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在閱讀前,先點擊上面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並與您分享閱讀的快樂!
1949年10月28日,這一天對於指揮「攻臺計劃」的解放軍「戰神」粟裕來說,是一個非常煎熬和痛苦的日子。
在廈門海灘上 ,3萬多名解放軍怒目圓睜,趴在海岸邊死死的注視著對面僅僅只有幾公裡遠的金門島。就在三天前,9000餘名將士乘坐衝鋒艇、木船,執行攻臺計劃中的第一個任務,攻佔金門島。
此時的金門島已由前3日的槍炮聲大作到微弱的幾乎聽不到槍聲,最終歸於平寂。這3萬多從山東一路殺到福建,兇如猛虎的解放軍將士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憤,熱淚噴湧而出。
由於缺乏渡海武器裝備和渡海作戰經驗,他們眼睜睜的看著對岸9000多名兄弟戰至最後一人卻無能為力,大海間隔的這幾公里海面,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塹,船被炸沉了,兄弟全部為國捐軀。
血戰金門
廈門海灘上猛的槍聲響起,3萬條火龍呼嘯著衝上天空,這是將士們在為島上9000多名英靈送行!無數人在心中起誓:不抓了蔣介石和胡璉為兄弟們報仇,誓不為人!
10月28日夜,金門戰役結束,這一戰28軍喪失了9000多名兄弟,是解放戰爭以來解放軍的最大失利。在抗日戰爭結束後,解放軍同國民黨血戰三年,從未成建制的損失哪怕1個團,而這一次,卻在只有124平方公裡的金山島上一下丟了3個團。
現在,所有人都明白了渡海作戰的殘酷性,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沒有足夠的空軍和海軍掩護,幾十萬解放軍將士只能恨恨的看著對岸。「戰神」粟裕也不能下如此決心強攻臺灣,只能修改攻臺計劃。
28軍的失利對於所有執行渡海作戰的部隊來說,都是一個讓人非常震驚的消息。戰無不勝的解放軍要面對渡海作戰這樣的新課題,都感到十分的撓頭。解放軍不缺鬥志,卻缺少相應的裝備,這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可有些人對戰局有著超乎常人的敏感,他們並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但是卻能抓住當前最微弱的一絲光明,衝破黑暗的困頓。其中最有名的,當屬40軍首任軍長,開國上將韓先楚。
韓先楚上將
江青說:「軍隊有兩霸,一是許世友,二是韓先楚。」有人問許世友,在中國眾多將領中,你最欽佩的是誰?許世友道:韓先楚。再問為什麼,回答是:他有勇有謀。
1949年12月11日,解放軍把一面鮮豔的紅旗插上友誼關城樓,廣西全境解放。隨後四野12兵團40軍和15兵團43軍進駐廣東,準備解放海南島。
當時大陸大部分省份已經解放,蔣介石退守臺灣,海南島與臺灣島互為犄角,都是懸於海外,是蔣介石最為看重反攻大陸的基地之一。
因此他特派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開創「天爐戰法」消滅10萬日軍的薛嶽親自布防,薛嶽在海南部署了10多萬兵力和大量的艦船、飛機,還修建了許多攻防一體的工事,被國民黨給予厚望,謂之海陸空立體防禦的「伯陵防線」。
四野的大多數人都是東北人,從白山黑水一直來到瓊州海峽,包括韓先楚軍長在內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見到大海。將士們明白,這應該自己參與解放戰爭的最後一戰了。
28軍失利的消息早已經傳遍全軍,很多人都對渡海作戰有疑慮。可是作戰勇猛,從一名戰士一級不落升至12兵團副司令、40軍軍長韓先楚卻認定:既然沒有翻不過的山,就沒有過不去的海。
戰前準備
通過廣泛徵求漁民的意見,韓先楚得知:每年季風季節來臨時,只有正月到清明之間這段時間渡海最有利,帆船順風一夜即可到達海南島。
如果過了穀雨時節以後,就開始刮南風,到那時渡海就變成了逆風,對於沒有機械輪船的解放軍,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再等季風轉向,很有可能要等到9月份了。
於是韓先楚開始從兩方面進行部署,一方面在部隊開展最嚴格的渡海訓練,一方面籌集所有可以見到的帆船、漁船。到渡海作戰時,40軍已有1000多條船,並動員了1400多名船工參與行動。
就在韓先楚全力準備「解放海南島」戰役的時候,由於三野1949年10月攻擊金門失利、11月攻擊登步島再次失利,鑑於渡海登島作戰的特殊性和超高難度,1950年1月10日,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主席發來電報:渡海作戰推遲,務必將登陸艇等前期工作準備完畢後再進行。
毛主席在蘇聯
到了1950年2月1日,葉劍英開會傳達毛主席指示,將戰役發起時間推遲至6月份。可是當時誰也不知道,四個月後韓戰會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無恥的用第七艦隊封鎖了臺灣海峽,那時,解放海南島的戰役肯定也無法執行了!
如果真的按照原計劃推遲到6月份,等韓戰一爆發,黃花菜都涼了。可當時誰都不知道韓戰即將爆發,直到5月份金日正從蘇聯回來訪問北京,毛主席才知道金日正要開始行動,統一朝鮮。
對於推遲作戰的態度,43軍軍長李作鵬按照上級命令傳達給了團級以上主官。而韓先楚回到軍裡後,並沒有傳達上級的指示,反而秘而不宣,命令部隊加緊準備渡海作戰事宜。
戰場抗命是大忌。可韓先楚並不是有意要違抗上級的命令,作為前線一名指揮員,他敏感的意識到,一定不能失去穀雨前這段最有利的進攻時間,再向後拖延幾個月,很可能出現變故。
韓先楚上將
我們不得不佩服韓先楚在槍林彈雨中鍛鍊出的第六感,真的很準。
3月20日,韓先楚致電15兵團及四野司令部,主動請戰,可是毛主席早有命令,根本沒人理他。
3月31日,見上級一直沒有回覆,韓先楚又以40軍黨委名義致電15兵團:「大規模渡海作戰條件已經成熟」,可依然沒有回覆。
4月7日,韓先楚再發電報,這次連政委都不願意與他同時署名了,韓先楚決心已下,他致電15兵團、四野、軍委,要求立即發起海南島戰役:「如43軍未準備好,願率40軍主力渡海作戰」。
韓先楚認為,如果不趁著穀雨前這幾天發動戰役,再等就要一年後了。韓先楚咄咄逼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上級建議,甚至直接越級匯報到軍委,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從而也看出了韓先楚的決心。
當然,韓先楚是個智勇兼備的將軍,他知道只要說服了四野的首長林,讓林說服毛主席,自己的作戰計劃就可實施了,果然,在他向首長匯報了充分的理由和決心時,林同意了。
林、劉、鄧等首長
4月10日,中央軍委下達強行渡海作戰的命令。這個時候的40軍有些將士對解放海南的決定並不像韓先楚那樣堅定,因為這時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解放,有好多戰友都轉業到地方參與地方建設,結婚生子了。
28軍渡海失利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許多人都怕犧牲在黎明前,有畏戰情緒,就連40軍參謀長寧賢文這員虎將都拿石頭把自己砸傷,躲避上前線,第一登島梯隊的指揮官竟無人報名。
大戰前出現這樣的問題,韓先楚並沒有被難住,仍然強烈主戰,直接參與登島第一梯隊。臨渡海前,韓先楚和第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把偵查科長鄭需凡叫到眼前,鄧華劈頭就問:「你敢保證穀雨前有北風、東北風?錯了殺你頭!」
鄭需凡知道他保證的份量,這可關係著整個渡海作戰將士們的安危。他猛的一個立正,大聲說道:「我敢保證穀雨前不會刮南風,錯了殺我頭!」
鄧華上將
4月16日,海南島戰役正式開始。這個時候,40軍由於從未停止渡海作戰的準備,有6個團可以第一時間登島,而43師只能勉強準備1個半團登島。
戰役開始後,韓先楚和118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第一撥上船、第一撥登島,在沒有海空軍配合的情況下,一代名將韓先楚將生死置之度外,率幾萬將士乘坐400多艘風帆船跨海進擊海南島。
4月17日凌晨,40軍首先搶灘成功海南臨高角,開始衝擊國民黨灘頭陣地,韓先楚和先頭部隊一起冒著炮火涉水搶灘。劉振華大急,他知道韓先楚的脾氣,進攻起來誰也擋不住,萬一軍長出了事,攻島的事就全完了。
他連忙命令一個連警衛將韓先楚牢牢地壓在礁石後面,絕不允許他再向前衝。
凌晨6時,北京總參謀部代總參謀長聶榮臻急忙詢問戰況:「先楚在什麼位置?」作戰處長答覆已上島。通宵站在地圖前的聶榮臻這才深深的籲了一口氣:「有這一句就夠了!」他深知只要韓先楚上了島,勝利就屬於解放軍了,聶帥對韓先楚的信心,那是從一場場惡戰中建立起來的!
解放海南留念(左四為韓先楚)
果不其然,國民黨僅僅支撐了三天,薛嶽苦心經營一年,被國民黨給予厚望的海陸空立體防禦的「伯陵防線」,就被解放軍攻破了,「長沙之虎」薛嶽被趕出了天涯海角。
5月1日,海南島全境解放。6月25日,韓戰爆發,第七艦隊隔斷臺灣海峽。人心惶惶蔣介石激動的大喊:「天父偉大」。因為他知道,「戰神」粟裕擺在對岸的幾十萬解放軍已經失去了攻佔臺灣最好機會,而自己,又能苟安了!
這個時候人們回望韓先楚「不遵命令、犯上直諫」,才明白他堅持在季風轉向的最後幾天,力排眾議,壓上自己的一切,戰略眼光是多麼的毒辣,打下海南島又是多麼的寶貴。如果真的等到韓戰以後,中國將失去最後一個出海口,而多了兩個臺灣島了!
毛主席接見韓先楚
1955年授銜前,軍委總部按照韓先楚的資歷,擬評為中將軍銜。上報到毛澤東那裡時,毛主席批示:韓有功,中晉上。這個「功」,解放海南肯定是份量最大的一個。
在此向韓先楚將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如今我們能在海南瀟灑的吃海鮮、曬太陽,全靠韓將軍當年不畏生死,犯上直諫。
您對韓先楚將軍是怎麼看的呢?歡迎您留言,感謝您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