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當它是害蟲,如今卻成特色養殖,一斤一百元,網友:不可思議

2020-12-10 村上農民

農業生產中的管理要求是非常多的,其中害蟲的防治就是非常重要的。記得兒時的時候,只要水稻一發現有病蟲害,就必須馬上用農藥來治理,而且不能拖延,一旦拖延2天再用農藥,病蟲害就會非常厲害了,直接會影響到產量。記得電影裡常看到古代的時候因為遭遇蟲害而導致絕收的場景,可見害蟲對於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了。

雖然是害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些害蟲卻被人們利用了起來,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蟲子。農民當它是害蟲,如今卻成特色養殖,一斤一百元,網友:不可思議。

這就是竹象蟲,它主要分布在我國陝西以南、長江中下遊地區,是一種分布非常廣的昆蟲。但對於農民來說它可是十足的害蟲,因為它的一身都是以竹子為食物,從幼蟲開始就蛀食竹筍了,會讓這些竹筍生長不良,在生長到成竹之前很容易造成倒伏,即便是成竹的時候,也會有不少的竹象蟲啃食竹子來補充營養,使得竹子變得十分硬脆,不堪利用。而且不去對竹象蟲進行治理的話,竹象蟲的影響會越來越嚴重,可能整片的竹林都會受到影響。

在農村的竹林裡,一些小夥伴對於竹象蟲卻是非常喜歡的,每一次竹象蟲活動的月份裡,可以在竹林裡掏出不少的竹象蟲,把頭部擰掉,塞入一些鹽巴,再加入一點點紫蘇,放火上烤一烤,就是一種十足的美味。那時候可能也只有農村有竹園的小夥伴才可以吃到。但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把竹象蟲開發出來了,當作一種特色的養殖來弄。不過養殖的時候,已經不是以竹子作為食物了,而改用椰子皮,香蕉等作為培育竹象蟲的食物。

在以前的時候竹象蟲在夏季特別多,那時候夜晚的時候用燈光來捕捉它,而如今人們更多的是用農藥來捕殺它,所以野外的數量在逐漸的減少,再加上即使抓到了也可能體內有農藥殘留而不被人們所食用。這才有了一些人養殖起竹象蟲,養殖的竹象蟲主要供應廣東地區,據說如今一斤的價格要在100元多元,但由於養殖規模和技術要求都比較高,比如孵化幼蟲就比較難,對於食物在養殖期間如何保證新鮮度也非常難管理,還有就是養殖的成本比較高,一次性投入量很大,這些因素就造成了目前養殖竹象蟲還只是小規模的養殖。這可能就造成了如今價格比較高的原因。

關於竹象蟲在網絡上也有很激烈的討論,很多網友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種害蟲只是兒時當作害蟲來看待,偶爾小夥伴們隨意烤來吃的,沒想到如今卻成為了一種特色養殖品。不過有一點要提醒注意下的,目前竹象蟲也只是一種特色的養殖項目,並沒有發展到是一種比較常規的養殖品,所以您要想養殖的話,一定要進行市場調查,並且對養殖技術有一定的深入了解,不然就別盲目入手。

相關焦點

  • 曾是農業害蟲,如今被當成美食大量捕捉,一斤150元靠養殖才夠吃
    說起這昆蟲類的美食,最近就有不少農友給筆者留言問到:「這幾年昆蟲類的美食這麼火,養殖是否有前景麼?」就這個問題,筆者就準備跟大家探討一下關於昆蟲養殖。大家好,這裡是「三農野趣」,今天我們探討的主題是「曾是農業害蟲,如今被當成美食大量捕捉,一斤150元,靠養殖才夠吃」。
  • 豆蟲是危害大豆的害蟲,卻被人們養殖出售,價格達到80元一斤
    讓人看到就充滿恐懼感,而且是一種危害大豆類的主要害蟲。在農民種植的大豆中,主要以葉子、大豆為食物,農民不及時防治,很快大豆遭到受損,所以豆蟲也是農民很討厭的一種蟲子。但是近年來有人發現豆蟲是高蛋白的來源,而且價值用途廣泛,不少人進行養殖,如今價格80元一斤。那麼,養殖一畝豆蟲利潤收入多少呢?下面為大家分析。
  • 豆蟲成了高級營養品 一百元一斤 味道比皮皮蝦好多了
    豆蟲,居然是高級營養品又叫叫豆青蟲,專門吃黃豆這類農作物,幾個小時就能吃掉一片葉子,一生至少禍害2株豆秧,以前豆青蟲讓大量農作物枯死,農田顆粒無收,農民都恨它入骨。害蟲變益蟲 豆蟲受到吃貨追捧豆蟲之所以受到現代吃貨們的追捧,除了獨特的濃香外,還因為它的營養價值。
  • 它靠吃竹筍長大,過去農民見到就踩死,如今卻大量養殖2元一隻
    竹子可以說是不少農民朋友都喜愛的一種植物,它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價值實在是太多了,比如以前的竹筐、竹筏、竹籤、竹簍子、竹筷子等東西都是用竹子製作的,而竹子不僅可以用來製作各種工具,每年春季從竹子根處生長出來的竹筍,還曾是不少年年必吃的食物之一。
  • 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
    導讀: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往年到了這個時候,農民該下地的下地,該播種的播種,忙得熱火朝天,然而今年卻因突發疫情而中斷了,尤其是從事養殖業的農民朋友,很多人到現還在家休息。
  • 原是農民厭惡的豆青蟲,如今變害為寶,它到底有什麼功效?
    對於農民來說,種植莊稼的時候防蟲防害是很重要的,畢竟被害蟲侵襲過的農作物收成往往不好。早些年田地裡常見的豆青蟲就很招人厭惡,這些蟲子依附在大豆、綠豆等豆類農作物上,雖說在幼蟲時期不會對植株造成影響,但如果不及時去除,發展成成蟲以後破壞力就很大了。
  • 三鄉這種害蟲竟成「土豪」食材,最貴450元一斤!
    最近,一種昆蟲就成為了吃貨追捧的美食最高還賣到450元一斤這是什麼昆蟲怎麼吃的往下看↓↓↓荔枝蝽成為名貴美味臭屁蟲(學名荔枝蝽)東莞厚街新圍大逕的荔枝樹和龍眼樹都相繼開花,眼下正是果樹抽出花穗的時候,一種被新圍大逕人稱之為臭屁蟲(學名荔枝蝽)的害蟲正悄然生長,它專門吸食花穗和嫩芽為養分,破壞花穗致使果樹顆粒無收。
  • 蕉嶺這種害蟲竟成「土豪」食材,最貴450元一斤!
    最近,一種昆蟲就成為了吃貨追捧的美食最高還賣到450元一斤這是什麼昆蟲怎麼吃的往下看↓↓↓荔枝蝽成為名貴美味臭屁蟲(學名荔枝蝽)東莞厚街新圍大逕的荔枝樹和龍眼樹都相繼開花,眼下正是果樹抽出花穗的時候,一種被新圍大逕人稱之為臭屁蟲(學名荔枝蝽)的害蟲正悄然生長,它專門吸食花穗和嫩芽為養分,破壞花穗致使果樹顆粒無收。
  • 大埔這種害蟲竟成「土豪」食材,最貴450元一斤!
    答案:只需要點擊上方的藍字《大埔視窗》關注即可最近,一種昆蟲就成為了吃貨追捧的美食最高還賣到450元一斤這是什麼昆蟲怎麼吃的往下看↓↓↓荔枝蝽成為名貴美味臭屁蟲(學名荔枝蝽)東莞厚街新圍大逕的荔枝樹和龍眼樹都相繼開花,眼下正是果樹抽出花穗的時候,一種被新圍大逕人稱之為臭屁蟲(學名荔枝蝽)的害蟲正悄然生長,它專門吸食花穗和嫩芽為養分,破壞花穗致使果樹顆粒無收。
  • 農村1大害蟲,外號「本土小龍蝦」,價格比小龍蝦貴,1斤85元
    小龍蝦其實是一種入侵物種,它最開始主要以野生的為主,並且還是農民討厭的一種田間害蟲,因為它不僅會危害到莊稼的生長,而且還會在田間到處打洞,導致水肥流失嚴重。後來被吃貨發現了它的肉質鮮美,於是就成為了廣大吃貨追捧的對象。一時間因為野生的小龍蝦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於是開始人工養殖。
  • 這種害蟲竟成「土豪」食材!賣到450元一斤!網友直呼吃不起
    沒想到最近又有一種蟲子成為了吃貨口中的美食最高還賣到450元一斤!>近日,厚街新圍大逕的荔枝樹和龍眼樹都相繼開花,眼下正是兩種果樹抽出花穗的時候,一種被當地人稱為臭屁蟲的害蟲正在樹上悄然生長,它專門吸食花穗和嫩芽為養分,破壞花穗致使果樹顆粒無收。
  • 它在稻田裡,農民把它當害蟲,一斤上百元,人稱「天下第一鮮」
    螃蜞行走速度快,鑽洞能力強,喜食禾苗汁液,常常用螯夾斷禾苗,因此,在農村常常被農民們視為蟲害。每到收谷時節,人們就會把螃蜞趕做一處,用麻袋裝起來食用。這種情況在上個世紀80年代非常常見,是80年代大多數人的回憶。螃蜞的吃法亦花樣繁多。
  • 喜歡藏稻田裡,曾被農民當害蟲,如今成餐桌上的美味,很多人去抓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喜歡藏稻田裡,曾被農民當害蟲,如今成餐桌上的美味,很多人去抓。
  • 禹城一農民大量養殖陸地飛蝦!小龍蝦:它是害蟲,我不如它!
    大棚內成千上萬隻螞蚱鋪滿了大棚中的每一寸土地,密密麻麻、成群成串地在大棚中「飛舞」,偶爾還能聽到螞蚱吃草的「嘎吱」聲。「你別小瞧這簡陋的大棚,我們脫貧致富全憑它哩,這棚裡的螞蚱不是害蟲,是俺們的脫貧蟲。」正在大棚裡餵養螞蚱的村民劉秀英笑呵呵地說,「螞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游離胺基酸、維生素等,飯店常將其油炸或燒烤等,很受食客歡迎。」
  • 被譽為「天上人參」,如今200元一斤火爆市場,卻少有農民養殖
    野味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種植業和養殖業還不發的時候,人們就會去山裡打獵野味回來以充飢,由於有些野味難以捕捉,味道鮮美,在古代的時候還除了一個「八珍」的榜單,將一些名貴的野味列入其中,像鮑魚、海參、斑鳩、羊肚菌、花菇等,就是八珍中比較有名的野味,不過現如今已經實現了種養殖,所以一般人也能夠吃到了。
  • 像桃又像杏,農民種植它,一斤可賣30元!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扶持,農村人越來越熱衷於開創一些以前沒有過的新潮的農業種植和養殖方法。以前人們種地是為了養家餬口,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如今,土地不僅意味著農民的收入來源,還是農民們發展自身創造力的好地方。
  • 生長在竹林裡的昆蟲,居然成了稀有野味,農民都在大量養殖
    不過這些僅僅是竹子的一面,作為一種植物,竹子其實也深受農民朋友們的喜愛,因為竹子的渾身上下都是寶。從根部到主幹,都能夠給農民帶來好處。竹子的根部生長出來的竹筍,是人們都很喜歡的一道食材,而且竹子還可以用來編制竹筐,竹籤,甚至是拿來製作筷子。在竹林裡也會生長各種各樣的珍稀野生菌,竹蓀蛋就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因為這樣,農民們對於竹林和竹子都是非常重視的,一般情況下會做一定的保護措施。
  • 收購價7元一斤,農民大量種植,如今沒人要
    收購價7元一斤,農民大量種植,如今沒人要說起不怕遭賊的果子,大家一定第一時間想起油茶籽吧。畢竟之前筆者就分析過油茶籽這農產品,新鮮的確實沒人要,白送別人還別嫌棄,而用油茶籽榨出的油那絕對是搶手貨了,一斤上百元供不應求。不過最近筆者家鄉又出現一種奇怪的農產品,外表很誘人,但一提到名字,農民雙手拒絕,沒人要。不過市場的收購價卻很不錯,市場有專人收購7元一斤。大概在5年前吧,村裡還沒有聽過這東西。
  • 南方竹林裡的這種蟲子,如今一斤可達60元,還未能人工養殖
    抓到竹象蟲後將它的腳去掉一小節,用小竹籤穿起來,然後讓它飛,把它當成小風扇吹,玩累了就把它烤熟了吃,這也是我們童年一種獨特的回憶了。竹象蟲其實就是竹蟲的成蟲,是一道特色美食,不僅有意想不到的食用價值,也有著較高的藥用價值。
  • 長相酷似泥鰍,渾身都是寶,市場賣100元一斤,農民為啥不養殖?
    在農村的河塘裡面,生長著的是農民花費了很多的功夫辛辛苦苦水產作物,其中有一種我們最熟悉的是泥鰍。小時候的歌謠還在我們的記憶中未能消去。捉泥鰍是童年的回憶和樂趣,小編今天想來跟大家科普一種魚類,它和泥鰍長得很像,甚至名字中都含有一個鰍字,渾身都是寶,100元一斤,可是農民們卻不怎麼養殖。刀鰍魚是一種形似泥鰍的魚類,但是卻比泥鰍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