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蛋糕,大家真是再熟悉不過了,在這個全民烘焙的時代,很多網友家裡都購買了烘焙相關的工具,想吃蛋糕的時候,在網上搜索下配方,也能輕輕鬆鬆自己在家製作了。但是對於一些烘焙小白或者剛剛接觸烘焙的新手,對蛋糕的種類總是傻傻分不清,甚至有時將不同的蛋糕錯認為是同一種。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蛋糕有三種,戚風蛋糕、海綿蛋糕,還有一種就是之前大火的網紅古早蛋糕。
下面來看看三者的區別吧。(建議新手可以收藏下哦)
一、口感
古早蛋糕最柔軟,但也較溼潤,入口即化;戚風蛋糕口感蓬鬆綿軟,口感細膩;海綿蛋糕與戚風蛋糕相比略顯粗糙,比較紮實,柔軟度比戚風蛋糕差,但是蛋香味比較濃鬱。
二、承重性
承重性最強的是海綿蛋糕,其次是戚風蛋糕,最差的是古早蛋糕。所以,蛋糕店常見的生日蛋糕主要是用海綿蛋糕胚或者戚風蛋糕胚製作的,因為這兩者承重性比較好,而古早蛋糕承重性最差,所以一般是直接食用的。
比較複雜的韓式裱花蛋糕和翻糖蛋糕用的是海綿蛋糕胚,而簡單一點的水果蛋糕或者插牌蛋糕就用的戚風蛋糕。
三、做法區別(以6寸蛋糕為例)
(一)海綿蛋糕
材料:雞蛋3個,黃油30g,低筋麵粉80g,牛奶30g,白砂糖70g,檸檬汁幾滴。
1.打發全蛋。蛋黃和蛋清不用分離,直接倒入全部白砂糖,打發至蛋黃糊膨脹變大,顏色變淺,提起打蛋器畫「8」字不會消失的時候加入低筋麵粉。
2.低筋麵粉過篩加入到蛋黃糊中,過篩可以使麵粉蓬鬆包裹住更多的空氣,同時更容易攪拌均勻不結塊。
3.將麵糊翻拌均勻,記住,一定要是翻拌——一隻手從下往上翻起麵糊,另一隻手慢慢轉動盆,動作要輕!輕!輕!切記不能胡亂畫圈攪拌麵糊,否則容易消泡。
4.另外準備1個碗,倒入牛奶和融化好的黃油,加0.5克鹽和幾滴檸檬汁,用蛋抽攪拌均勻,然後舀點麵糊進去。攪拌好後重新倒回大盆的麵糊中。
5.將攪拌好的麵糊倒入模具裡面。
6.烤箱提前預熱10分鐘,放進烤箱145℃烤45分鐘左右。
(二)古早蛋糕(水浴法)
材料:雞蛋3個,玉米油33g,低筋麵粉45g,牛奶40g,鹽0.5g,白砂糖40g,檸檬汁幾滴。
1.燙麵。將油小火加熱到60-80℃之間,倒入碗中,再篩入低筋麵粉,以翻拌手法將麵糊攪拌均勻。
2.攪拌蛋黃麵糊。將蛋黃和蛋清分離,蛋黃放入麵糊中,用蛋抽攪拌均勻,攪拌好的麵糊時非常細膩的,並且有流動性的。
3.打發蛋清。加入檸檬汁,白砂糖分3次倒入,打發至蛋清提起來有短短的小尖角,大概8分發就可以了。
4.將打發好的蛋清分兩次加入到麵糊中,先加三分之一蛋清到麵糊中,翻拌均勻後,再加剩下的蛋清。加了三分之一蛋清的麵糊和純蛋清成分更接近一些,後期有助於麵糊迅速攪拌均勻,儘可能減少因攪拌過多而導致的蛋清消泡。總結一下就是——麵糊中分多次加入蛋清,可以減少蛋清消泡。
5.水浴法烤制。烤箱提前預熱10分鐘,裝好蛋糕糊的模具底部包上錫箔紙,烤時下面墊一個烤盤,裝上2釐米高左右的溫水,然後把6寸蛋糕模具放進去,145℃烤55分鐘左右。
(三)戚風蛋糕
材料:雞蛋3個,玉米油35g,低筋麵粉50g,牛奶40g,白砂糖40g,檸檬汁幾滴。
1.將玉米油和牛奶蛋黃倒入盆中,攪拌均勻。篩入低筋麵粉,呈「z」字型攪拌均勻,切勿畫圈攪拌,容易起筋。
2.打發蛋清。加入檸檬汁,分三次加入白砂糖,打至蛋清紋路清晰,提起打蛋器有小尖角就可以了,大概9分發。
3.混合蛋清和麵糊。將打發好的蛋清分兩次加入到麵糊中,和古早蛋糕操作一樣。
4.將麵糊倒入模具中,震動幾下排出氣泡。
5.烤箱提前預熱10分鐘,放入烤箱145℃烤35分鐘左右,出爐重重地震動幾下,排出熱氣,然後倒扣放涼,再脫模。
看完這些,大家是不是豁然開朗,原來看起來幾乎一樣的蛋糕,竟然也有這麼多區別呢!
喜歡可以點讚關注哦,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