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頭條:肯德基也要賣奶茶 喜茶80億估值被疑水分大

2020-12-23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頭條:肯德基也要賣奶茶 喜茶80億估值被疑水分大

來源:聯商網2019-05-20 19:08

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零售行業發生了如下要聞:肯德基進軍茶飲也要賣奶茶,推11款單品;貸款業務上場,亞馬遜欲重振中國市場?鍾書閣首進武漢,全國已開16家;喜茶發展存隱憂,80億元估值被疑水分大;Burberry在華被同行甩遠,每10店關1店;星巴克開出全國首家手語門店,無障礙點餐……

肯德基進軍茶飲也要賣奶茶 推11款單品

5月20日,「肯德基杭州市場」宣布,將在江浙滬部分甜品站推出11款奶茶單品。據悉,11款單品包含奶蓋茶、牛乳茶、髒髒系列和純茶4大品類,目前僅在江浙滬部分甜品店上線,而杭州地區主要集中在13個地方。

貸款業務上場 亞馬遜欲重振中國市場?

4月29日,由於中國市場的日漸萎縮,亞馬遜宣布將從7月18日起關閉面向中國市場的電商業務,僅留下「海外購」、電子閱讀器「Kindle」和雲計算「AWS」等板塊。餘下業務成為亞馬遜堅守中國市場的重要堡壘,但他們依然要面對來勢洶洶的競爭對手。而傳統電商的撤出,固然及時止損,但也產生了「海外購」和Kindle業務的運營成本激增等新難題。

鍾書閣首進武漢,全國已開16家

5月18日,「最美書店」鍾書閣在武漢洪山區群光廣場開業了,至此,鍾書閣在全國範圍內已有了16家店。據悉,鍾書閣向來以裝修風格獨樹一幟著稱,每一家鍾書閣都會結合當地特色文化,打造出風格迥異而高顏值的書店。而這是鍾書閣第一次進駐武漢,設計師這次將武漢的水文化植入書店空間的構造之中,整個書店充滿了武漢特色。

喜茶發展存隱憂 80億元估值被疑水分大

憑藉新式茶飲芝士奶蓋茶一夜爆紅後,喜茶此前已獲得兩輪合計5億元的融資,並在創始人聶雲宸帶領下一路高歌猛進,成為茶飲界公認的頭部品牌。但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喜茶一直以誇張的營銷著稱,80億元估值或是宣傳手段,可信度並不高。

Burberry在華被同行甩遠 每10店關1店

轉型元年Burberry巴寶莉的表現整體平淡,更在目前奢侈品行業增長引擎——中國市場被奢侈品同行遠遠拋離,失望的投資者把該英國奢侈品集團的股價在周四盤中拉低最多6.3%。為配合新設計美學,Burberry計劃會在本財年底前對超過80間旗艦店進行升級改造,同時關閉38間位於次等地段的非戰略性小型門店,也就是說每十間Burberry巴寶莉專賣店就會有一家消失。

星巴克開出全國首家手語門店,無障礙點餐

5月19日,恰逢「全國助殘日」,星巴克將位於廣州老城區東方文德廣場的一家星巴克門店改造升級為中國首家手語門店,並正式開業。這家手語門店目前共有14位聽障咖啡師,接近員工人數一半,包括3位擔任門店管理崗位的聽障夥伴。在該門店裡,其他普通員工基本也能夠較為熟練地使用手語交流。

1570億!萬達半年就花光了兩年賣掉資產

在一系列戰略籤約落地後,市場被萬達「買買買」的姿態驚呆了。據不完全統計,近半年內萬達已先後在蘭州、延安、甘肅、潮州、瀋陽等地計劃新增投資共1570億元,其中過半投資都集中在東北。近兩年來,萬達已經展開了一系列「賣賣賣」的動作,成交金額超過了1700億元。

市值下跌九成聚美優品仍砸錢玩短視頻

在所有的明星創業者中,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堪稱「跨界王」。近日,社交平臺中一款短視頻APP的廣告開始頻繁出現,畫風有點鬼畜。這款名為「刷寶」的APP,竟然也屬於陳歐!該應用的產品定位是「看視頻賺現金」,只要在APP上觀看視頻就可以獲得現金回報。不過,除了持續燒錢,刷寶的方向究竟在哪裡,尚未可知。

發力彩妝+網紅路線 屈臣氏轉型嘗到了甜頭

屈臣氏方面表示,隨著消費主力呈現年輕化趨勢,如何增強與年輕消費者的互動,讓年輕消費者們愛上屈臣氏已經成為屈臣氏最大的挑戰。繼推出彩妝概念店後,屈臣氏今年的美妝節繼續在彩妝上發力,顧客體驗上則藉助AR技術提供"虛擬試妝"服務。

紅旗連鎖今年門店將突破3000家

紅旗連鎖董事長曹世如表示,今年,公司門店預計將突破3000家,大量增加生鮮店,提供早餐、午餐服務的門店,以及24小時服務的門店。同時,公司還將大量增加無人售貨服務網點,加速擴張和渠道下沉,進一步方便四川廣大消費者。

美團打車新增15個試點城市

5月19日,繼在上海、南京上線「聚合模式」後,美團打車今日新增十五個試點城市,均以「聚合模式」展開。具體城市包括: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即日起,這些城市用戶可以在美團App一鍵呼叫不同平臺車輛,也可以在美團餐飲商家頁面直接叫車,體驗豐富便捷的出行服務。

快遞業頭部玩家競爭加劇、二線品牌掉隊

基於各自核心資源的側重,順豐與「三通一達」的發展戰略也各有不同,企業間的差異化日益明顯。與之對應的是,二線快遞企業開始掉隊。此前如風達、國通快遞相繼傳出停業的消息,全峰快遞、安能則陷入拖欠員工工資和加盟商維權糾紛的困境,無不表明二線快遞品牌的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快遞資源逐漸向頭部企業集中,二線快遞品牌早已舉步維艱,生存空間或日益收窄,未來快遞市場的「馬太效應」將愈發顯著。

了解中國零售,看這裡就夠了!

(來源:聯商網)

相關焦點

  • 聯商餐飲周報:喜茶80億估值被質疑 海底撈賣小龍蝦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6.10-6.16),「瑞幸速度」背後的資本賭局,解禁或許才是一場大考;被山寨的肯德基,為什麼還要替「山寨」打廣告?海底撈開賣小龍蝦,巨頭們開始收割小龍蝦紅利了?奈雪的茶開酒吧,醉翁之意不在酒...
  • 聯商頭條:李國慶俞渝撕破臉 喜茶、奈雪等檢出咖啡因
    聯商頭條:李國慶俞渝撕破臉 喜茶、奈雪等檢出咖啡因來源:聯商網2019-10-24 17:07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噹噹創始人夫妻深夜互撕:俞渝爆猛料;蘇寧拼購個人店營業範圍擴大;>喜茶、奈雪等10款珍珠奶茶檢出咖啡因;伊芙麗旗下男裝品牌麥檬首店落子南京金鷹;瑞幸工商信息變更 新增音像製品零售等業務;耐克任命前EBay高管為下任CEO,加碼電商……噹噹創始人夫妻深夜互撕:俞渝爆猛料
  • 喜茶估值或超160億元 資本「炒」出來的網紅奶茶還能火多久?
    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2019年7月,晚點LatePost曾爆出喜茶完成一輪由騰訊和紅杉資本領投的融資,投後估值90億元。 對於融資傳聞,喜茶官方回應稱暫無更多信息提供。如若消息屬實,就意味著相比旗下產品漲的幾塊錢,喜茶身價在不到一年時間暴漲了近70億元。
  • 喜茶上線天貓卻不賣奶茶,攜「周邊」玩起了IP生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4月21日,喜茶天貓旗艦店終於上線了。出乎意料的是,喜茶的天貓旗艦店不賣奶茶——這裡是喜茶周邊的天下。喜茶天貓旗艦店截圖賣茶包、酸奶和水杯可以理解,可連手機殼和襪子都賣上了,喜茶這跨界是不是跑的有點遠?事實上,對於喜茶來說,售賣周邊已是一個擁有三年歷史的「老」生意了。早在2017年,喜茶就推出了主要售賣喜茶品牌周邊產品的「喜茶靈感鋪」,光2018 年,喜茶就推出了 69 次、近百件周邊產品,種類涵蓋美妝、服飾、生活三大類。
  • 新茶飲市場估值對決:百億喜茶估值狂飆,蜜雪冰城能否逆襲?
    今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登上微博熱搜,但至今仍未有一家新茶飲公司上市。賣奶茶到底有多賺錢?喜茶值多少錢? 「喜茶」估值狂飆 喜茶原名royaltea皇茶,成立於2012年廣東,2016年初,品牌名改為「喜茶」。
  • 奶茶界的「隱形冠軍」:門店數是喜茶的23倍,估值高達200億元
    來源:外灘TheBund先來問一個可能會顛覆大家「奶茶觀」的問題:在中國奶茶界,誰最賺錢?是每天排隊排到爆的喜茶?是一度掀起奶茶消費升級話題的一點點?相比動輒30元一杯的喜茶們,蜜雪冰城另一個讓大城市消費者驚訝的地方在於,它實在是太便宜了。4元一杯檸檬水、6元超實在的雪王大聖代、8元的大杯三拼奶茶……即便是疫情後原材料上漲,即便是分店在上海最熱鬧的田子坊,蜜雪冰城的價格一如既往「堅挺」。
  • 喜茶上線天貓卻不賣奶茶,攜「周邊」玩起了IP生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4月21日,喜茶天貓旗艦店終於上線了。出乎意料的是,喜茶的天貓旗艦店不賣奶茶——這裡是喜茶周邊的天下。喜茶天貓旗艦店截圖賣茶包、酸奶和水杯可以理解,可連手機殼和襪子都賣上了,喜茶這跨界是不是跑的有點遠?事實上,對於喜茶來說,售賣周邊已是一個擁有三年歷史的「老」生意了。
  • 估值140億,元気森林遇上最兇猛對手:喜茶正式賣氣泡水
    開賣首日,喜茶汽水在薇婭直播間首戰告捷,30萬瓶、25000箱汽水秒被搶空。喜茶殺入的正是網紅品牌元気森林的地盤。眾多周知,成立於2016年的元気森林正是靠著「0糖、0脂、0卡」氣泡水,開啟了無糖飲品新風潮。對此,喜茶介紹說靈感來自三款喜茶人氣產品,但每瓶售價5.5元,與元気森林幾乎一致。喜茶遇上元気森林,這是中國兩大新飲品獨角獸的第一次交鋒。
  • 喜茶160億高估值疑雲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喜茶之所以會推出喜小茶,是因為它作為頭部企業,要建立產品金字塔,就必然會包括高端和中低端的產品,覆蓋更多受眾。」他認為,喜小茶如果在短期內切入三四五線城市,仍然面臨不小難度,因為在這些區域普遍已擁有一批區域強勢品牌。
  • 90後賣奶茶7年估值百億,深度解析喜茶商業邏輯
    「喜茶是中國新茶飲領域標杆企業,2012年誕生於三線小城江門市。短短幾年,喜茶快速迭代,先後獲得IDG等知名機構數億元投資。截至目前,喜茶已累計融資5億,擁有門店190家,排隊盛況空前,網紅打卡必去,喜茶憑藉各大現象事件獲得了脫穎而出的熱度。喜茶還在持續擴張,喜茶火爆的背後有偶沒有可以借鑑的方法論,我們請來許曉輝老師為大家深度剖析喜茶案例。
  • 估值160億元,喜茶憑什麼?
    目前,喜茶估值超160億元,其創始人也因身價高達40億元上了熱搜。喜茶快速崛起的原因是什麼?支撐喜茶160億元估值的關鍵因素是什麼?資本在喜茶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喜茶如何在擁擠的新式茶飲賽道守住行業地位?
  • 估值160億的喜茶大品牌為什麼突然現在漲價?
    作為大眾日常喜聞樂見的飲料大類來說,奶茶替代品真的太多了。可為什麼大家對高價喜茶有如此大的喜愛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喜茶那些事。說起喜茶為什麼那麼貴就不得不說一下它的營銷,畢竟萬物皆營銷嘛。喜茶之流就是靠多渠道的營銷炒作,把不值那個價錢的東西賣貴,營造出高級產品的假象。可偏偏人們就吃這一套,商家為了突顯自己的高級,硬從價格上排出個高低貴賤。為了讓自己不丟面子,鼓吹原材料高級,高成本。殊不知那點成本根本就不算成本,貴都貴在營銷上。最後這吸引消費者的營銷的成本,再從消費者的腰包掏出來,真的是血賺。
  • 「喜茶,你是真的野……」
    最近人造肉的風吹得好大前有星巴克賣起人造肉香腸後有肯德基推出「植培黃金雞塊」最近,就連喜茶也開始賣人造肉漢堡了這不禁令人好奇,能讓賣奶茶的喜茶都忍不住入局人造肉的魅力到底是有多大(圖片來源喜茶天貓旗艦店)從賣奶茶到賣零食和賣各種周邊,從運營線下門店到布局數位化銷售,如你所見,喜茶正在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深度布局市場。
  • 估值200億的鄭州蜜雪冰城,憑什麼超喜茶成奶茶界「黑馬」?
    坊間流傳,蜜雪冰城將計劃融資10億~20億元,投資方為高瓴資本、美團旗下龍珠資本,本輪融資後蜜雪冰城估值約200億人民幣。另有,蜜雪冰城已在同步籌備上市,本輪融資或為蜜雪冰城IPO之前最後一輪融資。這意味著,從估值方面看,蜜雪冰城將超過喜茶(約160億)和奈雪的茶(約60億)兩大「網紅茶」。
  • 喜茶進軍日本 要徵服日本奶茶愛好者?
    傳言許久的喜茶日本首店或將成真——今年3月喜茶要在東京開店了。去年7月,《財經》曾報導稱騰訊、Sequoia資本領投喜茶新一輪融資,企業估值約90億元人民幣。在日本,奶茶是過去兩年所有餐飲品類裡增長最快也最熱門的一個。特別是珍珠奶茶——有個說法是,今年是日本的第三次珍珠奶茶浪潮,前兩次分別發生在泡沫經濟時代和2008年前後。
  • 估值約160億元,要開800家門店,喜茶「捨命」狂奔!
    除了要按計劃完成今年的開店目標之外,疫情下無處安放的資金也讓新式茶飲生意顯得更加有想像空間——不止喜茶一家在加速擴店。「疫情緩解後,奶茶門店或許會迎來井噴。」據媒體測算,根據喜茶當前在不同城市的門店密度(每萬名城鎮人口所擁有的門店數),如果要完成「喜茶飽和」目標的50%和80%,喜茶全國門店總數範圍大概在600-680家左右。
  • 喜茶、一點點火了之後,我們這樣看奶茶這個生意
    其中由於「喜茶」為神獸之首,每天排隊4個多小時。而且和其他網紅商品不同,喜茶在上海以外區域排隊也不短,關鍵是背後還有大名鼎鼎的IDG投資。作為奶茶的死忠粉,我們曾經在去年分析過「一點點」的火爆。今天我們再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對於奶茶、對於喜茶模式,甚至對於資本進入奶茶行業背後的一些研究和分析。
  • 喜茶不只想賣奶茶:新增堅果、爆米花相關商標
    根據36氪此前報導,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由高瓴資本和寇圖資本(Coatue Management)聯合領投的融資,投後估值或超過160億元。今年3月1日,繼微信小程序和美團外賣兩大線上渠道後,「喜茶GO」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目前已覆蓋全國各城市門店。同一天,喜茶在抖音平臺進行了「直播開業」的嘗試。在此之前,線上流量的「甜頭」喜茶已經嘗到不少。
  • 一杯奶茶160億,資本與喜茶,到底誰「瘋」了?
    作者:王小哼 轉載授權(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17717324202) 疫情後想喝杯奶茶的不是只有憋壞的消費者,還有資本。 近日,據36氪消息,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
  • 奶茶界「獨角獸」:喜茶是否還有未來?
    資本「炒」出來的網紅奶茶能火多久?俗話說:世間唯奶茶不可辜負。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奶茶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甚至是「剛需」。而說到奶茶界知名度最高的「網紅」代表,或許非喜茶莫屬。三年前,有人為了喝上一杯喜茶,在炎炎夏日排隊兩小時;有人不惜花市場價3-4倍的高價請黃牛代購;喜茶的logo和各式各樣高顏值的茶品更是在朋友圈鋪天蓋地刷屏。除了肉眼可見的火爆場面,喜茶在資本的推動下,也實現了顯著的飛躍。在今年的新一輪融資後,喜茶的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奶茶界「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