噸、棗莊港1416萬噸,泰安段至濟寧也具備了通航條件,預計2030年泰安港吞吐量近四千萬噸。

從東平湖往北穿過黃河隧道,2007年開式建設,2010年已經完工,時至今日,各方麵條件已經具備,通過該隧道引長江水輸送到魯北、河北滄州段運河。從目前來看,黃河以南河段,很多工程已完工,目前具備了通航條件。

北京通州~廊坊~天津武清運河段,作為元代以來船隻進出北京地界的「龍頭」部分,大運河流經「通州—香河—武清」的段落屬於北運河,上承北京市區到通州的通惠河,向下流至天津市內匯入海河,該段運河總長120多公裡,其中京杭大運河武清段又稱北運河,全長62.3公裡,今年已全線完工,大運河京津冀段2020年恢復通航 ,未來還要與雄安新區連接。

目前京杭運河不能全線通航,就卡在了山東聊城、德州~河北滄州段 ,為什麼這段復航這麼難呢,這主要歸結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黃河改道對這段破壞程度很厲害, 運河河道淤積,加之華北平原近30多年來持續乾旱,上遊水庫截留,很多河流乾涸,失去充足水源而斷流,這段運河恢復起來時間要長。

通過上圖來看,河北段運河彎曲程度很厲害,工程量不小,這主要是區段地勢低平,運河段不受地形束縛,確切的說,運河道特徵不是很明顯,年久失修,這給運河恢復帶來了很多麻煩。

從運河功能來看,河北段運河主要目的是解決華北平原乾旱進行生態補水,其次才是航運,所以說這段運河航運價值並不是主要的,如果兼有旅遊開發,那麼這段運河就會凸顯它的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京杭運河復航為期不遠了。

相關焦點

  • 京杭大運河已有2500年歷史,還有利用價值嗎,有沒有復航的可能?
    京杭大運河已有2500年歷史,還有利用價值嗎,有沒有復航的可能?當前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迅速,列車運輸和空運等都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 那麼,小夥伴們知道古代是怎麼運輸貨物的嗎?在古代,運河非常重要,如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大家都不知道, 作為我國的古老運河,從春秋時代開始挖掘,到現在已經2500年了, 其南始於杭州,終點為北京,貫穿五個水系,這條運河對古代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有很大影響, 那麼,這條運河今天值得利用嗎? 有再次航行的可能性嗎? 一起看看吧。
  • 京杭運河黃河以北段要復航 德州乘船上北京下蘇杭不再是夢
    11年間,為促使大運河復航,山東120位委員聯名呼籲運河復航,省政府正式出臺《關於加快內河水運建設與發展的通知》(省政辦發〔2007〕15號)文件,濟寧等地多次舉辦京杭運河復航和恢復濟寧運河之都地位專題座談會……關於呼籲京杭運河復航的消息被頻頻發布。
  • 杭州京杭大運河需要玩多長時間夜遊門票幾點結束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位於杭州的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北起餘杭塘栖,南至錢塘江, 全長約39公裡,貫穿杭州市餘杭、拱墅、下城、江幹四個城區。
  • 京杭運河濟寧以北要復航,重現1800公裡河道不是夢
    11年間,為促使大運河復航,山東120位委員聯名呼籲運河復航,省政府正式出臺《關於加快內河水運建設與發展的通知》(省政辦發〔2007〕15號)文件,濟寧等地多次舉辦京杭運河復航和恢復濟寧運河之都地位專題座談會……關於呼籲京杭運河復航的消息被頻頻發布。
  • 京杭啟動大運河文化帶對話
    12月7日至8日,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浙江杭州舉行。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合作機制框架協議在活動中簽署,今後北京和杭州將輪流主辦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每年一屆。  京杭對話合作機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共同籤署。
  • 京杭大運河復航提上日程 泰安段全線具備通航條件
    京杭大運河復航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有多大?一名運河濟寧段船主算了一筆帳——從山東往江蘇運送石子,河運每噸運費在10多元,一次少說可運1500噸,而用汽車運輸,通行費、燃油費加起來,成本翻倍。「整條運河通航的河段,至少能抵得上七八條等長距離的高速公路運力。」該船主介紹說。亦如泉水對於濟南的意義,運河便是濟寧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特色之一。
  •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文化
    原標題:運河文化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距離最長的運河,被世界公認為與萬裡長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齊名的最宏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還在利用的工程。資料圖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文化京杭大運河始建於1289年,工程歷時36年,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四省二市,溝通五大水系,全長1789公裡
  • 京杭大運河「流入」歐洲
    京杭大運河「流入」歐洲「2015美麗中國—京杭大運河」歐洲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即將啟程    2014年,京杭大運河成功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和長城一樣,京杭大運河是最能體現中華民族歷史與智慧的人工工程。
  • 京杭大運河詩詞頌 第三期
    楊勝龍京杭大運河雲淡風輕舒北國,鴨鵝戲水蕩清波。繁榮似錦萬般秀,千載功德大運河。尤守華大運河三首一漫步橋頭好倚欄,碧波千頃湧胸前。 韓子木京杭大運河玉帶蜿蜓靚九州,悠悠脈動幾千秋。隋君倘使行仁政,清水何來盛世流。 京杭大運河千裡長河故事多,錦帆無際起幹戈。隋君倘使皆仁政,今世何來一碧波。
  • 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復航,關鍵還在臨清段...
    11年間,為促使大運河復航,山東120位委員聯名呼籲運河復航,省政府正式出臺《關於加快內河水運建設與發展的通知》(省政辦發〔2007〕15號)文件,濟寧等地多次舉辦京杭運河復航和恢復濟寧運河之都地位專題座談會……關於呼籲京杭運河復航的消息被頻頻發布。
  • 玩轉京杭大運河
    就教大家如何玩轉運河吧~博物館歷史文化風情篇交通:水上巴士+步行費用:3元(可直接刷電子錢包)路線:武林門站→拱宸橋站沿線經過的景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江墅鐵路公園+傘博物館+刀劍剪博物館+工藝美術博物館+扇博物館+手工藝活態展示館(通義公紗廠舊址)第一站: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 騎在京杭大運河起點
    騎在運河起點,50、3、1794…… 騎行20多千米差不多3個小時後,來到全長1794千米的京杭大運河起點。騎在運河起點,難免追古溯今。積極的意義,歷史課本上寫得很清楚;但生活在隋煬帝那個時代的百姓,恐怕沒有享受到什麼運河帶來的好處吧。騎在運河起點,行於河堤兩岸,時光仿佛一下回到了那個暴君的時代。他坐在華麗無比的龍舟之上,享受著一個帝王所能享受的一切。烈日下,運河兩岸,是無數喘著粗氣的縴夫,背著一股股縴繩,艱難前行。對於這樣的一個隋煬帝,該愛?該恨?
  • 京杭大運河全長1710公裡 衛星遙感測出精確數據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所測量後得出最新結果  京杭大運河全長1710公裡  京杭大運河到底有多長?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所劉少創課題組利用衛星遙感技術,重新量測了這條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長的大運河,得出精確答案:京杭大運河總長度為1710公裡。
  • 「自強」才是京杭大運河唯一的復興路
    5月24日,江蘇萬順機電集團董事長周善紅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建議,沿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京杭高鐵第二通道」,該線路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市。目前,該建議已經獲得江蘇、山東、河北、北京、浙江等地共31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合籤名同意。
  • 中國大運河的始末:元世祖修京杭大運河,政治中心遷到北京
    千年之後,隋煬帝楊廣四年時間徵民工數百萬人,修通濟渠、永濟渠,通鎮江到杭州的航道,連接黃河、淮河、長江,修成隋代大運河。公元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開鑿會通河。這條河北始臨清,南到東平路的安山,這樣漕船就可以從江南直接到達北京的通州。
  • 盤點京杭大運河經濟帶的8座城市
    對於江蘇來說影響這個全國最發達省份的恐怕不僅僅是橫貫江蘇的長江,更是縱貫江蘇的大運河!大運河以京杭大運河聞名於世!但大運河既不是起源於京也並非起源於杭而是起源於江蘇,大運河不僅扛起了江蘇的燦爛文化和厚重的歷史,也扛起了江蘇作為全國最發達省份的城市經濟。京杭大運河在江蘇一共流經八個城市,從五省通衢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徐州,徐州是全國漕運南四大糧倉之一,再到中國酒都宿遷,乾隆六下江南的時候五次到宿遷,讚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再到有運河之都的淮安。
  • 多項超級工程被中國完成,京杭大運河卻沒法再次通航?正在考慮
    京杭大運河到現在為止都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它曾經是我國連接南北交通的一條大動脈,從北京到杭州,中間流經四個省兩個市,同時也溝通了黃河、淮河、長江等五大水系,當時全長達到了1747公裡。因為有了這條運河,使得中國不僅僅是交通,還有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發展。
  • 京杭大運河:效果遠遠超出當初的設計期望
    一直在用,至今還發揮著巨大的航運作用。這條大運河全名是京杭大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也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京杭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裡。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更被國際申遺專家評價為「文明的搖籃」。
  • 大運河-什剎海(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什剎海(京杭大運河)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北部與東城區接界,什剎海元代稱積水潭或海子,它的發展和興衰記錄了北京城建設和發展的歷史印跡,對古都經濟、文化的發展影響至深,是元大都城規劃、營建的依託和標尺,元朝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郭守敬主持將通惠河與大運河相接,漕船經由通惠河而順利駛入元大都城內的積水潭,積水潭成為京杭大運河漕運的北終點碼頭,明代以後稱什剎海,周邊寺觀樓臺、府署別業等依湖而建
  • 京杭大運河是如何穿過長江、黃河的?
    這是古人對京杭大運河的讚嘆。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流,為南北走向的水上交通要道。這條千年古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開鑿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南起餘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途經眾多的省份,全長約1794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