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子是和黃河沿岸的民間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用羊皮做成。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羊皮筏子已經有300多年歷史,早年在蘭州黃河用於運輸,現在已成蘭州黃河上乘坐旅遊觀光的一大亮點。接下來為大家講解一下羊皮筏子的製作過程及如何保養。
羊皮筏子的製作過程
第一步 拔羊毛首先要把羊皮在太陽下暴曬4天,這是做羊皮筏子必須的過程,否則羊毛拔不下來。
第二步 打孔包紮首先把脖子和需要包紮的位置打出孔洞,然後用小棍子插過打好的孔洞,最後用繩子把打孔的位置紮好。
第三步 傷口包紮接下來找到羊的肚臍和一些小傷口,用線紮好。
第四步 裝鹽把羊皮打開,往裡裝入三捧粗鹽。
第五步 縫合充氣把羊皮縫合好後,打開前腿,向內吹氣充氣。
第六步 灌油打開前腿,向裡灌油。油能滋潤和堵漏。
第七步 灌水打開前腿灌入水。加水是為了增加皮子裡面油的流動性
第八步 搖晃最後要進行充分的搖晃,搖晃的目的是為了讓羊皮裡的油水和鹽充分的混合。
第九步 捆木架羊皮囊做好之後,捆上木架就是羊皮筏子。
羊皮筏的保養
羊皮筏做好之後需要每天潑水,保持羊皮不被太陽曬裂了,羊皮還要保持每天曬太陽,如果不曬太陽,羊皮又容易腐爛。
羊皮筏子曾經是當地人最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現在讓手藝得到延續的是旅遊。如果不是因為風景區帶來遊客,羊皮筏子早就被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滅絕了。現在的交通越來越便捷了,有飛機有高鐵。如果不是便捷的交通,可能這次疫情也不會傳播的這麼快。現代社會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有一些東西正在消失。
以上就是羊皮筏子的製作和保養過程,說一說你們家鄉有什麼傳統的手藝把,歡迎大家在下面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