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艦隊工程兵為守礁士兵築三代高腳屋(圖)

2020-12-25 網易軍事


資料圖:解放軍駐南沙的守礁戰士 

陸海相隔,駐守在高腳屋上的南沙軍人經受的艱難困苦,讓人們牽掛入夢。守高腳屋艱辛,建高腳屋更難。與駐守在高腳屋上的南沙官兵相比,南沙高腳屋建設者們的功績同樣燦若星辰,但卻鮮為人知。

每塊磚石都浸著官兵的血汗

在大陸,只要備好磚頭、水泥、鋼筋、木頭,就可以蓋房子。在南沙建高腳屋,難!

這裡遠離大陸,施工場地在汪洋大海上,官兵們無寸土之地可以立足,高溫、高溼、颶風、狂濤、缺水,個個都是「攔路虎」。

迎著墨綠色的巨湧,滿載建材的運輸船來了。此時,氣象預報顯示:一場強颱風正從數百海裡外向南沙海域正面撲來。

工程總指揮李剛下令:趕在強颱風前將建材全部搬上礁!

由於礁盤周圍水很淺,裝載建材的運輸船只能在礁盤外的海區拋錨。在這兒,現代化機械已失去威力,官兵們只得將建材一件一件肩扛人抬搬至駁船上,然後再卸至小艇往礁盤上運。

資料圖:解放軍守礁部隊的高腳屋

一艘艘載滿水泥和碎石的小艇脫離了倒駁船,向高腳屋工地靠近,距離礁盤1500米,小艇擱淺了,官兵們「撲通」「撲通」地跳入海中,推著小艇向前移動。

水下的珊瑚礁犬牙交錯,暗溝密布,鋒利的珊瑚,像一把把無情的匕首,劃破了他們的腳、小腿和衣褲……他們忍著鑽心的疼痛,咬著牙關,推著小艇,一步一步地向高腳屋工地靠近,1.5公裡的路程,他們一步一頭汗,一步一溜血,整整艱難跋涉了1個多小時……

就這樣,他們連續奮戰84個小時,把1000噸水泥和1500噸碎石如期卸上工地。

在這裡,除空氣和陽光,所需要的一切全靠海上補給船送來。

施工進入關鍵階段,淡水不多了。

頂著烈日,官兵們光著膀子扛水泥、挑碎石,皮膚被曬爆了,水泥遇到汗水,緊緊和傷口粘在一起,結成了一塊塊血痂……

頂風逆浪,3600多噸用來修建高腳屋基槽石包運到了,許多麻袋都破了。

卸載這樣的建材,用鐵鏟、鍬頭等工具事倍功半,官兵們索性用雙手扒,手套扒破,就光著手扒,最後,十指都扒出了血。

染著血跡的碎石,最後被攪拌成混凝土,鋪在礁盤上,成為高腳屋最堅實的基石……

直面海盜鯊魚強颱風

一艘運送壓鐵的運輸船,正行駛在南沙海域。

一個大浪打來,船上裝著2000公斤壓鐵的網塊大幅度晃動,眼看要砸向前面的3名戰士。

這時,班長朱建國迎著網袋衝了上去。3名戰士得救了。而朱建國卻被沉重的網袋擠向船舷,受重傷掉進大海,再也沒留下一句話。

建設高腳屋,各種危險如影相隨。

又起風了,起降架頂端的旗子,轉眼被撕成布條子。

「不好!小艇要斷纜了!」黃學華大吼一聲,一個箭步躍向小艇。雙腳剛落,繫著小艇的纜繩索,就「嘭」的一聲斷了。

他接住戰友拋過來的纜繩,死死地系在系纜柱上。「嘭」又是一聲脆響,纜繩又斷了。

「快拋鋼纜!」黃學華大吼道。接住鋼纜,他死死地抓在手裡……

歷經一個多小時的努力,小艇脫韁的危險解除了,黃學華雙手卻被鋼纜勒得鮮血直流。

戰士李鵬扛著鋼管在水中走著走著,覺得褲腿被什麼咬住了,他意識到:是鯊魚!

揮舞手中的鋼標尺猛地向後扎去,同時身子往前一竄,鯊魚搖晃著尾巴飛快地跑了,他的褲子已被撕開一條大口子。

陽光燦爛,海上一派繁忙景象。李剛卻不敢鬆懈,舉著望遠鏡在海面來回搜尋……

突然,一艘大動力漁船在悄悄地朝我方施工駁船靠近。李剛用望遠鏡清楚地看到:船上沒有漁具,卻蹲著一群荷槍實彈的海盜!

幾百米之外,我方施工駁船正載著參建官兵向登陸艦駛近,此刻,海盜船正悄然偏離航道,向我施工駁船逼近。

「劫持!他們要劫持駁船!」李剛當機立斷,一面通知駁船:「加速向登陸艦靠近!」一面通過高音喇叭喊話和發國際信號,喝令漁船停靠接受檢查。

眨眼之間,我方全副武裝的臨檢拿捕小組跳進衝鋒舟,猛撲上去。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盧義虎 記者於莘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國駐南海三代高腳屋曝光:從木屋變海上堡壘
    近日,軍方公開海軍南沙守島礁部隊三代高腳屋對比圖。條件改善明顯。第一代高腳屋,補給困難、生活條件異常簡陋。第二代高腳屋,居住環境得到改善,但補給仍然很困難。圖為南沙第一代高腳屋,守礁初期換班補給物資都靠官兵肩扛手提。
  • 中國經略南海歷史系列之高腳屋
    30年來,南沙守礁官兵見證了南沙四代高腳屋的變遷,也是南沙30年發展的一個縮影和人民海軍的滄桑巨變。1988年2月5日,南沙第一座高腳屋在永暑礁誕生。這是一種以鋼釺為依託,竹竿作柱、篾席為牆,瀝青封頂簡易竹棚高腳屋,面積只有10平方米,空間十分狹小,加之海上補給困難,官兵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被稱為海上貓耳洞。
  • 南海礁盤三代高腳屋今昔對比,我們的戰士們始終像鋼釘一樣牢牢地鉚...
    中國南沙群島的"高腳屋"指的是在南沙的礁盤上搭建的屋子,有三代質量類型,還有三種類型即日常駐守型、隨機駐守型和巡守型(即非駐守型如安達礁初期形態)。
  • 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
    原標題: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 南沙第一代高腳屋。  原標題: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守礁初期,換班補給物資都靠官兵肩扛手提運上高腳屋。南沙第一代高腳屋。  原標題: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南沙第二代高腳屋。
  • 中國南海渚碧礁共經歷4代高腳屋變遷才成為島,歷代高腳屋大盤點
    中國南海渚碧島是南沙第二大島,是一個人工島,島嶼面積為4.3平方公裡。島上各種生活設施俱全,島民生活環境良好。從1988開始,渚碧島從一個沒有立身之地的水下礁石,逐漸經歷第一代、第二代高腳屋,以及第三代鋼筋混凝土建築,再到2015年填海造陸後的第四代現代化設施建設,渚碧島逐漸發展成為設施俱全的現代化小都市。那麼渚碧島經歷的四次變遷究竟是怎麼樣的呢?下文將隨小編一起探究渚碧島建築物的四次變遷。
  • 渚碧島:27年,從孤獨的高腳屋,到如今變成南海中的小城
    渚碧島地理簡介:渚碧島,在未吹填之前是一座環形暗礁,位於中業群礁西南方向,距離中業島23公裡。該環礁長約6.5公裡,寬3.7公裡,礁盤面積約16平方公裡,而且礁坪水深只有2~3米,非常適合填海造陸。環礁內瀉湖水深10~22m,最大水深24m,瀉湖面積7.05k㎡。
  • 南沙守島官兵換了四代高腳屋,用行動捍衛著祖國主權
    始終堅守在礁盤上人員輪換了100多批駐守的高腳屋也更換了四代一代代好男兒無私地把青春熱血撒在這片祖國的海域用實際行動捍衛了祖國主權第一代高腳屋:它是用竹竿、草蓆和油毛氈搭建起來的,軍事上稱為「海上簡易觀察哨所」,南沙人稱之為「看瓜棚」、「海上貓耳洞」。
  • 我給南海寄了一封信,地址:赤瓜礁!31年後收到了一份回禮
    赤瓜礁,位於南海九章群礁的西南端,礁盤長約4.4公裡,寬約2.6公裡,幹出面積6.06平方公裡,水深較淺,是九章群礁建設條件最好的礁盤之一。1988年,我國海軍在赤瓜礁打了場著名的勝仗,有力捍衛了我國的南海主權。隨後,海軍官兵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堅守在赤瓜礁那方寸礁盤上。
  • 高腳屋的變遷
    二代高腳屋訴說人民海軍守衛南沙歷史說到南沙,就不能不提「高腳屋」。有名的《南沙衛士之歌》的第一句便是——「在遼闊南海的高腳屋上,有一群好男兒手握鋼槍」。這裡說的「高腳屋」,指的就是南沙人在茫茫大海的礁盤上搭建的屋子。在大陸,只要備好磚頭、水泥、鋼筋、木頭,就可以蓋房子。可是在南沙要建起「高腳屋」,絕不是聽起來的那麼浪漫和輕鬆。汪洋大海上,官兵們無寸土之地可以立足,伴隨著高溫、高溼、颶風、狂濤,一座座「高腳屋」在人民海軍進駐的各個礁盤上堅強地矗立起來。到現在,南沙的「高腳屋」已經從第一代,第二代,發展到了第三代。
  • 通訊:南沙群島美濟礁見聞 守礁生活苦也甘
    風浪之中登上礁  經過30多小時的海上之旅,中國漁政310船於9月22日清晨在大雨和風浪中抵達美濟礁。遠眺美濟礁,只見強勁海風吹起的大浪與礁盤相擊產生的白色浪花鏈,遠遠望去如潔白的珍珠項鍊。  美濟礁是一個珊瑚環礁,從船上到守礁點,必須離大船換小艇。礁內的漁民熱情前來迎接,幾條幾米長的小漁船滿滿當當坐著「客人」。
  • 構築海上萬裡長城從永暑島開始,三代高腳屋見證30年祖國巨變
    投稿文章如今建設已完工,基礎設施齊全,充滿各種現代化建築的南海島礁群大部分都只有幾個簡陋的高腳屋作為落腳點。第一代的高腳屋只是簡單地小竹棚,面積僅10平米左右,以鋼管作底基,竹竿作柱,篾席為牆,並以瀝青封頂,由於補給條件落後,鮮有新鮮蔬菜和食品,屋中也沒有電話點燈,被官兵們稱為」海上貓耳洞」。
  • 「鋼鐵衛士」護南海——記海軍南沙守備部隊(圖)
    南沙守備部隊政委劉常清告訴記者,南沙衛士已經進入到了第二代。第一代的開拓者們,承受了在「生命禁區」裡的煎熬,勝利完成了守住礁盤的神聖使命;第二代的後繼者們,使這裡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條件極大改善,官兵素質空前提高,守礁任務已提升為守好祖國的南沙。
  • 「赤瓜礁海戰」30周年,30張圖帶你回顧
    1月31日,越軍派出2艘武裝運輸船,妄圖與我爭奪永暑礁,我海軍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擔任警戒的艦隊迅速起航攔截,迫使越軍放棄爭奪永暑礁的企圖。圖為軍博收藏的第一面在永暑礁升起的五星紅旗。還有南沙島礁上第一代和第二代高腳屋的模型 圖源: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在80年代,我國海軍終於擁有了能夠遠航赤瓜礁地區的能力,越軍搶佔永暑礁的陰謀落空後,便將目光轉到尚未被中國海軍控制的九章群礁的赤瓜礁、鬼喊礁和瓊礁。為了遏制越南日益猖獗的搶礁行動,我海軍決定增兵南沙。
  • 大學生士兵退伍前要求再上南沙守一次礁
    整場儀式只為一個人舉行——即將退伍的海軍南沙守備部隊大學生士兵房聖玉。當南沙守備部隊副部隊長楊德生宣讀完命令,房聖玉緩緩舉起右手,在主權碑下向軍旗莊嚴地敬了最後一個軍禮。告別在即,萬千思緒在胸中翻騰,卻又無語凝噎。碧海藍天間,海鷗展翅飛翔;南沙礁盤上,軍旗迎風飄揚。汽笛聲起,補給船緩緩駛離永暑礁碼頭,駛離南沙。
  • 1988年中越赤瓜礁海戰的罕見照:圖9擊中敵艦,圖10俘虜越軍士兵
    3月12日,越軍派遣三艘軍艦(HQ505登陸艦、HQ604、HQ605武裝運輸船),運送117名武裝人員前往南沙群島九章群礁赤瓜礁試圖修建高腳屋。圖為3月12日赤瓜礁附近出現的越軍604武裝運輸船。
  • 我國南沙群島美濟礁從無人礁到南海第一大島的華麗蛻變
    南部和西南部有三個礁門, 南門西水道有37米寬,長275米,水深18米以上,大型船隻可以在漲潮時通過該口進入潟湖,為一天然避風良港。距離永暑礁約290公裡、渚碧礁約193公裡、海南三亞約1130公裡,距離菲律賓巴拉望島約230公裡。
  • 南沙群島仙賓礁,礁群密集,可建南海度假勝地
    南沙群島仙賓礁,礁群密集,可建南海度假勝地仙賓礁衛星圖仙賓礁跟南沙群島其它島礁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雖然也是一座環礁,但不是一座完整環礁,環礁全部沒於水下,但礁坪有大有小,有的礁坪水深1-3米,有的礁坪水深則達數10餘米,礁坪與礁坪之間有若干個寬距不等的口門間隔
  • 軍報發布南沙最新實拍,全景展示南海島礁發展史
    視頻以一位守島老兵的視角,通過「南沙太陽花」的故事,全景展示了1988年海軍進駐南海島礁以來,南海諸島發生的翻天巨變。這裡,就讓我們通過一張張難忘的瞬間,回顧這些年南海的「鬼斧神工」與守礁戰士們的生活巨變。
  • 中國南海造六島 隔斷美太平洋艦隊進攻路線(圖)
    [提要] 《漢和防務評論》稱,中國南海將批量湧現南薰礁、赤瓜礁、華陽礁、東門礁、永暑礁、安達礁6座新島。《漢和》認為,按目前建設速度,2至3年內即可完成島上的機場和基礎設施。分析認為,6座新島的出現將隔斷美軍太平洋艦隊的進攻路線。