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旅遊亮點:羊皮筏子,也像皮包一樣需要保養,你知道麼

2020-12-25 23工坊

羊皮筏子是和黃河沿岸的民間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用羊皮做成。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羊皮筏子已經有300多年歷史,早年在蘭州黃河用於運輸,現在已成蘭州黃河上乘坐旅遊觀光的一大亮點。接下來為大家講解一下羊皮筏子的製作過程及如何保養。

羊皮筏子的製作過程

第一步 拔羊毛首先要把羊皮在太陽下暴曬4天,這是做羊皮筏子必須的過程,否則羊毛拔不下來。

第二步 打孔包紮首先把脖子和需要包紮的位置打出孔洞,然後用小棍子插過打好的孔洞,最後用繩子把打孔的位置紮好。

第三步 傷口包紮接下來找到羊的肚臍和一些小傷口,用線紮好。

第四步 裝鹽把羊皮打開,往裡裝入三捧粗鹽。

第五步 縫合充氣把羊皮縫合好後,打開前腿,向內吹氣充氣。

第六步 灌油打開前腿,向裡灌油。油能滋潤和堵漏。

第七步 灌水打開前腿灌入水。加水是為了增加皮子裡面油的流動性

第八步 搖晃最後要進行充分的搖晃,搖晃的目的是為了讓羊皮裡的油水和鹽充分的混合。

第九步 捆木架羊皮囊做好之後,捆上木架就是羊皮筏子。

羊皮筏的保養

羊皮筏做好之後需要每天潑水,保持羊皮不被太陽曬裂了,羊皮還要保持每天曬太陽,如果不曬太陽,羊皮又容易腐爛。

羊皮筏子曾經是當地人最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現在讓手藝得到延續的是旅遊。如果不是因為風景區帶來遊客,羊皮筏子早就被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滅絕了。現在的交通越來越便捷了,有飛機有高鐵。如果不是便捷的交通,可能這次疫情也不會傳播的這麼快。現代社會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有一些東西正在消失。

以上就是羊皮筏子的製作和保養過程,說一說你們家鄉有什麼傳統的手藝把,歡迎大家在下面討論。

相關焦點

  • 羊皮筏子:黃河上流動的記憶
    「羊皮筏子也作舟,一槳黃沙任我遊。」羊皮筏子,俗稱排子,是蘭州黃河特有的風景和特殊的運輸工具,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已有300多年歷史的羊皮筏子,早年用於運輸,現在已成蘭州黃河上乘坐旅遊觀光的一大亮點。
  • 漂浮在羊皮筏子上的黃河記憶
    本報記者田輝成攝  本報資料照片  漂浮在羊皮筏子上的黃河記憶  「蘭州三樣寶:吉祥葫蘆牛肉麵,羊皮筏子賽軍艦。」到蘭州如不坐羊皮筏子漂一趟黃河,甚憾。  如今,羊皮筏子已退出了交通運輸大軍的行列,只是作為一種旅遊觀光的工具繼續存在著。
  • 黃河「渡手」——羊皮筏子
    「九曲黃河十八彎 ,筏子起身闖河關」,黃河皮筏子是我國黃河地區特有的一種皮船。據說是黃河中上遊的古代先民為運輸人員和物資而發明的水上交通工具,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皮筏子原有兩種:用羊皮製成的羊皮筏子,俗稱「排子」;用牛皮製成的牛皮筏子。
  • 羊皮筏子:黃河鮮明文化的交通工具
    一句民諺道盡了蘭州三大特色:刻花葫蘆、牛肉麵和羊皮筏。身在黃河岸邊,就先放下刻花葫蘆和牛肉麵,先去乘坐一下這「最具蘭州特色」的羊皮筏子。羊皮筏子舊稱「革船」,這種古老而原始的交通工具早在《後漢書》就有記載,護羌校尉在青海貴德領兵士渡黃河時,「縫革囊為船」。《宋史》中說,「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
  •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走過沙坡頭的那一端,仿佛只是一道牆的屏障,轉眼就到了黃河。從沙漠到黃河有落差,滑沙而下,長長的滑道,就是此時到彼時、此地到彼地的時空隧道吧。黃河蜿蜒,時刻出現圓弧,像一個無法丈量的擁抱,把陸地包裹起來,世世代代地保護著自己的子民。笛卡爾說過:「我思,故我在。」這個念想,不止一次地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尤其是上了那隻由13隻羊皮囊組成的羊皮筏子的時候。
  • 古老水上工具「羊皮筏子」已成一種黃河文化 成今朝旅遊致富
    古老水上工具「羊皮筏子」已成一種黃河文化 成今朝旅遊致富 2020-10-14 17:20: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黃河——「中國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
  • 外形像豬的羊皮筏子,冬天跑到黃河邊上玩新鮮,蘭州之最
    冬天過來蘭州,風沙大,冷的發抖,黃河的水不到汛期,也開不了大船,羊皮筏子一般也少有人坐,這種天氣下水是很需要勇氣的,大老遠的跑來只好硬著頭皮下了。在2006年的時候羊皮筏子被甘肅省文化廳正式確定為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蘭州市民自然是很少有人來坐的,第一次乘坐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流,感覺很是新奇。
  • 蘭州:羊皮筏子劃出的一座黃河城市
    原文配圖: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蘭州羊皮筏子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當你在中山橋至黃河母親雕塑之間的河濱小道上信步漫遊時,偶爾會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閒漂蕩。  黃河羊皮筏子的珍貴价值  從青海、甘肅、寧夏至內蒙古3000多公裡的黃河流域,是羊皮筏子的文化生存空間,廣為傳唱的筏子歌曲調深沉悠揚,內容豐富多彩,記錄了筏客駕駛羊皮筏子穿越險象環生的黃河峽谷時留下的許多悲壯和慘烈的故事,成為民間文學和民間音樂的重要內容。
  • 黃河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昔日渡人謀生 今朝旅遊致富
    沙坡頭景區供圖 中新網寧夏中衛10月14日電 題:黃河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昔日渡人謀生 今朝旅遊致富中新網記者 於晶黃河——「中國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滔滔大河,蜿蜒九曲,黃河從青藏高原出發,綿延5464公裡,流經9省區,東入渤海。因河道較寬,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時代,羊皮筏子成為黃河兩岸居民交通往來的主要工具。
  • 黃河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昔日渡人謀生 今朝旅遊致富
    沙坡頭景區供圖   中新網寧夏中衛10月14日電 題:黃河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昔日渡人謀生 今朝旅遊致富  中新網記者 於晶  黃河——「中國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滔滔大河,蜿蜒九曲,黃河從青藏高原出發,綿延5464公裡,流經9省區,東入渤海。
  •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千年歷史的擺渡工具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被甘肅蘭州黃河沿岸的群眾稱為黃河上的千年古船,它是用羊皮扎制而成的俗稱「排子」,由48根細木柳棍扎製成正、長方形木架,下綁13到14個充滿氣的「渾脫」羊皮而成。羊皮筏子是把羊皮像脫衣服一樣整個從羊身上扒下,經過加溫脫毛後,用菜油、食鹽漬泡,經縫製、充氣後,氣囊便形成,然後用菜油塗抹四肢和脖項處, 再用細繩紮成袋狀,留一個小孔吹足氣後扎封 ,十幾隻這樣的氣囊栓在一起,上面再綁一個大木架子(防腐又有韌性的柳木做成),皮筏子即告做成,可以載人載物。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一種擁有千年歷史的擺渡工具。
  • 黃河羊皮筏子夏日漂流正當時
    黃河羊皮筏子夏日漂流正當時 2017-06-08 12:57: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靜
  • 羊皮筏子,而今成了旅遊觀光的一大亮點
    去年5月應朋友之邀請去了蘭州,在黃河邊巧遇有人正在做羊皮筏子,出於好奇便與做筏之人閒聊幾許,才得知其來龍去脈,隨手拍攝了這幾張照片作為留念。>羊皮筏子是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是蘭州民俗文化的遺產,也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黃河的羊皮筏子隨著黃河水的乾涸退出了交通工具的行列
    羊皮筏子隨著黃河水的乾涸退出了交通工具的行列 。那些筏子客和這種古老簡易的行船,如今僅作為旅遊項目保留了下來。張海龍《西北偏北男人帶刀》之羊皮筏子有大河奔流的城市便有傳奇,羊皮筏子就是蘭州的傳奇。此物與西北地域出產極有關係:羊多,樹少,更不生南方潮暖之地的萬竿修竹。想要渡河,除了強健肉身的「黃河膀子」外,便要與羊來謀皮。
  • 蘭州黃河邊的「羊皮筏子」12隻羊才能做一個 製作工藝瀕臨失傳
    甘肅省省會蘭州,是黃河文化、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重要交匯地,奔騰不絕的黃河水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形成了美麗獨特的「百裡黃河風情線」。來到蘭州,除了中山橋、水車博覽園、白塔山等必去的景點,乘坐羊皮筏子在黃河急流中一遊,也是不能錯過的特色旅遊體驗項目。
  • 黃河邊的「羊皮筏子」由12隻羊製成 沒坐過就不算來過蘭州
    來到蘭州,除了中山橋、水車博覽園、白塔山等必去的景點,乘坐羊皮筏子在黃河急流中一遊,也是不能錯過的特色旅遊體驗項目。當你在中山橋附近的濱河路上遊覽時,偶爾會看到有小小的皮筏子在湍急的黃河上猶如一葉扁舟,隨著河水起伏顛簸而行,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有驚無險,極富刺激,這就是黃河沿岸的古老擺渡工具——羊皮筏子!
  • 「千年筏子百年橋,萬裡黃河第一漂」,探究蘭州羊皮筏子的新奇
    接上文,遊覽黃河岸邊的讀者出版社和水車博覽園後,沿著黃河岸邊向上遊黃河中山橋方向走去。一路,黃河風景線真是美不勝收。做一個蘭州人,真是很幸福。黃河岸邊小憩終於找到了羊皮筏,這可是黃河岸邊的「大明星」啊。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
  • 蘭州黃河羊皮筏子漂流中心正式成立
    【本報訊】為了帶動「蘭州一日遊」、刺激蘭州旅遊經濟的提升。6月11日上午,在蘭州市水車園,蘭州市首個黃河羊皮筏子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的成立也是為了配合水車園景區的整體提升和改造,爭創國家三A級景區。
  • 中衛羊皮筏子,你了解多少?
    這是白居易在《長慶集·蠻於朝》中的詩句,「皮船」就是羊皮筏子。 如果說九曲黃河是一部歷史的話,那麼羊皮筏子在這部史書裡,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的羊皮筏子已經是旅客們遊賞獵奇的工具了。在中衛沙坡頭旅遊區,坐羊皮筏子已經成為遊客的必然項目。坐於羊皮筏子之上,在濤翻浪滾的黃河中顛簸漂流,既刺激又新鮮。有詩讚曰:「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 黃河邊的「羊皮筏子」 12隻羊才能做一個 沒坐過就不算來過蘭州!
    甘肅省省會蘭州,是黃河文化、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重要交匯地,奔騰不絕的黃河水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形成了美麗獨特的「百裡黃河風情線」。來到蘭州,除了中山橋、水車博覽園、白塔山等必去的景點,乘坐羊皮筏子在黃河急流中一遊,也是不能錯過的特色旅遊體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