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集卡車用北鬥導航 廣州港新式智能碼頭兩年後亮相

2020-12-17 第一電動網

無人駕駛的貨櫃卡車暢行無阻、港口工作人員遠程操控裝卸任務、港口全面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這樣的景象將在2021年的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碼頭出現。屆時它將是全球首個水平運輸設備採用北鬥衛星導航技術無人駕駛集卡的全自動化碼頭,將助力南沙港區年貨櫃吞吐量超過1800萬標準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

該項目擬建設2個10萬噸級和2個5萬噸級貨櫃泊位及配套貨櫃駁船泊位,工程設計年吞吐量480萬標準箱,總投資概算為69.74億元,其中廣州港股份佔股65%,佛山公控佔股19%,中山城建佔股16%。

雖然這並非全球首個自動化碼頭,但廣州港自動化方案比現有自動化碼頭預計投資更少,且更易複製。目前,其他自動化碼頭的無人運輸方案需在碼頭地下鋪滿磁釘,引導拖車路線,廣州港無人運輸則採用無人駕駛集卡技術,並且利用北鬥衛星導航,若模式成功,可直接複製到其他碼頭上。

自動化技術投入令該投資額高出普通碼頭10%到15%,碼頭前沿和堆場部分都作出調整,以降低投資成本。該自動化碼頭暫時不會帶來較大效率提升,在初始階段作業效率甚至會比人工作業更低;後期在人才培養、碼頭技術升級、系統維護等方面的投入也會很大。但廣州港股份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宋小明接受廣東海絲研究院研究員採訪時表示,自動化技術是大趨勢,長遠來看將大大降低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幅減少人工成本,將人們從枯燥艱苦的碼頭操作作業中解放出來。

成功後易複製行業意義大

所謂無人駕駛集卡技術,即將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到港區內的貨櫃卡車上,實現貨櫃卡車在滿足碼頭各種裝卸工況下的自動駕駛(車上無人)。廣州港集團董事長蔡錦龍此前回應廣東海絲研究院研究員採訪時表示,為實現集卡無人駕駛的目標,一方面需要對傳統貨櫃卡車進行功能升級,使其具備底盤線控、環境感知、決策規劃和車輛控制等自動行駛功能,另一方面需要藉助北鬥導航系統和本地差分基站等技術,實現「無人駕駛集卡」在港區內的路徑規劃和精確定位。

而藉助北鬥導航系統進行路徑規劃,是南沙四期碼頭最大亮點之一,也是其自動化方案可複製的最重要原因。

目前國內外現有的自動化碼頭技術中,在地下埋磁釘是主流方式。貨物拖車從碼頭前沿運輸貨物到堆場時,實際上是沿著磁力走隱形軌道,線路也基本固定。其他碼頭想要效仿,也需在地下埋磁釘,工程浩大,造價高昂。

四期碼頭的方案則是利用北鬥導航規劃最優路徑,一旦成功,可以馬上複製推廣到其他碼頭。「可以說我們的自動化引導方案在天上,其他方案是在地下,這個嘗試如果成功,對整個港航業都會帶來有利影響。」宋小明對廣東海絲研究院研究員表示。

但該方案難點在於要開發無人駕駛集卡車隊管理系統(ECS系統),以實現一百多臺集卡共同作業。其中,集卡空跑、交通擁堵、車輛互等等問題都需要統籌管理,儘可能實現精準定位,充分智能地規劃路徑。岸橋與軌道吊區域之間的鋼鐵支架還容易造成信號遮擋、通訊受阻問題。

調整方案降低造價

運用新技術也意味著投資成本的提高。廣東海絲研究院研究員獲悉,廣州港投資南沙四期碼頭,要比傳統碼頭投資高出10%至15%。

為節省投資成本,廣州港在兩個環節作出了調整。在碼頭前沿,南沙四期碼頭自動化岸橋系統將由單小車岸橋組成。貨船停泊後,貨物從船上直接裝卸至拖車前往堆場,和現在人工操作碼頭一樣。但目前其它自動化碼頭的岸橋系統是雙小車岸橋,碼頭旁還有一個平臺,貨物裝卸需要從平臺過渡,由平臺上的岸橋再次把貨物吊到拖車上。

兩種系統相比,單小車自動化岸橋系統具有整機重量輕、作業簡單、設備及土建造價相對低的特點。「雙小車需要更多技術構建,吊機承重更重,對地基要求更高,造價昂貴,所以這一塊會省下一些投資。」宋小明表示。

貨物由拖車帶到堆場後,南沙四期工程的堆場方案使用水平布置,無人集卡可以將貨櫃運輸至每個堆場箱區內。目前全球其它自動化碼頭仍是在堆場旁設立一個海側交貨區,拖車先把貨放到該區,再通過高速軌道龍門吊將貨物裝卸至堆場內。「在我們的方案中,拖車要進堆場,因為高速軌道龍門吊投資很大,我們用普通龍門吊,減少了投資。」宋小明說。

長期人工成本可減少2/3

長期來看,自動化技術有利於緩解用人壓力、降低人工成本。港口碼頭作業艱苦,全年無休,人才短缺日趨明顯,而自動化碼頭日常運營人數將大大減少。廣東海絲研究院研究員採訪獲悉,南沙一期碼頭運營人員逾1000名,而四期碼頭則預計僅需200至400人,減少將近2/3。宋小明稱:「實現自動化後,一個人可以控制幾臺吊機。從歐洲自動化碼頭情況看,人工成本大概會減少60%以上。」

但自動化碼頭人才培養、系統升級和設備維護等方面的投資較大,尤其對人才的專業要求和技術水平要求更高,「現在集團已開始在各大高校招聘應屆畢業生,包括港口操作技術和信息化工程等專業的大學生,並派新人到已經投產的碼頭培訓,開始人才儲備。」 廣州南沙聯合貨櫃碼頭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經理黃炳林此前接受廣東海絲研究院研究員採訪時表示。

此外,由於技術未完全成熟,南沙四期工程的自動化作業效率預計只能達到目前人工操作效率的80%左右,這也意味著廣州港要繼續在技術方面投入,進行系統升級,不斷調試,以期自動化作業效率與目前操作效率持平,直至超過人工水平。

不過,智慧港口建設將大大改善港口人員的工作環境。人工操作模式下,橋吊司機要開車到碼頭前沿,爬上橋吊室,難以自由活動。「有時連吃飯、上洗手間這些簡單的事情都很麻煩。」宋小明說,「實現自動化後,司機可以在辦公室裡享受空調,控制機器。這是大趨勢,對行業來講有大意義。」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吳睿婕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jishu/8737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21世紀經濟報導,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南沙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方案領先世界 三年後將正式現身
    「巨無霸」無人卡車需要靠北鬥衛星調度,再結合地面高精地圖,從自動化升級為智能化,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設計難點一:升級傳統貨櫃卡車據廣州南沙聯合貨櫃碼頭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經理黃炳林介紹,在單機層面上,一方面需要對傳統貨櫃卡車進行功能升級,使其具備底盤線控、環境感知、決策規劃和車輛控制等自動行駛功能,另一方面需要藉助北鬥導航系統和本地差分基站等技術,實現「無人駕駛集卡」在港區內的路徑規劃和精確定位
  • 廣州將建設水平運輸無人駕駛集卡自動化碼頭
    大洋網訊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自動化碼頭即將開工建設。2021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位置南沙,將有一個智能化、自動化、環保化的碼頭投產,屆時南沙四期的貨櫃碼頭現場將實現集卡無人駕駛和貨櫃裝卸遠程操控,而且由於無人駕駛集卡採用了充電鋰電池能源,將可以實現零排放,做到綠色港口,成為世界領先的全自動化碼頭。
  • 無人駕駛集卡車暢行梅山港區 可在碼頭完成整船自動裝卸作業
    無人駕駛集卡車在作業中,車上人員並不是駕駛員,而是測試時的安全人員。通訊員供圖無人駕駛集卡車行駛在碼頭上。通訊員供圖12月5日下午1點,隨著作業指令下達,13輛無人駕駛智能貨櫃卡車同步啟動,整齊劃一地駛上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7號泊位。與此同時,碼頭邊的遠控自動化橋吊在智能集卡到來之際,將靠泊在岸的「新明州」輪上的貨櫃抓起,穩穩地卸載到抵達的智能集卡上。
  • 南沙港區四期碼頭即將開工:總投資近70億元 將全面實現自動化
    截至9月底,廣州港股份公司投資較大開工建設的新項目共有五個:投資額為18.63億元的廣州港新沙港區2個糧食通用泊位、投資額為7.6億元的廣州港南沙糧食及通用碼頭筒倉二期,投資額為16.65億元的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北區)項目、投資18.75億元的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區)項目和投資額為69.74億元的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項目,合計總投資額約130億元。
  • 海關「智能監管」服務「智能碼頭」 無人集卡「掃一掃」 查驗全程...
    本報訊(通訊員 陳君言 記者 李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是全球最大的單體全自動碼頭。這裡停靠著一輛標有「中國海關」字樣的白色監管卡車,卡車伸出展臂就能架起一道檢測門。無人駕駛的自動導航貨櫃卡車從檢測門下徐徐穿過,好似做了全身CT,耗時不足15秒,整個查驗過程就完成了。
  •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項目計劃2021年底完成主體施工
    廣州港20萬噸級航道工程、南沙港區五期、六期等重點項目已納入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專項規劃。建設中的南沙港四期工程工地。 在強化廣州港樞紐門戶能級同時,廣州還不斷增強廣州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周邊港口的集聚輻射功能,南沙港區與深圳鹽田、蛇口、赤灣、大鏟灣,以及香港海上集運、駁運業務往來日趨緊密。
  • 讓港口生產管理「飛」起來,廣州港、漢堡港都在用
    廣州港:基於無人機測繪的港口堆場庫存精確管理日前由南方數碼承建的廣州港基於無人機測繪的港口堆場庫存精確管理輔助系統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啟用新系統後的廣州港,通過無人機實現了對散雜貨的快速盤點;通過D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差分定位)精確定位港口的人員及車輛,實現了港口作業的智能調度,成功解決了以往港區工作人員走錯跺、取錯貨的痛點。堆場圖形移動化更新。
  •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建5G智慧港口,碼頭人員配置可減約六成
    南都訊 在5月8日舉行的廣州市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及揭牌活動上,廣州港集團與相關方籤訂智慧港口5G聯合應用創新合作意向書,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推動5G智慧港口應用系統建設部署在大灣區落地。
  • 【獨家】新基建浪潮下,「北鬥系統」在智慧港口的應用
    在智慧港口建設方面,「天津港速度」和「天津港模式」一直享譽全球,僅用了402天就建造完成了自動化碼頭的建設,並且港口作業效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時,天津港還將智慧碼頭建設的全新成果分享給世界,為全球港口智慧化轉型提供了「天津港方案」。2018年,天津港的貨櫃吞吐量達到1597萬TEU,在2019年Lloyd’s List 港口排名中排在第9位。
  • 北鬥導航,問道何方?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完成全球組網,標誌著北鬥系統邁入全球服務時代。在此背景下,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已於2020年11月23日至25日在成都舉辦,這也是衛星導航年會首次進入四川。
  • 聚焦北鬥產業 匯投北鬥亮相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
    9月10日,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八屆年會暨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鄭州開幕。作為擁抱「北鬥+智慧城市」、「北鬥+產業數據」融合創新發展理念探索者、先行者,匯投北鬥攜部分北鬥高精度核心部件、移動終端及系列「北鬥+」行業領域應用解決方案亮相年會,引起與會嘉賓及專家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 發布新品無人機和全智能遙控船 合眾思壯提速北鬥導航應用落地
    新型無人機、無人船將同時亮相中衛協年會。   UF-25固定翼垂直起降無人機為最新一代智能無人機,具有能夠按預定航線自主飛行、航線控制精度高、飛行姿態平穩、操作更簡單等特點。可針對長航時拍攝、監控、勘察、數據採集等任務設計,擁有卓越的任務導航系統,適合遠距離大範圍飛行任務。
  • 視頻| 無人卡車瞄準「港口」,圖森無人集卡車隊首次公開測試
    去年,專注於卡車自動駕駛的圖森未來在工博會發布了「國內首臺 L4 級自動駕駛貨運卡車」,為了實現代替長途運輸的「卡車司機」,這目前是美國分部的研發測試重點,只不過談到真正在國內落地道阻且長。今天,圖森又宣布了一個新的國內應用場景——「港口」,宣布進入港內貨櫃卡車無人駕駛運輸市場。圖森發布首個基於完全自有車輛的港區內部貨櫃卡車車隊自動駕駛測試視頻。
  • 碼頭內貨櫃卡車司機缺口大 無人駕駛能否破局?
    碼頭內貨櫃卡車司機缺口大 無人駕駛能否破局?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宋思艱區別於穿梭在各個物流樞紐間的長距離貨櫃運輸卡車,碼頭內貨櫃卡車(
  • 無人駕駛貨櫃卡車自動行駛卸貨:5G智慧港口湖北實踐走向全國
    5G讓港口更智能,湖北的創新實踐開始走向全國。5月11日,在廈門遠海碼頭,一輛港口無人駕駛貨櫃卡車從中遠海運貨船上卸下貨櫃,自動駛向碼頭堆場完成停車、卸箱等一系列操作,順利完成裝卸船作業流程。這是繼2019年9月武漢花山港打造全國首座內河5G智慧港口後,該項技術向國內大型海港的延展。
  • 廣州港吞吐量穩居世界前五 外貿班輪航線達120條
    就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隨著「阿格萊亞」輪10月5日順利掛靠南沙二期碼頭,中遠海運亞洲航線CME成功首航南沙,廣州港外貿班輪航線迎來重要歷史性時刻,總數達到120條;10月6日,首批21個來自中亞班列的貨櫃從廣州港南沙港區二期碼頭裝船出海,發往印度尼西亞,廣東中亞班列首次以「鐵路-駁船運輸-海運」的鐵水聯運方式走出國門,打通「中亞-廣州-東南亞」出海物流通道,實現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釐米級公交到站提示、毫米級危房監測:北鬥導航這樣影響生活
    隨著衛星數量逐步增加,加上地基增強系統,北鬥導航系統的定位能力從以前的10米到5米,提高到釐米級。智能駕駛是北鬥非常重要的應用領域。2019年11月,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啟動的「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示範運營活動中,上汽集團首批L4級智能駕駛重型卡車實現了一次性精準停車、近距離自動列隊行駛,這將推動洋山港智能轉運效率和東海大橋行駛能力提升。
  • 2017年上海洋山港四期碼頭建設「無人碼頭」
    建成後的港口將全面實現「智能裝卸」、「無人碼頭」和「零排放」。對於上海港的可持續發展,上港集團總裁嚴俊昨天表示上海港將進一步應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和自動化技術,對港口設施進行科技改造,對港口業務進行模式創新,建設智慧、綠色的上海港,實現傳統港口的轉型升級。2014年12月23日,洋山港四期工程正式開工。
  • 中國北鬥,你到底了解多少?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令GPS失色!
    中國製造的北鬥導航衛星正在二十四小時工作著。從太空向地球望去,數萬年間似乎從未發生什麼改變,但只要靠近一些,再靠近一些,你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早已改變。許多在今天看來理所當然的事情,都因為導航衛星的出現,而重新定義。北鬥衛星是中國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的時空基礎設施。北鬥導航以世界一流的技術,深刻地影響著這顆星球上的人類社會生活。
  • 智能+ 東風無人駕駛集卡賦能5G智慧港口
    在主會場廈門港口,東風商用車無人駕駛港口貨櫃卡車進行了現場作業,並完成了5G智慧碼頭全業務場景的現場驗收。無人集卡現場作業此次發布活動,是基於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集團以及中國移動通訊集團的戰略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