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表明:蛋黃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對於寶寶的腦部發育有很好的作用,比如卵磷脂和膽固醇。
執筆:長安
編輯:長安
定稿:歐陽比文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在寶寶六個月大的時候,輔食就被「提上日程」。
很多寶媽在選擇寶寶輔食的時候,不約而同地指向了雞蛋,可他們總以為給娃吃雞蛋是萬能的。
蛋黃蛋白一起吃,錯了?
麗娟的寶寶6個月了,家人開始著手給寶寶添加輔食,首選就是雞蛋。
於是寶媽去書店買了各種各樣的食譜,換著花樣給寶寶做雞蛋吃,雞蛋羹、雞蛋湯、雞蛋糕數不勝數,全家好像被雞蛋包圍了。
當兒科醫生的姐姐來家串門,碰巧看到麗娟正在給寶寶餵雞蛋羹,就問了一句,這是蛋黃蛋白一起吃的?麗娟回答,對啊,不能一起吃嗎?
姐姐卻告訴她,寶寶在7個月之後可以單獨吃蛋黃,等12個月之後才能吃蛋清呢,你得注意,別影響寶寶的健康,麗娟這才明白,原來雞蛋吃錯了。
寶寶吃雞蛋的最佳時間
1)寶寶在7個月之後可以單獨吃蛋黃
蛋黃雖然營養豐富,可寶寶在7個月之前,消化這麼豐富的蛋白質「做不到」,很容易導致寶寶便秘哦。
營養學家認為:人體對蛋黃中含有的鐵的吸收率不到一成。
如果太早給寶寶吃蛋黃,蛋黃中含有的鐵離子寶寶也無法吸收,而且極易引起寶寶過敏。
所以在寶寶7個月之後才可以吃蛋黃,「敲黑板」,只能吃蛋黃,不能吃蛋清哦。
2)寶寶在12個月之後可以吃蛋
寶寶在1歲之前,腸壁「太薄」,而蛋清中含有的分子很小,容易透過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中,引起寶寶過敏的症狀,比如蕁麻疹、哮喘等。
寶寶在母乳中已經攝入了足夠成長的優質蛋白,如果還吃蛋清的話,容易造成體內蛋白含量過高,腎臟就要「工作」了,長此以往,本來就不太完善的腎臟就會「罷工」。
寶寶的腸胃系統完善是需要時間的,如果貿然讓寶寶吃蛋清,就會造成寶寶消化不良,那些未消化的蛋白就會滯留在寶寶身體裡,導致寶寶腹脹等症狀。
給寶寶吃雞蛋,這三點寶媽需注意
循序漸進
添加蛋黃的時候要循序漸進,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四分之一個逐漸增加,等寶寶慢慢適應之後,增加量就可以到二分之一個,然後是四分之三個,最後才是整蛋。
別為了給寶寶補充營養就讓他一次性吃一整個雞蛋,這樣會造成寶寶消化不良哦。
半生的雞蛋不要吃
我經常會看到我媽吃「開水衝蛋」,然後加點糖,其實這樣做的雞蛋都沒有完全熟透,「潛伏」的細菌和寄生蟲都沒死,要是寶寶吃了就會出現腹瀉、腸炎等症狀。
所以寶媽一定不要給寶寶吃半生的雞蛋,儘量一次煮熟,溏心蛋也是不可以的,寶媽要謹記哦。
感冒的時候不宜吃雞蛋
寶寶難免有個「頭疼腦熱」,這個時候就不要給寶寶吃雞蛋了,雞蛋中含有的蛋白質和能量會讓寶寶的新陳代謝加快,如果寶寶發燒的話,對退燒也沒有好處。
小貼士:寶寶吃雞蛋的最佳方式
雞蛋是寶寶輔食的「頭把交椅」,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寶寶1歲之後給他給吃白水煮蛋。
據調查顯示:人體能夠吸收白水煮蛋中的蛋白質高達99.7%。
吃雞蛋就是為了吸收營養,「吸收最大化」寶媽們難道不想了解一下?選擇白水煮蛋是最好的。
溫馨提示:雞蛋要冷水下鍋哦,等開鍋之後小火煮三分鐘,然後關火讓雞蛋在鍋裡「滯留」五分鐘,營養最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