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養有六隻雞,早上,母親會摸一摸它們的屁股,便知今天有沒有蛋——瞧!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要了解雞的身體。
四、嘗試養雞
關於養雞,這裡並不探討規模化,而是著眼於居住環境允許下,例如後院、屋頂,養上幾隻母雞,少養更怡情!每天撿幾枚雞蛋,這些雞蛋既是食物,也是成就——當母雞們從你手上啄米搶菜時,你的心情真會無比愉悅;尤其是它們產好蛋後,到處曬命咯咯叫,你甚至不會覺得是噪音。雖然照顧雞群也很麻煩,它們無時無刻都在拉屎,永遠掃不完……
還好雞屎不會臭到無法忍受,細心的話,其實,雞屎也有很多利用價值。
要想養雞,除了選好品種,事不宜遲的還有安置雞窩,但雞窩並不等同於「籠養」,因為籠養是指一生完全集中在籠中飼養,也叫籠飼。而我們少養怡情的,是走地雞,是一種可以讓雞自由奔跑、到處拉屎的散養,專業點叫平養或平飼。雞窩也就是雞籠,可在網上選購或定製,動手能力強的則最好自己打造一個。
親手打造雞窩,其實也是一個對下一代言行身教的好機會,不僅強化動手能力,也讓孩子們理解更多動物習性,例如為什麼要打造棲架,因為雞是站著睡,當然它也會趴著睡,但它抱窩時,人類就會幹預了,為什麼?顯然便能引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精緻的雞窩/圖整理自網絡
當母雞產下第一枚蛋,也就意味著以後兩三年內有取之不盡的雞蛋,如果它身體健康,飲食正常,也許還會更長。
但要注意,雞蛋不可存放太久,根據國家市監總局——儲存食物提示:「溫度不超過15℃時,雞蛋保質期為30天左右;放冰箱冷藏保存時,保質期可長達40-60天。」然而,親自養的雞,最好別放進冰箱,因為外殼可能有汙垢或病菌,貿然放進冰箱將會導致交叉汙染,倘若水洗乾淨又會加速雞蛋變質,畢竟蛋殼具有一定透氣性。
一般來說,當溫度高於25℃時,雞蛋保質期為一周,不過,歐盟規定賣給消費者的蛋不得超過21天。要檢驗雞蛋是否新鮮,可以觀察水中的沉浮情況,新鮮雞蛋由於密度比水大,一定會沉入水底,而不新鮮的則會浮起來。注意!雞蛋一旦沾水,無論新鮮與否,都必須處理。
大約14天,雞蛋便會在水中直立/圖整理自網絡
雞蛋不僅可以吃,而且還很有趣!例如傳統上,生完孩子後便要給親朋好友發紅雞蛋;前幾個月朋友圈還流行玩「立掃把」,其實,這個梗古人早就玩過了,那便是——「立蛋」,這個傳統遊戲在抗戰結束後,一度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流行起來;西方還有扔雞蛋比賽,1978年美國甚至出現98.51米的吉尼斯記錄,也許就是在警告政客,臭雞蛋可以扔這麼遠。
除此之外,雞蛋本身的特性也很有趣,殼厚不到0.5毫米,成分90%是碳酸鈣,最令人好奇的是:蛋殼的顏色到底與什麼有關?
蛋殼顏色受遺傳決定,通常棕色耳葉產下棕殼的蛋,白色耳葉產白殼蛋,非純種的雞還會產下其它顏色。
蛋殼顏色的判斷/圖整理自網絡
除了重口味人群,一般我們吃的雞蛋都是母雞沒經過交配所產下的,經過交配也就是受過精的蛋則能孵化出小雞。公雞向母雞求愛,也是很有趣的,它們要先跳一段求偶舞,母雞滿意了才會趴下,接著公雞一躍而起,用爪抓緊母雞雙翼,肛門對準肛門,極速排精!這個力度是很大的,以至於懶得求愛或求愛不成,公雞就霸王硬上弓的話,便會對母雞造成一定傷害,因此,有一種古老行當便應運而生——閹雞。
當然,閹雞也不一定就是為了母雞著想,現在更多是為了人類的口腹之慾,因為閹過的公雞,長得更快,肉質更嫩……
適宜溫度(37.7°C)下,母雞一般在21天左右,便能把受精蛋孵化成小雞。
雞的生殖情況/圖整理自網絡
小雞孵出來後,除了幾類特殊品種,幾乎都一模一樣,很難從外形、顏色辨認出哪只是公哪只是母,雖然民間有很多方法,但並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真正通行的方法是:兩周日齡的小雞,展開左或右翅,從翅膀尖到翅膀根部查奇偶數,奇數翅長於偶數者為公,奇偶翅相等則是母。
奇偶翅羽毛判定/圖整理自網絡
雖然雞的壽命取決於很多因素,例如品種、環境、進食等,但通常一隻普通雞可以活五到十年,平均八年,而一隻專門肉用的雞則活不過四個月,甚至是兩個月;根據金氏世界紀錄,至今活得最久的是一隻因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母雞,享年16歲。
散養的母雞,從雛雞到能下蛋,通常要養上150天,但一般人都會購買中雞,直接飼養能夠產蛋的雞更符合現代人需求。
雞的生命周期/圖整理自網絡
關於飼料方面,散養的雞當然有豐富的蟲、草、葉可吃,但這些其實是佐餐或營養餐,真正的「正餐」還要準備充足,例如米糠、麥麩、自磨蝦殼粉等。
母雞雖然喜歡吃蝸牛、蒼蠅等小蟲,但多了也會膩,它們更不會吃馬陸,這一點也能讓人區分馬陸與蜈蚣。
至於疾病與預防,由於是少量散養,不可能爆發雞瘟;另外,如果是養殖場購買的雞種,一般都有刺種雞痘疫苗;再者,少量養殖容易保持雞舍環境的衛生,加上配有一堆沙土讓雞「洗澡」,它們都會健康成長的。
關心一隻雞
四、雞的料理
雖然外國人經常用「像雞肉一樣」來形容某種肉類不甚特別(Tastes like chicken),但在人類充滿想像與開拓進取的腦袋裡,雞肉卻總能變成萬般味道、回味無窮。
關於雞肉的美食,那簡直是「罄竹難書」,隨口一提都讓人口水直流:雞鴨血湯、韓式炸雞、瑞士雞翼……
雞肉的料理/圖整理自網絡
泱泱中華,對雞的料理最為爐火純青,重慶辣子雞、雲南汽鍋雞、江西三杯雞、江蘇叫化雞、臺灣麻油雞、香港西檸雞……一隻講究火候、水煮即可的白切雞,本身已令人食指大動,通過不同加工,更可變成多種著名菜式,而且道道不同滋味,份份不同擺盤,例如淋上蔥油便是客家名菜——蔥油雞,也叫霸王雞;焗於鹽堆即為鹽焗雞,人稱手撕鹽焗雞;塗以沙姜再蒸煮則為沙姜雞,沙姜亦可炸至金黃點綴其上;北京廚師甚至還研製出一道帶有紹興酒香的貴妃雞。
鹽焗雞與沙姜雞又可合而為一:除去內臟的雞腔再塗抹鹽和沙姜,然後用草紙嚴實包好,埋進炒過的熱鹽堆,文火燜上半小時,便是客家有名的沙姜鹽焗雞;當然,沒有草紙亦可埋進鹽堆,只是熟後清理比較麻煩。
白切雞的豐富變化/圖整理自網絡
食在廣東並不是蓋的!雞料理除了如雷貫耳的客家菜,還有家喻戶曉的粵府菜——豉油雞,省城最有名的自然是百年老字號廣州太爺雞,另外還有名不虛傳的普寧豆醬雞、佛山柱侯雞、順德豆豉雞等,全部與豉油有關,而精於一方的潮州師爺雞最講究做工——吃肉不用吐骨。
太爺雞也叫茶香雞,因滷過後必須在炒過的茶葉裡燜焗一定時間,故茶香透骨。
豉油雞的萬般風情/圖整理自網絡
走南闖北、到處旅行的還會聽說過中國四大鐵路雞:道口燒雞、德州扒雞、符離集燒雞、溝幫子燻雞;我曾吃過德州扒雞,大骨甚脆,入口酥香,肉也很嫩,但不知為什麼,就總會吃出一股北方味道。這種地方特色味道,其實就算在廣東腹地也有,澳門兩道名菜非洲雞與葡國雞,便很強烈。
雞的菜式還有很多,什麼棒棒雞、脆皮雞、口水雞、白雲鳳爪、左宗棠雞、宮保雞丁等,數不勝數,但有一道我覺得應該試一下,那便是——香茅煎雞肉,據說是越南特色小吃,也有說是泰式風味;其實,用材也並非一定要雞肉,當然,也不限於雞的胸肉或扒肉,最要緊是把肉打成泥,以便包住香茅一頭,然後煎烤,成品檸香撲鼻,肉塊酥脆怡口。
參考文獻:
張成安、丁長青:中國雞形目鳥類的分布格局裴鑫德:中國地方品種雞的分類研究施力光:雞場消毒防疫與疾病防制【餐桌物種日曆】2月9日 家雞【追源尋古】太爺雞不是豉油雞?[達人專欄] 美國之旅07: 南加州美食 ~ Yakitoriya100個常見雞的品種大全,肯定有你沒見過的!Jill Winger:8 Ways to Use Chickens in the GardenDifferent parts of chicken:https://slideplayer.com/slide/13167664/Katy Willis:10 Best Chicken Breeds for Eggs – With FREE Printable Breed Ch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