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維權已是不可能,龍灣某業主慘遭車位「逆襲」

2020-12-24 騰訊網

01

買了套房再買個車位已是正常操作,在溫州,不僅房難買,車位更難買。京都·市府路壹號一個車位39萬起售,濱江上品打底40萬車位仍一票難求,車位價堪比房價,節節攀增,這樣的市場景象在溫州比比皆是。

在貧窮日益限制想像的今日,備受房價日益攀升的苦惱下,車位高價又是當頭一棒打回原形。房開樂意蒙著眼睛起價,自然也有土豪認這個價,究其原因,主要是溫州人民夠富,車夠多,然而供給車位卻不夠多。

但在這其中有多少是實打實有著產權的車位,又夾雜多少無產權的租賃車位呢?就此很多房開都抿上了嘴。說到這不得不提溫州的特有市場,全中國,唯獨是溫州,人防車位是可以進行公開「出售」的。

對於人防車位在某個業主群看到業主們曾進行過激烈討論;對於人防車位的價格以及後續保障,言語中透露著無奈以及質疑。

02

先開始聊聊人防車位,人防車位全部含義是人民防空工程在合規之下用作停車位功能的國有區域。合規中規定,人防車位,只能進行租賃不能出售,交付後由物業負責出租。與產權車位相比,最大區別就是產權歸屬,人防車位產權屬於國家擁有,而產權車位則屬於購置車位業主擁有,兩者相差甚大。對於投資而言,產權車位的升值空間大,而人防車位則沒有任何升值空間。

而人防車位可以從三個不同方面進行區分;

1、大多數人防車位位於小區人防地下室,通常都配備人防口部,以厚重的防護門以及密閉門,裡面的車位均是人防車位;

2、在小區內部,人防地下室一般要求集中處理,被人防防護門圍合在內的空間裡的車位,便是人防車位;

3、通過觀察小區規劃圖來分辨人防工程,特別是在一些上萬平方米的地下室停車場,配備多道防護門。一般情況開發商在報備規劃時已經明確地下室各部分功能,產權車位以及人防車位安排的清清楚楚。

人防區域防護門實際世面上大多數人防車位,都能賣到略低於產權車位,但絕對不會出現過低的價格。而對於急需車位的眾業主而言,只能無奈買帳。由此而來的糾紛都難有個結果,先來算筆帳,按規定,人防車位的月租金不得超過500元,20年的總租金為12萬,也就是說出租人防車位最多只用12萬上下。

但在房開手上,這樣的車位會翻倍至20萬、30萬甚至更高,其中的利益相關一目了然,以產權車位只是少幾萬的價格,買到人防車位僅限擁有20年的合法使用權,敢問哪個業主樂意?

就拿開頭說的市府路車位在算算數,39萬的車位費,每天一張罰單你可以違停7.1年。而人防車位這樣的隨意出售是否合法合規,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2009修正)》法則條例下,筆者咬文嚼字挖出三項法規細則;

其一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第五條;

國家對人民防空設施建設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優惠。國家鼓勵支持企業實業組織,通過多種途徑,投資進行人民防空工程建設;人民防空工程平時由投資者使用管理,收益歸投資者所有;

該條例可理解為當人防管理部門備案允許之下,作為停車位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使用權和受益權歸開發商所有。

其二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第二十六條;

國家鼓勵平時利用人民防空工程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平時利用人民防空工程,不得影響其防空效能;

可理解為在人防管理部門備案許可之下,人防區域可作為停車位使用。

其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三十七條;

國家為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研生產和其他國防建設直接投入的資金、劃撥使用的土地等資源,以及由此形成的用於國防目的的武器裝備和設備設施、物資器材、技術成果等屬於國防資產。

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第九條;

國家保護人民防空設施不受侵害。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侵佔人民防空設施。

可將條例理解為人防工程歸國家所有,而並非是業主群體共有。而同時人防車位絕不是所有業主共同擁有且免費使用的公共資產。

由此可見,人防車位本身是屬於國家資產,經由房產開發者之手以車位的方式進行公開租賃進行盈利的國有公共資源。同時,在合同中直接規定,一點國家出現任何的需要時,業主須無條件出讓。

在溫州,這樣的資源因為缺乏相關條文內容進行充實和管理,而房開以及個人才有著機會將人防車位進行公開「出售」。

在合理出讓的同時,定價上房開卻是拿到了主動權。這也就造就了溫州市場上的亂象。若是問這是否合法,卻是難以界定的灰色領域。由此後期的維權也將是難上加難。

03

講個最近發生的實際例子,住在龍灣安源花園秦先生,在今年5月份從原房東全款合法購置一地下車庫,在不動產登記中心卻發現自己購置車位不能過戶,一查才知道自己買的是人防車位。

秦先生所在小區在2009年就已經落地,對於使用年限為最長為20年的人防車位而言,車位使用權最多僅剩11年,而對此一無所知便以全款購置車位的秦先生而言,其中利益損失不言而喻。

撇開流失的年份,就11年後,秦先生的車位個人權益又該拿什麼保證。也是無從而知。回頭再找原房東以及當時的房屋開發商,已經是不可能了。

人防區域實景

在現今溫州未有條文約束之下,購置車位者維權一般會碰到三個難點,而這三個難點卻擋住了99%的人,剩下的1%直接放棄了維權。

房開和購得車位者,籤署的協議為車位使用協議,而不是產權轉讓協議。

你表面看車位使用權合理合規,孰不知背後卻給你的二十年使用權而不是車位產權。其中利害跟租房、買房一個道理。

車位協議主體是購得車位者而不是房開,協議一旦籤訂賣出去的車位多半和房開沒多大關係了。一旦維權,這樣的協議反倒給人看笑話。

項目交付8年質保一旦結束,項目主體也就是開發商會就地解散。如果維權,很難找到當時負責項目的房開以及協議籤署負責人。後期的維權也更加不現實了。由此可見,秦先生的維權之路,何其之難。

04

如何避免後期維權,買房時購買配套車位時,一定要弄注意自己籤署的是產權轉讓協議還是使用權轉讓協議。

前者可跟房產一起保值而不掉價,可進行出售促進個人資金運轉的,而後者則是擁有租期年限的租賃車位,不可出售,僅可自己使用。而且得注意在溫州很多新建小區都是70年車位是使用權,並沒有產權。

購置車位時,一定和房開產商問清楚車位是否擁有產權,沒有產權的車位買賣僅是一種租賃行為。《合同法》中租賃期限最多20年,而70年的話就屬於長租車位。

對於人防車位出售的亂象,並不是說人防車位不能購置,但倘若房開套著羊頭賣狗肉,業主又沒及時發現,又會有多少「秦」先生吃了這樣的虧呢?

相關焦點

  • 南寧:小區負一層車位改市集?擔心車位配比減少,業主選擇維權
    來源:2021-01-06 11:21南國早報訊:近日,家住南寧市騁望·麓濤小區的部分業主向本報記者反映稱,小區的負一層車位正在進行商業化改造,將被開發商改造成「百靈鳥市集」,因擔心小區車位配比因此而減少,業主發起集體維權行動。
  • 車位管理費猛漲百元 小區業主齊說不
    車位管理費猛漲百元 小區業主齊說不 與陳女士持相同態度的業主不在少數。  記者了解到,匯景新城小區雖然已入住多年,但地下停車場在兩年前才獲確權並開始售賣。而早在業主購房之初,開發商就曾經承諾,小區業主將以15萬元左右的價格優先購買車位。然而一年多前正是全城車位價格普漲的時段,於是開發商一下子將價碼提高到了20萬元以上,一些位置好的車位甚至要30多萬元。
  • 合肥多盤業主維權成功!阜陽5盤維權有進展!
    合肥多盤同意整改,維權成功! 近日,合肥濱湖省府某盤同意整改,維權成功,刷爆朋友圈,給了不少正在維權的業主信心,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有哪些盤。 1、濱湖省府某盤取消地面停車位 6月,濱湖某高端盤一個月內發生兩次大規模維權。在業主不斷整改訴求中,該盤開發商同意整改。
  • 不買車位不讓進?小區車位產權如何判定歸屬?
    小區車位究竟歸誰?該租還是該售?林林總總關於車位的問題多次引發開發商、物業和業主三方的爭議。 日前,有報導稱某小區規定業主不買車位,私家車就不能開進小區,引起了不少業主的共鳴。小區的業主有沒有優先使用車位的權利?小區物業有沒有權利出租或者銷售小區的車位呢?
  • 某項目現集體維權,業主:要求退房
    來源:2020-12-04 18:20溫州頭條訊:近日,瑞安塘下春江錦廬樓盤業主供稿爆料稱,2020年9月開盤當天,我在該樓盤購買了商品房以及價值10幾萬的車位。當時開發商宣傳的是「買到就是賺」、「開盤結束後,房價將上漲500元/㎡」,然而,一個月過去了,房價不漲反降,致使首期已購買房子的業主損失20萬元/戶。引發該樓盤大批業主聚集售樓處維權,有不少業主直接要求退房!
  • 地下車庫產權惹糾紛 部分業主維權難
    戈雅公寓地下車庫的歸屬其實再明確不過,房屋買賣合同上寫著:「開發商有權轉讓、饋贈、出售地下車庫的使用權。」但是,依舊有業主認為該小區的地下車庫應該是所有業主的公共財物,並開展所謂的「維權」,致使車庫6個道閘被人為破壞(詳見本報8月2日第7版報導)。
  • 無錫業主:這種小區的車位,必須要買!
    一般情況下,人防車位都有固定的位置,可能集中在某一棟或者某幾棟樓下,不能很好的滿足業主們想要車位離自家門口更近的要求。 從我自己住的小區看,人防車位主要分布在3棟樓下,數量雖然不少但基本上租不到。物業的原話是:「每個人防車位都有幾個業主在排隊。」 租不到人防車位的話,那就只能租可售車位了。
  • 奇葩規定:青島一小區不買車位不讓進,物業新規惹怒業主!
    青島一小區居民反映自己小區不能開著車進入,門口被車輛堵死,與當時買房時的承諾不一樣,業主既著急有憤怒,在門口聚集了不少人。有一業主孫女士激動反應:自己是小區業主,物業關著門不讓進。另一業主反應:買房子時說有車位,現在又說沒有車位了,現在只有買了車位的與租了車位的才能進出,沒有車位不讓進出。堵在門口就屬於沒有買車位的業主,不能進出。
  • 福州一小區公共車位突然外包?業主傻眼:完全不知情
    近日,福州屏東城小區業主嚴先生向FM全媒體《維權超給力》發來求助,希望業主在該外包停車場停車能夠按照小區內地面停車的收費標準來收費。嚴先生反映的外包出去的停車場小區公共停車位被承包業主不知情11月底,嚴先生跟往常一樣把車停在小區1號樓外圍的停車位時,發現這裡已經被圍成了一個停車場。
  • 業主不買車位,不準進停車場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近日,廣州荔灣區中海花灣壹號錦觀華庭業主向反映,小區開發商去年 5 月自行將停車位月租定為 2000 元,當時業主抗議後由街道介入調解,開發商承諾在沒有和業主協商之前不會再定價。未購買私家車位的業主如欲在 D2- D7 棟地下室區域停放,可到管理處進行申請,滿足條件者可臨時停放。物業會要求業主籤一份《關於租賃中海錦觀華庭車位申請表》,該文件要求業主同意中海錦觀華庭車位每月 1200 元的臨停收費方案。
  • 某小區新規,購買車位的業主只能登記一個車牌,其他車不給進入
    業主思考的問題是車位是我進行購買的,喜歡停什麼車是我的事情,只要不是他人佔到我的車位就行了,我今天開a車,明天開B車只要明明確確的放在自身的停車位上就OK。一公司是想更好的管理內部凌亂情況,業主則想更方便地使用權取決於自己的身上,所以在這兩方面應該要得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不可能只為單方面而做出妥協。物業公司對於這個事情,應該超出了自身的管轄範圍。
  • 東渡國際青年城停車費猛漲2倍引發業主兩次維權
    近日,位於江寧竹山路地鐵站附近的一家小區連續爆發兩次業主維權,據記者了解,矛盾的核心問題是小區停車費大漲價。「小區車位不夠停,地下車庫停車費又突然從100元/月猛漲到了300元/月,我們接受不了。」該小區一位業主告訴記者。
  • 廣西一小區負一層車位要改成市集,業主:不行!
    南寧一小區負一層車位要改成市集,業主:不行!監管部門回應南寧市騁望·麓濤小區負一層車位要改造成「百靈鳥市集」,業主因擔心小區車位配比減少進行維權,而「百靈鳥市集」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擁有負一整層產權,使用自己產權的不動產與他人無關。
  • 維權年代:業主們請維護好彼此的家園
    Part 1丨請給這個行業一點時間一個項目,還在施工中,還沒有交付,各種是非言論就滿天飛,當下已是已經司空見慣。更過分的是,當前的維權已經離譜到捕風捉影的程度。合同一籤下來,維權就開始了。維權本身,看起來正義無比,卻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鬧劇:橋西某項目,維權維到最後,發覺帶頭者竟然不是業主,只是一個賣軟裝的。還有更多的職業維權團隊,滲透進越來越多的業主群,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斂財,善良的業主被騙,謀利的人最後卻都不了了之,沒有人受到法律的懲罰。《錢報杭州房產》官微7月29日還專門報導過。
  • 惠陽新力龍灣業主群-新力瓏灣售樓
    內配套採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擁有約2000㎡大草坪,內部設有社區跑道、兒童天地、老人棋牌室等多功能運動場所,可以讓每一個年齡段的業主不出小區即可享受全方位的運動樂趣。小區引進「國內新銳的 精細化物業」新力物業,為業主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其傳承了英國皇室管家服務血脈,致力打造新銳服務、為業主帶來好的體驗。
  • 泰禾北京院子再遭業主維權 兩月連發兩封公開信要求如期入住
    然而,泰禾旗下的豪宅產品、北京院子卻再度遭到業主的公開維權。近日,一封署名為「泰禾北京院子二期全體業主」的公開信直接叫板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指責北京院子長期停工,施工進度嚴重滯後,擔心該工程「爛尾」,要求黃其森拿出實際方案、盤活這個項目。這已經是兩個月以來,北京院子二期業主的第二次公開維權行動。
  • 小區業主微信群裡「維權」被罰,法院怎麼判?| 法官說案第十五期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以維權之名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發布未經證實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信息,否則將承擔民事侵權責任、行政責任乃至刑事責任。01【基本案情】束某是某小區業主,蘇某是束某所在小區開發商的法定代表人和股東。
  • 廣州小北路某樓盤天價車位刷爆紀錄 195萬元/個!
    廣州日報記者廖雪明 攝   小北路某樓盤出售車位引發爭議   從上月開始,股市便展開大幅震蕩的行情,與此同時,此前曾經一度不溫不火的樓市也在政策加熱的過程中開始升溫,廣州部分小區的車位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老城區小北路某樓盤的業主報料稱,小區車位的定價高得離譜,最貴竟然達到195萬元!可謂刷爆廣州有史以來的紀錄。
  • 別再模仿了!女業主坐沙盤維權被刑拘!「我知道我不美,不配做網紅」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視頻,一名女子在江蘇南京一家樓盤的售樓處維權,一怒之下竟然坐進了沙盤模型,民警兩個小時的勸說才將她勸下來。有人說,這是西安奔馳維權事件的樓盤維權版。不過,該女子此方式維權效果顯得悲催。
  • 「一車位兩賣」!長沙富基世紀公園開發商害苦業主!
    隨後王先生就去售樓部查,一查就發現那個車位被賣給第二家了。王先生沒有想到自己已經買了三年的停車位如今不再屬於自己。王先生購買的停車位售樓部工作失誤導致違約 更換車位業主不滿意接到投訴後,記者馬上找到瞭望城區富基世紀公園小區售樓部相關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